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細茍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影響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思維能力、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發展。合作學習是發揮學生集體智慧,增進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與合作的重要學習方式,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合作學習,指導學生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開展綜合性學習,一方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另一方面可以彌補學生學習的短板,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教學? ?合作學習
隨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體系的不斷完善,各種創新性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在語文課堂中得到高效應用,提升了語文教學的整體成效。合作學習的應用旨在引導學生在多元合作、綜合學習、深度思考的過程中完成學習任務。這不僅能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幫助學生從多樣化的角度思考語文知識,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入合作學習方式,能豐富學生的合作學習內容,給予學生更好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充分開發自身的天賦和特長,實現充分的發展。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的學習的意義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完全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沒有考慮到小學生的切身感受,日常的教育理念、方法也較為陳舊、落后,沒有與時俱進。同時,在設計課堂教學環節時,沒有與學生溝通與交流,大部分時間都要求學生服從自己的觀點,沒有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與空間。在課堂中,教師看似給了學生很多指導,實際上并沒有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反而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忽視了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大部分學生的天賦和特長都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
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欲旺盛,但是往往缺少專注力和自制力,無法長時間將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而小組合作學習的運用,一方面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課堂學習,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使其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語文知識;另一方面小學語文以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為主,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這些要素結合起來,讓學生在溝通與交流的過程中提高綜合能力。除此之外,小組合作學習還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了展現自我的平臺,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和特長,并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及時糾正和彌補自身的不足,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
(一)進行合理的分組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逐步落實,語文課堂上的合作學習顯得尤為重要。科學、合理的合作學習能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開展合作學習的第一步是將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現有知識水平、知識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將學生進行合理分組,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獲得最大程度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鄉下人家》時,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特點,以及本課的教學要求,將學生進行分組,劃分成六人一組的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名學優生、兩名中等生、三名學困生組成。在學習與溝通的過程中,學優生負責統籌全局,中等生負責闡述觀點和分析文章架構,學困生負責基礎知識的整理,大家分工合作,各司其職。這種分組方式,既發揮出了學優生和中等生的優勢,又使學困生學會了對不同的知識內容進行科學的整合,提高了整體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二)注重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
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是其能否發揮作用的決定性因素。在將學生進行科學分組后,教師要科學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和形式,才能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價值。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口語交際:轉述”時,首先,筆者設計了合作游戲,每組六個人,前一個人通過動作、表情、肢體語言將內容依次轉述給另一個人,要求最后一個人猜想轉述的內容,看看哪個小組的轉述更加準確。其次,限定了轉述的語言、方法等,讓學生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找出自己擅長的方法,進一步完善轉述的訓練體系,深入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合作意識的培養是合作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長遠發展具有較大的影響。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合作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比如,有些學生習慣放學后與同學一起完成作業,這樣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提高了合作學習的能力,對語文知識的觀點和看法會更加全面;而有些學生則習慣獨立完成作業,這樣看起來提高了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但是限制了學生的眼界,導致學生無法實現長期的成長和進步。對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引導學生站在合作學習的角度進行思考、探究,幫助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四)打造積極的課堂學習環境
小學語文課堂的生命力表現在課堂學習營造的語言環境中,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合作學習能力,就要打造積極的學習環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讀、自悟,并產生疑問,盡量自我解答。如果無法解答疑問,要給予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對錯誤進行糾正、篩選、分類、歸納,從而明確合作學習的主題。其次,要參與學生的合作學習過程,讓學生充分討論,領悟語言文字的內涵與魅力,提高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最后,要開闊學生的視野,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
(五)進行合理的評價
合理的評價是合作學習的必要環節,有助于學生和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效果做出正確的判斷與分析。評價的角度和方式是多樣的,既可以對學生個體進行評價,也可以對小組整體進行評價;既可以是學生自評,也可以是教師評價。合理有效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讓學生終身受益。此外,評價是否科學、合理,能否發揮應有價值,主要受師生之間關系的影響,師生之間建立了相互尊重和信賴的關系,評價的效果就更為顯著。尊重事實、真誠、善意的批評可以更好地激勵學生進步,幫助學生科學認清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激勵學生積極改善自身的不良行為與習慣,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內容、形式豐富,合作學習符合新課程標準“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引入合作學習能在整體上改變學生的學習意識、行為與習慣,能引導學生在與同伴進行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發展自身的綜合能力。在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進行深度思考與探究,適當參與學生的學習過程,并深刻分析學生的學習反饋,掌握學生的習慣變化、心態變化,從而科學整合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課內外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索煥云,胡龍翔. “雙減”政策下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N]. 科學導報,2023-03-21(B2).
[2]邵慶清.淺論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J].全國優秀作文選(教師教育),2023(1):20-21.◆(作者單位:江西省上高縣正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