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李佩洋 張雪純(通訊作者)
(吉林藝術學院藝術教育學院 吉林長春 130021)
隨著文化旅游的不斷發展,文旅融合成為一個熱門話題。文旅融合不僅可以有效推動各地旅游產業的發展,而且能夠提高文化旅游產業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在此背景下,文化作為旅游產品不可分割的元素,賦予旅游鮮活內容之魂,音樂文化與旅游的融合則滿足了人們更高級的精神追求[1]。音樂藝術展以其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成為文化旅游產業當中一項不可忽視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為例進行研究,探討文旅融合視域下音樂藝術展的特色表達與跨界發展的問題,旨在為音樂藝術展的跨界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文旅融合已成為全球特別是中國旅游產業的重要發展模式。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探討音樂藝術展如何結合文旅融合進行特色表達,旨在為音樂藝術展的開展提供經驗和指導。文旅融合作為一個新興的文化旅游產業模式,對于促進全球范圍內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研究音樂藝術展在文旅融合背景下的特色表達與跨界發展等問題,能夠有效推動文旅融合和音樂藝術展行業的發展,為中國特別是西部地區文化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提供理論和實踐支持。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是中國東北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音樂盛會之一。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最早的一屆展覽于1901年在哈爾濱圣·索菲亞教堂舉辦,當時展覽的主題是鋼琴演奏。此后,該音樂展逐漸發展成為一場以西方傳統音樂為主題的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愛好音樂者前來觀賞但是,由于當時國內局勢的變化和哈爾濱市的發展,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舉辦多次受到影響,曾一度中斷了數十年。直到1993年,哈爾濱市政府決定恢復該音樂展,并邀請國內外著名音樂家和樂團前來演出,使該音樂展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此后,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堅持每年舉辦已經成為中國乃至亞洲音樂文化交流的重要平臺之一。
2016年,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首次舉辦,展覽時間為7月至9月,展出面積達到2500平方米,共展出140多幅俄羅斯美術作品和77件俄羅斯文化藝術品;2017年,展覽時間從6月底至8月底,展出面積達到2700平方米,共展出235幅俄羅斯美術作品和120件俄羅斯文化藝術品;2018年,展覽時間為7月至9月,展出面積達到3500平方米,共展出300多幅俄羅斯美術作品和180件俄羅斯文化藝術品。此外,還邀請了俄羅斯國家美術館、俄羅斯麥田音樂學院以及莫斯科藝術劇院等機構代表進行藝術交流;2019年,展覽時間為7月至10月,展出面積達到4000平方米,共展出了400多幅俄羅斯美術作品和200件俄羅斯文化藝術品。此外,還邀請了俄羅斯麥田音樂學院、紅場音樂學院、莫斯科室內合唱團等藝術團體來哈爾濱表演。2020年因新冠疫情的影響,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改為線上展。,,覽形式,展覽時間為8月1日至8月31日,共展出超過300幅俄羅斯美術作品和100件俄羅斯文化藝術品。如今,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每年夏季舉辦,在展覽期間全球各地的音樂家、音樂團體、觀眾、藝術家都匯聚到哈爾濱,共同感受這場音樂盛宴的魅力。除了傳統的音樂會外,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還舉辦了許多特色活動,如音樂沙龍、音樂廟會、音樂講座等,在豐富了音樂文化的同時,更加深了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不斷傳遞著文化交流、文化傳承的信息,推動不同文化之間的互相了解和尊重。具體來說,它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藝術交流。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從誕生之初就設定了“藝術交流、文化包容”的宗旨。每屆展覽都邀請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藝術家和大師展出自己的作品,展示不同文化的藝術創作和藝術風格。這種類型的交流呼喚著人們在藝術、音樂等方面的接觸、理解和融匯,促進各個國家和地區在藝術領域的文化交流。
第二,學術交流。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倡導中外學術交流,每屆展覽都會邀請海內外的學者、專家參加,并舉行相關講座或學術論壇,深入探討文化、藝術等多領域問題,促進中外思想理念的交流與傳播。這種類型的交流不僅促進了中外學術交流,而且有益于發掘和傳承人類文明遺產,促進人類文化的發展創新。
第三,經濟交流。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不僅僅是文化層面的交流,同時也為商業、經濟等領域提供了一個交流平臺。每屆展覽都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藝術愛好者和商業人士,通過文化活動建立起中外企業之間的聯系。這種類型的交流使不同文化之間的經濟合作得以展開,同時也推動了哈爾濱市的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
第四,旅游交流。哈爾濱市以其獨特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蘊吸引了大量國內外游客。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如同一張文化名片,將推動哈爾濱市作為一個文化旅游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再次增強。而且通過此類文化活動,使國內外游客更好地了解哈爾濱市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從而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是一次突出音樂與藝術融合的展覽,其主題首先是音樂展示。音樂是整個展覽的核心,吸引了全球音樂家的參與。展覽中涵蓋了很多音樂類型,包括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傳統音樂等,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展覽通過音樂演出、音樂會等形式,讓觀眾深入感受音樂的藝術魅力;其次,主題呈現還包括藝術展示。除了音樂,展覽還展出了來自世界各地優秀的藝術作品,涵蓋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包括繪畫、雕塑、攝影等。這些藝術作品通過展示,讓觀眾感受到藝術和音樂的融合,也為展覽增添了一份文化的厚重感。同時,主題呈現方式還包括文化交流。展覽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提供了一個交流的平臺,展示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音樂和藝術,通過交流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和互信。展覽的主題包括對音樂和藝術的推廣、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等。此外,展覽還突出了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通過展覽,讓更多人感受到了音樂與藝術的魅力,推動了國內外文化交流的發展,也增強了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好關系。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是集音樂、藝術和文化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展覽,具有多元化的表演形式和鮮明特色。音樂藝術展的主題呈現方式與表演形式有許多相似之處,首先其表演形式主要是音樂會和演出。音樂會和演出是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主要表演形式,涵蓋了各種類型的音樂會和演出,如交響樂、室內樂、器樂獨奏、民樂、合唱等。此外,還有鋼琴大師班、合唱大師班和民族音樂小組演出等;其次是藝術展示。展覽中的藝術展示包括繪畫、雕塑、攝影等藝術門類,這些藝術作品為觀眾展現了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文化背景,為整個展覽增添了藝術感和文化氛圍。同時在表演形式上還包括文化交流活動。文化交流活動是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中的特色表演形式之一。展覽中有講座、座談會和文化沙龍等活動。這些活動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了解不同國家文化和音樂的機會,增強了參與者對文化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
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特別是具有國際性。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家和藝術家積極參與。展覽中有多位國際著名的音樂家和藝術家,如法國的包麗芙(Anne Queffélec)、俄羅斯的阿拉姆·哈恰圖良(Aram Khachaturian)、巴西的凱特·里安·羅德里格斯(Cate Le Bon)、中國的李建華等,為展覽增添了一份國際色彩。同時展覽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展覽中的音樂和藝術類型涵蓋了古典音樂、流行音樂、傳統音樂等,以及不同地域和民族的音樂文化。此外,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參與,展覽還增加了一些互動型的表演和活動,如音樂大賽、文化廟會等。展覽更為重要的是推廣文化。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通過音樂、藝術和文化交流等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和感受到音樂、藝術和文化的魅力,推動了國內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展覽也突出了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文化底蘊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為哈爾濱的文化推廣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表演形式和特色方面具有多元化和豐富性,為觀眾提供了全方位的音樂、藝術和文化交流盛宴。
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是一個跨學科的綜合性展覽,視覺展示在展覽中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視覺展示能夠激發觀眾的興趣,為觀眾提供更好的參觀體驗。下文從展覽海報、展覽場館和展品陳列幾個方面對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視覺展示進行分析。首先,展覽海報是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視覺展示形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報的設計應具有引人注目的效果,能夠傳遞展覽主題并與展品相呼應。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展覽海報通常采用清新的色彩和具有韻律感的線條,呈現出音樂和藝術的氣息,在海報上還印有展覽主題、時間和地點等信息,便于公眾了解展覽的相關信息。展覽場館是展覽最主要的視覺展示;其次,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場館通常被布置成高質量、藝術性極高的樣式,以營造寬敞明亮的展覽空間,為觀眾創造一個充滿藝術的氛圍和舒適的展覽環境。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場館設計通常采用與音樂、藝術相關的主題,如歐洲中世紀的環境設計、繁華高雅的音樂廳、現代的多媒體展示等,營造出一種優美的氛圍并宣揚文化內涵;最后,展品陳列是展覽的核心,直接體現了展品的價值和吸引力。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會根據不同的展覽主題,采用不同的展品陳列方式。根據展品的特點和主題進行設計,通過合理的展品陳列吸引觀眾,體現展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涵義。同時,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展品陳列也非常注重細節,例如在展示小型珍品時,采用了高雅的展柜和燈光效果,營造出博物館般的氣氛,這樣的設計加強了觀眾對展品的關注和感受。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視覺展示是整個展覽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通過不斷優化展覽海報、展品陳列和展覽場館,展覽的組織者能夠成功地傳遞展覽主題、激發公眾的興趣,從而提升參觀者的體驗感。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是哈爾濱市政府發起的一項文化旅游項目,旨在將哈爾濱的歷史建筑和音樂文化相結合,推動文旅融合。首先,展覽的核心是把傳統古典音樂與現代藝術融為一體,呈現出不同尋常的視聽效果。該展覽所要體現的文旅融合首先體現在建筑與藝術的融合。展覽首選哈爾濱的標志性建筑圣·索菲亞大教堂作為展覽場館,通過空間布置、燈光、音響等現代化技術手段來豐富藝術效果,讓觀眾在古老的歷史建筑背景下,感受現代藝術的魅力;其次體現在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展覽集中展示了古典音樂和現代藝術,通過聯合展示、助推同類活動、鼓勵互動體驗等多種形式來推動兩個領域的融合發展;最后,展覽更是旅游與文化的融合,展覽通過文化創意的體驗式藝術展示,創造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旅游體驗,豐富了更多城市旅游者文化消費的形式,提升旅游文化體驗。在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中,文旅融合是由建筑、藝術、傳統、現代、旅游、文化等多維度因素構成的,為文化景點和景區的融合創新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思路,同時也是哈爾濱市著力推廣的旅游文化品牌之一。
作為一項大型文化旅游項目,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具有大量的品牌合作方,這些合作商為展覽提供了多樣性、專業性的支持。首先體現在合作機構的社會知名度。音樂藝術展與周邊的酒店、景點、旅游服務機構等行業單位之間的合作,彼此之間的象征性展示,既體現了合作單位的實力和敬業精神,同時也提高了其品牌形象的認知度;其次體現在合作機構的專業能力。音樂藝術展和音樂類、與藝術相關聯的企業合作,凝聚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共同制定展覽活動的策劃、組織、實施等方面的實施細節,提高了展覽的專業能力和參與度;最后體現在合作機構的文化內涵。音樂藝術展和文創類機構合作,除具有上述兩方面的利益,還需要探討合作機構是否具有展覽對文化藝術、人文價值、品質、關懷等方面的滿足程度,使他們的文化價值與藝術展覽的語言相一致,讓觀眾在觀展的同時體會到文化融合和國際交流的內涵。總之,合作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不僅能夠增強參展機構的實力和品牌形象,也為展覽活動提供支持和發展的空間,讓廣大觀眾在互動、體驗、參與中培養文化自信和提高領域的專業素質,使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具有內涵、專業、受歡迎等特點。這種品牌合作方式對于展覽活動的成功和健康發展無疑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通過與教育機構進行合作,使展覽成了一個更具教育性、文化性的活動,給觀眾帶來了更豐富的試聽覺體驗。展覽與教育機構的合作主要體現在知識和技能傳授。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與教育機構合作,可以使觀眾在展覽中獲得更加專業和全面的文化知識。例如,音樂藝術展可與音樂專業教師合作,設置講解區域,向觀眾介紹音樂藝術知識、音樂歷史等相關內容。此外,專門設置一些互動體驗區,可以讓觀眾通過親身體驗,學習一些音樂創意和應用等技能。展覽與教育機構的合作也表現在促進創意的發掘與匹配。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通過與教育機構合作,可以為聽眾提供創意啟示。同時,如果教育機構和音樂藝術展有較密切的合作關系,那么展覽還可與音樂學院等機構合作,互相配合,在展覽策劃、設計、演出和舉辦方面進行深入合作,促進文化的創造和傳承。展覽與教育機構的合作還體現在聯合舉辦學術研討中。展覽與教育機構的合作,不僅是展覽的組織和執行,還可以聯合舉辦學術研討、講座和專題展覽,比如音樂、藝術、影視、文化、旅游等領域的學者、藝術家、產業專家共同出席研討會,交流思想,匯聚人才智力和資源,推動文化創作和旅游文化的普及。音樂藝術展和教育機構的合作,為展覽的多樣性、專業性、視聽效果等方面提供資源,同時促進大眾文化的傳播,讓觀眾在感受時尚科技、聆聽獨特音樂、親近自然、感悟歷史的同時,提升文化修養,激發參與熱情,為哈爾濱旅游和文化建設增添一份獨特的魅力。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是一項非常有特色的文化旅游項目,得到了廣大市民和游客的認可和喜愛。隨著中國旅游市場的逐步開放和國際交流的逐漸增多,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可以通過更多的有效措施來實現更好的發展。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未來可以加強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力度,即將現代科技元素融入音樂藝術展中,比如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智能導覽、音樂游戲等技術手段,可以打造出全新的音樂藝術體驗。在互聯網智能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可與一些IT企業合作,通過智能化的音樂文創產品來推動展覽的發展,以音樂創作者的身份讓觀眾自己發現音樂藝術的感性、理性、人文層面的內涵。增強了展覽的魅力和文化深度,同時拓寬了年輕人的參與度和更廣泛的推廣面。參考其他音樂藝術展的經驗,如聯合藝術領域、音樂領域、公益領域等的合作伙伴一起創造更多想象和機遇,通過多方創新交融將更豐富的音樂藝術形態帶給公眾,在互聯網碎片化時代創造更為密切和近距離的情感交流場域和別致的視聽體驗形式,創造并傳播更多更有思想深度和藝術價值的優秀音樂作品[2]。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向社會推廣的過程中,必須與發展策略結合起來,明確展覽的定位和差異化的特色。對未來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來說,不僅要關注展覽活動的規模和佳評率,還必須結合城市旅游和文化體驗的發展思路,將音樂藝術展引領到文創、文旅、京津冀協同發展、東北亞特色旅游等領域。通過建立品牌形象、把握時代的發展潮流,將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打造成著名文化品牌,不斷激發觀眾的好奇心和參與度。
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需要加強與世界范圍內的文化機構的合作,強調鄰里關系和互惠合作,推動音樂藝術展的國際化和適應性發展。可通過誘導、招商、引才等方式,吸引更多全球的文化機構前來參展,還可以加強哈爾濱和日韓的文化交流,打開國門,學習優秀文化,傳承東北特色,向世界展示更先進的文化與旅游理念。哈爾濱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應結合科技與文化、市場與品牌、國際交流與推廣等方面,從而走向更多元、智慧、文化、藝術和投資理念的展覽道路,這能夠增強哈爾濱的文化自信和旅游魅力,意義重大。
綜上所述,本文通過分析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的形成和發展、特色表達及跨界發展,提出了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未來的發展路徑。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在發揮音樂藝術傳承和傳播作用的同時,也承擔了推動文旅融合的重要使命。未來,圣·索菲亞音樂藝術展應使技術與文化進一步融合、不斷明確展覽定位與品牌建設,以及持續進行國內外文化交流與推廣,以此不斷推進音樂藝術展的跨界發展,提升其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