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廣軍
【摘要】在高中教學實踐中,物理教學至關重要,經由物理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并幫助學生清晰認識生活現象,培養科學思維.在實際高中物理教學中,力學概念極其重要,但原有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理解相關核心概念,對此,需要教師借助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增強學生對力學核心概念的認知.
【關鍵詞】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
自新課改后,高中物理教學難度有所提升.當學生學習完物理學科章節內容后,無法將其靈活應用于后續的學習和實踐活動中.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教學活動和現實生活之間存在脫節,這在無形之中增大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負擔.而力學知識貫穿于整個高中物理學習,且力學內容最易于和現實生活整合,在本章節學習中,調整教學方式,采用生活化教學,將抽象內容形象化,極大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并能提高物理學習成效.為此,本文關于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1 高中物理力學教學現狀
1.1 教學方式相對落后
當前的高中物理力學教學往往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部分教師在教學力學知識時側重于理論講解,沒有結合實驗,導致學生只能基于抽象的概念進行理解,無法深入探究,在解決力學問題時一頭霧水,難以將知識遷移到應用中,最終學習質量難以提升[2].另外,部分教師雖然會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進行視頻演示,提升了教學進度,但教學成效并不是很高.
1.2 學生的思維未及時轉化
物理力學概念具有一定復雜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學習面臨著阻力.力學課程通常設置在必修一,此種設置有利于后期電磁力學知識的學習.但剛上高中的學生,在初高中知識之間的銜接存在困難,某些學生思維并未得以轉換,無法追上高中的進度,這在無形之中增大了學生的負擔[3].
1.3 應試心理嚴重
對學生而言,高中階段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即將迎來人生的分水嶺高考,從而使得學生較為注重結果而無視得到知識的過程,單純關注理論知識,忽視探究方法.尤其是物理知識大多較為抽象不便理解,絕大多數都不會理解推算,以死記硬背為主.長此以往,這種模式一定會削弱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致使廣大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2 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現實意義
2.1 可增加物理教學交互性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處于講述者與接受者的關系,此種教學剝奪了教學活動的公平性,還影響師生關系,在學生理解方面存在較大的不良影響.但生活化教學為教師與學生提供了更多交流互動的機會,也拉近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可共同探討生活化問題,自主發表個人的觀點和想法,同時,教師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4].簡而言之,生活化教學可優化氛圍,增加師生之間的交互性,切實提高物理學習成效.
2.2 可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力學于物理學科而言,具有一定的實踐性.采用生活化教學進行講授可促進理論內容的理解,優化原有的教學模式.教師改進傳統授課模式,走入生活實踐,基于生活場景探索力學知識與現象,全面探索所學知識.這既能增進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激發學生的興趣[5].同時,還能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變成一種能力,活學活用,使其明確理論聯系實際的價值,找到未來的學習方向,積極主動參與物理學習,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
2.3 可豐富教學內容
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可豐富教學內容,調整原有的教學手段,改變以往照本宣科的模式,物理現象存在于現實生活,與物理課本相比更加豐富,如飛機在天空飛翔,燈絲選用鎢絲,這些均是物理現象.若采用生活化方式開展教學,可從生活中挖掘更多的素材,從現實場景出發探討物理知識要點,并將力學知識應用到學習場景中,既能拓寬學生的視野,還能增強綜合能力.另外,還能讓教師挖掘更多素材,把生活和物理加以整合,實現教學相長.
3 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具體策略
3.1 構建生活情境,幫助理解力學概念
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主要依托教師、黑板和課本加以展開,忽略學生所發揮的主體性作用,廣大師生無法建立有效互動,整體學習較為沉悶,極大降低了學習自主性.為優化上述情況,物理課堂教學需重新定位,將主體地位還給學生,通過創新教學手段,構建優良的學習氛圍[6].具體可在課堂上將多媒體和知識加以整合,通過信息化教學能幫助學生切身體會聲音和圖象傳播,以此全面理解物理知識.
例如 以“摩擦力”教學為例,可適當普及學生在摩擦力方面的認知適當普及,再依據實際情況完成學習,可通過多媒體開展信息化教學,展示便于學生理解的視頻,找到現實生活中存在的摩擦力情境,在北方的冬季,路面下雪結冰以后比較滑,基于這些生活化場景進行提問,讓學生探究摩擦力的主要影響因素,還可在課前與課后預留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以此完成知識體系的建構.
3.2 設計生活問題,促進概念學習
生活中存在較多的物理現象與問題,應引導學生及時發現和思考,在學會力學概念內容后,應用到實踐活動中.力學的應用與學習具有相互促進性,在實際應用中深化力學知識,在具體的學習活動中整合生活.教師可依托力學知識,挑選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有效解決,增進概念理解.
例如 以“重力”內容為例,可以選出幾個學生來提重物,教師提前準備相同重量的啞鈴,讓同學排隊,分別提著啞鈴走路,再讓學生分享具體感受,經由一個個不同的實驗讓學生明確重力狀態下的具體物體狀態.此時,有些學生會質疑“沒有重力將會發生何種變化”,應對此名學生的逆向思維加以表揚,隨后讓學生探討原因,隨即得到失重狀態.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適當引導,激發學習興趣,發散思維.
又如,學習靜摩擦力內容時,拿起一支鉛筆,鉛筆未掉落,讓學生思考鉛筆是否承受了靜摩擦力,靜摩擦力是否影響物體的狀態,它是阻力還是動力,經由若干問題可讓學生認識到力學廣泛存在于現實生活,既能成為阻力,也能變成動力.
3.3 開展生活實踐活動,深化概念認知
在物理力學教學中,較多概念都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開展生活實踐活動,既能強化基礎,也能提升創新思維,提升實踐操作能力,這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有效手段.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生活著手,拉近理論和實際之間的距離,以此來闡明力學概念,促進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解決能力,刺激求知欲望,沖破以往應試教育產生的固化思維,增強思維創新能力,把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有效整合,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明確概念的形成過程,以此打造扎實的記憶.
例如 以“摩擦力”內容為例,教師可依托具體實例,幫助學生切身體會摩擦力方向、大小及影響因素,得出摩擦力的內涵.教師分別選出一名男、女同學在課堂上開展拔河比賽,隨后讓學生猜測誰能贏,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男生力氣大,肯定能勝出.在比賽過程中,應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并基于觀察猜想男生是否真的緣于力氣大.在此基礎上,教師應結合“摩擦力”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深入思考,男生拔河勝出是否和摩擦力存在關聯.隨后,可以讓男同學站在滑板上開展拔河,這時會發現女同學輕松贏下男同學.經由兩次拔河比賽,幫助學生在物體靜摩擦力上形成了清晰的認知,這有利于靜摩擦力概念的認知.物理概念源于生活,以此引導學生對不同的實踐活動加以觀察,激發學習興趣,減小學習難度,提升學習效果.
3.4 從生活著手,全面總結概括
物理知識能力提升并非一朝一夕,既要開展生活實踐活動,還應引導學生從生活著手,仔細觀察,全面概括總結.力學知識概念大多是在實踐中形成,實際教學中,應引導學生比較個人的理解和學者的結論,經由此種比較,能夠讓學生發現不足.在上述過程,教師應引導學生利用總結性和邏輯性語言加以闡述,經此便能把腦海中的理論知識轉化成物理概念.
例如 學習“重力”內容時,可讓學生在課堂思考“雪花飄落在地面”“水往低處流”這些現象.在實際觀察過程中,發現所有物體均會承受垂直向下力,其與物體運動狀態并無關聯,此種現象即重力.當學生明確概念重構,在后續的學習過程,每當教師提到重力,學生便能自然聯想至相關知識點.現下,大部分教師都把物理教學與實踐活動相互剝離,此種教學缺少合理性.廣大教師務必要把物理實驗與理論加以整合,并融入生活實例,經由具體的問題,增加認知.這種生活化教學既能增進學生的認知,也能豐富學生的經驗,為枯燥、單一的知識注入血液,從而提升教學效率.
3.5 開展生活化實驗,強化基礎認知
物理實驗是物理學科教學的主要內容,在物理教學實踐中,對力學核心概念真理進行探究時務必遵循嚴謹的科學精神,保證實驗安全,不斷探索得出精準的結論.基于新課改,核心素養在教育模式中得到滲透,學生可能無法真正理解,為此,教師應適當輔助.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發揮輔助性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將創造性思維完全發揮出來,提高興趣.
例如 以“胡克定律”內容為例,學習其工作原理時,可引導學生獨立制作彈簧秤,教師從旁指導,通過彈簧秤的制作完成核心概念學習.另外,在力學學習中,基本力學最為基礎,只有把基礎知識逐步強化,方能有效應用到實踐活動中.物理學的學習離不開理論支撐,為此,課本基礎知識應讓學生鞏固,為學生提供自主鍛煉的機會,以此建立知識框架,形成清晰的學習思路.
3.6 鼓勵自主學習,增強核心概念認知
廣大教師應在授課閑余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可通過小組協作的形式開展教學,在實驗活動中,先組織小組討論,確立實驗目標,隨后依托流程認真執行,各個小組自主分享交流,多次運用基礎知識加以訓練.另外,還可采取創新課堂模式,構建智慧學習環境,組織學生深入不同學校參觀學習,可在課堂分享互動,提出問題,開展任務驅動,既能優化課堂氛圍,也能增強師生互動交流能力.此種,教學也能增加學生的默契度,發展邏輯思維,最終培養創新理念.
4 結語
綜合來說,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已成為發展必然,在具體推進過程中既能強化教育觀念的轉變,還能增強學生的整體素質,且在實際學習中可幫助學生認識物理知識的合理性及嚴謹性,提升學習興趣,深入理解力學概念,引導學生走入物理世界,秉承科學的學習態度,積極思考,合理應用所學知識.在未來,廣大教學工作者應重視并做好生活化教學,加大在相關教學活動中的總結和探索.
參考文獻:
[1]宋宜彩.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探析[J].文淵(高中版),2022(08):666-668.
[2]陳沖.淺析高中物理力學核心概念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20(07):18.
[3]林華冰.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質量提升對策[J].考試周刊,2017(69):157.
[4]林飛.如何提升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質量[J].數理化學習(教育理論),2019(10):23-24.
[5]吳正飛.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質量提升的有效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36):45-46.
[6]陳小敏.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力學生活化教學質量的提高策略[J].求知導刊,2016(12):136-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