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華
(永城職業學院,河南永城 476600)
精細化管理是指借助程序化、數據化、現代化的技術和手段,實現管理制度的系統化、標準化和精細化,確保企業各單元得以精準、高效運作,達到提高效率、保證質量、降低成本、避免浪費等目的(陳建斌,2023)。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則是以人力資源為主體,深入分析如何實現人力資源管理流程的科學細化和合理優化(李玲楠,2022)。從表面上看,大部分飼料企業設有人力資源部門,并隨著飼料企業的發展,培養出了一批優秀、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人力資源部門致力于促進飼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以此保證飼料企業的正常運營和發展。但從現代企業管理角度看,規范化和標準化只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初級階段,要想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向精細化方向轉型,還需要飼料企業持續引入精細化管理的理念,不斷進行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
1.1 保障飼料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 從激勵理論角度看,員工的行為有賴于外部規范性和獎懲性措施的引導,這樣才能激發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因此,要想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需要對人力資源進行精細化管理,切實保障飼料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對飼料企業而言,在推廣和實施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避免組織結構臃腫的問題,幫助飼料企業構建扁平化管理模式。扁平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減少管理層次,不斷提高飼料企業的運作效率和決策效率。而且從員工角度看,扁平化管理模式實現了“一對多”的組織構架,即飼料企業管理者同時面向眾多基層員工,確保飼料企業的資源流通和信息交互,從而保障飼料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賈萍,2020)。另外,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要求飼料企業管理者能對現有人才進行科學分類,如學歷、工齡、工作經歷、崗位經驗、專業特長等,并根據不同崗位對人才的實際需求,提高人崗匹配度,確保人才能夠被重用,從而在擅長的工作崗位中發揮自身的最大價值,為飼料企業創造更多的經營成果和價值。由此可見,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有利于在飼料企業內部構建科學的管理方式,保障企業員工的工作效率。
1.2 優化飼料企業的配套服務水平 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飼料企業要想提高市場占有率,找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增長點,除了要從飼料產品的質量和功能上下功夫外,還需要不斷優化配套服務水平。因為飼料企業所有的配套服務都需要人的參與和控制,所以實現人力資源的精細化管理成為關鍵。如可以根據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崗位的工作內容,明確服務人員的業務流程、標準化操作和崗位職責,然后通過客戶回訪、量化打分等方式衡量客戶對配套服務的滿意度,并以此作為服務人員績效考核的標準(馬曉亮,2022)。另外,配套服務是滿足客戶物質和精神需求的過程,這些都需要靠精細化服務來實現。因此,飼料企業要從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角度入手,加強對服務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如增強服務人員對精細化服務和細節服務的理解,讓服務人員能形成良好的文化修養和優雅的語言談吐,從而給客戶提供優質、周到的配套服務。
1.3 提高員工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 在知識經濟背景下,知識和能力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并且成為現代企業對人才資源的客觀要求。究其原因還在于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都需要以人為載體,通過員工的智慧和實際操作來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對管理者而言,肯定希望全體員工都具有很強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這樣才能給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對員工而言,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提升后,能否獲得與之相匹配的回報或職業發展成為其最為關心的問題(羅燕彪,2022)。因此,在推行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飼料企業要求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即讓全體員工自覺參與到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實踐中,通過物質激勵、薪酬管理等方式最大程度地發揮員工潛力,并用精細化管理理念來引導員工的行為,讓員工能以制度、考核要求作為內生動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和業務能力,最終實現飼料企業與員工的雙贏局面。
2.1 缺乏高素質人才支撐 目前,諸多飼料企業已認識到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重要作用,但在具體應用環節還存在一些問題。究其原因,還在于缺乏高素質人才的支撐,這使得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與飼料企業實際需求脫節,無法真正體現出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價值。在管理人才上,部分飼料企業存在人才結構單一,選拔任用機制不健全的問題,難以充分挖掘潛在的人才,無法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缺乏人才支撐的情況下,飼料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止步不前,無法順利向精細化方向過渡。在技術人才方面,部分飼料企業無法給技術人才提供富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即便培養和引進了高素質技術人才也會逐漸流失,最終出現“能者走,庸者留”的尷尬處境(李利,2018)。
2.2 飼料企業的激勵措施不完善 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內容,旨在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員工努力完成工作任務,實現企業目標。從飼料企業的實際情況看,激勵措施不完善的問題較為普遍。一是激勵機制不健全。部分飼料企業在設置激勵機制時缺乏現實考量,或是照搬照抄其他優秀飼料企業的管理模式,甚至多年使用同一套激勵機制,這無疑使激勵機制與飼料企業的發展存在錯位,大大削弱了對員工的激勵效果。二是激勵方式單一。大部分飼料企業主要以工資、獎金作為激勵方式,往往不會采用股權期票、管理者持股等激勵強度較大的激勵方式。即便采用也僅針對少數人群,無法讓這種激勵方式惠及全體員工。三是績效考核不科學??冃Э己瞬粌H是檢驗工作成績、員工履職程度和能力發展的重要方式,也能側面反映出激勵效果。但部分飼料企業的績效考核存在指標不明,與員工實際工作脫節等問題,無法真實反映員工的近期表現,這顯然與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相悖。
2.3 飼料企業的選人用人標準不明 選人用人標準關系著員工的選拔任用,直接影響到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選人用人方面的問題在中小飼料企業中較為常見。如部分中小飼料企業沿用了家族式管理模式,飼料企業的關鍵崗位、核心部門大多由家族成員擔任,繼而導致選人用人隨機、標準不明等問題。家族式管理模式雖然便于提高飼料企業的管理質量和決策效率,避免內耗等問題,但家族成員往往具有強烈的排外心理,會出現任人唯親,感情用事的現象,讓外來人員無法進入到飼料企業的關鍵崗位、核心部門。在不被重用的情況下人才只能另謀他就,給飼料企業帶來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另外,部分飼料企業存在所有權和經營權高度集中的問題,少數人掌握了飼料企業的人才選拔標準,甚至擁有一票通過或一票否決的權利。一旦領導者無法做到客觀中立、實事求是,就可能會因個人偏好影響到企業最終的選人用人結果,讓人力資源管理流于形式(吳新民等,2017)。
3.1 優化飼料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 在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過程中,飼料企業可以通過員工畫像的方式把握員工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特點的員工制定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從而優化飼料企業的人力資源結構。一是能級對應原則,即明確飼料企業不同部門、不同崗位的要求,確保上崗人員具備與之匹配的素質和能力,為后續的人才選拔和職務晉升提供基礎。二是優勢定位原則。即充分認識到員工的優劣勢,并通過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讓員工在工作中揚長避短,發揮自身優勢,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的精細化管理。三是動態調配原則。飼料企業的員工存在動態變化的現象,飼料企業既要根據崗位需求動態調整人事安排,又要根據員工知識、能力的動態進行變化,合理安排相匹配崗位,始終做到人崗間的高度匹配,避免人力資源的浪費。四是以人為本原則。飼料企業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要正確處理員工與企業、員工與社會、員工與員工間之間的關系,以員工全面發展為目標,重視員工的利益和需求,鼓勵員工、培養員工,突出人力資源管理的公正客觀,盡可能地消除企業內部管理矛盾(張宏峰,2017)。
3.2 完善飼料企業的激勵措施 為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員工能積極配合飼料企業的管理要求,需要不斷完善飼料企業的激勵措施。飼料企業要轉變傳統“見物不見人”的管理模式,在激勵過程中真正落實人性關懷,并且構建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最大程度地發揮激勵作用。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以發現,員工之間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他們迫切的需求不盡相同(李生鵬和李薇,2018)。特別是在員工數量眾多的情況下,飼料企業要想制定有效的激勵措施,需要對員工需求進行精細化分析,在確保工作績效和經濟效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滿足員工的個性化、差異化需求。如針對基層的一線員工,他們缺失低層級需求,對提高薪酬福利待遇的迫切度最高。針對這部分員工,飼料企業最佳的激勵措施為漲薪和現金獎勵。針對中層管理者或部門領導,他們往往具備一定的經濟條件,單純的加薪雖然能取得短期的激勵效果,但卻存在激勵邊際效用遞減的問題。因此,飼料企業可在加薪的基礎上輔以精神激勵,如彈性的工作時間、公開表揚、培訓機會、晉升機會等內容,以保證激勵效果最大化。
3.3 加強制度建設,推動飼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變革 推動飼料企業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實質就是對原有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進行優化和細化,這一過程離不開制度建設和變革,如人力資源管理規章制度、績效考核制度、激勵機制、人才培養制度等。為此,人力資源管理者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尤其要以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為基礎,明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制度和操作要求,確保人力資源管理能助力飼料企業完成戰略目標,從人力資源管理的定義來看,其主要包含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和勞動關系管理六大板塊,各板塊的要求和目標各不相同。因此,飼料企業在開展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可以嘗試從各板塊入手,建立與之匹配的管理制度,推動飼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順利變革。
3.4 積極開展人力資源培訓,明確飼料企業的選人用人指標 針對選人用人標準不明的問題,飼料企業需要積極開展人力資源培訓,有效制定選人用人標準,著力于解決“用什么人”的問題。如把品德、能力和貢獻度作為人才選拔的主要依據,同時結合飼料企業具體崗位要求,有針對性地選拔專業人才。然后要明確選人用人的責任主體,做到分工明確,確保選人用人工作有人抓、問題有人管、責任有人擔(陳葆華,2021)。最后要明確選人用人程序,將“怎樣選人”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將每一項選人用人指標與飼料企業崗位需求進行一一配對,確保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的要求能落到實處。
綜上所述,面對市場競爭壓力,各行各業的競爭逐漸變成人才的競爭,而人力資源精細化管理作為提高人才競爭力的主要途徑已逐漸應用于飼料企業中。因此,飼料企業要充分認識到這一轉變的迫切性和必然性,積極推動人力資源管理向精細化方向轉型,助力飼料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