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羨
摘 要:少先隊教育活動對小學生的思想行為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教育激勵作用,將“紅領巾獎章”評價融入學生發展綜合素質評價內容體系中,有效調動少年兒童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少先隊員的組織認同感、歸屬感、光榮感,促進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本課題以“紅領巾獎章”評價方式為核心,結合學校實際,將學生發展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有效融合,有助于優化“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我校根據《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的要求和《清豐縣第三實驗小學紅領巾獎章實施方案》,在少工委“紅領巾獎章”評價的基礎上,結合學校實際將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的“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審美素養、勞動和社會實踐”五方面內容有機整合為學校的特色章,具體為雅學章(學習好習慣章、創新小達人章、學習小標兵章),雅德章(文明禮儀章、孝親尊師章、自律自理章),雅趣章(藝術達人章、科學探索章、自信陽光章)。制定適合各年級的爭章標準,科學配置爭章任務,根據小學生行為、思想、年齡等特點,優化設計爭章活動,調動小學生的知識學習欲望,提升少先隊員的光榮使命感,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
關鍵詞:“紅領巾獎章” 評價機制 綜合素質 有效融合
“紅領巾獎章”是學校少工委為考核少先隊員日常表現而進行評價、激勵、教育的重要載體,由基礎章、特色章、星級章三部分組成。國家少工委出臺的《“紅領巾獎章”實施辦法》明確指出:各級少先隊組織在全面落實各類獎章活動時,要立足于少先隊員的思想觀、價值觀、發展觀的健康培育,將政治教育、紅色文化教育引入其中,不斷深化少先隊員對少先隊組織、少先隊標志的認識理解,使“紅領巾獎章”評價激勵體系與少先隊員成長全過程深度融合,將紅色基因根植于少先隊員的血脈,持續提高少先隊員的責任感、榮譽感、使命感。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以品德、學業、身心、審美、勞動、實踐為核心內容,以國家教育方針為導向,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2019年6月13日)、《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2022版)和《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教基〔2021〕3號)為主要依據,其目的在于促進少年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明確學生在身心成長方面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進而因材施教,培養學生適應新時代社會發展的能力,助力新時代課程改革,扎實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
少先隊活動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紅領巾獎章”評價為少先隊組織和學校德育教育評價創設了重要載體,學校大中隊輔導員在“紅領巾獎章”評價教育中發揮關鍵的指導作用。從本質上看,“紅領巾獎章”在“少先隊員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中具有核心載體地位,雖然激勵評價工作主要由少先隊組織開展,評價的方式方法具有濃厚的少先隊組織特色,但其能夠與少先隊員思想教育、知識學習、文化培養、政治教育、實踐體驗有機融合,將有效提升少年兒童的綜合素質。
目前,我校輔導員和班主任均由同一位任課教師擔任,一人多崗,事務繁雜。在少先隊員開展“紅領巾獎章”爭章評價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時容易出現重復評價的現象,無形中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實際工作中,“紅領巾獎章”評價體系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是兩套相對獨立的評價體系。為有效地把學生發展評價融入學校日常生活中,我們亟待尋找一種適合新時代少年兒童綜合素質發展的評價方式,推進少年兒童綜合素質評價。課題組認為,在持續優化現行“紅領巾獎章”爭章評價激勵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情感特點,尋找更有效的評價激勵方式和方法,加強“紅領巾獎章”評價激勵體系實踐效用顯得尤為重要。
一、依據少先隊員年齡特征,完善“紅領巾獎章”特色章章目,全員參與設計特色章樣式
課題組依照全國少工委《關于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 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的總體思路,首先對學校少先隊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了深入且系統的分析,將“紅領巾獎章”激勵評價內容和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的內容進行細致研究對比,把二者評價內容中沒有融合的內容設為“紅領巾獎章”特色章。這一做法和《“紅領巾獎章”實施辦法》中各少先隊組織可以圍繞“五育全面發展”的要求,自行設定頒發“紅領巾獎章”特色章的要求相吻合。經研究對比發現:學生發展質量評價中的品德發展(B1理想信念)與“紅星章”的爭章標準相融合,品德發展(B2社會責任)、身心發展(B7健康生活)與“紅旗章”的爭章標準相融合,勞動與社會實踐(B11勞動習慣、B12社會體驗)與“火炬章”的爭章標準相融合。把品德發展(B3行為習慣),學業發展(B4學習習慣、B5創新精神、B6學業水平),審美素質(B9美育實踐、B10感受表達)這六個方面整合為以下三類特色章:雅學章(學習好習慣章、創新小達人章、學習小標兵章),雅德章(文明禮儀章、孝親尊師章、自律自理章),雅趣章(藝術達人章、科學探索章、自信陽光章)。然后根據學生發展質量評價的相關指標,將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健康發展、審美素養發展、勞動與實踐發展作為學校特色章融入學校“紅領巾獎章”爭章評價體系,形成一套完整而有效、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紅領巾獎章”評價激勵體系,以激發少先隊員的組織認同感和歸屬感,進一步提高少年兒童的核心素養,促進他們成長為符合社會未來發展要求的全面型人才。
在“紅領巾獎章”爭章活動實施過程中,為激發少先隊員的爭章積極性,促進少年兒童全面發展,結合學校的工作實際,大隊部號召全體輔導員和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學校的“紅領巾獎章”特色章和“三實”少年星級章設計,開展“我的獎章我設計”征集活動。設計內容:①雅學章(學習好習慣章、創新小達人章、學習小標兵章);②雅德章(文明禮儀章、孝親尊師章、自律自理章);③雅趣章(藝術達人章、科學探索章、自信陽光章);④“三實”少年星級獎章。

經課題組成員和學校美術教師共同研究,最終確定章目樣式。
特色章樣式如下:
“三實”少年星級獎章樣式如下:
隊員設計的圖樣如下:
二、輔導員牽頭,全學科教師積極教研、科學實施,形成爭章模式,制定爭章標準,明確爭章細則,細化爭章任務
學校少工委和教務處緊密結合,制定《清豐縣第三實驗小學“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實施細則》,中隊輔導員和各學科教師分年級、分科目積極教研,制定適合本年級組的爭章目標,明確爭章細則,細化爭章任務。編制《“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手冊》,一至六年級各融入了兩枚特色章,每個章目在小學階段至少有兩次爭章機會,確??茖W精準爭章的實施,確保每位隊員均能輕松順利完成爭章目標,最終爭得“三實”少年星級章。
在如何把特色章有效融入“紅領巾獎章”爭章體系的問題上,課題組成員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構建出“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模式。
課題組成員在大隊部的指導下,號召全體輔導員和少先隊員積極參與制定特色章爭章標準,有效融入“紅領巾獎章”評價體系。明確基礎章、特色章、星級章的發放比例與方法,創設全員參與爭章的氛圍。
三、規范“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實施流程,開展豐富多彩的爭章活動,激勵少先隊員樂于參加爭章實踐,完成爭章目標
規范制定“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實施流程,具體為:
1.定章
各中隊對照爭章細則,以《少先隊活動》一書為基準,學期初年級組確定本學年爭章的任務內容和要求,制訂中隊爭章計劃,確定爭章章目。
2.爭章
(1)每個中隊的輔導員與各中隊優秀成員組成評章委員會,嚴格監督各中隊作用的發揮情況,并提供針對性輔導。
(2)爭章活動要有階段性目標,少先隊員學習獲章標準,遵照爭章標準編制爭章計劃。中隊輔導員在整個過程中給予監督和指導。結合學校、中隊爭章目標,布置爭章園地。
(3)輔導員和少先隊員充分研究爭章內容,制訂具體的爭章活動計劃,每月組織開展一次爭章課,并將爭章活動信息記錄在《中隊輔導員手冊》中。
(4)輔導員引導隊員規范填寫《“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手冊》,大隊委定期進行抽查。
3.考章
(1)基礎章及特色章:以內容豐富的爭章辦法和多樣化的爭章形式,激發隊員們參與成果展示和考章的積極主動性,全體隊員通過自評、小隊評、中隊評進行考評,完成爭章目標即得一枚獎章。
(2)星級章:每年5月底,由中隊輔導員根據隊員全年獲得獎章數量,推薦學校一星章候選人;由中隊組織獲章隊員填寫申請表;報學校少工委審核通過后進行公示,無異議方可獲選。
(3)考章記錄:獲章隊員把獎章貼紙粘貼在《“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手冊》中,做好考章記錄。
4.頒章
中隊負責頒發基礎章與特色章。頒章活動可定期開展,也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頒章日期,原則上每月有一次少先隊活動課用于爭章、考章活動。對表現突出的隊員,可由大隊部給予頒章。
5.護章
加強獎章文化教育,提高少先隊員護章意識,把爭得獎章轉化為少先隊員砥礪奮進的動力,促進少先隊員取得更大的進步。中隊輔導員要在中隊陣地布置爭章展示臺,激勵隊員繼續努力。
少先隊輔導員經過參與課題研究、聆聽專家指導、參加專題培訓,專業素質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爭章過程中,中隊輔導員充分調動隊員積極性,讓隊員自主設計活動全過程。例如,在特色章的設計時,我們開展了“我的獎章我設計”活動。隊員們發揮想象,為獎章設計出謀劃策,涌現出了許多優秀作品,增強了隊員的自信心,提高了隊員的成就感。再如,我們開展了“英雄故事會”“英雄朗誦會”“英雄歌唱會”等活動,輔導員及時獎勵傳承章,隊員非常開心。如二年級的輔導員根據隊員活潑好勝的特點,每爭一枚章,都要求隊員制定好此階段的奮斗目標,然后激勵隊員去積極爭取。在輔導員的指導下,少先隊員可以自主開展豐富多彩的“紅領巾獎章”評價爭章活動。多元的評價方式與激勵,獲得獎章的成就感,激發了隊員積極參與活動的能動性,增強了他們的榮譽感。將“紅領巾獎章”有效融入少年兒童綜合素質評價,符合當前“雙減”政策要求的評價方式,助力“雙減”政策在新時代教育教學工作中的落實開展。
“三實”少年“紅領巾獎章”評價模式的構建,創新了教學評價形式,優化了學校教育評價機制,提升了輔導員專業技能,并能有效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有助于推動學校少先隊和整體教育教學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意見[EB/OL].http://www. 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102/ t20210204_512507.html.
[2]中共安陽市委辦公室.中共河南省委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少先隊工作的實施意見[EB/OL]. https://www. henan.gov.cn/2022/06-06/2462372.html.
[3]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全國少工委.關于構建階梯式成長激勵體系增強少先隊員光榮感的指導意見 [EB/OL]. https://zgsxd.k618.cn/zyb/201912/t20191231_17933805. html.
[4]教育部等六部門.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標(2021版)[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 s3321/202103/t20210317_520238.html.
[5]魏慈瑛.用好“紅領巾獎章”,讓少先隊員光榮感更強[J].輔導員,2021(1).
[6]吳海云,邵婷.融合“紅領巾獎章”與區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實踐探索[J].輔導員,2021(1).
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2022年度專項課題“紅領巾獎章評價機制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有效融合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2022SZX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