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萍萍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 漳州 363105)
1972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要求人人讀書,讓讀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1]。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已經成為黨中央的一項重要戰略部署。在當前建設書香中國的大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關心讀什么書、怎樣高質量讀書,越來越重視讀書的方法。任何一個思想觀念,要在全社會樹立起來并長期發揮作用,就要從少年兒童抓起堅持一點一滴地學,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
為了能在中小學生群體中切實有效地開展課外海量閱讀,營造穩定濃厚的讀書氛圍,節約每個家庭的購書成本并分擔公共圖書館的壓力,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于2017年發起了“漂書看世界”公益組織,陸續在廈門市乃至全國不同地區組建了多支漂書小隊。漳州南太武實驗小學于2021年2月成立了第一支漂書隊“漳州太武隊”,在將近兩年的漂書活動中,孩子們通過閱讀開闊視野增加知識,在極富營養的書籍中汲取成長的力量。
漂書,即圖書漂流,從最初在公共場所的書籍偶遇到如今依托互聯網平臺的線上預約,誕生至今已歷經60多年的演變,始終備受關注。無論何種形式的漂流,都是散播書香、傳播文化的歷史見證。
漂書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歐洲,政府或個人將閑置圖書放到公共場所,以便他人拾取閱讀,之后再以相同的方式將該書投放到公共環境中去分享給更多的讀者。這樣的漂流已然充分利用資源,但是隨機性強并未形成有效的漂流秩序。
伴隨文化復興浪潮的到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啟了漂書之路,并借助互聯網創辦了圖書漂流網站。讀者可以通過網絡查詢書籍漂流狀態并自主預約,如此增強了漂書的人性化定制,也進一步提升了民眾日常閱讀的積極性。
我國的圖書漂流始于200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率先將三本暢銷書進行了投放漂流,上海、大連、深圳等城市也陸續在公共區域設置了百姓漂流書架。中國出版界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圖書漂流出現在2011年,現代出版社開始在全國100多個城市舉行圖書漂流活動。同時,以“漂書網”為首的各大漂書平臺也正以門戶網站、移動端應用及網絡實體圖書館等多樣化形式為眾多書友提供服務。投放點的自然漂流與漂書網絡平臺雙管齊下,圖書漂流逐步興起并成為一種理念。由此可見,漂書的流行為全民閱讀搭建橋梁,形成新的文化時尚。
據調查,我國兒童的人均閱讀量和西方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社會上少兒圖書館緊缺、圖書價格不菲、課業壓力大的大環境下,要想保證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是有難度的。
書籍是人類不可或缺的生活伴侶和人生導師,課外閱讀對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兒童在閱讀大量書籍的同時能保持與世界的連接,能對社會、人生、未來產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閱讀好書還可以陶冶思想情操,提高素質修養,開闊視線眼界,塑造品行個性。相較成年人而言,兒童持有更大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自然具有潛在的更強烈、更廣泛的閱讀需求,需要被挖掘與滿足。
國務院印發的《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明確強調“兒童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當代中國少年兒童既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經歷者、見證者,更是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生力軍?!贝龠M兒童健康成長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毒V要》為兒童閱讀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建議,例如:加強親子閱讀指導,培養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按年齡為兒童推薦分級書單,也鼓勵社會組織和文化藝術機構為兒童文化藝術活動提供專業指導和支持。
兒童課外閱讀狀況可以從時間、空間、方式、態度、目的與內容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據數據統計,大多數孩子的天性都是喜歡閱讀的,但是他們的閱讀時間并不足夠充裕,阻礙閱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⑴ 教育改革并沒有真正地達到“減負”的效果或者補習班報課太多,導致超過半數的孩子仍有學業重的煩惱。
⑵ 從“不知道看什么書”和“爸媽推薦的書枯燥難懂”的數據來看,父母或者學校沒有為孩子做好課外選書工作。
因此,孩子對閱讀的渴求與閱讀時間的缺失、選書的失誤成為目前面對課外閱讀的主要矛盾。
低年級的兒童在閱讀興趣及閱讀習慣的培養上少不了父母的言傳身教。但是,從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家長對親子閱讀的認識浮于表面,在為孩子選書方面存在困難,同時,家長對親子閱讀策略的了解存在明顯不足。
近幾年,教育部的“雙減”政策逐漸落地實施,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課余時間相對以前更加充沛,恰好為海量閱讀提供了溫床,也為組建漂書隊開辟了一扇門。
針對目前少兒課外閱讀的現狀,“漂書看世界”公益組織倡導一種家校共建群體共讀的讀書模式:
⑴ 在學校班級或社區當中組建學生漂書隊,書本將在小隊成員之間按固定的時間周期進行漂流。
⑵ 為確保漂書隊的正常運作,由熱心家長經過組織的專門培訓之后管理小隊。
⑶ 由廈門大學人文、數學、物理、海洋等各所學院的教授代表推薦優秀分級書目。
⑷ 各小隊之間相互交流帶隊經驗,互促互進。
這樣的漂書模式無論從地域、資源還是方式方法上都具有強有力的可行性。首先,隊員之間的書籍交接很便利,可以在學校或就近的地點進行。其次,家長最困惑的選書問題迎刃而解,由專業領域教師篩選的書單具有一定的權威性。最重要的,抱團閱讀營造了濃郁的閱讀氛圍,群體幫帶的形式為許多弱勢家庭提供協助。
“漳州太武隊”成立于2021年初,是一支基于一年級學生組織的公益漂書隊,至今已完成近兩期的漂書活動,結合教師反饋及學生綜合素養情況來看,兩年來漂書讓孩子們受益匪淺[2]。
“漳州太武隊”的隊員們是同班的44名學生,便于漂書日常交接及專項活動同步進行,例如新學年開學儀式上的漂書啟動會、班隊會課上的讀書分享會、期末的讀書表彰總結大會等在時間、空間及人員一應俱全步調一致。
同時,隊伍中設置由隊長、財務委員及紀律委員共同構成的管理委員會,彼此分工明確責任明晰。其中,隊長負責制定隊規、遴選書單、組織各項專題活動;財務委員負責隊伍各項收支記錄的管理;紀律委員負責收集漂書活動中出現的異常違規數據,便于約束隊伍紀律。當然,漂書隊還需要班級語文科任教師的大力支持,經常在班級里針對閱讀情況樹榜樣立典型,鼓勵所有隊員保持初心堅持每日閱讀。
“漳州太武隊”設置一學年為1個獨立漂書周期。漂書啟動之前,由管理委員會根據配置好的書單購買圖書,每個書袋裝4本書(包括文學名著、人文繪本、科普自然不同類型),保證閱讀的豐富性,并確認漂書隊員名單和流轉順序,形成一個閉環。
啟動之后,每一星期每名隊員都將接到上家隊員的書袋同時將自己手里的書袋漂流給下家隊員,以此類推直到周期完結,最后漂到手里的那袋書也順勢歸隊員所有。圖1展示了5名隊員之間書袋流轉的順序,每個隊伍根據人員數量以此類推。因此,按漂流周期為一學年40周來計算,每名隊員都將獲得160本圖書的閱讀機會,而且只需支付一袋4本書的費用。真正實現了節能環保且行之有效的海量閱讀。

圖1 書袋漂流順序示意圖
當時上海普陀區推出的“圖書漂流”活動中對放漂圖書進行跟蹤調查,發現書本循環率僅為30%,而且,一些回漂的書上還留下了讀者不文明的印痕,因此,圖書漂流也被稱為“誠信試紙”,測試著人們誠信自律和文明閱讀的程度。
對于少年兒童而言,如何愛護漂流書籍并遵守隊規在意識上是比較淡漠的,為了盡量避免出現漂流擱淺或圖書丟失損毀的狀況,“漳州太武隊”關于漂流交接的時間地點、每周書本書袋的檢查反饋及不合格隊員的勸退問題都設置了明文規定,以保證每位小隊員最佳的閱讀體驗。管理委員會還將定期對收集到的日常違規行為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對隊員的行為表現獎懲分明,督促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遵守隊規,維護隊伍的整體面貌。實踐證明,絕大部分隊員通過嚴格的隊規約束,都逐漸增強自身的品質修養,自覺自律并尊重隊友。
分享輸出是檢驗閱讀輸入是否有效的最直接可行的手段,也是養成固定讀書習慣做好日常積累的外在要求。在每期漂書過程的期中或期末,讀書分享會是每位熱愛閱讀的隊員翹首以盼的活動,他們可以上臺分享自己的讀書筆記和心得體會,獲得滿滿的認同感與成就感,也可以在疫情期間參加漂書隊組織的線上讀書會,哪怕是一段讀書視頻或是一段心得錄音都是自己堅持努力最好的證明。同時,看著身邊的同學進步明顯,那些后進的隊員們也會受到鼓舞,從而形成良性競爭。由于許多同學輪流閱讀過同一本書,所以分享會上大家更容易相互交流討論同一位主人公同一個故事,共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氣氛自然歡樂融洽。以文會友的方式促使閱讀與分享的樂趣融入每個孩子的心里,也為隊員們提供思考與表達的舞臺。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3]。為了使隊伍管理不斷優化能長遠運作,在第一期漂書結營之際,“漳州太武隊”管理委員會發揮專業所長,針對過往的漂書過程,從隊規、書單、活動形式等方面設計網絡調查問卷,廣泛聽取隊員家長的意見及建議,從回收的問卷中發現隊伍運作中的優勢和弊端,優化管理措施,揚長避短改進工作。同時,在第二期漂書接近尾聲時,專門針對小隊員平時在家的閱讀狀況設計紙質版問卷,讓孩子們自行填寫。
通過對采集到的調查數據匯總分析發現,將近兩期的漂書活動已經造就出大部分孩子的每日自主閱讀習慣,多樣化的書單更好地滿足不同的興趣點,讀書筆記練就了精讀與泛讀相結合的閱讀能力,對于如何遵守隊規愛護書籍在團隊中相互尊重也是孩子們的另一種收獲。調查中也發現,仍然有少數孩子存在閱讀困難的現象,漂書隊會提供相應的策略和應對方式鼓勵這些家長加強引導,比如平時適當增加親子共讀的時間、推薦書單中特有的適合親子共讀的書籍資源等,同時,會及時反饋給語文課任教師尋求學校的關注與幫助,以此帶動全體隊員不斷進步。
雖然漂書隊里隊員彼此相熟,但是個人素養參差不齊,因此從組建隊伍到組織活動都離不開管理委員會成員及熱心家長志愿者點點滴滴的付出,然而在此過程中也日積月累下來一套完整豐富的組隊方案及帶隊經驗。例如,如何安排書袋的流轉順序比較合理、如何培養隊員遵守隊規的意識、如何界定隊員是否違規、如何調動隊員積極性并保持團隊黏性等。對于那些躍躍欲試或正在籌建中的隊伍,這些寶貴的經驗可以為他們所借鑒,從而帶領出更多的漂書小隊,進一步普及群體閱讀模式,為更多的家庭提供課外閱讀的幫助。
“漳州太武隊”是漳州南太武實驗小學的第一支漂書隊,鑒于其成功的運作模式,在其開展第二期漂書的同時,也帶動學校里的其他班級成立新的漂書小隊,在“漂書看世界”公益組織的引領下,結合各隊隊員的實際情況,參考已有的管理模式,順利開展后續的漂書活動。
等待一本即將漂來的書,就如同滿懷期待一位友人的來訪,神秘而浪漫?;谄瘯娜后w閱讀模式,為彼此打造穩定又便捷的閱讀平臺,使孩子找尋到自主閱讀的樂趣,家庭中多了一份親子共讀的親密,進而呈現“人人愛閱讀,書香滿家園”的美好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