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淼
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靈魂與核心,班主任工作能力的高低決定著班級管理的好壞及班風學風的走向。那么,怎樣才能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成效呢?要當好班主任,要讓班級有凝集力、向心力及良好的班風、學風,除了本身必須具備較高的思想品質和業務素質外,更重要的是必須擁有一顆愛心,從以下三方面提高班主任工作實效。
一、理解尊重每一位學生
理解尊重每一位學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如何更好地做到理解和尊重學生呢?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班主任主動與學生成為“朋友”,主動放下身段,改變過去那種“居高臨下”吆喝式的管理學生的方式,否則只會更加引起學生的反感,這就勢必堵住了班主任從深層次了解學生并獲得學生信任的渠道。首先,班主任應平等即一視同仁地看待學生。對待學生行為和表現上的不足,給予誠懇的教導和幫助,決不能挖苦諷刺,更不能歧視,否則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這是理解和尊重學生很重要的方面。其次,班主任尊重學生,就要充分信任學生。班級活動要大膽放手讓學生去做,以此提升學生的創造力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班級“小主人”。如班會隊會、課外活動、選舉班干部、管理班級日常工作等都廣開言路、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讓學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的同時,也學會尊重老師,以此拉近師生距離,為班主任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這樣,班主任與學生成了知心朋友,學生就會更加愿意向班主任吐露心底的秘密,班主任也能更好地了解到學生的內心世界,以此更好地教育引導學生。
二、構建民主和諧師生關系
民主和諧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它有益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利于學生聰明才智的發揮和適應能力的增強。班級內師生關系民主和諧,學生就能時時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尊重,從而情操得到良好的陶冶,學會用美好的感情去對待身邊的同學和老師以及發生的事情,就能養成熱情開朗的性格。在班級里發揚民主,不僅容易贏得學生,使他們樂于與班主任交流,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事務的意識。如果班主任采取“一切都聽老師的”做法,往往會使班主任失去“民心”,得不到學生的尊敬,這就很難與學生溝通了,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候就沒那么得心應手了。建議積極引導學生發揮“主人翁”精神,在競選班干部、管理班內事務、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人員確定等方面,讓學生進行民主提議和決策,班主任合理引導,由此班風建設得到良性發展。
三、表揚激勵每一位學生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這是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動物的地方。由此可見,每一個人都渴望著被賞識、被贊美、被肯定,我們的學生亦是如此。作為班主任,平時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應多多“賞”給學生笑臉和贊揚,多多表揚他們每一個優點甚至是一個小小的進步,由此激發學生自信心。班主任應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譏笑或嘲諷自己的每一位學生,充分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關注他們的點滴進步,這就是對他們最有力的鞭策。工作中及時發現每一位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讓這種愛的方式成為他們走向成功的“催化劑”。對于表現良好和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班主任可以繼續鼓勵他們更上一層樓;對于學習或表現相對差一點的學生,不要歧視他們,而是要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鼓勵他們盡量爭取進步、追求卓越,并盡可能挖掘多一些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只要他們有了點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他們發揮所長。
綜上所述,要當好班主任,必須有愛心,平時多關心學生,真正走近學生,與學生多交流,適當表揚激勵。如此,班主任工作實效就一定能進一步增強,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定能建立。
責任編輯 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