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潔
初中階段是語文學習的關鍵時期。語文是理解并進行深度學習其他學科的工具和基礎,是學生初中階段學習和考查的重點所在。它既包含了古詩、文言文等基礎知識,又包含了識字、閱讀等基礎能力。其中,語文深度閱讀能力不僅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中學階段基本的語文文化素養。但是,目前的語文課堂通常會有教學內容的教條化、教學結構與行為模式化、學習方法靜態化的現象,語文科目的個性化、探究性學習被傳統的教學理念和程序化的教學體系擠占,以至于語文深度閱讀不被重視甚至被忽視。
因此,在教育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們需要不斷落實探究性學習和深度學習的理念,改變傳統的、不符合時代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方法,讓探究性閱讀和深度閱讀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語文學習要回歸學生學習生活的本性,通過探究性閱讀和深度閱讀來發展學生個性,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優化語文學習方式,提高語文學習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學習效果。
一、初中語文實施深度閱讀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增強語文學習能力
互聯網時代,大多數初中生都擁有手機,手機游戲和小視頻等充斥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以至于學生難以安心專注于一件事。初中語文深度閱讀將有助于學生全身心參與到閱讀中。在教師為學生創設的閱讀氛圍中,學生容易擺脫手機的困擾,專心讀一個故事、體驗一段人生,經歷書中主人公的酸甜苦辣。
教師在深度閱讀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其洗滌學生心靈的作用。這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在教授自主閱讀和深度閱讀后,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對語文閱讀產生積極性,再進一步對語文學習產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深度閱讀將會有助于學生提高自己的注意力,提高閱讀的效率和學習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學生積極進行深度閱讀,有助于擺脫教材的束縛,擴大閱讀范圍,擴大知識面。
(二)有助于迎合中考出題趨勢,提高學生自身的應試能力
中考語文試題隨著教育體制改革也在發生變化,不再考查單一的基礎知識排列組合,而是更多地考查有一定綜合性、思辨性和應用性的試題。語文深度閱讀迎合了中考試題的出題趨勢,激勵學生掌握綜合性的知識,不再局限于課本知識。例如,文學性小說將學生帶人不同的場景。不同的場景中的同一個字或詞語的讀音與意思可能大相徑庭。這有助于中考中學生對于字詞的理解與考察,以及對于這類題的把握。另外,中考更多的是考查學生的思考能力,而不再是簡單地記寫。深度閱讀也有助于學生進行高階思考,在學生獲取基本信息以后,進行深層次地整合、分析與組織。中考試題給出的閱讀材料是學生從未接觸過的,正是有了平時的深度思考,學生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做到在考場上游刃有余。
另外,中考的理論性知識考查減少了,但增加了學生對于社會事件的理解,作文也更加貼近社會生活。這些也是深度閱讀的優勢之處。深度閱讀增強了學生的場景感,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體驗、感悟社會生活,有助于在社會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有助于學生在平淡如水的生活中體會出人生百味與波瀾壯闊。
(三)有助于學生開拓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初中語文深度閱讀不僅對于語文和閱讀有所裨益,對于學生的思維和綜合素質都有助益。閱讀范圍和知識面的擴展將有助于學生延伸知識的廣度和深度,加深學生對于事物的看法,對社會熱點事件有自己獨特的理解,而不是隨波逐流。深度閱讀教學將會改變功利化、淺表化教學,也由此從深層次助力學生潛力的開發和思維的擴展,不再局限于學科成績的提高,而更多關注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同時,有助于學生在閱讀和學習過程中積極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將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為才能,從而更好地投身于社會生活中。
二、初中語文實施深度閱讀的問題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對于語文閱讀投入的時間過少,而是將更多的時間投入應試性更強的基礎知識上,對于深度閱讀的重視程度不足;同時,學生平時碎片化的閱讀占比較大,對于知識和閱讀文本沒有及時進行系統性、全面性的理解,學生對其是短時記憶,很難維持長時間的深度閱讀需要;另外,學生沒有對閱讀產生興趣,更多的是被迫閱讀,沒有深度閱讀的動力,更多的是功利性閱讀,對于閱讀文本的選擇更多關注于名著等中考考查的書籍。這些造成了學生閱讀的局限性。
從教師角度看,一些中學語文教師認為自己的職責只是教授語文專業知識和技能,沒有認識到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和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缺乏對學生的全面了解,教學過程中沒有聯系生活實際,沒有營造有利于學生深度閱讀的氛圍,沒有引導學生在生活化情境中學習語文知識和啟迪思想。教師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一味地在臺上講解閱讀素材,學生在臺下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充分發揮,語文閱讀興趣和積極性沒有激發出來,課堂教學效率較低。另外,在語文教學中有些教師對深度閱讀的解析深度不夠、評價滯后,使得學生對于文章一知半解。這不利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并且沒有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也使得學生失去了深度閱讀的動力。
三、初中語文實施深度閱讀的策略
(一)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重視深度閱讀
首先,教師自身應該養成不斷學習的習慣,積極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淘汰落后過時的教育理念,放棄唯分數至上的觀念,堅持素質教育、全方位的教育,重視深度閱讀。
其次,教師要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上的主體地位,積極整合和利用特色教學資源,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素質教育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來提高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在教學中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
再次,教師自身的素質應該有所提高。教師要積極豐富自己的閱讀儲備,提高教學能力,不要局限于教材內容,而要積極運用各類多媒體資料拓寬學生視野,制定合理的教學規劃,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對學生的反饋要及時回復,對學生的閱讀成果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
(二)學校應該為學生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提升教師團隊素養
學校為學生創設安靜的深度閱讀環境,是進行深度閱讀的首要環境條件。同時,學校應積極關注教師隊伍的發展,積極開展教師專業培訓,積極開展公共課巡講,推廣優秀的教學方法,推選出優秀的語文教師來發揮榜樣的作用;學校還要設立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對教師的工作成果進行科學評價。
(三)學生應該增強深度閱讀的積極性,掌握深度閱讀的策略
學生應該以深度閱讀為樂趣,而不是排斥和被動閱讀,要加強自主閱讀的能力,積極閱讀課外讀物,開闊視野,積極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應該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深入淺出地進行閱讀,積極融入閱讀文本所創設的情景中,學會與作者感同身受,將深度閱讀與探究性閱讀相結合,帶著問題去閱讀。這樣對人物關系和文章觀點進行詳細的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本。學生對于閱讀,還應該常思考、常反思,對不理解的地方及時與老師和同學溝通,保持自身的批判性思維,真正實現綜合素質的提高。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在深度閱讀教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要根據初中語文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掌握深度學習方法,深入貫徹落實深度閱讀,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