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蘇云
摘 要: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尤其是智慧科技的快速發展,使得體育教學模式、方法、路徑都有了新的載體。為開展適應教育信息化的教學活動需要,依托于“互聯網+”的發展成果,搭載智慧應用的體育智慧課堂應運而生。本文以教學課例“前滾翻”作為研究基礎,提出了體育智慧課堂的應用價值和開展策略,力求為體育智慧課堂的推行提供借鑒依據,探索出教學實踐中易于操作的新型教學模式。
關鍵詞:體育教學 智慧教學 應用價值 開展策略
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對于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起著重要作用。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體育教學模式、方法、路徑不斷革新。這要求體育教師必須提高業務能力,不僅要會用信息技術和智慧技術,還要將體育學科知識與新技術手段有機融合,學會運用智慧手段分析、解決體育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2021年6月2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體育與健康〉教學改革指導綱要(試行)》,對打造高質量體育課堂、提升體育教育質量、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慧教育背景下開展體育教學,已是廣大體育教師提升自我的必由之路。
一、開展體育智慧課堂的必要性
1.彌補了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不足
傳統體育課堂的教學形式拘泥于“一教一學一評”,即教師進行示范講解,學生模仿練習,教師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結果評價。這種教學手段相對落后,課堂氛圍不夠活躍,傳輸信息方式單調,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新時代的學生具有強烈的求新意識,傳統體育教學方式帶來的課堂效果與學生的學習需求存在較大差異。如果教學中缺少鮮明的時代特色,學生會感到厭倦,學習效率和效果必然大打折扣。體育智慧課堂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集聲、光、電、圖像、動畫于一體,教師可借助顯示終端使體育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構建起師生之間順暢的知識信息與情感信息交流回路,學生也由此獲得輕松愉悅、耳目一新的體驗,自身思維因興奮而變得敏銳。此舉不僅在形象的感染和智慧的啟迪中實現了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技能素質的內化、深化,而且在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優化學生體育訓練過程、挖掘學生體育技能潛質等方面也彰顯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必要性。
2.用趣味化的學習形式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中常表現出求知欲旺盛、思維活躍、模仿能力強的個性特點。他們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是自覺學習的主動性以及思考問題時注意力集中的穩定性一般不夠。所以,用趣味化的學習形式調動學生的興趣愛好,對于集中學習注意力,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具有決定性的作用。體育智慧課堂融入了學生喜歡的元素,比如平板電腦。學生運用平板電腦可進行微課自學,可互相拍攝技術動作,可進行線上評價。這樣的學習方式易受學生喜歡。學生對教師所設計的學習內容會有更深的理解,時刻保持興趣,有利于抓住技能學習重難點,克服練習的惰性和枯燥性,達到鍛煉身體、收獲知識的目的。
3.搭建師生、生生共享的互動平臺
體育智慧課堂是以多媒體、信息化設備為載體開展的高效課堂。教師可將網絡平臺上下載的課程資源、自制的課程視頻及其他學習鏈接,通過即時通信軟件、手機軟件等推送給學生。在家長的監督與指導下,學生可以不受時空限制地開展體育學習,時刻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學生也可以錄制技術視頻,并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習狀況。生生之間也可以交流借鑒、相互促進。瀚城小學自2020年起,堅持使用線上軟件“釘釘”作為在線互動學習載體。如教學課例“前滾翻”的實施教師,在課前發布前滾翻的預習資料,之后通過“釘釘”軟件收集學生前滾翻的動作小視頻。教師成功地把教學互動搬到課下,積極地引導學生完成了自學與自測,讓每個學生都能夠按時、按量、保質、優秀地提交作業。
4.有效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
優秀的體育教師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和較高的理論水平,還需要夯實各項業務能力,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要努力求索,適應時代的變化和教學改革的潮流,要轉變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和學習技術的方式。智慧化、信息化技術作為體育課堂教學新的“載體”,為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提升、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搭建了一個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學習平臺。教師在應用新手段的同時,要時刻堅守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探索“智慧”“信息”帶來的優質資源,從而為提高小學課堂教學質量提供必要的手段支持。
近百位體育教師參與了教學課例“前滾翻”的觀摩活動,調查問卷分析如下表。
由表1可知,大多數體育教師支持開展體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并愿意嘗試采用這一新穎的教學模式進行體育教學。體育智慧課堂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提高學習效率,增強教學效果,但大部分體育教師認為智慧課堂加重了教師的工作量。
由表2可知,體育教師普遍認為武術和健美操是最適宜開展體育智慧課堂的運動項目。選擇健美操這一選項的體育教師最多,選擇田徑這一選項的體育教師最少,除了“其他”這一選項之外,每一個選項所占的百分比均超過了50%,說明大多數體育項目均可以嘗試開展體育智慧課堂教學模式完成教學。
由表3可知,大多數的體育教師認為技術教學和視頻解析更重要。選擇視頻解析這一選項的體育教師最多,少部分體育教師認為不可忽視微課制作和知識問答環節。綜上所述,智慧課堂教學可以有效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
二、如何應用智慧技術開展體育智慧課堂
開展體育智慧課堂,應在傳統課堂的基礎上,結合信息技術和智慧平臺所構建的交互網絡,在體現健康性及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引領作用。教學課例“前滾翻”的實驗對象是小學三年級學生,學生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強。“前滾翻”技巧的練習可提高學生的柔韌性和協調性,教師在教學設計時應制定符合小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的教學內容。課堂實施時應注重以下幾點:
1.學情分析科學詳盡,課堂教學強調針對性
體育智慧課堂打破了傳統體育課堂“盲”教“死”練的弊端。以小班制教學為原型,結合學生前一個單元的學習基礎,課前發放理論學習資料,要求學生完成基礎學習任務并錄制自學視頻,幫助學生明確課堂學習目標。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可做更清晰的診斷,有利于關注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學生給予相應的教學指導,真正做到精準教學。
如“前滾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導入環節通過播放學生課前錄制的視頻,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很多學生在家長的保護與幫助下,已能完成前滾翻動作,部分學生已開始嘗試獨立完成前滾翻動作。教師通過語言引導,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展示出學生的學習成果,確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同時,教師了解了學生是否認真完成課前學習,有助于掌握學情,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在教學中可給予適當幫扶和保護。
2.探究合作式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互幫互助、自學自練
在設計教學內容和安排課堂教學時,體育教師應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氛圍,避免學生被動學習。教師可采用探究式合作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每個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自由自主的狀態下,學生更能積極主動地學習體育知識,獲得更多的成長和收獲。
如“前滾翻”的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學生自己總結出“一蹲二撐三低頭,團身滾動像圓球”的動作要領。學習初期,一人做動作一人保護與幫助,雙人互相配合,不會出現學生無事可做的現象,還能同時學到動作技能和保護技巧。這種互助自練的學習方式趣味性極強,學生參與度極高,不會覺得枯燥,動作質量普遍提升,練習效果很好。
3.課堂反饋及時,評價方式直觀有效
體育智慧課堂的課堂教學即時反饋及評價更加直觀,具備高互動性。分組練習時,可由小組長帶領組員進行學習,組員共同交流,互相評價。小組長輔助拍攝視頻,并收集視頻共享至大屏幕。通過回放和慢放功能,學生能夠看到各組的學習情況,對照自身動作,開展自我評定,同時也能相互給予評價。學生有問題可即時提問,打破了以往“教師提問,個別回答”的傳統提問模式,轉變為“學生提問,人人回答”的高效提問模式。
如在“前滾翻”的課堂教學中,共三次運用平板電腦拍攝:一是教師播放完微課視頻之后,對照個別學生的動作進行拍攝,目的是幫助學生加深對動作要領的理解;二是兩人一組練習時,一人做前滾翻動作,一人進行拍攝,拍攝的同時互相指出技術問題,比如起始準備姿勢要低頭,翻滾要團身等,這一環節體現了反饋的及時性和評價的有效性;三是學生在教師帶領糾錯之后,再次練習技術動作,此時學生的動作已有進步,拍攝時也更加有信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利于鞏固課堂效果。
4.創造性地運用智慧交互系統
開展智慧課堂符合與時俱進的教學發展理念。體育智慧課堂是多元化、虛擬化、創新式的課堂,體育教師檢驗課堂教學成果的方式不斷創新,運用智慧交互系統,能更好地實現現代化教學。智慧交互系統包括智慧游戲系統和智慧問答系統。智慧游戲系統是教師利用平板電腦和投屏上的觸屏功能,設計切合教學內容且易于操作的益智類游戲,游戲具備一定的趣味性和競爭性;智慧問答系統是高度互動的功能模塊,以提升學生知識儲備為基礎,幫助學生鞏固理論學習為目的,是創新性的線上提問方式。
如“前滾翻”課堂教學中,教師將“做前滾翻動作,頭著墊的準確位置是哪里”“做前滾翻動作,當翻滾至什么位置時,應迅速屈膝收腿”“做前滾翻動作,應做好相應部位的熱身活動,特別要加強頭、頸、肩和上肢關節的活動,正確與否”這三個問題在線上發布給學生,學生在個人平板電腦上完成作答,教師觀看學生的回答狀況,做出有針對性的講解與回顧。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發展,體育智慧課堂即將成為體育教學活動、體育課程實施新的驅動力,應引起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廣大體育教師應開拓創新、繼續專研,爭取創造出讓更多學生喜歡的智慧教學課例,讓體育課堂教學走在時代的前沿。
參考文獻
[1]聶鳳華,鐘曉柳,宋樹強.智慧課堂:概念特征、系統模型與建設案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6(06).
[2]戚磊磊.傳統與現代體育課堂教學模式的利弊探析[J].科教文匯,2010,10(30).
[3]陳家洛.談如何開展趣味化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J].田徑,2021,08(01).
[4]趙文映.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質水平的路徑研究[J].運動,2018,01(20).
[5]賈智敏.智慧課堂下的體育教學教育效果的高效性研究[A].《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科研成果匯編(第七卷)[C],2018.
[6]韓業亮.利用小組合作提升小學體育課教學效率[J].田徑,2021,08(01).
[7]夏秀禎.以錄像科技探討及分析“反饋”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199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