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英哲 黃博彥
8月3日,廣東省百校聯百縣助力“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行動動員部署會在廣州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動員部署省內高校院所結對到縣,全面投身“百千萬工程”,全面強化廣東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撐。
會議指出,實施“雙百行動”,推動校縣結對、合作共建,是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協作,既助力縣域高質量發展,也有利于高校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把縣域所需和高校所能結合起來,找準合作共建結合點,增強合作的針對性、實效性。把項目化推進與重心下移結合起來,把合作共建落到具體項目上、落到駐鎮駐村服務上、落到解決難點堵點問題上。把主動作為和協同聯動結合起來,縣校無縫對接,高校組團緊密合作,各方協同發力,形成乘數效應。把示范探索與久久為功結合起來,在建立機制、探索經驗、形成示范上下功夫求實效。
根據“雙百行動”結對安排,廣東將組織化、系統化、項目化推進省內百家高校院所與109個涉農縣(市、區)結對共建,推動高校院所作為縱向幫扶的重要力量深度參與“百千萬工程”。今年著重推動首批省內82家高校院所與57個縣(市)建立結對關系,2024年組織高校院所與52個涉農區建立結對關系。
會議提到,實施“雙百行動”要堅持科學匹配,統籌考慮高校辦學特色、資源優勢與縣域的區位條件、產業基礎、發展方向等,科學確定結對關系,一般由2所高校(含本科院校、高職院校、黨校、科研院所)組團式結對1個縣。按照“縣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則確定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同時鼓勵各地市根據自身實際安排所屬高校院所參與市域內幫扶。
“雙百行動”的主要任務是“兩強化、兩突出、兩參與、一提供”,即強化產業發展科技支撐、強化城鄉規劃建設服務,突出基本公共服務支持、突出基層人才培養培訓,參與集體經濟運營、參與基層改革創新探索,提供決策咨詢服務。
高州市與中山大學、廣東省農科院建立結對關系,在農產品加工、現代制造業、醫療教育等方面,積極謀劃雙方合作項目。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陳春聲表示,學校將以實施“雙百行動”作為重要抓手,堅持校地雙贏,推動鄉村振興反哺人才培養。高州市委書記王土瑞表示,高州將建立組織領導、合作共建、激勵評價等工作機制,建立對接服務結對高校院所的工作專班,與結對高校院所共建數字化學習平臺和實踐實訓基地,推動“雙百行動”盡快落地見效。
紫金縣與華南農業大學、惠州城市職業學院結對共建。華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雅紅表示,學校將建設一批綜合性校地合作實踐基地和服務站點,不斷鏈接各類要素,探索多元主體、多方聯動、多措并舉的校地合作長效機制。紫金縣委書記黃春彭表示,圍繞產業發展、城鄉融合、人才培育、決策咨詢、集體經濟等方面,紫金將與結對高校院所建立深層次的校地合作關系,探索多樣化合作模式。同時,紫金將做好服務保障,為高校入駐提前做好保障安排,全力協調解決工作堵點難點問題。
鶴山市與華南理工大學、廣東省科學院結對共建。華南理工大學黨委書記章熙春說:“我們將加快推動‘鄉村振興學’交叉學科和專業建設,形成以碩士研究生為核心,本科、博士兩頭延伸的‘橄欖型’人才培養結構,厚植支撐‘百千萬工程’的人才沃土。”鶴山市委書記劉志剛表示,鶴山將提供最優服務,先期提供12萬平方米的孵化器和加速器、100套人才公寓,為結對高校院所駐鶴團隊提供最好的工作環境和生活保障。“我們要用足用好結對幫扶資源,最大限度地變現為鶴山加快發展的現實生產力,全力爭創全省‘百千萬工程’示范縣。”
作為“雙百行動”工作專班牽頭單位,廣東省教育廳將成立工作專班,做好相關統籌協調工作。廣東省委教育工委書記,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孔軍表示:“省教育廳將嚴格對標任務要求,完善政策措施,推動合作共建,加大科研立項,強化資金激勵,充分調動高校積極性。”
按照“雙百行動”工作部署,結對縣要與高校院所共建“雙百行動”實踐基地,支持其開展科技創新、技術培訓、創新創業、實習鍛煉等。朱孔軍說:“支持高校與地方共建一批新型農林科教合作實踐教學基地、基礎教育實踐基地、農林類現代產業學院、產教融合創新平臺等,實現雙向奔赴,校企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