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書鋒 曹照勇
摘要:文章旨在解讀ChatGPT的發展及其使信息獲取產生的變化,并進一步分析ChatGPT在傳媒業中的應用及影響,為傳媒業合理使用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模型提供參考。文章主要采用文獻研究、觀察、調查等研究方法,查閱相關學術文獻,同時跟進對媒體行業的觀察與了解,著重分析ChatGPT在媒體業發展中的優勢以及它可能帶來的問題和挑戰。人工智能已成為媒體行業一項重要且有影響力的技術,但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媒體從業者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時,應關注其潛在的挑戰和風險,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強化輿論引導能力,充分挖掘自身在媒體行業的不可替代性,并對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和驗證,合理高效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關鍵詞:ChatGPT;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機交互
中圖分類號:G219.2;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3)18-00-03
ChatGPT,全稱為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由美國人工智能研究實驗室OpenAI公司基于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LLM)推出的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工具。該工具以深度學習和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LHF)等技術為基礎,可以按照人們所給出的指令實現文本生成、代碼撰寫、資料搜集和數據分析等。ChatGPT推出后引起廣泛關注,短短5天用戶就突破百萬,兩個月內吸引了約1億用戶。
相較于早期的人工智能(AI)產品,ChatGPT展現出了顯著的優勢。它不再只是簡單地羅列信息,而是能夠歸納總結,以更高效的方式進行交流和表達,這主要得益于其龐大的預訓練數據量。例如,GPT-1
的訓練參數量為1.17億,GPT-2為15億,GPT-3為1750億,2023年3月問世的GPT-4,其參數量達到了驚人的1.8萬億。
基于人類偏好數據與強化學習技術,ChatGPT前所未有地實現了對人類認知機制的深度模擬,為后續細化關系連接、個性要素的識別與生成奠定了基礎[1]。
1 ChatGPT創新了人機交互模式
ChatGPT在人機交互方面有著以下顯著特性,這些特性不僅改變了傳統的人機交互方式,也將有力推動AI在人機交互模式中的創新與發展。
1.1 對話的連續性
在過去,AI聊天機器人在回答完用戶提出的問題后,往往會“忘記”之前的對話內容。而ChatGPT則能理解并跟進用戶的連續提問,這種連貫性使用戶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使對話更加順暢自然,從而極大提升了人機交互的效率。
1.2 內容的合理性
利用大數據和強化學習,ChatGPT能對用戶輸入的內容作出合情合理的回應。不同于過去AI的固定、僵化回答,ChatGPT能夠根據對話上下文,生成最合適的回應。這一特性使ChatGPT在處理不同場景和問題時,可以表現出極大的靈活性。
1.3 追問的主動性
在許多情況下,當用戶給出的指令不夠清晰或不夠完整時,ChatGPT能夠主動提出問題,要求用戶提供更多信息。這種主動追問的能力突破了以往“一問一答”式的交互模式,使人機交互更加精確且富有深度。
1.4 表達的人性化
ChatGPT通過深度學習和人類反饋強化學習,使其輸出內容更接近人類的認知、理解和價值觀。與以往機械化、生硬的AI產品相比,ChatGPT能夠產生更富有情感色彩的回答,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會給用戶一種“在與人交談”的錯覺,這表明ChatGPT的內容輸出具有人性化表達特點。
2 ChatGPT改變了信息獲取方式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經歷了從傳統媒體到互聯網的轉變。如今,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和普及,基于大規模語言模型的ChatGPT已經為人們打通了新的信息獲取途徑。
2.1 信息整合更加靈活
ChatGPT具有強大的信息處理和提供能力,它以海量的互聯網文本為訓練基礎,可根據用戶的輸入提供定制化回應,精準抽取和整理出用戶所需要的信息,而且能在對話過程中不斷調整和優化信息輸出,這無疑讓信息獲取變得更為靈活和個性化。
2.2 信息獲取更加便捷
用戶只需要在程序中輸入文本,ChatGPT就能以自然的語言回應用戶,提供信息。此外,ChatGPT在處理模糊或不完整的用戶指令時,還會展現出追問的主動性,以幫助用戶更精確地獲取所需信息。這種設計極大地提高了信息獲取的效率,同時也提升了用戶體驗。
2.3 信息交互更加充分
以往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大多是單向模式,比如閱讀新聞、搜索信息等。然而,ChatGPT允許用戶通過與其進行對話獲取信息。這種方式,讓信息提供變得更為生動和有趣,同時也讓用戶在獲取信息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大的主動權。
ChatGPT以其強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出色的易用性和獨特的雙向互動性,使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革命性變化。這種變化不僅提升了獲取信息的效率,也讓信息獲取變得更為個性化和人性化。
3 ChatGPT助力傳媒業發展的優勢
數字化時代,傳媒業不得不面對信息爆炸、生產效率及時效性要求高等多重挑戰。ChatGPT作為一種先進的人工智能語言模型,為數字媒體發展提供了新視角,有助于構建個性化的交互方式和交互內容,通過其強大的能力和靈活的應用,正引領傳媒業邁向全新的內容創造與傳播時代。
3.1 提高內容生產效率
傳統的媒體內容生產受限于人力和時間,而ChatGPT憑借其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文本生成能力,使媒體內容的生成更加高效、自動化。尤其是對于跨領域綜合信息的梳理分析,ChatGPT能夠檢索、分析大量數據,而后進行內容撰寫,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相關成本,使媒體從業者專注于其他工作,從而加快媒體內容的生產。
自2023年5月起,OpenAI逐漸開放了ChatGPT的聯網功能和插件功能。聯網功能可以使用ChatGPT獲取到最新的網頁信息,這一功能將大大提升ChatGPT在新聞內容生產方面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插件功能可以使ChatGPT執行更加復雜而具體的指令任務,包括但不限于購物、修圖、剪輯視頻、數據整合分析等。插件功能的使用,給媒體內容的生產帶來更多可能。
3.2 推動交互形式創新
目前,各大媒體平臺都在著力推出自己的數字人,如新華社的“小諍”、央視頻的“央小天”等,然而數字人要想進一步提升自身競爭力,就必須增強自身交互能力。ChatGPT為數字媒體交互性的發展提供了新視角,有助于構建個性化的交互方式和交互內容。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將對媒體內容的生產傳播各個環節產生影響,傳媒內容的生產模式也將由“PGC+UGC+OGC”的模式向“PGC+UGC+OGC+AIGC”
的模式轉變。
3.3 開辟深度融合可能
為了提升媒體內容的核心競爭力,媒體需要深入理解并有效利用ChatGPT的強大語言學習和信息處理能力。首先,ChatGPT借助其海量的知識輸入,實現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目標,拓展了傳媒業生產知識內容的廣度。其次,ChatGPT能夠對輸入的外部知識進行整合,并經由語言系統進行輸出,為拓展傳媒業生產知識內容的深度提供了可能[2]。
媒體數字人物既要融合ChatGPT可提供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展現出人性化和親和力,又要保持特色和風采,以迎合不同受眾的需求和興趣。在創新應用方面,媒體可結合ChatGPT的人機互動優勢,打造富有人性化、多場景入口的多功能應用平臺。
借助ChatGPT強大的技術優勢,媒體不僅能夠提升媒體內容的生產效率,還能有力推動內容形式的多樣化創新。ChatGPT正成為傳媒業內容創造、創新的重要工具,也將為媒體融合和媒體智能化發展提供更多可能。
4 ChatGPT助力傳媒業發展中的不足與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3]。雖然ChatGPT為媒體工作的效率提升和創新提供了可能性,但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這種技術在實際使用中也存在不足和挑戰。
4.1 信息準確性有待增強
ChatGPT從互聯網中抓取大量數據,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面臨一定挑戰,如果未經核驗的虛假信息作為訓練數據進入ChatGPT,那么它可能會基于錯誤信息,輸出一些看似合理卻不正確的信息。當ChatGPT對提出的問題不了解的時候,有時還會虛構編造一些看似合理的內容進行回答。
4.2 誘發對人工智能的過度依賴
ChatGPT不具備記者作為新聞生產職業的主體性,無法實現自主思考,沒有記者的判斷能力[4]。如果過度依賴這種技術,機器可能無法理解新聞報道中一些復雜或微妙的概念,由此可能會削弱編輯對新聞內容質量和準確性的把控與驗證。ChatGPT一站式的內容快速生成與輸出,還可能降低新聞工作者自身的創造力和工作自主性。
4.3 倫理與責任歸屬的挑戰
ChatGPT從互聯網上搜集各種文本數據,這些數據可能包含與種族、性別、宗教和其他敏感屬性相關的偏見,ChatGPT生成的響應也可能會帶有一定偏見,從而得出一些有失公平或帶有歧視性的結論,這與媒體行業的工作原則是相悖的。由于ChatGPT從數據學習到內容生成都可以實現自主運行,無須后臺人工干預,所以當ChatGPT生成的內容出現錯誤或不當時,其責任的歸屬可能會在ChatGPT本身、開發者、用戶之間變得模糊。
雖然ChatGPT為傳媒行業提供了新的可能,但其潛在的問題和挑戰也需要媒體行業從技術、倫理和法律等多方面進行深入思考。傳媒業要直面ChatGPT這種顛覆性技術,要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5]。媒體應警惕技術應用可能帶來的倫理和責任問題,確保人工智能工具提供內容的真實性和可信度,實現技術與內容的有機融合,為公眾提供更豐富、真實和有深度的信息服務。
5 結語
ChatGPT的發展給媒體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正如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央視財經頻道的《對話》欄目中提到,“ChatGPT-4.0已經是地球上最聰明的‘人,這無疑引發了人們對于人工智能在媒體領域的影響和未來的思考。不能把ChatGPT看作一種威脅,更應把它看作是媒體行業邁向智能化發展的重要助力”。
媒體從業者要深入了解ChatGPT的優勢和局限性,發揮其長處,同時針對其短處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例如,要意識到雖然ChatGPT具有強大的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有助于提高新聞報道、內容生成的效率,但也存在生成錯誤或誤導性信息的風險,ChatGPT也無法替代人類的情感理解、創新思考和道德判斷。
媒體從業者要深入挖掘、踐行媒體的社會價值與使命擔當,對使用ChatGPT生成的內容保持審慎態度,完善審核與修改流程,以確保其真實性、客觀性、準確性、可靠性和完整性。此外,媒體從業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強化輿論引導能力,提供有情感溫度和人文關懷的信息服務。
總而言之,媒體從業者應以積極開放的心態面對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在使用這些工具的同時,也要注重自身專業素養的提升,實現人機協同高效工作,共同推動媒體業的創新與發展。
參考文獻:
[1] 喻國明,蘇健威.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下的傳播革命與媒介生態:從ChatGPT到全面智能化時代的未來[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44(5):83.
[2] 王然,周彤彤,高宏雨. ChatGPT影響下的傳媒生態: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J].青年記者,2023(6):54.
[3] 習近平.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0:202.
[4] 崔保國,鄧小院. ChatGPT給傳媒業帶來機遇和挑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23-03-07(003).
[5] 任澤陽,沈金萍. ChatGPT與傳媒:未來傳媒行業的變革之路:第一期中國傳媒沙龍綜述[J].傳媒,2023(5):11.
作者簡介:練書鋒(1990—),男,河南永城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曹照勇(1990—),男,河南濮陽人,博士在讀,講師,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河南大學校級教改項目教師教學發展專項“媒介融合背景下播音主持專業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階段性成果,項目編號:YB-JFZX-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