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靜娟
蘇州市相城人民醫院,江蘇215131
卵巢囊腫屬于婦科良性腫瘤,隨著腫物生長會導致卵巢破裂,危害女性生命健康[1]。腹腔鏡剝除術是目前卵巢囊腫常用的治療手段,然而術中建立氣腹及麻醉藥物的作用會引起病人胃腸功能障礙,影響病人術后康復,并會加重病人心理負擔,導致病人出現焦慮、抑郁情緒,影響病人生活質量[2]。圍術期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案對卵巢囊腫病人進行心理疏導及護理干預,可改善病人心理狀況,促進病人術后康復[3]。然而,當前的護理方案并非以病人護理結局為導向,導致護理措施缺乏針對性,難以獲得理想的干預效果[4]。護理結局是用于衡量護理服務對病人健康照護結局的作用及貢獻[5]。以護理結局為導向建立護理方案不僅能為護理服務質量及護理措施實施效果提供科學評價,而且能讓護理干預更具針對性,明確護理干預效果[6]。本研究以促進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術后康復、減輕病人不良情緒、提升生活質量為護理目標,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圍繞護理結局制定能有效解決病人術后護理問題的干預方案,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的128例病人。根據病人入組時間將其分為對照組(2020年6月—2021年5月)和觀察組(2021年6月—2022年5月),各64例。納入標準:1)經臨床表現及腹部超聲明確診斷為卵巢囊腫;2)為單側發病;3)意識清楚,溝通及交流能力良好;4)對研究內容知情,積極配合。排除標準:1)合并認知障礙、意識不清或溝通障礙等;2)合并惡性腫瘤;3)合并急慢性感染;4)月經期、妊娠期或哺乳期病人。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本研究獲得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審批號:202101052。
表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行腹腔鏡手術常規護理,術前由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腹腔鏡手術知識宣教,帶領病人及其家屬提前熟悉手術室環境,向病人及家屬講解手術原理、手術步驟及注意事項等,詳細解答病人提出的疑問,同時做好術前準備,術中做好保溫措施,術后密切監測病人生命體征變化,并囑咐病人盡早下床活動,同時對病人進行合理飲食及遵醫用藥指導。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以護理結局為導向建立護理方案。在護理方案開展前成立干預小組,小組成員包括胃腸外科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士3名。小組成員通過查閱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庫及PubMed等收集以護理結局為導向建立護理方案的相關文獻,并結合腹腔鏡手術相關知識,制定符合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的臨床干預方案。在方案正式開展前選取5例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進行預實驗,經預實驗表明以護理結局為導向建立護理方案對病人預后有一定的改善作用。預試驗結束后正式對病人開展護理指導,具體如下。
1.2.1 評估
責任護士通過查看病人病歷及與病人面對面交談,并結合病人實驗室檢查結果對病人生理、心理、術后并發癥、日常生活等情況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制定干預措施。
1.2.2 護理診斷分類
根據病人護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1)術中麻醉及氣腹的建立會引起腹部不適;2)手術創傷及術后活動會引起疼痛;3)術后疼痛及并發癥可引起的不良情緒;4)潛在并發癥可影響病人生活質量;5)術后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疾病復發。根據評估資料劃分對應的護理診斷,分別為:術后胃腸不適;疼痛;不良情緒;軀體癥狀;認知缺乏。
1.2.3 護理結局
參照護理結局分類[7],本研究對應的護理結局分別為:軀體癥狀;疼痛控制;不良情緒管理;認知管理。
1.2.4 制定干預措施
根據護理結局為病人制訂護理干預措施。
1.2.4.1 軀體癥狀護理
1)功能鍛煉操。術后1 d由責任護士指導病人進行深呼吸,主動翻身,并在床上行四肢自主功能鍛煉,每次20 min,每天3次。術后第1 天指導病人臥床行上下肢運動,上肢運動為放平雙側上肢,十指行握拳或伸直動作,每次30下,每天3次,以腕關節為軸心行屈腕運動,每天3組,每組20次。下肢運動為病人并攏雙下肢,行伸直或屈踝,3組/次。先行順時針踝關節運動,再行逆時針踝關節運動,各做3組。病人行運動鍛煉時力度應適宜,動作應到位,持續鍛煉7 d。2)腹部按摩。術后第3天囑咐病人排空膀胱,取平臥位,全身自然放松,屈曲雙腿,由責任護士對病人行腹部按摩,護士右手掌置于病人右下腹部,左手掌心置于右手背上,從下腹部向上按揉并推至左側肋部,順時針按摩30~50次,再逆時針按摩30~50次,按壓力度以病人不感到疼痛為準,每天3次,每次10~15 min,持續按摩7 d。3)假飼。病人術后麻醉清醒后,指導其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 h 1次,每次2片或3片,每次咀嚼20 min。夜間不咀嚼,次日早餐后重復咀嚼,直至肛門排氣。
1.2.4.2 疼痛管理
1)意念轉移。責任護士根據病人喜好,挑選病人喜好的音樂、視頻,讓病人通過聆聽音樂或觀看視頻轉移注意力,以減輕疼痛感。2)放松訓練。指導病人吸氣漸握拳頭,收緊手部肌肉5 s,指導病人緩慢吐氣放松,時間為10 s,然后依次放松頭部、頸部、上臂、肩部、腿部、足部等部位,以提高身心舒適度。3)三階梯疼痛管理。應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8]評估病人疼痛感,分為無痛(0~2分)、輕度疼痛(3~5分)、中度疼痛(6~8分)、重度疼痛(9~10分),對于輕度疼痛病人遵醫囑指導其口服0.1 g布洛芬;對于中度疼痛病人遵醫囑給予10 mg奧施康定;對于重度疼痛病人遵醫囑給予30 mg奧施康定口服治療。
1.2.4.3 不良情緒管理
責任護士以訪談的形式鼓勵病人宣泄內心不良情緒,通過訪談了解引起病人不良情緒的原因,并針對相關原因給予病人心理指導。為病人建立微信群,以自愿為原則,讓預后理想的病人通過微信線上直播的形式向群友講解疾病預后的心得體會。
1.2.4.4 認知管理
術前由責任護士組織病人進行線上集體健康宣教,通過術前健康宣教向病人講解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手術的原理、術前準備工作、手術相關注意事項、術后常見并發癥及預防措施、術后護理工作等。
1.3 觀察指標
1)不良情緒: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9]和抑郁自評量表(SDS)[10]進行評價,SAS量表、SDS量表各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所有條目得分相加獲得粗分,將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數部分,總分0~100分,SAS得分≥50分為焦慮,SDS得分≥53分為抑郁;2)術后康復情況:記錄兩組疼痛持續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導尿管拔除時間、恢復腸鳴音時間、恢復正常進食時間、下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3)生活質量:應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量表(QLQ-C30)[11]進行評價,量表包括軀體癥狀、身體機能、社會/家庭、心理狀態4個維度,每個維度0~100分,評分越高說明病人生活質量水平越高。
1.4 資料收集
分別在術前及干預結束時由責任護士以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兩組不良情緒和生活質量相關數據,問卷調查前由責任護士向病人講解相關量表填寫方法及注意事項,病人充分知悉后向其發放量表,本次共發放量表128份,有效回收128份,有效回收率為100%。由主治醫生記錄病人術后康復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2.1 兩組不良情緒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干預前后不良情緒比較 單位:分
2.2 兩組術后康復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康復情況比較 單位:d
2.3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單位:分
3.1 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可減輕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不良情緒
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會對病人機體造成一定的創傷,加之部分病人擔心術后會影響生殖能力及性生活導致病人出現焦慮、抑郁情緒,而不良情緒會加重病人術后癥狀,影響病人術后康復[12]。本研究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對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實施護理干預,結果表明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干預方案能有效減輕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圍術期不良情緒。這是因為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干預通過對影響病人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發現,病人圍術期普遍存在焦慮、抑郁情緒,而不良情緒的產生與軀體疼痛、病人不會宣泄情緒及認知偏差有關[13]。因此,本研究對病人加強術后疼痛管理,通過采取不同的疼痛管理方式有效減輕病人術后疼痛感[14]。另外,對病人加強心理指導,通過心理指導鼓勵病人學會宣泄不良情緒,從而減輕心理負擔。通過加強健康宣教可提高病人對疾病的認知及了解,避免病人由于錯誤認知而產生不良情緒[15]。
3.2 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可促進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康復
由于腹腔鏡手術術中需要填充二氧化碳建立氣腹,且囊腫剝除過程中會對周圍組織產生牽拉,導致腸道功能損傷,引起術后腸道功能紊亂[16]。術后采取有效的措施積極改善胃腸功能,將有助于病人盡早恢復正常的飲食,從而改善病人營養狀況,促進病人術后康復[17]。為了能更好地促進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術后康復,本研究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對病人加強了功能鍛煉,通過功能鍛煉能有效促進腹部排氣,從而改善腹脹、腹痛等不適癥狀。此外,術后為病人進行腹部按摩,通過腹部按摩可促進胃腸道蠕動,有效恢復腸鳴音,從而改善胃腸功能,有助于病人術后盡快恢復正常飲食,從而改善病人營養狀況,促進病人術后康復[18]。
3.3 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可提高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生活質量
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術后疼痛、長時間臥床、胃腸功能不適等問題會進一步影響病人術后康復,降低病人術后生活質量[19]。本研究結果顯示,以護理結局為導向對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實施護理干預能有效提升病人生活質量。這可能由于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能有效改善病人不良情緒,使病人術后能積極配合醫護人員開展功能鍛煉,通過功能鍛煉有效促進了病人胃腸功能恢復,從而改善病人預后[20]。另外,該干預方案通過術后對病人進行疼痛評估,對不同疼痛分級的病人實施針對性用藥指導,能有效改善病人術后疼痛癥狀,使病人生理及心理不適感得到有效的緩解,因此能有效提升病人生活質量[21]。
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能有效減輕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圍術期焦慮、抑郁情緒,可促進病人胃腸功能恢復,提升病人生活質量。然而本研究對病人缺乏長期跟蹤隨訪,關于基于護理結局為導向的護理方案對腹腔鏡卵巢囊腫剝除術病人遠期預后的影響在日后還需要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