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燕紅
摘 要: 立足當前教育改革背景,在高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積極引入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全面促進學科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發展,為學生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在具體應用環節主要側重單元知識的整體把握和設計,旨在突出單元整體知識之間的關聯,為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單元知識,提供系統的學習方法。文章主要圍繞大觀念視角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問題進行探討,首先概述了大觀念視角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然后從單元整體教學的原則入手進行了系統的分析,最后對大觀念視角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路徑進行了具體的探究。
關鍵詞: 高中英語;大觀念;單元整體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3)36-0115-06
一、 引言
在英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的語言情境和教學主題,課本知識內容也被劃分為若干個單元,這些單元共同組成了英語學科的知識體系。細分單元內容不難看出,每個單元都有一個明確的學習主題,該學習主題貫穿單元學習的全過程。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教師教學大多圍繞各課時的大綱需求進行劃分和設計,課程知識之間缺乏有效的關聯,單元主題在教學過程中的引領作用并不突出。大觀念單元整體教學方法的提出,是英語學科教學工作的又一次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著重突出單元知識之間的關聯,強調從大觀念視角出發對學科教學活動進行系統的設計,為學生全面地掌握學科知識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因此,在新課標以及新高考背景的影響下,教師也要積極學習和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方法,突出單元整體教學對學生學習的促進作用,為學生英語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賦能。
二、 大觀念視角下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一)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
在推進英語學科的教學活動時,將單元教學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設計,對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英語學科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對課堂學習活動缺乏主動探究的興趣,是影響課程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這種缺乏興趣的學習課堂中,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講解的知識,機械式地死記硬背學習也會妨礙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習慣的養成,不利于學科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基于這一教育現狀,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可以將課本知識中的重點知識、常用語法等知識要點重新梳理和整合,以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現出來,降低學生課堂學習的難度,提高課堂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通過這種教學作用的影響,進一步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提高,為教師高效地推進和落實單元教學目標,奠定良好的學生基礎。
(二)豐富英語學科教學活動的內容
在高中英語的課堂教學環節,引入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可以讓課程教學的活動以及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改變以往課堂教學活動單一、滯后的現狀,讓課堂教學氛圍以及師生關系得以重建和改善。通過單元整體教學方法的引入,將單元的知識內容以系統的方式進行重新規劃與重建,教學的流程和方法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改善。這種教學流程和內容的微觀變化,都會在無形之中對學生的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結合外部優秀的教學資源,課堂教學的內容也會變得豐富,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也能得到很好的激活。從這一維度來看,大觀念視角下單元整體教學能夠有效豐富英語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活動,以更好地推動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帶動英語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
英語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學生對單元主題意義的理解和把握是學生學習語言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學生對語篇理解的程度、思維發展的水平和語言學習的成效。教師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必須突出對學生學習思維的引領和單元主題的關注與重視程度。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和理念,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打破了以往課時教學之間的壁壘,通過整合和梳理單元教學內容的過程,重構知識的呈現方式。在這一過程中,教學活動的設計以及教學計劃的制訂,貼近學生實際學習需求,突出教學過程與學生學習能力的匹配程度,在一體化的綜合學習中帶動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發展。這一教學特征與新課標對英語學科的教學要求不謀而合。
三、 大觀念視角下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基本原則
立足高中英語新課標教學背景,在落實單元整體教學方法的課堂中,英語教師也要從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需求角度出發,做出科學化的設計,在基本教育原則的指引下規范英語單元教學過程,一定程度上保障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從課本內容的編排設計現狀來看,單元話題在教學內容中的特征尤為突出,基于單元教學的話題將課程內容劃分為了若干個不同的主題語境,且每一單元都設置了warming-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using language等不同的板塊,不僅為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提供了有利的載體,同時也為教師推進單元整體教學提供了教育立足點。
(一)整體性原則
突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整體性,是落實單元整體教學工作的基礎原則。在英語備課環節,要求英語教師具備整體教學規劃的能力,能夠從當前英語單元教學內容視角出發,對課本教學資源進行系統的梳理和重置,在明確單元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單元教學內容和教學流程,突出單元整體教學的整體性特征,為學生系統地掌握單元知識,奠定良好的教學基礎。這就需要教師具備過硬的專業能力和教學素養,善于從單元教學話題入手,設計教學主線貫穿單元教學過程,做到分散教學難點、突出教學重點的基本要求。
(二)關聯性原則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教學過程中離不開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與之對應的聽力教學、語法教學、閱讀教學以及寫作教學通常會被教師人為地割裂為獨立的課時展開相應的教學。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始終處于單一模式下,或是側重聽力培養,或是側重閱讀技能的培養,并未突出整體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的促進作用。基于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要求教師能夠從單元教學目標的立足點入手,對學科教學內容做出重構設計,突出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作用。基于此,在落實教育環節需要教師有針對性地增加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性,從學生聽、說、讀、寫一體化教育視角設計教學活動,確保課與課之間的緊密聯系,提高各課時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特性,為學生語言綜合素養的同步發展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
(三)豐富性原則
英語學習活動觀,強調將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作為培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載體,要求教師突出對英語學習活動的關注和重視程度,全面優化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促進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基于此,在大觀念視角下的英語單元整體設計中,需要教師盡可能多地引入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豐富學生課堂學習的形式和內容,讓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互動等多種實踐活動中主動汲取知識與能力,提高課堂學習質量的同時,保障自身學習能力和語言意識也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基于此,教師就要有意識地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不斷豐富課堂教學的活動,為學生參與學習互動和語言交流提供條件,持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保障各項教學活動高效地落實。
四、 大觀念視角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路徑
在大觀念視角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否從宏觀調控角度出發,做好單元教學設計,是保障單元整體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為此,在具體落實教學環節需要教師從課前備課、講課授課、課后評價等角度出發,對教學過程進行一體化的規劃,從課本教材中梳理出單元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保障大觀念教學內涵得以有效實現,促進各課時教學活動的內在聯系。
(一)充分整合課本資源,體現單元大觀念教學內涵
教師在推進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緊扣單元教學的主題和各課時教學的具體內容,將大觀念的意識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無論是備課設計還是課堂教學活動的規劃,都要有意識地突出單元整體的意識,確保單元大觀念的內涵得以有效地融入。在教師前期備課環節,可以借助五遍閱讀法的應用來規劃教學設計,然后再從單元大觀念的內涵入手整合現有的教學資源,促進單元知識要點的系統化呈現,助力學生逐步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和脈絡。
例如,在Unit 5 Realizing Your Potential這一單元的拓展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文本內容初步劃分為Conclusion: Wish/Introduction: Welcome/Potential/Challenges四個部分,然后圍繞這四個分支的關鍵詞對文本內容進行梳理,讓文章內容呈現出一個對稱的框架結構,并在細化的分支中依次羅列關鍵詞或者主要內容,突出整體教學的連貫性,明確各部分內容之間的邏輯關系,提升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整體感知力。除此之外,在備課環節,教師也要從學生實際學習興趣點入手,反復研究單元教學內容,突出單元整體教學的個性化特征,持續發掘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觀能動性。為達到這樣的教育目標,教師在大觀念視角下的教學規劃中除了要做好單元知識的整合備課,還要從整體教學規劃角度,對單元教學目標、教學過程進行深入淺出的優化,立足學生實際接受能力做好系統的教學規劃,為單元整體教學活動的順利推進作好鋪墊與準備。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突出大觀念教學導向作用
立足新課改教學背景,在推進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舉措中,教師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自主學習活動,這是保障單元整體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途徑。基于此,在課前導學環節有必要融入大觀念教學的導向元素,基于學科教學內容的實際需求,為學生設計層次化的預習學習任務,針對學生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解答,幫助學生高效地開展預習學習活動,突出大觀念教學的導向作用。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預留自主探究和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依托教師提供的導學問題和任務進行自主的探究,提升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整體把握能力,構建系統的語言知識體系。
例如,在Unit 5 Music這一單元的教學設計中,文章單元的教學主要圍繞各種類別的音樂形式和門基樂隊組成。在導學活動的設計中,教師可以在warming-up環節為學生展示部分國內外流行歌手的照片,并提供不同種類的音樂風格作品,鼓勵學生基于自己的感受與歌手進行匹配,以此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性。在有了學生的參與之后,進一步提出導學問題:What type of music do you like? And why do you like listening to music?以視聽結合的方式拉近學生與單元知識之間的距離,并基于小組討論的活動逐步引入單元主題下的文本內容,為單元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導學鋪墊。除了上述導學準備工作外,教師在課堂教學環節還要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過程,發現自身的學習優勢,為學生積極地參與單元整體學習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有計劃地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突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重要地位。仍以Unit 5 Music這部分教學為例,在有了學生導學活動的預熱之后,在While-reading環節,教師可以按照fast reading—detailed reading—post reading的流程設計學習任務,突出大觀念整體教學的導向作用,并將細化的學習任務融入其中,助力學生逐步梳理出清晰的文本結構脈絡,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性。
(三)融合單元重點知識,促進讀寫結合學習互動
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為了充分突出單元整體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在教學實踐環節教師除了要做好教學內容的整合工作,還要基于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的培養需求,突出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整體教學引領。為此,在單元整體教學的規劃中,教師有必要從單元知識系統應用的視角出發,為學生規劃相應的讀寫訓練學習活動,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進一步融合,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單元整體教學。從以往英語學科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看出,讀寫能力的培養,通常都被人為地割裂為兩個部分進行獨立教學,這種缺乏語言溝通和互動教學方案使得學生在語言寫作輸出時經常會遇到各種寫作瓶頸,難以在有限的寫作時間找到寫作輸出的立足點。造成這種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與學生自身語言學習基礎有直接的關系;另一方面,與學生日常讀寫訓練缺乏聯系密切相關。基于此,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從單元語言知識的內容分布入手,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進行讀寫結合的訓練和實踐,突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系,發掘大觀念教育理念的應用價值,促進學生讀寫能力的深入融合。
例如,在教學Unit 2 Healthy Lifestyle這一單元知識內容時,單元主題語境圍繞“人與自我”展開設計,課文內容以Healthy Lifestyle主題貫穿教學互動,聽、說、讀、寫的學習內容都是圍繞如何擺脫壞習慣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健康的人展開。這一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實踐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教師可以將單元主題語境相關的重點詞匯短語、句式等劃分為若干個板塊,然后基于學生實際學情反饋,布置相應的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的句式以及固定短語,從自己的生活習慣入手仿照課文寫一篇簡短的說明文,將課內所學內容進行靈活的遷徙和應用。在學生寫作遷徙的實踐活動中,為了保障學生寫作輸出的質量,教師可以借助what—why—how的引領,從關鍵詞入手指導學生進行構思,促進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應用效果。
(四)引入群文閱讀學習,拓展單元整體教學內容
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做好課內單元知識的梳理和整合,還要有針對性地適時為學生引入課外學習的資源,豐富單元整體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語言能力多元化發展。群文閱讀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活動,旨在將同一類型或者同一主題的文本內容匯總,讓學生基于課內學習的實踐進行多元化的閱讀拓展,突出單元整體教學的作用,強化學生對單元學習主題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在設計群文閱讀學習活動時,首先要對單元整體知識有一個全面的理解和把握,在深入解讀單元教學主題以及語言知識目標的基礎上,從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入手遴選相關的閱讀文本內容,為學生開展群文閱讀提供合適的文章材料,在寓教于樂的群文閱讀中鞏固單元整體教學的實踐效果。
例如,在教學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這一單元內容時,語言知識目標主要集中在Talk about things in the past,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Talk about changes at present/Predict good and bad changes in the future等方面。 在有了課內學習的基礎之后,考慮學生實際學習能力,教師可以從圖書館或者網絡渠道為學生收集關于科學家對未來生活預測的相關資料,結合課程內容的整合順序,將課外閱讀的內容巧妙地融入其中,拓展單元學習內容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想象空間。在多元化的閱讀學習活動中,引領學生圍繞單元教學目標進行討論和交流,提高學生語言綜合素養。
(五)基于單元教學目標,梳理匯總評價教學過程
教學評價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對學生學習以及教師優化教學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單元整體教學的課堂活動中,教師要密切關注學生各學期的表現情況,并做好相應的教學記錄工作。這樣的教學設計,一方面,可以為后續教學評價提供完善的參考依據,提高教學評價的全面性和針對性;另一方面,可以在引領學生進行梳理和反思中促進學生盡早樹立學科大觀念意識。基于此,在開展教學評價時教師應該按照不同的層次以及邏輯關聯設計評價活動,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判斷學生在每個單元學習的效果。
仍以Unit 3 Life in the future單元教學為例,在教學評價環節引領學生圍繞單元教學的目標對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做出系統的反思。首先,教學層面的反思。將Warming Up, Pre-reading, Reading和Comprehending整合在一起上一節精讀課,突出課堂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將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Workbook中的USING WORDS AND EXPRESSIONS及USING STRUCTURES整合起來上一節語法課;將Workbook中的READING TASK和LISTENING TASK結合起來上一節泛讀課,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在教學梳理和總結中,不斷總結單元整體的教學經驗,為后續進一步優化教學設計提供參考借鑒的思路。其次,學生評價方面的總結。這一板塊內容主要對學生學習過程以及學習結果進行總結評價,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有一個客觀的認知,同時指出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突出教學評價的導向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學生學習時要將結果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進行全面整合,改變以往單一評價模式的弊端和不足,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中逐步摸索出一套完善的教學評價機制,使評價體系能夠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 大觀念視角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反思
大觀念視角下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其最終目的在于從整體教學視角出發,優化傳統英語課堂教學的方式,使單元零碎的知識點內容變得更具系統性和連貫性,科學提高學生英語課堂學習的效果。在實踐應用過程中,有必要結合教學應用的現狀,對該教學模式做出復盤和反思,梳理大觀念視角下單元整體教學的一般思路和關鍵要點。
(一)制訂明確的單元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導向航標,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基于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英語教師要在以往教學經驗的基礎上突出教學目標的引領作用,結合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和單元教學內容,優化教學目標的設計工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高效推進提供參考依據。在具體教學規劃階段,教師要借助單元教學目標的設計,彌補以往分課時教學導致的知識點斷層問題,促進學生從整體視角出發,構建完善的英語語言知識體系,打破各課時教學活動之間的壁壘,為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礎。
(二)設計完善的單元教學活動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無論是何種教學方式及最終目的在于提升學科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綜合素養。基于此,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基于學科教學的基本需求,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夯實學生語言基礎的同時,提高學生英語綜合素養,切實保障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發展。為此,在教學規劃與備課環節,教師既要關注課本基礎詞匯、語法以及句式方面的整合教學,同時也要立足學生語言能力的長遠發展需求,強化對學生語言技能、文化意識以及英語思維的培養重視力度,以多元化的單元教學活動為載體有序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計劃,為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進一步發展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三)突出基本課型的育人價值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在優化教學和創新教學的實踐活動中,語法教學、口語交際教學以及讀寫教學這三種基本課型的教學設計必不可少。通過單元教學的實際落實情況不難看出,無論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如何轉變,其本質都是圍繞這三種基本課型展開的設計。為此,在后續教學規劃設計舉措中,教師要進一步突出對基本課型的關注和重視程度,以此構建完善的單元教學體系。
首先,在語法教學環節。教師要從單元教學目標以及各課時內容的分布情況入手,系統歸納整理語法知識內容,并從學生語言學習習慣入手,做好教學規劃和重構設計,以語言知識和學生最近發展區為參考依據,循序漸進地推進語法知識的教學活動,夯實學生語言交流以及讀寫應用的基礎。
其次,在口語交際環節。口語交際作為培育學生語言綜合素養的重要途徑,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立足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現狀,整合課本教學資源并設計符合學生學習能力的對話學習活動,引領學生通過有效的課內學習與對話實踐達到提升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課本對話情境以及閱讀語篇的有效理解基礎上,結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進行簡單的對話和語篇拓展,豐富單元教學主題內容的同時,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進一步發展。
最后,在讀寫教學環節。閱讀與寫作是學生語言能力綜合體現的重要途徑,這兩部分的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英語學科的整體教學水平。由此可以看出,讀寫教學在英語學科中的重要地位。基于此,在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中,教師的教學關注重點要有意識地向讀寫教學工作傾斜,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夯實教學基礎。另外,在讀寫教學的規劃環節,教師要突出讀寫結合的設計理念,強化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系,摒棄以往獨立教學的落后模式,在閱讀與寫作的相互促進和轉化中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有效性,凸顯大觀念視角下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作用。
六、 結論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而言,大觀念視角下的單元整體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又一次創新與完善。基于這一教學方式的核心內涵,教師要明確該教學方式的優勢與價值,并基于科學的教學原則,對英語課堂教學方法做出系統的優化和設計,將單元整體教學的意識貫穿課堂教學的始末,以創新性的教育舉措不斷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為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另外,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及時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以期在這種實踐應用與總結反思的良性互動中,全面推動英語教學改革工作的深入發展。
參考文獻:
[1]鄭靜.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策略與實施[J].中學生英語,2023(14):47-48.
[2]張黎.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人教版新教材選擇性必修二Unit 3 Food And Culture為例[J].中學生英語,2022(48):13-14.
[3]姜健.基于單元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設計——以外研版新教材英語必修第三冊第五單元為例[J].天津教育,2021(7):34-35.
[4]于丹.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大單元整體教學策略[C]∥廊坊市應用經濟學會.對接京津——協調推進基礎教育論文集,2022:2676-2678.
[5]杜美蓉.基于大觀念的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育學實施路徑[C]∥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國際院士聯合體工作委員會.現代化教育國際研究學會論文集(五),2022: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