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淑婷 陳雅華
如何使家校共育落到實處?本文從“邀請優秀家長進校園”為支點,努力挖掘優秀家長資源,邀請各行各業精英家長進課堂,發揮家長的職業優勢,豐富學生的課堂學習方式,為孩子們進行職業啟蒙,種下職業規劃的種子,讓學生了解未來職業,為將來的職業規劃提前做準備,助力孩子成長。
一、邀請“優秀家長進課堂”的實施過程
1.前期調查。班主任先發放一份調查問卷,了解家長對本次活動的看法,并收集活動主題的信息,初步了解哪些家長能為孩子們上一堂課。同時,請他們就如何實施該計劃提出建議。
2.確定授課主題。收集調查問卷后,班主任進行匯總分類整理。首先考慮滿足孩子的意愿,然后結合家長們所提供的授課主題,再聯系本學期的具體學習情況,最終決定本學期“家長進課堂”活動的相關主題。
3.確定授課家長及授課時間。首先,在2022年的下半年,每個月利用兩次的班會課(或者品社課)邀請2~4位“魅力家長”進入課堂作職業分享。其次,授課家長的確定遵循自愿原則,根據家長的職業特長自主報名,然后由班主任根據自己班級的實際情況進行把控,從中選擇和確認合適的授課家長。第三,擬定授課PPT和發言稿。提供具體有效的建議給授課家長,盡量控制講課時間在20分鐘內,預留10~15分鐘左右與孩子互動交流或者進行如做手工等實踐,內容要符合孩子的認知水平,盡量使課堂生動有趣。
4.發出授課邀請函。一旦主題確定,我們第一時間發出邀請函。這份家長邀請函是由同學們親手制作的,同時在邀請函上署上設計者的姓名,體現孩子們的誠意。
5.家長授課。班主任至少提前一周與授課家長溝通落實,并做好相關的準備。班主任全程積極參與活動,幫助家長組織課堂,家長有任何問題都可以提出,班主任竭盡所能地提供幫助。家長進入課堂給孩子上課,利用精心準備的課程,與孩子分享自己的職業與職業特點,分享職業故事等,給孩子進行職業規劃的啟蒙。最后,授課家長與孩子們互動,可以向授課家長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也可以進行手工實踐等,盡量做到生動有趣。授課完畢后,班主任為家長頒發榮譽證書。
二、邀請“優秀家長進課堂”成果匯報
1.授課家長寫授課后感言。參加完本次“優秀家長進課堂”的活動以后,家長們感想萬千,下面是收集到的部分家長感言:
三年3班家長(工程師):“今天很榮幸和三(3)的同學們一起學習和探討關于職業的話題。課堂上同學們都認真聽講,積極的回答問題。這樣的學習態度讓我看到了祖國未來的希望。我想信在不久的將來,同學們都會在各行各業上大放異彩,為我們的祖國添磚加瓦。”
五年2班家長(咖啡師):“感謝學校開展“家長進課堂”活動,為家長與孩子提供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溝通平臺,也給了家長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對于父母而言,我們確實要走進課堂才能更了解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也深刻感受到作為老師的辛苦,謝謝老師對孩子們的付出。希望通過這次的活動,能夠讓孩子們在學校內的課堂更豐富,學習到書本里面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
家長們普遍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既能為孩子們授課,也能感受到老師職業的不容易,使孩子們的課程體驗更加豐富,以后如果有這樣的機會,還會繼續來為孩子們授課。本次活動,得到授課家長們的大力支持,真正實現了家校共育。
2.學生反饋表。為了使這項活動開展得扎實而有意義,本次活動非常重視學生的反饋:第一,組織學生與授課家長現場互動交流,提問題,談感想均可;第二,組織學生填寫“家長進課堂”活動反饋表,收集學生對于本次活動的看法,為后續開展活動積累經驗。
三、結語
經過“家長進課堂”的活動,孩子們對于職業認識與發展規劃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家校共育的沃土下,為學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機會,幫助學生種下職業規劃的種子,增強學生未來職業競爭力。
【本文系“家校共育下的小學生涯規劃教育實踐研究”(202214573)的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