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的存在類型進行探究:最先分析大學生創業法律的重要性,之后從創業組織設立、合同、知識產權、個體工商戶、農村經濟組織、用工以及合伙企業幾個方面對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旨在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知識產權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志碼:A
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法律風險是指在創業過程中,法律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導致創業者面臨的法律責任和風險。不同的大學生創業企業面臨的法律風險不盡相同,有的可能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合同糾紛、稅務法律等方面,有的可能涉及法律規制、監管等方面。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探究。
1 大學生創業相關法律的重要性
第一,大學生創業相關法律可以增強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并保護其合法權益。創業過程中需要遵守許多法律法規,包括公司法、商業法、勞動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可以幫助大學生更好地了解公司的結構、權利和義務以及如何處理勞動關系等問題。同時,也可以幫助大學生保護自己的法律權益,避免由于違反法律法規而遭受損失。
第二,創業的金融支持。大學生創業者需要獲得金融支持,包括貸款、保險等。這些金融支持可以幫助大學生解決融資問題,以及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其他問題。
第三,知識產權保護。大學生創業也需要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這些知識產權包括專利、商標、版權等,可以幫助大學生建立自己的品牌,增加競爭力和聲譽。政府政策支持也是促進大學生創業的重要方面。政府可以提供貸款、稅收優惠等政策,幫助大學生創業并獲得融資。
2 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的類型
2.1 創業組織設立風險
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創業組織設立風險是指在設立創業組織時,法律或政策環境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這些因素包括政策法規變化、政府財政補貼政策變化、市場競爭狀況變化、行業發展趨勢變化等。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創業組織設立風險的影響因素包括創業者個人背景、行業特點、企業規模、資金狀況等。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第一,了解政策法規變化。創業者應該對當前的政策法規有充分的了解,以便能夠在政策變化時及時調整企業戰略和業務計劃。第二,合理規劃企業規模。創業者應該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合理規劃企業規模,避免盲目擴張造成的法律和合規風險[1]。第三,靈活運用財政補貼政策。創業者應該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財政補貼政策,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第四,關注行業發展趨勢。創業者應該關注當前行業發展趨勢,及時調整企業戰略和業務計劃,避免過度競爭或市場飽和。第五,保證資金狀況良好。創業者應該保持良好的資金狀況,確保企業能夠按時支付員工工資和其他費用。第六,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創業者應該建立完善的組織架構,包括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等,確保企業能夠高效地運轉。
2.2 個體工商戶風險
大學生創業個體工商戶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是商標侵權。在注冊和使用商標時,可能會有人抄襲或盜用大學生創業者的商標,導致大學生創業者的商標被侵權。如果創業者發現商標被盜用,建議立即采取適當的措施以保護自己的權益。大學生創業個體工商戶還可能面臨市場競爭加劇的問題。在市場上,有些商家采用低價策略來吸引消費者。如果大學生創業者不能及時發現這種競爭加劇的情況,可能會導致創業者的業務受到影響。大學生創業個體工商戶還可能面臨稅務法律風險,在經營過程中,可能會產生增值稅、所得稅等稅款[2]。如果創業者不了解這些稅款的相關法律規定,可能會導致稅務合規方面的問題。總之,大學生創業個體工商戶需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注意事項,以避免法律風險。
2.3 農村經濟組織風險
農村經濟組織風險是指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和組織風險。產生農村經濟組織風險的原因如下:第一,法律意識淡薄。一些大學生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識,導致在創業過程中遇到法律問題時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第二,合同不規范。一些大學生在合同簽訂和履行方面不夠規范,導致雙方利益受損。第三,缺乏合同意識。一些大學生缺乏合同意識,缺乏對合同的認知和理解,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合同問題時無法得到有效的解決。第四,數據不準確。一些大學生在數據收集和分析方面缺乏認真細致的態度,導致數據不準確,影響決策。第五,組織結構不合理。一些大學生在組織結構方面不合理,在創業過程中無法得到有效的支持。第六,溝通不暢。一些大學生在溝通方面不暢通,影響信息傳達和決策[3]。
2.4 知識產權風險
知識產權風險是指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因不了解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可能面臨的知識產權侵權、被侵權等風險。大學生創業可能遇到的知識產權風險如下。第一,商標侵權。在創立新公司時,商標注冊和保護可能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如果沒有充分了解商標法律法規,就可能導致商標被盜用或被模仿,從而侵犯到他人的商標專用權。第二,專利侵權。專利保護的是發明創造的成果,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等。第三,版權侵權。如果沒有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就可能導致軟件、作品和其他作品的版權被侵犯。例如,如果沒有版權保護的源代碼或設計,就可能導致他人將其公開或使用。第四,合同風險。如果沒有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就可能導致合同條款不完善或不嚴謹,從而帶來經濟損失[4]。第五,法律糾紛。如果沒有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就可能導致與他人的糾紛或訴訟。例如,如果沒有版權保護的作品和軟件,就可能導致與他人的著作權糾紛。這些風險需要大學生在創業前充分了解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同時也需要與他人談判和簽訂合同時充分考慮到這些風險。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避免經濟損失和糾紛。
2.5 合同風險
合同風險是指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因法律法規不健全或合同不規范等原因導致的風險。產生合同風險的原因如下。第一,在訂立合同時,大學生創業者可能沒有充分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條款,或者沒有仔細審查對方的身份信息、履約能力等因素,導致合同內容不完整、執行條款不明確或者無效等情況。第二,合同內容不清晰。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認真閱讀合同條款,或者因為對方的意圖或解釋不清而導致理解錯誤,出現合同內容不清晰、執行條款不明確或者無效等情況。第三,法律意識淡薄。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足夠的法律意識,或者因為自己的法律知識缺乏而導致合同內容不完善、執行條款不明確或者無效等情況。其他因素也可能導致大學生創業者面臨法律風險,如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政府監管等。因此,大學生創業者需要認真評估所面臨的法律風險,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合同規定,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降低風險。
2.6 用工風險
用工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用工合同風險。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與勞動力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可能存在用工風險。例如,如果勞動力企業未能及時支付工資或未繳納社會保障費用,大學生創業者可能會面臨罰款、勞動合同解除等問題。第二,知識產權風險。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與勞動力企業簽訂知識產權協議,可能存在知識產權侵權等問題。如果勞動力企業未能及時支付專利、商標等知識產權費用,大學生創業者可能會面臨侵權指控等問題。第三,稅務風險。大學生創業者在經營過程中可能需要繳納各種稅費,如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如果大學生創業者沒有與勞動力企業簽訂稅務協議,可能存在偷稅漏稅等問題。大學生創業者還需要考慮其他法律風險,如勞動合同訂立、員工管理、勞動合同解除等方面的風險[5]。這些風險可能會對大學生創業者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導致其創業失敗。因此,需要采取適當的法律措施來降低用工風險,保障大學生創業者的權益。
2.7 合伙企業風險
合伙企業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工商注冊風險。大學生創業需要辦理工商登記和相關手續,但由于法律法規的限制,大學生往往無法獲得合法的營業執照,這可能導致企業無法正常運營。第二,知識產權保護風險。大學生創業通常需要申請和擁有相關知識產權,但如果知識產權被侵權或者濫用,可能會對企業造成損失。第三,融資風險。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是融資難的問題。在初創企業成長過程中,資金需求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但大學生往往缺乏資金和經驗,難以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和市場機會。第四,勞動糾紛風險。大學生創業經常面臨勞動糾紛問題,如員工工資、福利、工作時間等,這些問題可能會對企業的經營造成影響。第五,合同法律風險。大學生創業通常需要與他人合作,并制定合作協議。然而,由于大學生缺乏法律知識和經驗,很可能無法充分考慮到合同法律問題,導致合作協議存在法律風險。第六,稅收政策風險。創業企業需要繳納各種稅收,包括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增值稅等。如果大學生缺乏相關知識和經驗,可能無法充分了解稅收政策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來避免稅收風險。這些法律風險和商業風險都對大學生創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和法律風險,需要聘請專業的律師或法務人員進行指導和咨詢,同時需要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并采取必要的風險防范措施。
3 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措施
3.1 構建創業服務平臺
創業服務平臺是指提供創業支持和服務的機構,如政府、社會組織、銀行、基金等。這些機構通常通過建立創業園區、孵化器、加速器等設施,為創業者提供場所和服務,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創業服務平臺。第一,孵化基地。這是政府和社會組織建立的創業服務平臺,旨在為創業者提供必要的場地、設施和服務,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第二,孵化器。這是一種由政府或社會組織建立的創業設施,旨在為創業者提供辦公空間、設備和服務,幫助他們實現創業夢想。第三,基金。這是一種由政府或社會組織籌集資金建立的創業基金,旨在為創業者提供資金支持。第四,金融機構。這是一種由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等金融機構建立的創業支持平臺,旨在為創業者提供信貸和投資支持。第五,商業伙伴。這是一種由企業或其他組織建立的創業伙伴關系,旨在為創業者提供商業機會和支持。
3.2 加強政府扶持
大學生創業是一項具有挑戰和機遇的事業,需要政府的扶持和指導。以下是一些大學生創業需要政府扶持的具體措施。第一,政策支持。政府應該制定一系列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創業投資基金、貸款貼息等,來支持大學生創業。這些政策可以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初期的資金問題,降低創業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第二,資金支持。政府應該提供適當的資金支持,包括稅收優惠、貸款貼息、無償資助等。第三,場地支持。政府應該提供合適的場地支持,包括眾創空間、孵化器等。這些場地可以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孵化服務,降低創業初期的場地成本,提高創業成功率。第四,培訓和指導。政府應該提供培訓和指導,幫助大學生了解創業的相關知識和政策,提高創業技能和能力。這些培訓和指導可以幫助大學生解決創業初期的問題,減少創業失敗的風險。第五,社會服務。政府應該提供社會服務,包括市場調研、法律咨詢、稅務咨詢等。這些服務可以幫助大學生了解市場需求和政策法規,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和指導。總之,政府應該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幫助,包括政策支持、場地支持、培訓和指導等方面。這可以為大學生企業的發展提供支持和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創新。
3.3 優化大學生創業法治教育
大學生創業法治教育是指在大學生中普及創業相關法律知識,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提高大學生的法律素質和創業能力。以下是一些大學生創業法治教育的建議。第一,了解創業法律法規。創業涉及到許多方面,包括經營、融資、管理等方面。創業法治教育應該幫助學生了解各種法律法規,如公司法、勞動法、知識產權法等,這些法律法規對于公司的設立、運營和發展至關重要。第二,培養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大學生需要具備基本的法律知識和法治觀念,才能在創業過程中遵守法律法規,避免不必要的糾紛和損失。同時,創業法治教育也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培養他們的法律素養和法治精神。第三,學習如何申請工商營業執照。大學生需要了解如何申請工商營業執照,包括申請流程、所需材料、注冊流程等方面。在申請工商營業執照時,需要提供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公司注冊地址、公司法定代表人等信息。第四,保護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大學生創業的重要保障之一。大學生需要了解如何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如專利、商標、著作權等,同時也需要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避免侵權行為的發生。第五,參加創業相關培訓和實踐活動。大學生可以參加創業相關培訓和實踐活動,如創業咨詢、創業孵化基地等,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創業的各個環節和流程,增強對創業過程中各種問題的應對能力和管理能力。總之,大學生創業法治教育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增強對公司運營和發展的管理能力,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以及合法權益。
4 結語
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較大,因此需要注意自身的創業組織類型,按照不同類型來設定組織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降低法律風險出現的可能性,同時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法律知識的教育,加大國家扶持力度,降低大學生創業的法律風險,保障大學生創業質量。
參考文獻
[1]劉菲. 當代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研究[J]. 理論導報,2022(10):56-58.
[2]高洋. 經濟法視角下大學生創新創業法律風險的防范對策研究[J]. 法制博覽,2022(27):136-138.
[3]孫末非.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分析與防范[J]. 創新與創業教育,2022,13(1):35-42.
[4]房嬌嬌,李泊洋. 大學生創業的法律意識自覺和法律風險防范研究[J]. 中外企業家,2020(10):229.
[5]張雨欣. 高校大學生創業法律風險防范[J]. 法制與經濟,2020(2):146-147.
[作者簡介]邵志敏,男,江西都昌人,廣州航海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大學生創業法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