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茗籍
【摘? 要】煤炭是火電廠電力生產的重要燃料,其采購成本占電廠生產成本的70%,是火電廠生產經營最關鍵的環節,采購成本直接影響著火電廠的經濟效益。在當前煤炭與電力兩種商品市場化程度明顯差異的背景下,傳統分散式的燃料采購模式已不適應火電廠發展需求。集中采購管理模式作為新型的采購模式,因其獨特的優勢逐漸應用于大型發電企業?;诖?,論文以某火電廠為例,對電廠集中采購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如管理體系不完善、供應商的管理體系不科學以及信息化系統更新滯后等。針對上述問題,總結出集中采購管理模式優化策略,提升電廠采購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火電廠燃料采購成本。
【關鍵詞】火電廠;燃料;集中采購;問題;優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F426;F274;TM621?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8-0135-03
1 引言
在煤炭市場化改革新形勢下,煤炭去產能力度進一步加強,大面積關停落后產能,煤炭資源分布的結構性改變,導致煤價上漲幅度遠遠高于發電企業的上網價格,不利于發電企業的發展。煤炭是火電廠最主要的燃料,因此火電廠為了能夠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力,需要不斷優化生產成本,而燃料采購管理是火電廠生產成本優化的主要途徑之一。集中采購管理在控制成本、優化供應結構、提高隊伍專業化以及規范采購行為等方面具有很大優勢,在充分研究燃料市場行情以及發電企業生產情況的基礎上,統計并歸納發電企業燃料需求,有計劃性地采購燃料,從而對企業燃料采購形成高度集中的規模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火電廠燃料采購成本。由此可見,火電廠為了更好地應對當前電煤市場新格局必然選擇集中采購管理模式。鑒于此,以下對
新形勢下火電廠燃料集中采購管理優化策略進行了總結與研究。
2 集中采購優勢
2.1 有效控制燃料成本
采用集中采購模式,可有效控制燃料成本,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整合集團及其直接和間接持股的全資子企業、控股子企業、加入集團的參股公司和分支機構的燃料采購需求,最大化地利用規模優勢,增強在燃料市場上的話語權,采取“招標”或“競價”等模式采購,以獲取更優價格,達到降低燃料采購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集團可通過建設“虛擬煤礦”,掌控煤炭資源或煤礦銷售權,以此來增強集團煤炭自給率和市場控制力,避免因市場燃料價格浮動而影響燃料采購成本。
2.2 優化燃料供應結構
一是在供給側深化改革背景下,同時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以及期現貨兩種市場,調整燃料供應商結構,從更廣闊的市場范圍內組織資源,建設長、短期結合的燃料供應鏈,為燃料采購提供保障;二是引入低價燃料,利用各地市場的燃料價格差異,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有效降低燃料價格;三是合理投資物流項目,不斷完善燃料供應鏈,同時還能通過物流項目獲取效益;四是根據集團直接和間接持股的全資子企業、控股子企業、加入集團的參股公司和分支機構分布情況,建立區域中轉配送基地,增強供應鏈的調劑能力,以減少燃料運轉及庫存成本。
2.3 提高采購隊伍專業化
為實現集中采購的正常運轉,主要從3個方面提高采購隊伍的專業化程度:一是從制度上,建立市場信息收集分析機制,通過該機制能夠幫助采購人員及時掌握并分析燃料市場價格、供需變化、庫存等信息,有利于燃料的采購及動態庫存管理;二是從管理上,通過開發采購信息系統,實現燃料采購、調運、驗收、結算等環節的規范化管理,提升整體燃料采購效率;三是從人才上,在集中采購管理模式下,為滿足管理需要,集中集團內部優秀采購人才,提升采購隊伍專業水平。
2.4 規范燃料采購行為
在集中采購模式下,能夠有效提高集團對燃料采購的管控力度,確保子企業及各分支機構能夠有效執行集團燃料采購策略,做到令行禁止。同時,還通過建立統一采購與分散驗收的采購管理體制,實現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規范子企業及各分支機構的燃料采購行為。此外,在此模式下還可建立完善的供應商管理體系,提高供應商準入門檻,最大限度地減少其他干預。
3 火電廠燃料集中采購管理現狀
某火電廠現有3臺已投入運行的燃煤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 130 MW,年供電量約45億kW·h,是粵西地區最重要的電源負荷點之一。電廠在生產過程中燃料消耗較高,集中采購可通過統籌采購計劃,提高采購效率,極大地降低電廠燃料采購成本。近年來,電廠在不斷探索嘗試新型燃料集中采購管理模式,在優化供應結構、提高采購隊伍專業化以及規范燃料采購行為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與此同時也面臨不少新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集中采購管理體系不完善
集團雖然通過集中采購獲得相對低的燃料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燃料采購的議價能力,及時糾正采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規模采購效應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但是,由于集中采購管理體系不完善,實施的三級管控模式因權力集中、剛性強,在內部溝通和協調上花費大量時間,面對復雜多變的燃料市場,缺乏應對市場的靈活性,不僅容易錯失最佳采購節點,還會增加人員“內耗”的管理成本與燃料庫存及使用成本,無法實現降低燃料成本的目的。
3.2 供應商的管理體系不科學
在燃料集中采購管理中,集團重視燃料供應商關系管理,積極拓展燃料供應渠道,并與供應商建立良好合作關系,為燃料穩定供應提供保障。然而,受傳統供應商管理模式的影響,缺乏對供應商的信任,未能與供應商實現資源信息共享,供應商也只是被動地履行合約,在燃料供應上未能提供更多幫助。在信息化時代下,供應商管理仍采用傳統的采購及供應管理方式,不僅增加了人員管理成本,還降低了管理效率。在合同執行過程中,供應商績效評估不夠科學,在燃料價格高企時,燃料摻假、以次充好的弄虛作假行為仍有發生,不僅威脅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還增加了燃料采購成本。
3.3 集中采購信息化系統更新滯后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及時有效地獲取采購信息是降低燃料成本的有效途徑之一。然而,由于集團集中采購信息化系統更新相對滯后,導致在供應商、物流商信息等出現滯后,無法在采購中取得主動權。同時由于信息化系統更新滯后,企業無法及時修改燃料采購需求參數,導致
所采購的燃煤特性和數量具有一定的隨機性,不利于電
廠的安全生產和經濟摻燒,還影響電廠流動資金、燃料庫存結構。
4 火電廠燃料集中采購優化策略
針對上述電廠燃料集中采購現狀,筆者結合電廠實際情況,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了燃料集中采購優化策略,以實現降低燃料采購成本、提高電廠經濟效益的目的。
4.1 建立有效的集中采購三級管理體制
集團結合實際情況及生產需要,基于“保障供應、成本優先”的原則,建立有效的燃料集中采購三級管理體制。在集團內部設經營管理部,成立專門的燃料公司,集中采購三級管理體制即:經營管理部—燃料公司—發電廠。
在集團管控體系的基礎上,建立燃料集中采購三級管理體制,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解決傳統分散采購模式下發電廠自主采購形成的市場弱勢局面。在三級管理體制中,能處理集中采購各環節中責、權、利的關系,從而形成高效采購管理模式。保證三級管理體制有效性的核心是制定一套降低內部交易成本且具有市場靈活性的采購管理制度。
4.2 制定高效的集中采購管理制度
高效的集中采購管理體制,是建立一套與之相匹配的集中采購管理制度,從而實現“安全、經濟、規范、高效”管理目標。集中采購管理制度包括三級管理的權限與職責劃分、業務流程、物流管理、采購價格管理、供應商管理、驗收與結算、監督管理等。
一是經營管理部。作為燃料采購的業務歸口管理部門,對集團的重點戰略方針和事件具有最終的裁決與管理權,主要負責編制采購年度計劃,指導、協調、監督、檢查及考核各相關二級平臺企業的燃料供應工作。
二是燃料公司。作為集團燃料購銷工作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燃煤發電企業燃料采購和供應工作,以市場為導向,完成燃料對內銷售經營目標,并協助各燃煤發電企業做好煤炭的中轉調運工作,審核審定并簽訂燃料采購合同等。因此,燃料公司必須根據集團燃料管理相關制度,制定燃料板塊集中采購管理制度,熟悉市場變化行情,嚴格控制采購風險和采購成本,匯總發電企業燃料采購申請及市場信息并反饋經營管理部。
三是發電廠。作為安全經濟發電的責任主體,處于集中采購三級管理的底層。其主要職責是與燃料公司對接,協助燃料公司做好進口煤通關工作,負責提出煤炭到貨需求計劃及庫存目標建議,并做好廠內煤炭接卸、驗收及發電煤炭數據統計、分析等管理工作,及時向燃料公司反饋燃料質量及摻燒信息,為燃料采購質量提出合理性建議。
通過明確三級管理中各級職責,以“公平、公開、公正”的透明方式,推動集中采購工作的有效推進。
4.3 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價體系
在燃料集中采購管理中,選擇可靠穩定的供應商是重中之重,堅持以大中型優質供應商采購優先的原則。因此,在選擇燃料供應商時,應建立一套科學的供應商評價體系。在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時應兼顧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注重實力,信譽優先。在選擇供應商時,應綜合考察供應商發運能力、履約能力、煤種煤質相符情況、誠信情況、調運配合情況、結算糾紛情況等,以保障燃料安全穩定供應和質量指標。
二是動態管理,優勝劣汰。成立專門審核評價小組,不斷開發遴選新的供應商進入備選供應商名錄,拓寬和優化供應渠道,燃料公司負責建立黑名單制度,及時淘汰被評價不合格或有不良記錄的供應商。
三是科學評價,分級管理。確定供應商之后,及時地分析、深入研究供應商提供的相關資料,建立評價指標數據庫,及時糾正評價指標不準確以及存在的問題,采取動、靜態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供應商進行科學評價,同時還應對供應商進行分級管理,以便與供應商建立有序的良好合作關系。
四是規范操作,規避風險。供應商管理工作要實現制度化、規范化,以信息技術手段科學、公正評價供應商,同時還應著力培養具有較強資源、運力保障能力、良好業績以及市場信譽度的大客戶,發揮大客戶在煤炭供應中的積極作用,有效規避采購風險。
通過上述步驟建立供應商評價體系,能提高燃料供應商整體水平,有助于控制燃料采購成本,提高電廠整體經營效益。
4.4 開發集中采購信息管理平臺
規范化、程序化、簡約化的采購信息管理平臺是實現燃料集中采購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大數據背景下,通過信息管理平臺可以實現流程化操作管理,提升采購業務專業水平,及時反饋電廠燃料采購信息,為燃料集中采購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提高燃料采購效率,有效降低綜合采購成本。同時,通過采購管理信息平臺還能對燃料采購的供應商選擇、物流通道、燃料結算等環節進行監控,促進信息內部之間的交互,實現資源平臺共享。
以集團網絡平臺為基礎,開發燃料集約化、專業化的集中采購信息管理平臺,在燃料集中采購中實施“一個平臺、三級管理”戰略,通過采購信息管理平臺強化集團對燃料公司、發電廠的戰略性管控,充分發揮集中采購指導作用,并落實各級責任,高效完成燃料集中采購管理工作。
4.5 集中采購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開源與節流”是火電廠創造經濟效益的兩種途徑,其中控制燃料采購成本是節流的重要手段。火電廠燃料采購成本對經濟效益有著直接影響。據統計,當采購成本每降低1%,可相應提高電廠經濟效益20%左右?;痣姀S實施燃料集中采購的目的是降低采購成本,因此集中采購的重要策略是實施過程的精細化管理。
集中采購目標成本管理是精細化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即在集團整體預算的基礎上,將燃料采購成本分解后下達經營管理部,經營管理部根據經營管理目標即采購戰略,通過分解、分析、控制、考核與評價等對目標成本進行預測。為達到成本管理的預期目標,對燃料采購的每一個環節實施精細化管理,通過“公正、公平、公開”原則獲得預期價格,從源頭控制燃料采購直接成本,同時嚴格把控采購過程的每一個關鍵節點,最后通過監督與評價不斷完善管理細則,實現集中采購目標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5 結語
綜上,提升火電廠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是降低燃料采購成本。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煤炭市場的深化改革,傳統的分散式燃料采購管理模式已不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本文以某火電廠為研究背景,針對電廠燃料集中采購現狀,結合電廠實際情況,從建立有效的集中采購三級管理體制、制定高效的集中采購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供應商評價體系、開發集中采購信息管理平臺以及集中采購過程的精細化管理等方面優化燃料集中采購管理策略,有效控制燃料采購成本,促進電廠經濟效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曲桂君.淺析電廠發電燃料管理與成本控制[J].科技風,2018(11):186.
【2】趙陽.燃煤電廠燃料成本管理探析[J].中國電業,2018(09):80-81.
【3】鐘凌焱.關于電廠燃料成本控制問題的淺析[J].能源與節能,2020(06):219-220.
【4】舒彤,鐘鵬飛.新形勢下電煤集中采購策略研究[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20(01):77-80.
【5】周斌.淺淡火電廠燃料的集中采購[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6):156.
【6】張勇.電廠燃料管理信息化應用[J].中國技術新產品,2016(08):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