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財政管理不可忽視的部分。加強收入管理改革、提高管理質量,對提高政府財政管理水平、優化社會公共服務、提供社會福利等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政府非稅收入相應增加,非稅收入的管理任務日益加重。文章從政府非稅收入的內涵、特征以及管理的必要性出發,探討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策略,為促進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非稅收入高效管理提供一些啟示。
[關鍵詞]財政部門;非稅收入;財政收入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52
[中圖分類號]F812.4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4-0158-03
0? ? ?引 言
在地方政府財政收入中,政府非稅收入占據著重要位置,是財政管理中不可忽視的內容。近年來,我國不斷進行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探索,積極深化改革,不斷規范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在規范政府收支行為、提高社會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政府非稅收入改革意義重大,在未來管理中,相關部門必須繼續重視非稅收入的作用,深化改革,提高管理質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1? ? ?政府非稅收入的內涵
財政部2016年3月印發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規定,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外,由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國家權力、政府信譽、國有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等取得的各項收入。換句話說,政府非稅收入是指通過利用國家權力、政府信譽、國有資源(資產)取得的稅外收入,主要包括行政事業單位在提供服務時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行政執法機關取得的罰沒收入、政府性質的基金收入、國有資源(資產)運作產生的收入、特許經營收入、公益性彩票收入、政府名義接受的非定向捐贈收入、政府收入產生的利息、中央銀行收入等。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財政管理的重要內容,必須得到高度重視[1]。
2? ? ?政府非稅收入的特征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具有明顯的復雜性、要求高、專業性強等特點,因而管理成效不是很高。《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頒布后,我國加快了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步伐,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的規范性、有效性。
2.1? ?有償性
政府非稅收入是與稅收收入相對的概念,稅收是無償征收的,而政府非稅收入絕大部分是有償征收的,除了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等少數項目是無償征收的,其他政府非稅收入的項目大多是通過政府向繳納者提供對等的服務或利益換來的,是一種對等交換,關聯性強,如駕駛員繳納車輛通行費后使用高速公路等。
2.2? ?強制性弱于稅收
我國稅收具有強制性和普遍性,納稅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義務,稅收收入用于為全體公民提供服務。而政府大多只為繳納了政府非稅收入的特定對象提供服務,誰使用誰付費,自由選擇繳納和享受服務,雖然有項目、標準,但不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
2.3? ?穩定性與靈活性并存
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主體是各級政府財政部門和法定執收部門,且征收項目、征收時間、征收標準、征收范圍、征收環節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便有細微調整,也不會朝令夕改、經常變動。政府財政部門和法定執收部門在征收政府非稅收入的同時,還向特定主體提供特定的公共服務和準公共產品,而這些服務和產品并非一成不變,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變化而變化。因此,政府非稅收入項目和標準等也會發生變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2.4? ?資金使用針對性
政府非稅收入類別較多,《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的就有12類,這些資金的使用與稅收并不完全相同。我國稅收用于全民事業,放在一起整體分配,而政府非稅收入是依法收取的用于特定用途的費用,包括教育費附加收入、地方教育費附加、水資源費收入、礦產資源補償費收入等,在支出安排上具有針對性,一般為對口使用,向誰收取就為誰提供服務,發揮的是成本補償、專項建設的作用。
3? ? ?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重要性
政府非稅收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財政部門加強管理,保障管理質量也十分重要:①有利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增強收入穩定性;②有利于加強政府的收入管理,優化資金調配、合理使用,提高政府工作效率,促進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發展;③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如取締不合法或不合規劃的收入項目,挖掘收入潛力,有利于促進收入管理的規范化;④通過了解、研究、分析政府非稅收入的組織、預算、支出等,有利于掌握地方經濟發展和相關單位、組織的經濟狀況,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和依據,增強政府區域管理的科學性和高效性[2]。
4? ? ?財政部門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策略
4.1? ?加強法律法規建設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為使管理有序、規范、高效,政府部門必須建設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相關管理工作提供強有力的基本保障,確保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嚴肅性。2016年,我國政府出臺了《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新時期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提供了政策依據和總體指導,對政府非稅收入的收入項目、來源分類、預算管理、財務核算、監督管理、基礎統計等都作出了明確規范,對各級政府財政部門進行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指引意義。但是,該《管理辦法》是系統性的、綱領性的法律文件,并未在具體細節上作出規定,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經濟、數字化金融發展迅速,該辦法對一些新興經濟領域、經濟事務的指導有所缺失。因此,國家層面應積極深化改革,研究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趨勢,完善補充《管理辦法》,制定更多統籌性法律法規,為全國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提供指導和依據。另外,地方政府和地方法定執收部門是政府非稅收入以及對應服務的直接參與者,各地方單位應該在《管理辦法》的指導精神、法律框架下,根據地方實際制定詳細、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確保地方政府非稅收入收繳、服務提供等行為有法可依[3]。地方政府應制定嚴格的處罰條例,對征收對象拒不繳納政府非稅收入的行為進行處罰,對執收單位坐支、挪用、截留政府非稅收入的違法行為進行嚴厲處罰并及時追繳資金入庫,對屢次違法違紀的單位和人員,應綜合法律、行政以及經濟等手段予以處理,形成牢固的約束網,為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工作提供強大后盾。總之,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讓政府非稅收入的管理有法可依,并實現規范、有序、高效運行。
4.2? ?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的預算管理
世界各發達國家的管理經驗表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的預算管理對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效果顯著。因此,相關部門應繼續深化財政改革,尤其是預算改革。在政府非稅收入預算管理中,要分項目、分單位,逐項核定政府非稅收入的執收成本,并將其作為政府部門年度預算、非稅收入預算的依據,并按照國家和當地政府、財政部門財政預算管理的相關規定,將政府非稅收入的資金全部納入預算管理,科學編制年度收支預算,讓預算計劃科學指導政府的年度非稅收入管理工作。
4.3? ?加強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管理
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是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只有加強征收管理的規范性,才能提高綜合管理效率。首先,應建立統一的收入征管制度。目前,我國政府非稅收入征收實行的是部門執收、財政部門管理的基本模式,2018年改革后,省級和省級以下的國地稅機構由稅務總局垂直領導,負責轄區內的稅收和部分政府非稅收入征管工作,部分政府非稅收入收繳工作由原來的財政部門負責變為稅務部門負責,大幅度提高了征繳效率,也減少了因執收部門多導致征收流程差異而帶來的不規范問題,大幅提高了征收率和繳納遵從度,總體上提高了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管理質量。另外,除了2016年頒布的《政府非稅收入管理辦法》,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還可以參考《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強化征收管理。為了促進稅費同征同管,國家和地方政府應著力完善政府非稅收入征收管理體制,明確征收部門的主體地位,規范征收流程、繳納環節、繳納形式、繳納時限、征管措施、執法手段等,建立統一高效的征管模式,進一步提高征管效率。
為了減輕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無序性,實行“征管查”三者分離是一種有效的管理方式。在征繳過程中,實行政府非稅收入由執收部門開單、稅務部門征收、財政部門管理的三者分離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執收部門開具繳款通知書,繳款人拿著繳款通知書到稅務部門繳款,這樣的征繳流程能夠有效規避人為調節、干預征繳的行為,增強征收管理的規范性,減少貪污腐敗行為。財政部門不再直接征收政府非稅收入,將工作重心放在政府非稅收入的政策把控、預算收支管理、日常稽查、對執收部門的指導和檢查上,有利于財政部門、稅務部門、執收部門三者責權明確、各司其職、互相制約,共同促進政府非稅收入的征收
管理[4]。
4.4? ?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票據管理
票據管理是將預算管理、收繳管理最終落實的基本環節,是政府非稅收入征管的關鍵、源頭性工作,必須得到高度重視。票據管理,尤其是財政部門的非稅收入財政票據管理,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規范票據種類。應盡可能改善存在多種票據的情況,梳理、歸類政府非稅收入的各類收費票據,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并,減少票據種類,尤其是收費票據種類,推廣使用統一的票據樣式,以便規范管理。②完善票據管理制度。目前,一些省份實行《票據準購證》制度,即任何政府非稅收入的票據都要憑借指定機構辦理的“票據準購證”領購票據,不得隨意印刷、隨意亂用、隨意外流。此外,完善政府非稅收入票據檔案監管制度,規范領用程序,要將領用單位、票據名稱、領用時期、票據種類、票據數量、票據用途、整本票據的起止票號等準確、清晰地記入檔案,便于機構掌握票據的基本流向,并對資金進行監管,避免政府非稅收入坐支、截留、挪用等情況出現。同時,完善驗舊供新制度。在各單位申領新票據時,財政部門應查驗舊的申領檔案,審查復核以前申領的票據,確認無誤后才能同意其領用新票據,對存在異常領用、頻繁更換的單位要加強監督備案。③加強票據稽查。加強票據稽查是監督票據使用的常規手段,相關部門要定時、不定時開展稽查工作,嚴格查處執收部門的違法違規票據行為,糾正不合規的征繳行為,增強政府非稅收入征繳的規范性,并預防和減少腐敗[5]。
4.5? ?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監管
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的監管是督促管理規范化和科學高效的重要手段,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建立切實可行、全面覆蓋的監督機制。首先,應加強法律法規建設,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實現政府非稅收入的依法依規監督,監督各項法律法規的執行,發揮法律法規的約束作用。其次,應豐富稽查方式,通過多部門聯合稽查和部門專項稽查的方式,讓審計部門、財政部門、監察部門等多個相關部門共同行使監管權,開展多項、多層次監督,有效提升監督能力;建立完善的檢查制度,實行年度稽查、季度稽查等,定期、不定期開展行業、系統、單位、具體項目的稽查,重點稽查票據使用、收入過渡戶、減免緩等,嚴打違規違紀行為。最后,強化政府非稅收入執收部門的預算監管,通過違紀投訴熱線、網絡舉報、信訪接待等多種方式公開向社會大眾收集線索,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提高監管水平[6]。
4.6? ?加大政府非稅收入統籌使用力度
通過完善的法律法規來推進專項收入的統籌使用,逐步取消一般公共預算中以收定支的規定,禁止以收定支、專款專用,通過統籌使用,讓政府非稅收入資金發揮更大的作用。例如,2016年,政府宣布取消城市維護建設稅、草原植被恢復費、探礦權采礦權使用費和價款收入、海域使用金等專項資金專款專用,取得了較好效果。
5? ? ?結束語
政府非稅收入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在政府的財政管理中,非稅收入管理不容忽視,不容馬虎疏漏,財政部門應繼續深化財政體制改革,加強法律法規建設,強化預算管理、征收管理、票據管理,強化監督,靈活運用多種手段,促進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科學、規范、高效,提高綜合管理質量,促進社會事業實現長遠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趙西云.新常態下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2(2):27-29.
[2]萬國振.蘭州市地方政府非稅收入依賴性的演變及政策取向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1:45.
[3]王明世,王魯寧,陳新,等.稅務征收體制下非稅收入征管制度建構及創新路徑研究[J].稅收經濟研究,2020(3):60-68.
[4]張健.關于加強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8(23):45-46.
[5]吳阿蘭.我國非稅收入收繳管理的問題及改革建議[J].科技資訊,2021(28):136-138.
[6]林躍琴.非稅收入票據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綜述[J].中國集體經濟,2021(17):25-26.
[收稿日期]2023-01-12
[作者簡介]柴雪華(1971— ),女,彝族,云南元陽人,高級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