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占宇

十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的系列重要指示作為統領,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以先行先試的壓力測試為構建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路徑、積累經驗,有力踐行了試驗育種、示范引領的初心使命。
聚焦開放創新制度供給
過去10年,自貿區建設為深化改革開放提供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同時也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鞏固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了強大動力。
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率先建立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創新集約高效的口岸監管服務,實施全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便利化舉措,不斷提高運輸政策的自由便利開放水平,聚焦開放型產業體系建設創新制度供給。
堅持要素市場化改革方向,增強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開拓資金跨境通道,提高金融市場國際化水平,打造國際數據港,實行更加開放便利的國際人才引進政策,積極服務長三角一體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
加強政府自身改革,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創新理念簡政放權,構建事中事后監管體系,打造以“互聯網+”為重點的政務服務體系,構建接軌國際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提高政府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十年來,上海自貿試驗區新注冊企業超8.4萬家,新設外資項目超1.4萬個,實到外資586億美元。上海自貿試驗區所在的浦東新區2022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6萬億元,是2013年的2.3倍。
充分發揮“試驗田”作用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從管理體制、投資貿易金融制度創新、綜合監管、法治環境等方面構建了自貿試驗區基本制度框架,自2014年施行以來,為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扎實的法治保障。
在市人大常委會監督指導下,在國家和市級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上海自貿試驗區認真貫徹實施《條例》,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堅持把擴大開放與改革體制結合起來,把功能培育與政策創新結合起來,聚焦投資、貿易、金融和事中事后監管等領域,形成了一批基礎性制度和核心制度創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有效彰顯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
在《條例》的有力保障下,一大批制度創新試點成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充分發揮了服務全國改革開放“試驗田”的作用。在國家層面復制推廣的302項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成果中,源自上海自貿試驗區首創或同步先行先試的事項達到145項,占比近一半。
大力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
目前,國務院印發的上海自貿試驗區三版方案中的任務已基本完成,但是在實行更高水平的開放壓力測試、加快提升總部經濟能級、促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支持先進制造業創新發展等方面,上海自貿試驗區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下一步,上海自貿試驗區將大力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積極開展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探索,率先試點對接CPTPP、DEPA等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持續深化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著力提升國際規則銜接能力、全球要素資源配置能力和高端產業引領能力,形成更多引領性、標志性制度創新成果,以高水平改革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浦東新區發改委體制改革處(自貿區研究處、營商環境建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