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妹 陳玉芳 蘇志妍 謝妙玲 陳少冰


【摘要】? 目的? ? 探究開展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對膽總管結石患者內鏡下胰膽管造影(ERCP)術后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 ?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潮州市人民醫院行ERCP術的74例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組,甲組36例,乙組38例。甲組行常規護理;乙組行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對比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結果? ? 與甲組(22.22%)比較,乙組并發癥發生率(5.26%)更低(P<0.05),乙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P<0.05),護理后乙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更高(P<0.05)。結論? ? 開展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有利于降低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
【關鍵詞】? 目標策略; 針對性護理; 膽總管結石; 內鏡下胰膽管造影; 并發癥; 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657.4?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24-0047-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24.015
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膽總管結石的常見方式,其中內鏡下胰膽管造影(ERCP)術在該疾病治療中應用廣泛[1]。雖然該手術方式具有診療一體、疼痛輕、創傷小以及術后恢復快等諸多優點,但若術后護理不當,則可能引發膽道感染、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癥以及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并發癥,這不僅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痛苦,同時也會提高二次手術損傷的風險,對患者術后恢復效果產生不良影響[2]。因此,做好ERCP術后并發癥護理與防治工作十分必要。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是在針對性護理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科學護理模式,強調將患者作為護理中心,對患者內在需求以及病情進行及時掌握并作為依據,設置目標,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來達到預設目標要求[3]。基于此,本研究為探究降低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在對患者護理中采用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潮州市人民醫院行ERCP術的74例膽總管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行ERCP術,且不存在手術禁忌證;知情同意;具備正常交流溝通能力。排除標準:中途退出;存在急慢性胰腺炎;存在精神或認知功能障礙。以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甲、乙2組。甲組患者共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齡27~85歲,平均年齡(51.25±3.69)歲。乙組患者共38例,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28~84歲,平均年齡(51.23±3.71)歲。研究已經該院醫學倫理管理委員會批準,2組患者基礎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甲組以患者實際情況為依據,行術前健康宣教,引導患者完成各項術前檢查;術中與醫生進行密切配合,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加強監測;術后加強飲食、用藥等方面的護理指導。
乙組行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1)障礙識別。專門成立一個護理小組,小組成員通過交流討論、經驗總結以及文獻查閱等方式將ERCP術后護理策略確定,明確護理策略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的影響,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膽總管結石、ERCP術以及術后并發癥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及時找出阻礙護理措施順利實施的相關因素,并尋找解決方式。(2)目標確定與計劃制定。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作為護理目標,對患者內外在需求、手術情況以及身心狀況等進行全面了解與掌握,制定針對性護理干預方案。(3)護理方案實施。針對消化道出血與膽道感染的護理措施:消化道出血與膽道感染是ERCP術后最常見的并發癥,主要由醫護人員操作不當、引流不順暢等原因引發。為此,醫護人員需對腹腔引流管進行妥善處理,對引流液性狀、顏色以及量等進行仔細觀察與記錄,同時還需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了解是否有黃疸、高熱、寒戰以及腹痛等癥狀出現。除此之外,病菌感染之后導致膽道梗阻,也是引發膽道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需確保醫療器具、病房環境干凈衛生,規避感染;對患者大小便、皮膚色澤以及血壓等情況進行仔細觀察,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出現,需與醫生及時聯系處理。針對高淀粉酶血癥與急性胰腺炎的護理干預:一般而言,膽總管結石患者在ERCP術后極易出現高淀粉酶血癥與急性胰腺炎,這主要是因為胰管開口處在手術過程中受損,進而出現水腫、炎癥。為此,醫護人員應盡可能將手術熟練度提高,注意手術技巧,避免損傷胰管開口,對患者加強飲食、體位指導,囑咐患者取半臥位,避免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采用對胃腸刺激小的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情況下可采用抑制胰腺合成與分泌的藥物進行治療。針對消化道穿孔的護理干預:消化道穿孔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手術過程中切開乳頭肌過大,若患者術后突然出現劇烈腹部疼痛,則需謹防消化道穿孔,責任護士應及時與醫生聯系,對患者行X射線片檢查,并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膽總管結石患者術后身體虛弱,極易產生焦慮、緊張、恐懼等不良情緒,受各種不良情緒的影響,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可能會提高。為此,醫護人員需積極主動的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認真傾聽患者訴說,對患者想法表示理解,引導患者采用聽音樂、看報紙等方式來轉移注意力,減輕心理壓力,促進術后恢復。
1.3? ? 觀察指標? ? 對比2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1)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膽道感染、高淀粉酶血癥、急性胰腺炎等。(2)護理滿意度。評價內容包括護理態度、護理責任心、護理專業性等,總評分為100分。
滿意度與得分呈正相關。(3)生活質量[4]。護理前后,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36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對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精神健康、情感職能、一般健康狀況、精力、社會能力、軀體疼痛、生理職能與生理機能,各維度均采用百分制評價,生活質量與得分呈正相關。
1.4? ? 統計學方法? ? 研究中所有數據均納入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 結果
2.1? ? 并發癥發生情況? ? 與甲組(22.22%)比較,乙組并發癥發生率(5.26%)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護理滿意度? ? 甲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85.25±3.16)分,乙組為(95.22±3.69)分。與甲組比較,乙組護理滿意度評分更高(t=12.452,P<0.001)。
2.3? ? 生活質量? ? 2組患者護理前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甲組比較,護理后乙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更高(P<0.05),見表2。
3? ? 討論
臨床上,膽總管結石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膽道系統疾病,表現為高熱、寒戰、黃疸以及腹痛等,若不及時處理,則可能引發膽道感染等嚴重并發癥[5-6]。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膽總管結石發生率也在不斷攀升。膽總管結石可分為原發性膽總管結石和繼發性膽總管結石2種類型。原發性膽總管結石主要形成于膽總管內,且通常為混合型結石或者棕色膽色素結石,形成原因主要為膽管感染或者膽管梗阻。而繼發性膽總管結石則通常為膽固醇結石,多由膽囊結石長期在膽總管中停留或者進入膽總管中形成[7]。
以往臨床通常會采用開腹手術對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治療,但存在術后恢復慢、住院時間長等諸多弊端,同時還會加患者重家庭經濟負擔。隨著微創理念在臨床普及,內鏡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內鏡手術在膽總管結石治療中得到了廣泛應用[8]。現階段,ERCP術是臨床用來治療該疾病的常見外科手術方式之一。該手術是采用各種放射儀器進行配合,十二指腸鏡從口端進入,一直到降部,然后再將鏡身拉直,經內鏡孔道將一導管插入到胰管或者膽管中,并推注造影劑進行造影,并在此基礎上采用其他儀器配合治療。該手術方式不僅給患者帶來的手術創傷小、痛苦少,同時還可獲得理想的手術治療效果,患者術后恢復速度快[9-10]。手術治療效果不僅與手術操作技術水平相關,也與護理質量密切相關。以往臨床通常會采用常規護理方案對行ERCP術的膽總管結石患者進行干預,但護理內容較為單一、陳舊,缺乏科學性、針對性與計劃性,故在臨床應用過程中具有一定局限性[11]。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膽道感染、高淀粉酶血癥以及急性胰腺炎等均為ERCP術后常見并發癥,若不及時處理,便會對患者術后恢復與治療效果產生影響,這更加突出了ERCP術后采取科學性護理措施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本研究在研究中采用了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其結果顯示,護理后乙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甲組,護理滿意度評分、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甲組(P<0.05),提示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利于降低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究其原因:一方面,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科學護理模式,根據患者實際情況,設定相應的護理目標,然后再以護理目標為依據,制定針對性護理方案,護理專業性與針對性強[12];另一方面,該護理模式將護理步驟明確,確保整個護理過程均有據可依,可提高護理質量與護理效果,更具針對性與個性化,能確保患者不同護理需求得到滿足,進而提高護理滿意度。本研究將護理目標設定為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根據設定的護理目標,針對ERCP術后可能出現的消化道穿孔、消化道出血、膽道感染、高淀粉酶血癥以及急性胰腺炎等并發癥,采取針對性護理措施,以此來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也隨之提高。
綜上所述,開展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有利于降低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與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 顧偉剛,楊晶,何俠垠,等.體外沖擊波碎石聯合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治療高齡困難膽總管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華消化內鏡雜志,2020,37(12):910-915.
[2] 胡旭軍,范燕萍,尚敏杰. ERCP治療高齡膽總管結石的療效及對患者血清CA19-9和炎癥水平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1):71-74.
[3] 馬春華.基于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對腦卒中后吞咽困難患者的護理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20,29(4):743-745.
[4] TANISAKA Y,RYOZAWA S,MIZUIDE M,et al.Status of?single-balloon enteroscopy-assisted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altered anatomy: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n biliary interventions[J].Dig Endosc,2021,33(7):1034-1044.
[5] 高慧濤.熊去氧膽酸對膽總管結石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取石術后患者肝功能改善及預防結石復發的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15):84-86.
[6] SHIMATANI M,MITSUYAMA T,TOKUHARA M,et al. Recent advances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using balloon assisted endoscopy for pancreaticobiliary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surgically altered anatomy:therapeutic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of difficult cases[J]. Dig Endosc,2021,33(6):912-923.
[7] BARAKAT M T,GIROTRA M,THOSANI N,et al. Escalating complexity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over the last decade with increasing reliance on advanced cannulation technique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20,26(41):6391-6401.
[8] 陳圣雄,金成,劉建華,等.探討ERCP在消化道重建胃腸Billroth Ⅱ吻合術后膽總管結石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外科學雜志,2019,46(2):88-92.
[9] TOKUHARA M,SHIMATANI M,MITSUYAMA T,et al. Evaluation of complications after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using a short type double balloon endoscope in patients with altered gastrointestinal anatomy:a single-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576 procedures[J].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20,35(8):1387-1396.
[10] 董方秋,馮毅.基于健康促進管理模式對膽總管結石患者術后健康素養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5):172-173,176.
[11] 李冬梅.ERCP治療膽總管結石圍手術期的護理配合研究[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7):1101-1102.
[12] 余維敏.目標策略的針對性護理干預在老年膽總管結石患者ERCP術中的應用觀察[J].黑龍江中醫藥,2019,48(5):313-314.
(收稿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