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韻潔
(宿遷高等師范學校)
舞蹈通過肢體進行一系列復雜動作的展示進行思想感情的傳遞和表達,其發展過程貫穿于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之中。在舞蹈之中,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傳統文化元素始終存在于舞蹈發展的軌跡當中。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必須自兒時開始,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舞蹈美育是我們需要常抓不懈的重點工作。就當前國內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現狀來看,仍然存在教學質量不穩定等問題。所以,以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基礎背景推動舞蹈教學改革、進步,是十分必要的。
所謂傳統文化,是指在文明產生之后的一系列演化進程中所涵蓋的能夠反映民族特質內容及其精神風貌的文化的集結,每個民族在其發展歷程中都會以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進行體現。我國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和重要的文化遺產。作為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一個不容忽視的組成部分,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對于提高我國學前期幼兒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高職學前專業學生的舞蹈教學工作不僅承載著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職責,還能夠在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和藝術修養,可以起到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其身心健康的作用。
在我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沉淀了許多獨具特色的優秀文化。這些文化的發展的傳承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融入傳統文化是豐富學生的綜合素養,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手段。對于我國所具備的一些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發揚,可以采取以宣傳教育或文化課程教學、專業課程教學等各種形式來實現。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當中舞蹈藝術是一種獨具魅力的文化形式,在其中也蘊含著其特有的精神價值,無論是單純的舞蹈欣賞還是舞蹈學習和舞蹈展示都是在完成一種精神追求。所以,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高職學前教育舞蹈專業教學有機結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精神層次的提升,對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起到積極的效果。
在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課程當中,學校方面和教師出于各項比賽成績或表演展示的考慮,將教學中心放在了對專業技能的教育方面,而對于培養學生在文化素養的教育重視程度不足,尤其在如何有效導入我國傳統優秀文化方面顯得力不從心。對于這一時期的教學任務,在舞蹈教學中應完成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如專業知識和能力、情感的教育等,對于該類藝術課程需注重發揮其情感陶冶、啟發智慧的美育功能,以便令學生獲得更全面的素質教育。
在舞蹈教學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在積極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還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氣質。例如,在舞蹈中加入我國民間獨特風格的舞蹈動作,在潛移默化間熏陶學生的藝術品位。舞蹈動作的訓練對提升一個人的氣質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傳統文化在舞蹈教學中滲透,可以逐漸改變學生的氣質。讓學生在舞蹈的呈現上更加接近傳統氣質,這樣的教學在身體素質得以提升的同時,更使其兼具藝術氣息。
部分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文化課基礎水平相對不夠牢固,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和應用缺少足夠的重視,對于能夠代表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深意的一些經典舞蹈作品知之甚少。有很多學前專業的教師對于舞蹈教學中過分側重對技能和教法的學習,沒有對傳統文化內容和舞蹈學習的關聯性有正確的認知,認為對將來從事幼兒教學舞蹈授課時的幫助有限,基于這種認識,容易造成學前專業學生對傳統文化內容的學習缺乏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習效果欠佳。
近年來,國內有關高職教育的理念有所變動,部分高職院校專業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出現了一些改變,但是就現狀來看,一些學校針對舞蹈教學的課程設置方面與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和教學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差異。目前,政府、學校及社會公眾對高職教育事業高度關注,普遍認為高職教育結果可以影響學生未來長遠的發展。當前高職教育行業在經歷著一系列變革,部分高職院校所開設的課程內容相對落后,無法滿足行業發展的新變化。而高職院校學前教育舞蹈課程的教學目的主要在于使學生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就業環境。我國學前教育行業發展前景看好,相應的對舞蹈教育的創新、改革要求也在不斷提升,如果專業課程與市場發展的節奏不銜接,無法對現代幼兒教育理念有比較深入的了解,則很難起到提升幼兒教育工作的效果。
國內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中以教學大綱作為教學工作的指引和方向,使其不偏離教學目標,但是在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層面,和舞蹈美育教學的相關標準和具體要求還存在一定的距離。在部分高職院校中,因為受到來自師資力量、課時數量、場地環境、專業設備等因素的客觀影響,在很多學前教育舞蹈教學時經常采取比較傳統的體育課式教學法。在舞蹈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重點強調各項基本功訓練、舞蹈節目編排等內容,使用的教學手法比較單一、陳舊。與此同時,我們需要注意到,舞蹈課程教學內容較多但課時相對有限的矛盾比較突出,很多舞蹈基礎功上不扎實的學生,可能尚未“入門”,課程就已經結束,匆匆進入實習狀態。因此,僅完成規定的舞蹈專業課程教學已屬不易,在此基礎上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舞蹈教學當中則會面臨更多挑戰。除此之外,部分高職院校中的舞蹈教師獲得進修和培訓的、學生參與校外交流、舞蹈賽事的機會較少,這種相對封閉式的教學,對于學生的素質拓展是極為不利的。
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傳統文化能否與舞蹈美育相結合,和院校層面的教學理念是分不開的,教師和學生對于其重要性的認知直接影響學習的最終效果。
第一,學校層面要樹立科學的辦學理念。不僅重視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也重視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尤其是對于學前教育專業來說,需要注意培養其高尚品德、深厚的文化功底和精湛的職業技能,防止出現過分看重技能層面的教育和學習,忽視素質培養的功利的想法。
第二,學校、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無論是負責專業課的教師還是人文課程的教師,應當打破桎梏進行充分的交流和協作,能夠從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深入挖掘自身課程內的相關教學素材,在日常授課當中將傳統文化當中的“精華”有機融入于教學內容,以此促進傳統文化和舞蹈專業教育相互促進、相互成就。
第三,學生應當具有正確的學習理念。作為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應當摒棄“技能至上”“文化素質無用”的錯誤觀念,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文化課的學習當中,應尤其注意對于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和研究,在課余時間多接觸和國內一些傳統民族舞蹈、經典表演劇目,在進行舞蹈的學習和表演中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
好的教學模式并非一味地灌輸知識,而是教師可以通過言傳身教、與學生的充分互動,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相關知識的框架,才能確保舞蹈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收獲預期的效果。
首先,注意加強師資建設。在教師能夠有充足的時間、精力用以深入研究舞蹈教學的情況下才能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學校方面需要保證舞蹈教師數量符合教學要求。對于在職舞蹈教師,學習可以利用外派學習、進行專業培訓等方法,提高舞蹈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在此期間,需要針對傳統文化內容對舞蹈教師進行培訓教育,確保舞蹈教師對我國傳統文化具有深入的理解能力并能夠在教學當中與實踐相結合。
其次,加強考核管理。在進行舞蹈課程的考核時,應當將部分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有所體現,可以作為舞蹈課程考核的相關依據。設置舞蹈課程教學目標時應當確保舞蹈課程教學理念可以充分落實。例如,在舞蹈課程期末考試測評時,將學生的傳統文化學習和實踐情況反映其中,有效提升學生進行各種活動的積極性。
最后,加強資源共享。高職院??梢酝ㄟ^邀請舞蹈方面、傳統文法教育方面的專家到學校開辦講座、兼職授課等方式,對現有教學資源進行多元化的提升。也可以與其他院校加強溝通和交流,互相邀請雙方的優秀舞蹈教師定期授課、資源共享。
針對舞蹈課程課時有限的問題,可對當前執行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進行調整和改進,適當增加舞蹈教學課時,以保證該課程教學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圍繞舞蹈課程教學內容,在課程中設計與之相關的傳統文化教學內容,為了避免該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需要將具體學時和學分等要求進行明確。在舞蹈課程當中對于舞蹈基礎和技巧的訓練也不可放松,舞蹈之美在于舞者可以實現優于他人的身體的柔軟度和力度,并將其完美統一。按照舞蹈課程的教學大綱,通常在第一學年,需要針對基本功進行重點訓練,側重體現舞蹈者的身體柔軟度和力度。其中“柔軟度”需要經過規范的系統化訓練,使身體的關節部分韌帶能夠較訓練前更加深長延展,有利于身體各個部分進行協調配合,使舞蹈過程中更加舒展自如。而針對身體力度的訓練則重點鍛煉身體肌肉和骨骼的耐受力、控制力、支撐力等項目,在做出一些強度較大的動作時可以有效彰顯舞者的力量能力。
根據舞蹈教學大綱的要求,對高職院校學生在校兩年半內的時間進行統籌計劃和科學安排。比如,計劃在學生進入學校的第一學年,需要達到怎樣具體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專業訓練。在第二學年,已經具備了基本舞蹈功底的基礎上,可以安排進行一些較高難度的舞蹈組合表演,在此期間進一步鍛煉學生通過舞蹈視頻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在最后一個學期,學生可以有能力進行一些幼兒舞蹈或青年舞蹈的節目編排。在這一計劃當中,秉持由易到難的原則,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循序漸進,在緊張有序的教學中,實現學生舞蹈綜合能力的提升。
為了有效地豐富教學資源,需要在教學當中增加我國民族舞蹈、傳統文化相關內容。例如,準備與傳統舞蹈體系有關的書籍資料、報刊或影音資源的,便于學生更多地接觸和了解我國優秀的歷史文化,深入挖掘傳統舞蹈的背景知識。條件具備的高職院校需要增設傳統舞蹈專業訓練教室、排練廳等硬件設施,準備參加活動的道具、服飾等資源。
當前互聯網、多媒體等技術發展迅速,可以借助先進的技術力量進行教學方式的改進,比如進行理論教學、形體示范時,通過優秀的多媒體資源使學生更加直觀地領略其中的要義。教師需引導學生對涉及傳統文化的相關著作、優秀舞蹈影音資料等進行深入地學習和探討,進一步拓寬學生的學習渠道,激發其學習興趣。例如,在課堂教學之外還需增加學生的自學環節,布置對于所學舞蹈相關內容的查閱資料、理解相關文化知識等,內容涉及民族文化、地理環境、宗教信仰、人文風俗、歷史演變、服飾文化、舞蹈的發展和傳承等情況,引導學生能夠從民族舞蹈的動作當中主動思考、提煉其相關特征。
綜上所述,目前選擇舞蹈專業的學生越來越多,已逐漸發展成國內的熱門專業,這和社會發展動向有著緊密的聯系。高職院校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的教學目標在于使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者獲得更全方位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肩負舞蹈教育和傳承民族文化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