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春燕
關鍵詞:小學數學;雙減;作業設計;優化措施
小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學習需求和不一樣的發展要求,其理解能力有強有弱,認知水平有高有低,需要教師分層教學,利用分層教學法,促進其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不斷提升他們的成績水平。教學實踐中的科學分層,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那么,數學作業的分層設計,也將同樣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發展,將帶動學生深入學習數學,發現數學課程的魅力,對于這門課程產生濃厚的興趣。分層布置作業任務,高效落實雙減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學生的畏難情緒,使學生快樂地學習數學,形成自己的學習風格,充分夯實理論知識,得以在高質量發展中不斷實現自我的價值。
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思維活躍。教師在設計多樣化的小學數學作業時,應考慮到學生的這種心理需要,并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游戲化的作業設計。在游戲化的教學中,教師會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讓他們意識到,數學并不是一件無聊的事情,而是一種很好的體驗。
例如,在講授《角的度量》時,教師就可以調整自身的教學策略。在設計作業時,可將本課程所學的知識與美術相結合,讓學生畫出各種多邊圖形,并認識到多邊形與角度的關系,從而能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角的測量。教師還能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多邊形邊的條數與角度的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對數學的正確理解,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們能夠體會到數學對于自己的發展有多么重要,很多學生都能在做完數學作業后,對自己的學習態度有所改觀,增加了作業的多樣性,同時也能使學生在游戲中對數學進行反思。
在數學作業的布置上,教師要注意不斷豐富作業內容,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結合學生的數學教材內容進行講解,在作業布置上可以適當進行教材內容的補充和擴展,讓學生掌握生活中的數學知識,將課堂中所學的數學原理進行有效應用,通過這種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讓學生真正了解到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價值,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圖形的運動》一課時,需要讓學生掌握圖形平移以及圖形對稱的相關數學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傳統文化中的剪紙藝術,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剪紙藝術中的對稱數學概念的應用,從而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數學美。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自主進行圖形旋轉相關數學知識的學習,適當進行本節課所學內容的擴展,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視野。
開放式習題的聯系能夠讓學生進行多方位的思考,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老師在設計作業題目時,可以將數學題與現實生活相聯系,設計一些開放式的習題,與現實生活聯系可以讓學生將所學習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學以致用,開放式的習題能夠讓學生做題時有多種答案,多方位的思考,對于一道題有多種解法,在一道題中可以學習到多種的解題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三年級下冊數學《數據的整理和表示》中,學生可以通過模擬開店的方式進行解決數學題,在一堂趣味數學課上進行,學生選擇自己想開的店,然后選擇社會調查的方式調查市場需求,調查的方式多樣化,學生再根據調查的數據進行整理,整理的方式也是多樣化,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整理方式進行整理,這種開放式的課堂,可以開發學生的大腦,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在趣味作業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評價是數學作業設計中必不可少的一環。然而,近年來,由于學校教育水平的提高,傳統的家庭作業評價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在進行多元作業設計時,要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在教師評語中,學生能夠更好找到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從而建立起對數學學習的信心。學生樂于通過別人的意見來改善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并樂于與別人分享自己的優點,以達到提升班級整體數學能力的教學目的。另外,通過合理的多元評價,可以讓教師們更好地理解學生在數學上的困惑,從而更好地指導下一次的教學活動。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教師在“雙減”之下,將家庭作業從原有的任務中剝離,轉變為根據學生的性格和興趣和他們的特點,進行新的作業,減輕他們的學習負擔,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總體工作流程的方針,在不影響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雨淺談“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小學生(下旬刊).2022(01):47-48.
[2]洪淑媛,張志龍.小學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研究策略[J].新教師,2022,No.131(11):48-49.
(作者單位:湖北省利川市東城街道辦事處巖洞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