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一君 趙媛 張淑艷



[摘 要]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離不開健全、科學、合理的高技能人才政策。文章以河北省為例,通過梳理其近十年高技能人才相關政策,分析其高技能人才隊伍現狀,并提出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高技能人才政策優化路徑,以供參考。
[關鍵詞]產業轉型升級;高技能人才;人才政策;河北省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36
[中圖分類號]C964;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4-0109-03
0? ? ?引 言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高級工以上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對于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和科學技術創新能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才政策作為重要制度保障,能倒逼人才能力提升,優化人力資源產業配置,促進地區產業結構轉型升級[1]。因此,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優化高技能人才政策至關重要。
1? ? ?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政策梳理
河北省歷來高度重視高技能人才建設工作。2010—2015年,在產業轉型升級爬坡過坎過程中,河北省發布首個關于高技能人才發展的規劃——《河北省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培養更多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提供多樣化的培養路徑、多元化的支持渠道,這一階段高技能人才發展規劃確立實施。2015—2020年,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落地河北,其產業發展定位更加明確,《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京津冀人才一體化發展規劃(2017—2030年)》《關于提高技能人才地位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技術技能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陸續出臺,這一階段高技能人才政策體系初步構建。2020年至今,河北省政府與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簽署了《部省共建技能強省框架協議》,出臺了《關于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技能型人才強省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方案》《河北省“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等文件,高技能人才政策逐漸深化細化。
總的來看,河北省為解決技能人才短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匱乏問題,把高技能人才發展納入整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規劃中,相繼出臺了高技能人才培養、評價、激勵和交流引進等方面的相關政策文件,初步構建了技能人才“四梁八柱”政策體系。但是,面臨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要求,高技能人才政策結構不夠完善、政策力度較小、政策落實與銜接不到位、政策特色和吸引力不夠突出[2]等問題仍然存在。
2? ? ?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河北省高技能人才現狀分析
2.1? ?高技能人才規模持續擴大,但總量仍然嚴重不足
近十年,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數量逐年增加,截至2020年年底,河北省技能人才總量893萬人,高技能人才數量達247萬人[3]。如圖1所示,2010—2015年,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整體呈增長態勢,但從2016年起呈現下降趨勢。
相較于全國和周邊省份的高技能人才數量,河北省獲取證書的高技能人才數量較少,占獲取證書總技能人才的比例偏低。從表1可以看出,2020年,全國獲取證書的高技能人才總量為1 518 383人,占獲證技能人才的17.53%;北京市和天津市獲證的高技能人才數量占獲證技能人才的比例分別為18.8%和23.51%,河南省、山東省和江蘇省的占比分別為19.15%、13.22%和19.74%;而河北省獲取證書的技能人才為421 691人,其中獲取證書的高技能人才僅有44 912人,占比為10.65%,低于全國平均水平6.88%,且明顯低于京津和周邊省份。
2.2? ?人才結構有所優化,但與產業結構仍然不匹配,結構失衡問題仍然存在
近年來,河北省全面落實“三區一基地”功能定位,加快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不斷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升級。2020年,三次產業結構由2015年的11.7∶43.7∶44.6調整為10.7∶37.6∶51.7,由“二三一”轉變為“三二一”格局[4]。隨著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河北省人才結構也逐漸由第一和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過渡(見圖2),勞動力實現轉移再配置,人才結構有所優化。
“十四五”時期,河北省產業轉型升級要實現由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走經濟高質量發展道路。這一目標任務內生出對技能人才結構的新需求,主要表現為對技術含量高、能進行復雜操作的技能人才需求量增加。例如,2023年雄安新區對技能人才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技工類崗位人才需求達3 493人,占比22.45%,同比增長近10%[5]。從產業分布來看,河北省對鋼鐵、裝備、石化、食品、醫藥、信息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十二大主導產業的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幅增長,其中制造業用人需求量最大。《2022年唐山市緊缺人才需求目錄》顯示,制造業緊缺人才
2 236人,占比達31.73%。河北省人才結構和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等問題仍然存在。
3? ? ?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政策優化路徑
3.1? ?加強頂層設計,科學制定高技能人才政策
首先,堅持系統化思維,發揮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高位推動”作用,加強人社、教育、工信等部門的協調聯動,避免出現“部門中心主義”和“孤島效應”,防止政策內容碎片化、同質化,使決策更加科學合理[6]。其次,注重政策前瞻性,明確高技能人才發展價值取向。制定符合新發展階段要求的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從整體和全局出發高度規劃高技能人才的規模、質量、結構、環境、服務和平臺建設等。最后,增強政策導向性,提高技能人才政策與河北現代產業的契合度。聚焦河北省十二大重點產業,明確高技能人才培育方向,不斷完善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機制、選拔機制、激勵機制和引進機制等配套專項政策,做好京津高技能人才溢出接收,精準引進先進裝備制造業等主導產業人才,定向引進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中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3.2? ?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大高技能人才政策宣傳力度
一是著力增強政策的知曉度,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宣傳高技能人才相關政策。政府要及時公開高技能人才相關政策,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加大政策宣傳廣度,利用召開新聞發布會等形式深度回應社會關切。二是運用互聯網思維,加強京津冀人才信息資源共享化建設。搭建京津冀區域高技能人才大數據平臺,對接行業產業開展精準化數據分析,定期發布人才用工供需、工資指導線等數據報告,為企業和技能人才提供信息服務,實現精準化、零距離人才匹配。
3.3? ?加強合力推進,提升高技能人才政策執行度
首先,提高執行主體政策執行的積極性。比如,為充分發揮培養培訓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方面的引領作用,可以對參與產教融合、開展職業培訓的企業給予一定政策優惠,給予其與職業院校和雙高院校產學合作、選人用人等方面的政策傾斜。其次,要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例如,設立高技能人才專門服務窗口,提供政策咨詢和業務代辦等服務,協調落實工資補貼和公共服務等相關政策。最后,加大高技能人才掛職兼職力度,提高工匠人才的社會待遇,引導“工匠精神”成為全社會共同的價值追求。
主要參考文獻
[1]楊永聰,沈曉娟,劉慧婷.人才政策與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兼議“搶人大戰”現象[J].產業經濟研究,2022(5):72-85.
[2]王新城.產業轉型升級背景下高技能人才政策驅動研究:以河北省唐山市為例[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72-75.
[3]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EB/OL].(2021-08-25)[2023-01-16].https://rst.hebei.gov.cn/a/zfxxgk/fzgh/2021/0825/10902.html.
[4]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河北省建設全國產業轉型升級試驗區“十四五”規劃的通知[EB/OL].(2021-11-14)[2023-01-16].http://info.hebei.gov.cn//hbszfxxgk/6898876/7026469/7026511/7026506/7033293/index.html.
[5]河北人社.首次引入“綠色”“數字”職業崗位《2022年雄安新區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發布[EB/OL].(2023-01-05)[2023-01-16].https://mp.weixin.qq.com/s/mQ5oPuMNm2EqNPbSF8SyrA.
[6]趙全軍,季浩,WANG Wei.政策創新與制定失靈:基于“人才爭奪戰”的場景分析[J].浙江社會科學,2021(11):45-52,157.
[收稿日期]2023-01-22
[基金項目]2022年度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研究課題“產業轉型升級下河北省高技能人才政策體系構建研究”(JRS-2022-3205)。
[作者簡介]申一君(1984— ),女,山西長治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教育管理;趙媛(1991— ),女,河北邯鄲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張淑艷(1978— ),女,河北衡水人,碩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職教育、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