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彩俠
老師只有心中有愛,才能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才能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也只有這樣,在老師眼中才沒有“問題學生”,才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我們的教育才能始終圍繞著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這一終極目標而努力!
有愛才有教育。未來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而是老師的素質。老師對工作要有事業心,對學生要有愛心,這樣素質教育才能落到實處。
作為一名普通的小學老師,我覺得自己應該把愛灑向學生,并做到“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顆心便是對學生的無私的博大的愛!
記得剛剛走上小學教師工作崗位的時候,我還不太會與班上的孩子溝通,不知道怎么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不知道用什么合適的方法去關心關愛孩子。后來我通過向其他老師學習,閱讀教育書籍,聆聽名師講座,漸漸地學會了如何與孩子相處。特別是在當班主任的幾年中,我試著用愛去感化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班上有個魏同學,上課要么擾亂他人學習,要么情緒低落;下課打打鬧鬧,經常與同學鬧矛盾,同學們都不喜歡他。每天不是任課老師就是學生向我告狀,是班上出了名的小調皮。作為他的班主任和數學老師,我并沒有把他看作是“問題學生”,而是更多地去關心他。我每天找他談心,看到他有一點點進步就馬上表揚,幫助他樹立學習的信心,同時發動班上的同學一起幫助他慢慢改掉不好的習慣。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這個孩子變得特別熱愛學習,特別有禮貌,與同學相處得也特別融洽。在這些年的從教過程中,我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與愛護,在給孩子愛的同時老師也會得到愛。教育是一場修行,是一場漫長又幸福的修行,是一場愛與被愛的修行。前段時間我生病了,魏同學特意打電話對我說:“孫老師很辛苦,要注意休息,照顧好自己。”當時我特別感動,覺得一切的努力都值得,并為這孩子的變化感到驕傲與自豪。
班上還有一個王同學,特別好動,喜歡打架,經常有同學被他打哭。有一次,鬧得特別激烈,不聽勸阻,我也被氣哭了。后來,我了解到他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我知道這樣家庭的孩子往往內心敏感而脆弱,于是找機會單獨把孩子叫到一邊,說:“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打同學是不對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都可以告訴孫老師,孫老師會像媽媽一樣愛你。”孩子聽到我的話當場就哭了,并告訴我,今后不再和別的同學打架,要好好讀書。我知道他應該是被感動了。此后,我經常利用課間找他聊天談心,聊班級趣事,聊家庭生活,聊他的興趣愛好。我傾聽他的心聲,感受他的喜怒哀樂。他遇到問題時,也愿意找我溝通解決。在與王同學的交流過程中,我還發現這個孩子雖然有點好動,但在運動方面有他的優勢,于是我鼓勵他報名參加學校舉行的秋季運動會。令人驚喜的是,他在運動會中表現非常突出,獲得了男子200米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在同學們的掌聲中走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我看到他的眼里閃爍著激動的淚光。從此以后,他再也沒有與同學打過架。
在這些年與孩子們的相處中,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老師,只有真心去關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有愛才有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在學生心目中,亦師亦友、民主平等,才是“好教師”的標準。尊重和愛讓我和孩子們走得更近了,有許多孩子甚至畢業多年以后還會聯系我,到學校來找我,訴說心中的喜與樂。我漸漸地愛上了教學,愛上了和學生們在一起的自在,愛上了課堂上思想的碰撞。我暗下決心:要成為孩子們的良師益友,不辜負黨和國家的培養、家長的信任和孩子們的期待。
如果孩子們期盼一縷春風,那么我愿獻上整個春天;如果孩子們渴求一滴海水,我愿傾其一片海洋;如果孩子們要擷取一片紅葉,我愿給予整片楓林……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在最美的青春年華,放飛師愛,陪伴著可愛的孩子們,風雨兼程,一路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