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凱峰
[摘 要]在共享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共享制造已成為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切入點和動力。文章通過對河南省南陽市制造業發展現狀及困境的分析,提出共享經濟背景下南陽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共享制造的發展和普及有利于落實新發展理念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南陽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
[關鍵詞]共享經濟;共享制造;制造業;南陽市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14.057
[中圖分類號]F4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14-0174-03
0? ? ?引 言
當前,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共享經濟新模式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3)》指出,我國共享經濟市場規模在2022年持續擴大,全年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達38 320億元,同比增長約3.9%[1]。隨著共享經濟的快速發展,共享制造正在興起,并成為制造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共享制造作為一種新興的制造資源配置方式,迎合了共享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它是共享經濟在生產制造領域的一種應用創新,通過聚集分散和閑置的生產資源,對這些資源進行彈性匹配和動態共享,使生產制造變成一種服務[2]。共享制造已經成為服務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將成為制造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
動力。
1? ? ?共享制造提出的背景與內涵
共享經濟是一種以使用權分享為主要特征,利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整合分散資源,滿足多樣化需求的資源配置方式。在2020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政府進一步明確提出將積極促進平臺經濟和共享經濟的健康發展,將其視為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的重要組成部分[3]。共享經濟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如何,不僅關系到共享經濟自身的持續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經濟整體高質量發展的進程[4]。
共享經濟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歷史性機遇。①共享制造是一種新型制造資源配置方式,源于2010年前后一些機構提出的“制造服務化”理念,它的核心思想是將分散和閑置的生產資源聚集起來,并利用共享理念對這些資源進行彈性匹配和動態共享,以實現生產制造各個環節的協同發展。②共享制造在生產制造領域的應用創新,是共享經濟理念在制造業中的一種體現。共享制造的發展,能夠為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支持。為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2019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業態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我國共享制造發展邁上新臺階。借助工業互聯網平臺,制造商、供應商以及開發者等可以匯聚在一起,實現更全面的連接,從而實現工業設備、產品、系統和服務之間的數據共享。在這個平臺上,制造資源包括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運維服務等方面在線上聚集和沉淀,形成一個基于平臺的制造能力開放共享和業務協同的生態系統,進而促進了社會化制造資源的網絡化動態配置,構建了一個更為柔性、靈活和穩定的產業鏈[5]。③共享制造的發展是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產出效率、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6]。
2? ? ?南陽市制造業發展現狀及困境
2.1? ?現 狀
南陽市十分重視制造業的發展,實施工業立市、興工強市戰略,把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主導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堅持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產業鏈提升為主要手段,以項目建設為重要抓手,致力于培育“5+N”千百億級產業集群,推動裝備制造等產業進入千億級別,同時加速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等產業的發展。其中,牧原集團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制造業500強;龍成集團等11家企業進入河南民營企業100強;豫西集團等6家企業進入全省制造業頭雁企業行列,總數居全省第三位;西峽眾德等79家中小企業入選全省“專精特新”榜單,總數居全省第二位;龍成冶材等7家企業躋身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年來,南陽市政府致力于推進制造業模式的轉型升級,著重發展智能制造,推動信息、技術、產能、訂單的共享,實現資源的精準配置,為轉型升級提供動力。共享制造作為智能制造的一個重要環節,在南陽市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面臨共享意愿不足、發展生態不完善、小企業生產資源匱乏和大企業資源閑置矛盾突出、數字化基礎較薄弱等問題。
2.2? ?面臨的困境
南陽市制造業已經取得一些成果,但相比經濟發達地區,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南陽市的制造業基礎相對薄弱,缺乏高端、智能化的制造業;另一方面,南陽市在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方面還存在一些困難和不足。同時,市場需求的變化對南陽市的工業發展造成一定的沖擊。當前,南陽市工業發展面臨著多重困境,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2.2.1? ?智造生態不完善
智能制造是現代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方向和新趨勢,還是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的廣泛推廣,智能制造在我國的制造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同時,要實現智能制造的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良好的產業生態環境,包括完備的產業鏈、新興的技術支持、穩定的政策支持等。近幾年,隨著全球制造業步入數字化和智能化時代,智能制造已經成為制造業競爭力的主要標志。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南陽市智能制造產業取得了一定的發展成效,但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南陽市在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等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基礎設施建設、信息技術應用等方面相對滯后,難以滿足企業需求,阻礙了制造業轉型升級。南陽市尚未形成以龍頭企業牽頭,推動不同領域企業高效協同發展,基于工業互聯網技術打破時空限制,以數據驅動多方資源跨區域協同高效配置的局面。
2.2.2? ?制造業產能過剩,部分制造資源閑置、利用率低
就當前發展情況來看,南陽市低端制造業產能過剩,高端制造供給不足。產能過剩的原因比較復雜,需要從兩個角度來分析。一方面,近年來全球經濟形勢不穩定,消費市場需求疲軟,南陽市大量企業仍停留在傳統制造業階段,產品同質化嚴重,缺乏有效的競爭力,無法滿足差異化和個性化的市場需求,導致產品出現了嚴重的滯銷問題[7]。另一方面,近幾年政府對當地工業產業進行了較多的扶持和補貼,企業未能考慮到未來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政府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可能導致企業對市場需求的判斷出現偏差,盲目擴張導致企業產能過剩。
2.2.3? ?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結和互動
南陽市一些企業之間關聯度較低,缺乏有效溝通與協作,導致一些企業未能聚集。究其原因,主要是南陽市的企業發展相對分散,沒有形成明顯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企業之間的聯系相對較少。南陽市的企業多為中小型企業,缺乏跨區域、跨行業合作交流的機會和平臺,企業間合作交流較少。此外,南陽市的企業普遍缺乏技術創新能力和高端人才,使得企業之間合作交流的難度增加。企業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渠道和平臺,難以實現有效的資源共享和產業協同。
2.2.4? ?能源資源消耗大,污染排放較為嚴重
制造業對于能源、水資源的需求很大,同時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廢氣、廢水、廢渣等污染物,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忽視的影響。南陽市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受行業特性的影響,生產過程需要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同時也會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和固體廢物。此外,一些企業在生產中可能存在環保設施缺失、運行不規范等問題,導致污染排放超標。
3? ? ?共享制造賦能南陽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3.1? ?轉變發展理念,培養共享思維模式
轉變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共享產業、共享經濟,培育發展共享經濟新業態,創造生產要素供給新方式,是當前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8]。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制造企業需要轉變傳統的生產模式和商業模式,共享更多的資源和服務,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目前,南陽市共享經濟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企業要培養共享思維模式,尋找適合企業長遠發展的共享制造突破口。共享經濟思維可以用于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經營效率,對于企業過剩的資源,包括廠房、設備、生產線、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能力等,可以考慮共享,讓其他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同時,對于企業缺乏的資源,如人才、技術、設備、資金和渠道等,可以考慮從其他企業中共享獲得。最后,采用共享思維和方法,提高企業的經營運作效率,如共享物流、共享倉儲和共享數據等。
3.2? ?構建良好的共享制造協同發展生態,培育發展共享制造平臺
共享制造生態的建設可以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和數字化轉型,提高產業協同效應和規模效應,實現優勢互補和合作共贏,提高整個產業的效率和競爭力[9]。政府和企業應加強研究、培訓和宣傳共享經濟,尤其是共享制造,總結成功經驗并形成示范案例,營造關注、支持和創新發展共享經濟的良好氛圍。共享平臺是未來產業發展的大趨勢,各細分領域目前仍處于探索階段,而制造業的供需矛盾更加凸顯共享平臺價值。大中型企業可以搭建垂直行業共享制造平臺,實現從企業到平臺、從產品到生態的轉變;行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集聚區領頭企業可以在垂直細分市場打造全行業或區域性的共享制造平臺,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政府應鼓勵行業領頭企業積極搭建共享平臺,并提供稅收優惠、金融信貸、科研獎勵、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政策
支持。
3.3? ?發展綠色制造,推動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打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10]。共享經濟不但要和市場經濟相結合,同時還積極承擔著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政府和企業要共同努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產業結構,減少重資產經營模式的使用,加強生產端產能共享的推廣應用。各企業要善用新興技術,借助5G、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新技術,利用優化算法配置生產和運作管理,合理調度和利用資源,減少資源浪費。通過研發新型材料和新能源,開發節能高效的能源設備以及采用節能降耗的新工藝和技術,實現良性、漸進性的可持續性發展變革。此外,在資源回收利用過程中,政府和制造業企業要運用共享經濟思維實現對產品的追溯管理和資源整合共享,提高產品回收利用率,實現循環經濟,走可持續發展
道路。
3.4? ?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速產學研融合
人才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和核心要素。截至2022年,南陽市共有7所大學(大專以上院系7所,分別是南陽師范學院、南陽理工學院、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南陽農業職業學院、南陽職業學院、南陽科技職業學院),在校總人數超過10萬人(數據來源于各高校官網總數之和),是豫西南地區高校最多的地級市。南陽市要依托《南陽市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宛人才強市戰略工作方案》《中共南陽市委 南陽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市戰略 助力河南省副中心城市建設的意見》“龍騰計劃”“雁陣計劃”“金地計劃”以及“諸葛英才計劃”,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要求,積極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來南陽市落戶創業。著眼于南陽實際,提升科技創新人才激勵強度,優化科技創新評價機制,堅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建構科學規范、開放包容的人才發展體系。
4? ? ?結束語
共享制造不僅是制造資源的共享,更是創新、服務等資源的共享,各主體圍繞產能提升開放資源、優勢互補。轉變發展理念,踐行共享思維,大力發展共享制造,是當前南陽市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文章通過梳理南陽市制造業發展現狀及困境,對智造生態、產能過剩、企業關聯度低以及能源消耗大等問題進行積極探索,開展了共享經濟背景下南陽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研究,提出了制造企業要轉變發展理念,培養共享思維模式;構建良好的共享制造生態;發展綠色制造,推動共享經濟可持續發展;拓寬人才培養渠道,加速產學研融合等一系列對策。
主要參考文獻
[1]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3)[EB/OL].(2023-02-23)[2023-02-24].http://www.sic.gov.cn/News/557/11823.htm.
[2]張可月,韓明華.制造業與共享經濟創新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生產力研究,2022(9):76-80,86.
[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EB/OL].(2020-11-03)[2023-02-24].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4]宋心悅,陳俊龍.促進中國共享制造高質量發展研究[J].當代經濟,2021(4):4-9.
[5]朱格鋒.共享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D].南昌:江西財經大學,2021:4-6.
[6]晏鵬宇,楊柳,車阿大.共享制造平臺供需匹配與調度研究綜述[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22(3):811-832.
[7]余東華.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路徑與動力機制[J].產業經濟評論,2020(1):13-32.
[8]趙愛英,牛曉霞,沈子蘭.我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難點及其路徑[J].西安財經大學學報,2020(6):49-57.
[9]陳俊龍,宋心悅.中國共享制造的功能、內容與模式研究
[J].改革與戰略,2021(8):57-68.
[10]劉小軍,袁君.工業互聯網賦能天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及對策研究[J].天津經濟,2021(10):24-29.
[收稿日期]2023-02-28
[基金項目]南陽市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共享經濟賦能南陽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RKX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