張立美
班主任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更要鼓勵他們擁有勇往直前的勇氣,不給他們設限,只需要默默地守護和正確地引導,多一些耐心,幫助他們克服成長道路上的困難。盡管教師陪跑的時間有限,但是能夠見證他們前行的腳步越來越有節奏,這就是身為人師的義務和目標。
如果學生是一只雛鳥,那么教師就要給予他們飛向藍天的勇氣和本領;如果學生是一朵花,那么教師就要傳授他們不畏炎炎夏日、不懼凜冽寒冬的堅韌品質,以一種美好的姿態做春日里的花朵,吹夏日里的涼風,觀秋夜里的明月,舞冬季里的飄雪。
回憶過往十一年的班主任工作歷程,有一位學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說過去的她是一只未羽化的蛹,那么現在的她經歷了一次次破繭,已羽化成蝶。我把她的故事取了一個名字叫作“蛻變”。
任教二年級的時候,班上有一名學生叫九麗,她十分內向,不愿意跟身邊的同學交流,也不愿意參加班級集體活動,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我和她的媽媽反復交流了多次,媽媽表示九麗從小就這樣,安靜得很,仿佛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如果教師有辦法,她愿意全力配合,幫九麗改變。我覺察到了這位母親眼神里的焦急與期待。
就在2020年的冬天,一間名為“朗讀亭”的朗讀小屋在富民校區落地安家。雖然只有一平米的空間,但是暖色調的燈光、孔雀綠的短簾、原木色的裝潢、四周的隔音玻璃,在這個寒冷的冬季中創造了一方安靜典雅的朗讀空間。
學校利用朗讀亭開設了“小小朗讀者”“紅領巾廣播站”等廣播欄目,借此提升學生的朗讀水平。一開始,學生們只是出于好奇,有圍觀,也有議論,但就是不愿意來朗讀亭朗讀。我想,他們只是需要一段時間來接受新事物,鼓起那邁出第一步的勇氣。于是,一天午飯后,我走進朗讀亭,戴上耳麥,拿起麥克風,選好朗讀的篇目,配上音樂,做了朗讀亭“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知何時,我的身后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學生排起了隊,準備走進朗讀亭。我想這就是身教的力量,我的行為在他們的心里種下了一顆名為“勇氣”的種子。
學生第一次接觸朗讀亭,并且讀給全校師生聽,確實需要很大的勇氣。一天中午,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我突然發現了一個身影,是她——九麗!她站在朗讀亭外面認真地聽著同學朗讀。此刻,我應該怎么辦?這可是她第一次這么主動,我想要推開門邀請她進來,但內心十分掙扎:如果她不愿意進來怎么辦?如果這次拒絕了我,那我以后再邀請她會不會更難了?萬一她跑掉了會不會對她造成更大的傷害?想到這里,我馬上收回正要伸出的手,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繼續指導學生朗讀。我想,九麗需要的是時間,也許明天,也許后天,也許更長時間,但是我愿意靜等花開。到了第二天,果然,她又來了,我還是沒有邀請她進來朗讀。第三天,她主動推開了門并要求朗讀,我無法抑制內心的喜悅,認真聽了她的朗讀并給予夸獎,她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我看得出來,這是發自內心的笑,幸福且洋溢著自信的光芒。沒過多久,學校開始競選廣播欄目主持人,九麗居然主動報名了,并且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全班同學都為她驕傲。從那以后,九麗漸漸變得樂觀開朗起來,每天都去朗讀亭朗讀并指導低年級學生朗讀,深受同學們的喜愛,參加全國朗誦比賽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以前,我在朗讀亭里讀,她在玻璃窗外看。如今,我在外面看,她在里面讀,這是蛻變,更是成長。我很慶幸遇到了這樣一粒種子,讓我也蛻變了一次,明白了成長需要時間,要學會等待,等待她破土而出,破繭成蝶。
在往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有信心給學生更多蛻變的時間,給予他們成長的勇氣。我堅信,那些羽翼未豐的學生定會長成勇敢且自信翱翔于藍天的蒼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