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學軍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我國的變壓器制造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文章簡述了變壓器行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行業發展趨勢及目前面臨的困境,提出提升變壓器生產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對策。
關鍵詞:變壓器行業 發展趨勢 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F407.6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9-282-02
變壓器企業是機電企業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它又是一個跨多部門的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0年以來,隨著我國各地特高壓項目相繼落地,預計未來幾年,我國電力變壓器市場將呈現出階段性增長趨勢,預計全國變壓器產量將繼續保持2.5%的增長勢頭,據此推算到2026年,我國變壓器產量規模將突破20億千伏安。與此同時,我國變壓器行業的競爭也愈加激烈,外資跨國公司搶占了很大市場份額,國內變壓器制造企業數量也在快速增長,中低端變壓器市場競爭加劇。目前,我國生產的變壓器約占全球變壓器市場份額的35%,在國際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但與發達國家相比,雖然我國相關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卻仍存在技術細節把握較差等問題。
一、我國變壓器行業發展歷程
20世紀50年代初,中國變壓器采用熱軋硅鋼片,所生產的變壓器主要模仿前蘇聯,沒有自主研發變壓器的能力。在20世紀70年代,中國變壓器開始使用冷軋硅鋼片,雖然損耗有所下降,但生產硅鋼片的技術有限,材料穩定性和技術性能不高。
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原電力部門提出采用更新改造高能耗配電變壓器的技術裝備政策,降低電網損耗。隨后吉林省電力公司利用優化電磁計算的方式,設計出SN9節能型變壓器,并以非晶合金材料作為變壓器的鐵心,使變壓器的損耗有了大幅度的降低。
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開發出了S9型配電變壓器,與之前的變壓器系列相比損耗下降有了大幅度的改進,其損耗下降比例至少在48%以上,但其性能也相當于歐洲40年代水平。
21世紀初,中國通過鐵芯材料生產出S11型節能變壓器,提高了中國電子變壓器的整體制造水平,在隨后的幾年,中國研發出了漸開線鐵芯變壓器和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成為世界頂級電壓器制造國家。
二、變壓器行業發展趨勢
(一)智能化變壓器加速升級,助力智能電網發展
2016年,中國國家發改委及國家能源局發布了《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提出了國家電力發展的六項基本原則,指明中國電力系統發展的大方向,分別是: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清潔低碳、綠色發展;優化布局、安全發展;智能高效、創新發展;深化改革、開放發展;保障民生、共享發展。其中,對于中國電網發展,規劃中提出要改造升級配電網,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目前,得益于智能電網建設的深入,智能變壓器的需求也在逐漸增多,對智能變壓器的研發與生產,將成為變壓器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
(二)變壓器向安全、綠色方向發展
不同類型新能源對變壓器的要求各有不同,如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等特點,且電站所處環境相對惡劣,要求變壓器有更高的穩定性及可靠性;而核電站則對變壓器的安全性有著較高要求,以防遇到地震及突發短路現象。伴隨新能源不斷地開發和應用,變壓器生產企業將會加快創新速度,加大研發力度,以匹配新能源產業與產品的發展,獲取更多市場份額,綠色環保型變壓器將會成為市場主流產品。
(三)國外市場成為中國變壓器企業的藍海市場
面對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部分變壓器制造企業開始將將市場重心轉移至海外市場。針對不同的海外市場特性,中國變壓器制造商采取不同的出海策略:首先,依托中國政府“一帶一路”倡議,與東南亞、非洲等國政府進行合作。這類訂單由于對變壓器工藝標準要求不高,因此利潤相對有限;其次,利用價格、工藝等優勢,爭取英國、美國等歐美發達國家電網改造項目訂單。歐美發達國家電網多成型于20世紀50年代,已經無法適應當下的用電需求,因此產生了大量的電網配套設施采購需求。這類訂單利潤水平高,但競標激烈程度較其他類型訂單更高。
三、變壓器行業發展困境
(一)持續增加的產量導致生產過剩
伴隨著我國電力企業的迅速發展,機電產品制造業發展迅速,這就帶動了我國變壓器企業的發展機遇。我國的變壓器生產企業幾年來在擴大產能和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方面尤其是電壓等級和單臺容量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然而變壓器產品行業的興旺也吸引著其他機電產品制造企業的加入,它們也希望能分得一杯利潤之羹。這些企業往往具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并掌握著較高的技術實力,基本上以制造500kV電壓等級的變壓器為定向,在市場上確實取得了一定的份額。外行企業的瘋狂涌入,本行變壓器企業市場混亂,生產經營者看不清國際形勢和市場需求,盲目生產最終導致我國的變壓器產品生產過剩。
(二)惡意競爭導致企業收益較低
一些大企業的產品布局從最低電壓等級到最高電壓等級以及各類特種產品全都涉及,而中小型企業生產能力有限不得不另尋其他競爭手段。由于產量的總體過剩,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各大中小企業都紛紛走上了企業競爭的道路。在這些競爭手段中,最普遍的兩種惡意競爭主要是價格戰和質量戰。一方面,企業不斷降低產品價格搶占市場,為了在競爭中中標,以低于成本的價格投標,嚴重擾亂了正常的價格秩序。大量中小型變壓器廠商由于毛利率過低,導致資金流動困難而相繼倒閉。另一方面,價格的降低令許多企業開始尋求降低產品的成本。各企業都在盡自己的能力采取各種措施,通過節能挖潛、改進設計、壓低材料及組件價格來降低成本,少數企業有材料代用、以次充好的現象,已經對產品的質量造成了影響。
(三)外資進駐,企業格局存憂
在國內變壓器企業如火如荼發展的同時,國際跨國公司也看中了中國的電力市場,通過大量地兼并、收購、重建等方式在我國建立外資公司、中外合資公司等,增加了在中國合資企業的生產能力,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這些國際跨國公司擁有雄厚的資金實力,大批技術人才并掌握著核心的科技力量,它們在選取合作伙伴時也往往瞄準國內生產實力較為雄厚的大中企業,強強聯手擠壓了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而且經由這樣的公司生產制造的變壓器產品科技含量高、性能穩定,在市場上往往能取得較好的收益。這不僅將大部分利潤統統收進了跨國公司的口袋,更影響了我國變壓器企業的分布格局,優者愈優而差者愈差。
四、提升變壓器生產企業市場競爭力的對策
(一)理性對待銷售市場與銷售價格
雖然市場競爭激烈,變壓器生產企業也不能為了占領市場一味降低產品價格,為了迎合招標單位的低報價口味,降低產品價格甚至以低于成本價格報價中標,雖然成功獲得訂單,但過低甚至虧損的利潤完全不利于企業的發展。隨著招商單位對招標規格的修改,各單位在考慮報價的同時也在考慮產品質量與科技含量等因素,這無疑是在暗示有關制造企業將變壓器的質量放在生產的重要位置。變壓器生產企業可以憑借自己產品與別的企業產品在質量、品牌、包裝、廣告、銷售以及售后服務等方面形成差別化而在市場競爭中取勝,一味地降低產品價格會損害全企業的利益,已經不再是提高競爭力的上上之選,企業應當適當上調變壓器價格,理性對待銷售市場和產品價格,以質量取勝才是關鍵。
(二)加強團隊合作,實現資源、技術共享
信息化合作是當今經濟發展的主要趨勢,企業信息化是指企業廣泛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通過對信息資源的深入開發和廣泛應用,不斷提高自身的生產、經營、管理決策水平,提高企業經濟效率和競爭力的過程。而目前我國的中小型變壓器企業所面臨的狀況是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完善,技術人才普遍不足,科研條件普遍較差,信息化水平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落后的信息化發展不利于企業在最短時間內獲取變壓器企業的最新商業信息與動態,使得企業錯失了很多良好的商機,所以,實施信息化戰略,通過中小型變壓器生產企業之間的信息化合作,引進變壓器技術人才,合作投資開發新產品,而這些技術人才和新產品所帶來的利潤由合作企業共享。這樣,既節省了企業資金的投入,又能夠最快速度實現商業資源的共同利用,實現中小企業的合作共贏。
(三)借“一帶一路”開拓國際市場,發展低碳經濟與綠色營銷
國際市場是廣闊的,不僅僅只有將產品銷往檢驗苛刻的發達國家,發揮與周邊國家的地理位置優勢,開拓我國周邊國家地區的變壓器市場,以及充分利用相似的產業結構拓展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市場都是有著良好前景的。而發展低碳經濟,就離不開技術創新。開展新能源的開發利用,發展循環經濟,增加企業對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生產制造過程中的能源消耗與污染,增加產品的環保元素,在包裝過程中采用綠色包裝,嚴格進行產品安全檢查,承擔起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不僅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還會給企業帶來更高的國際競爭力,也是打破貿易壁壘最有效的途徑。在綠色營銷活動中,首先應該把環保的理念貫穿生產銷售的始終,作為企業、消費者與環境和諧發展的營銷宗旨。增加變壓器產品的綠色含量,贏得消費對象的認同,尤其是對綠色環保要求的發達國家。我國的變壓器制造企業應當看準形勢,在生產、銷售過程中盡可能多地融入綠色元素。
參考文獻:
[1] 張凌宇.節能變壓器市場發展綜述[J].特別報道,2012.
[2] 郭振巖.中國變壓器企業現狀及應對措施[J].變壓器,2012.
[3] 龔丹.中國變壓器企業出口競爭力分析[J].商場實戰,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