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隴西縣崇文中學 甘肅 隴西 748000)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應該以更為科學的理念為指導,實施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所以“陽光體育”的理念便應運而生,它旨在以更為科學、先進的理念為引導,創新體育教學方法,合理運用現有的體育教育資源,為學生打造更為科學、開放的綜合型體育課堂,整體提升他們的學習實效性。所以初中體育教師就一定要以“陽光體育”理念為引導,創新體育課堂教學路徑,推動學生獲得身與心的全面成長及發展。
“陽光體育”是一個十分科學的、重要的指導思想,基于“陽光體育”的理念反思了整個初中體育課堂之后,就會發現它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鍛煉缺乏長久性
“陽光體育”理念的核心是要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展開多元化的體育實踐鍛煉,然而從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來看,它存在著學生鍛煉不足的情況。換言之,學生的體育鍛煉缺乏長久性。教師只是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鍛煉,沒有讓他們形成一定的體育鍛煉技能,進而展開各種各樣的體育運動實踐,也無法讓他們在體育課下展開各種各樣的鍛煉,這樣就會讓學生的體育鍛煉效果極其不理想,也將影響他們自由活動的質量。學生的體育鍛煉缺乏長久性,這樣也將影響“陽光體育”理念的全面落實。
(2)鍛煉缺乏針對性
“陽光體育”的理念指出:初中階段的學生至少要具備兩種體育技能。換言之,需要讓學生對這兩種技能實現全盤掌握,并且還能夠積極地運用于生活實踐,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然而縱觀現階段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很少有學生能夠掌握兩種體育運動技能,他們對各個體育運動有一定的了解,也會做一些相應的動作。但是他們并沒有對這些運動實現深層次的探究,很難對一個運動達到“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的效果。教師的體育課堂教學缺乏針對性,自然也讓學生的體育鍛煉缺乏針對性及個性化,也無法彰顯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沒能讓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體育課程教學相融合,久而久之,也將影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整個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
(3)鍛煉缺乏拓展性
“陽光體育”的理念要求初中生每天都能夠鍛煉一個小時,而要想達到這一目標,就需要學生在課堂及課外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學校僅僅只是依靠體育課或者說依靠課間大活動是很難落實“每天運動1 小時”的目標的。基于現階段的初中體育課程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只是將學生的體育鍛煉局限于課內,很難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外體育鍛煉實踐的任務。沒能讓學生借助課外廣闊的時間及空間展開多元化的體育鍛煉,也無法讓體育教學內容由課內延展至課外,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教育。這樣一來,就會讓學生的體育課外鍛煉存在不足的情況,無法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科學的、積極的體育運動意識,最終也無法達成每天鍛煉1 小時的目的,使得“陽光體育”理念的落實存在局限。
在陽光體育的理念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要想優化體育課堂教學的路徑,就可以引入趣味性的元素,充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讓他們能夠自主地投身于體育鍛煉,達成身與心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就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引入各種各樣的趣味化元素,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讓整個課程教學更為高效。
比如,教師在讓學生進行長跑訓練的時候,為了減輕學生對長跑的抵觸心理,并且還能夠在長跑過程中具備積極性與主動性,教師就可以引入多元化的趣味性元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教師在課前可以在家校平臺上為學生推送一些有關于紅軍長征的視頻片段,讓學生在看到這些視頻時,能夠產生一種家國情懷,能夠明白革命先烈在長征途中經歷的艱難與困苦,使得學生能夠做好“吃苦”的準備;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錄音機或者擴音器,給學生播放一些斗志昂揚的音樂。然后讓學生將自己當成長征中的小紅軍展開長跑訓練。整個長跑沒有很細致的規范,不需要學生各跑各的,也不需要他們成群結隊。只是讓他們從起點跑向終點,中間既可以一個人單獨跑,也可以同伴之間互相扶持走向終點。當學生堅持不下去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在旁邊給他們加油打氣,甚至可以直接提著錄音機跟著學生跑。讓學生在這種富有感染力的、趣味性的長跑氛圍中,具備前行的動力和決心,咬著牙堅持下去;最后,當學生完成長跑后,教師就可以創設一些趣味性的體育游戲,讓學生做一些拉伸運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入中國的傳統體育項目——武術或者太極,讓學生拉伸的方式變得更為多元。這樣便能夠讓學生的課堂體育活動變得更為豐富,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夠實現對學生各項素質素養的綜合性培養。比如,在課前教師專注于學生家國情懷的培養,在課中教師專注于學生堅韌頑強毅力的培養,在課后的拉伸環節,教師專注于學生文化自信的培養。不同的環節有著不同的趣味性元素引導,能夠驅動學生展開更為高效的體育學習及實踐探究,讓他們能夠具備自主鍛煉的意識和能力,建構起更為全新的體育課程教學模式,這樣也能夠讓“陽光體育”的理念在初中的體育課程中得到真正的落實。
在“陽光體育”的理念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師在優化課程教學路徑的時候,應該專注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所以整個課程教學要全面地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要尊重學生本身存在著的興趣差異。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去建構適合他們的體育學習課程,這樣才能夠讓整個體育鍛煉更加具有針對性,能夠驅動學生對自己喜歡的體育運動展開深入的探究,形成一技之長,讓這一體育技能催動他們展開多元化的課后實踐。
比如,班上有的學生喜歡籃球,那么教師就可以組建籃球興趣小組,有的學生喜歡足球,就可以逐漸足球興趣小組等等。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劃分不同的體育學習小組。而后借助多媒體教學,為學生推送各種各樣的與籃球、足球等各種體育運動相關的解說視頻,讓興趣小組內部的學生互相探究,在視頻中找到這一體育運動的技巧與手法。而后進行自我練習,形成對這一體育運動技能的自主性學習及創造性實踐。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各個興趣小組拿著自己喜歡的體育器材展開體育運動。教師則需要審視各個體育小組的運動情況,針對他們在運動中存在的不足情況予以指導,實現對學生的啟發和點撥。如上,教師以興趣為引導,能夠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讓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興趣和能動性得到切實地激發,最終延展他們的體育運動方向。在這一過程中,值得注意的是,教師需要讓學生加入兩個興趣小組,這樣才能夠符合“陽光體育”的教育理念。而各個興趣小組在展開了一段時間的體育學習實踐之后,還可以組建班與班興趣小組之間的PK 賽,充分激發每一個學生展開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這些競賽活動中,找到自己的發光點,充分張揚自身的個性色彩。而學生在競賽中也能夠發現自己在這一體育技能中存在的不足,而后在課后與小組內部成員之間互相切磋,互相學習,讓自己的技能素養得到提升。這樣也能將學生課后鍛煉及實踐的時間得到延長,讓學生有更多的運動實踐機會,這樣也能落實“陽光體育”的理念。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貫徹落實“陽光體育”的理念,就應該注重學生的拓展性實踐,讓課內課外有效聯通,幫助學生在課外也能夠展開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無限延伸他們體育鍛煉的時間及空間,讓他們的各項身體素養獲得可持續發展。這樣便能全面貫徹落實陽光體育“每天運動1 小時”的理念,建構更為高效的體育課堂。
因此,為了驅動學生在課后積極主動地進行體育實踐鍛煉,教師就可以充分借助互聯網技術,建構家校體育合作學習平臺。讓家長能夠參與到學生的課后鍛煉中來,實現全家庭全員運動的目標。比如,教師可以每天在家校平臺上上傳各種各樣的運動視頻,比如健美操視頻、瑜伽視頻、太極拳視頻等等。讓家長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運動內容,而后帶領孩子展開體育運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通線上直播的功能,每天晚上定時定點開通直播空間,讓家長進入到直播室中與自己一同鍛煉。通過這種“打卡”的方式,能夠讓教師了解到每一個學生的具體運動情況,了解他們的運動量,進而綜合分析自身的課程教學是否全面貫徹落實了“陽光體育”的理念,進而綜合考量教學模式優化及變革的必要性及路徑。以這種方式,也能夠激發、帶動并引導學生推動他們展開多元化的課后實踐及探究,能夠對學生實現積極的引導,驅動他們主動參與,獲得更多的課外實踐及鍛煉機會,讓身與心獲得可持續發展。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緊扣“陽光體育”的理念,整體優化體育課程教學的路徑。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綜合分析現階段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而后根據問題尋求對應的解決策略。比如引入趣味性的元素,驅動學生自主鍛煉、專注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原則、關注學生的拓展性實踐,實現課內與課外的聯通。通過這種方式,積極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優化課程教學活動,讓整個教學更為高效,帶動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進而貫徹落實“陽光體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