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泓 楊 旭
(1.肇慶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肇慶 526061;2.肇慶學院文學院,肇慶 526061)
高等學校的治理制度和創新能力,與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我國政府治理能力建設和社會治理制度現代化水平息息相關。從十八大開始,我國政府對文化建設就十分重視,教育部相繼發出了關于推進“雙一流”高校建設的通知,提出突出學校的人文導向功能。中國大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具有社會普遍性、運行機制協調性、內部機制滲透性、社會影響效應持續性,以及人文創新導向性強等特點。
在宿舍中,大學生的言行舉止和個人情感表現是最真實、重要的。調查發現,學生有超過一半的時間在宿舍生活作息,宿舍環境氛圍比較良好,學生才能更好地生活和學習。學生宿舍的建設發展與高校的可持續發展建設也密切相關。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宿舍文化的建設與管理是在對高校文化精神引領的基礎上,分析目前高校宿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研究基于新媒體下的宿舍文化和管理模式的運行新機制,為青年大學生全面教育發展創造良好氛圍。
整體而言,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如今以“00 后”為主)視野開闊、意識超前、個性獨立,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隨著各種新媒體的普及,如微信、微博、抖音等的發展,其已經作為一種“常見物”融入了高校大學生的方方面面。學生對于新媒體接受度普遍較高,其對學生文化素養方面的養成也有直接的影響作用。
首先,“00 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在物質精神方面能夠得到較好滿足,從小受到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日常生活個性突出,主觀性思維較強,不善于傾聽和與他人溝通,在宿舍生活中容易與意見不合的人產生矛盾,造成宿舍不合群,易形成小團體,從而影響到宿舍的團結與整體氛圍。
其次,宿舍的人際矛盾多從低年級開始積累,隨著入住時間增長,矛盾增多,部分是因為自身性格、背景和地域文化等,還有一些由宿舍衛生、生活作息等生活瑣事引起。低年級學生解決宿舍矛盾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調換宿舍,高年級學生解決宿舍矛盾的辦法相對及時和積極。總體而言,宿舍中不良的人際關系容易引發多種矛盾,如果不及時處理和調解,將造成更大的人際沖突。
據相關統計,除必要睡眠休息時間以外,超過一半的大學生在宿舍的時間超過3 小時,甚至有一小部分學生宅舍時間超過8 小時。在新媒體如此發達的時代下,學生主要將時間花費在休閑娛樂、生活事務上,并且在宿舍休閑娛樂的時間逐漸增多,電腦與手機是主要使用的產品。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學生會用電子產品學習,在宿舍進行學習工作的比例并不高。
隨著自媒體時代的發達和普及,網絡文化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網絡環境在青少年的成長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跡。結合近兩年來公共衛生事件不間斷的影響,各大高校對防控的要求也是讓大家做到不聚集、少外出,這也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宅”在宿舍盡量不外出的思想。新媒體時代的快速發展,對傳統的高校宿舍有強烈的沖擊和影響,對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何利用好新媒體建設大學宿舍,對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戰。
據了解,部分大學宿舍的衛生問題令人擔憂,有些大學生不注重宿舍的衛生環境,整個宿舍不潔凈,垃圾很多還有異味。特別是夏天,經常開著空調,窗門緊閉不通風,如果學生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不但身體健康會受到影響,而且個人心情也會受到不良環境的影響。產生這種現象多是由于大學生在家里已經養成不愛衛生的陋習,父母對獨生子女比較寵溺,個人比較懶散,不太注重個人衛生。在這種環境下,既不利于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又會給輔導員、班主任、宿舍管理人員的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難,如果學生衛生臟亂差導致宿舍環境整潔度較低,那也將使“文明宿舍”“先進宿舍”成為空談。另外,高校的宿舍檢查仍以傳統的管理檢查方式為主,如定期宿舍檢查、宿舍走訪等方式,將檢查完的內容發布在宿舍宣傳欄或黑板報上,對班主任和學生而言都存在流程冗余、反饋不及時等問題,同時也不利于宿舍文明建設的有效開展。
當前,高校的管理仍然以傳統的定期宿舍檢查、宿舍走訪等方式為主。在進出宿舍管理方面,依舊是以單純刷卡,甚至以“一門之隔”將宿舍區與外界分開。雖然大學生已經成年,但對于社會詐騙的警戒及個人隱私和錢財的保護意識還是較為薄弱,如果宿舍區無法有效建立人員出入管理系統,那對學生的個人生命和財產安全都是一道巨大的考驗。宿舍管理服務與學生需求之間還存在滯后的問題,如宿舍入住安排僅局限于簡單地以姓氏、學號作為排宿依據進行組合,忽視了學生的自主選擇傾向要求,學生挑選宿舍的選擇感和權利非常小,甚至沒有。這不利于宿舍的合理分配,可能會為接下來的大學四年宿舍生活矛盾埋下伏筆,同時也不利于思政進宿舍工作的開展。
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對于高校立德樹人有直接、重要的影響,目前部分高校在宿舍文化建設工作上還存在信息滯后、效果不明顯、手續冗雜等問題。隨著移動網絡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新媒體、自媒體的不斷更新迭代,對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大的挑戰,也提供了機遇。
有學者提出,大學宿舍作為影響大學生生活作息、學習等各種活動的重要場所和載體,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生活區域,其衍生出來的還有教育、娛樂、文化等集多功能于一體的場所。宿舍作為學生三自教育的重要載體,在其中也需使學生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尤其是在對大學生的道德品行、思想政治和文化知識的培育上。大學生宿舍文化不僅體現了校園文化的精神內涵,更是開展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徑。優質的宿舍文化和適當的思政教育引導將有利于學生的生活學習,促進學生知識素養和美好道德修養形成。對于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虛實結合是現實趨勢,通過加快網絡技術、新媒體的應用,對宿舍文化的建設和發展也會有良好的助推作用。
基于以上問題,新媒體時代下宿舍文化建設和管理模式要求立足于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特性發展規律,包括整個高校的建設環境,采取有效的措施。具體的舉措如下。
近年來,人們時常聽聞高校“學霸宿舍”“保研宿舍”“運動健將宿舍”等有集體榮譽稱號的宿舍,這些優秀宿舍的出現,營造了積極向上的舍風氛圍,集體的力量榮譽感會驅使學生不斷向前。因此,在新生一入大學宿舍,就要給他們引導正確的人生觀,可以通過在宿舍樓層設置學長名人榜、優秀宿舍光榮榜,張貼優秀宿舍典例照片,讓學生一走進宿舍樓就感受到蓬勃向上、積極陽光的氛圍。除此之外,對于現在的“00 后”而言,學會在大學,特別是在大學宿舍處理好人際關系也是必修課之一。在新生入學教育中增設人際關系處理和解決的培訓課程,可以使其在踏入大學校園之際,就學會如何合理妥當地處理人際關系。另外,可以在大學宿舍內開展多種形式的宿舍團建活動,如籃球比賽、拔河比賽、宿舍才藝表演、宿舍安全知識大賽等,一方面給學生一個展示自我和發掘潛能的機會,另一方面通過宿舍團建活動,增進宿舍間的感情和凝聚力,引導學生正確接受挫折和落差,及時有效處理好人際矛盾。
國內外諸多高校在推進宿舍文化建設工作開展的同時,會激勵學生進行三自教育和開展形式多樣的宿舍評比活動,如“宿舍裝飾比賽”“優秀宿舍評比”等。像“文明宿舍評比”活動,主要針對內務衛生整理較好的宿舍,頒發文明宿舍、優秀宿舍稱號,給予一定的獎勵,通過樹典型立標桿的作用在全校公示,激勵大學生宿舍向優秀宿舍靠攏。
新媒體時代下,學生對信息的接收與學習更直接快捷。通過調動互聯網資源和平臺、推廣優秀宿舍模范信息,可以使激勵作用最大化,促進優秀事例傳播。還可以通過易班、微信公眾號等搭建宿舍專欄平臺,定期分享文明宿舍案例、內務照片及優秀做法。一般來講,文明宿舍內部成員關系相對比較融洽,人際關系協調較好。因此,通過新媒體的網絡宣傳、分享優秀宿舍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維護宿舍和諧穩定的效果和起到渲染融洽相處氛圍的作用。
隨著社會和高校不斷發展與革新,大學宿舍的現代化服務和管理日趨完善,宿舍作為大學生的臨時家庭,其基本設施不能僅停留在簡單的基礎生活設施上。例如,近幾年頻頻出現高校因電瓶車電池在宿舍充電引發火災,使用違規電器引起電線短路過載、失火等風險。大學宿舍可以提供一定的公共設施,如微波爐、洗衣機、自動充電樁等設備,在方便學生的同時,也能避免學生因使用違規電器造成事故危險。在宿舍走廊懸掛名人字畫,可以為學生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減少廣告粘貼,避免學生因從不正當渠道獲取的廣告信息而上當受騙。
通過制度體現文化的價值體系,在大學宿舍中,宿舍制度與宿舍文化是相互作用、共同演化的。一方面,完整嚴格的宿舍制度能促使活動主體行為得到規范,也能進一步對其活動起到導向作用;另一方面,嚴格的宿舍制度也能使宿舍文化的價值傾向和價值標準得到有效體現。因此,宿舍制度的制定除了要考慮以人為本、育人優先的理念外,還要注重制度的落實性和充分利用。
日常管理以輔導員、班主任與學生黨員干部為抓手,聚焦學生宿舍,在日常生活中進宿舍,與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詢問其學習、日常作息等近期情況,結合新媒體以每月分享形式發布,不僅能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也能觀察學生的近期動態,及時發現學生在大學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和問題,還有利于班主任、輔導員進行和進一步開展思政教育。應以日常滲透形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通過創造公平公正、和諧友善的宿舍環境,以理解包容、愛心幫助學生重視友誼,引導學生與人交往,學會寬待他人,珍惜校園環境,共建和諧宿舍,促進學生努力成長為有素質、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通過輔導員、班主任的言傳身教及示范帶頭作用,大學生的行為意識和思想動態可以進一步得到規范。
在管理上,可以增設一些人性化設施,如新生入學之際,采用信息平臺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宿舍入住與管理,首先完成前期個人行為喜好的一系列問卷調查,如是否打呼、抽煙習慣、晚上休息時段、性格外向/內向等問題。通過指向性問題答案的收集,系統在后臺為學生自動匹配合適的宿舍,最大限度減少作息不同和習性差異導致的宿舍矛盾。在大學宿舍中,進出樓下宿舍門仍采用傳統的刷卡進入,非本棟宿舍人員也可借卡進入宿舍,因此在宿舍安全管理方面,可采用人臉識別或指紋識別加強宿舍管理。如今人臉識別、指紋識別技術多應用于各行各業,技術和條件都比較成熟,作為宿舍區域,學生的所有物品基本都放置于宿舍區,可以利用識別系統甄別非本棟宿舍人員禁止其入內,避免不明人士進舍從事非法活動,起到保護學生財產、避免上當受騙的作用,也使相關老師能通過系統導出數據對學生進出宿舍信息進行統計,掌握學生歸宿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宿舍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大學宿舍文化是一種長久以來形成的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文化,是能夠影響大學生價值觀教育的常態化因素。高校應當利用大學宿舍這種天然的優勢,樹立正確的宿舍文化理念,發揮潛移默化的管理功能。例如,定期舉辦宿舍文化節、宿舍交流會等文化活動,充分調動學生骨干,結合本校特色形成自己專屬的宿舍文化。
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也發生了階段性的變化,社交方式的復雜、成長訴求的提高、思維方式的開放也對高校文化建設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思政育人方面,
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與管理模式探索隨著高等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而完善,在引導和優化宿舍文化、更新管理模式的同時,也要結合新時代不斷更新迭代的技術與之融合。在學校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通過新時代技術優勢和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一定可以實現宿舍文化建設和管理模式的健康文明發展,形成一種良性持續的機制,促進高校德育工作的開展,推進校園文化建設,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