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鋼
美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是培養人全面發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段時間以來,社會上對美育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美育就是寫寫畫畫。近來,筆者讀了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黃樂佳老師編著、吉林攝影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大學生美育實踐探究》一書,受益很多、思考很多。
讀《高校大學生美育實踐探究》讓我明白美育內涵如此豐富。書中詳細講解了美育的基礎理論,系統總結了美育的本質和特點、結構和功能等內容。在“大學生美育的本質和特點”這一節,作者提出“美育是促進人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意識的發展,是給大學生帶來積極情感,是對大學生完善人格的引導,是對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空間的開拓”,并從美學、教育學、心理學、哲學多個角度進行闡述,讓人耳目一新,打破了美育是藝術教育、知識教育、技能教育的功利化思維。針對美育是審美教育、情操教育、心靈教育、創造教育的本質,作者詳細分析了高校大學生對美和審美的理解現狀,“小心翼翼”地針對高校在開展以美成人的美育時,提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原則和方法。作者旗幟鮮明指出,“人格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應該循序漸進,在多樣的愉悅學習中潛移默化”,應該堅持樂中施教、潛移默化、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四個原則,這為美育重回正軌指明了方向。
讀《高校大學生美育實踐探究》讓我發現美育方法如此之多。高校大學生美育是不是全是高校的責任?對此,作者沒有直接給出否定答案。而是從自然美與大學生美育實踐指導、社會美與大學生美育實踐指導、高校校園文化的美育構建三個章節,引導社會、家庭、學校共同參與高校大學生美育工作。在“社會美與大學生美育實踐指導”章節,作者講述了人的美、勞動美、交際美、環境美、飲食美等不同內容,同時引用大量大家熟知的生動案例將社會美的內容描述得豐富多彩、千姿百態,如飲食美中引用“滿漢全席”銀器等諸多例子,讓人一看就感覺畫面感十足。作者通過一個個生動案例,告訴大家美就在身邊,告訴大家“美學人人可學,美育人人可參與”,作者還貼心地在每一章節最后配備審美指導,恰到好處“授人以漁”,讓“美學是什么,美育干什么”連貫起來,邏輯自然嚴謹,如行云流水。
讀《高校大學生美育實踐探究》讓我懂得上好美育課的方向在哪。《高校大學生美育實踐探究》作為一本高校教學讀本,全書不僅內涵豐富、內容全面,針對性也強,作者對高校美育課程現狀、建設方法、提升策略都給出了具體的理解和建議,在高校美育課程相關內容上的理念也較新。如作者提出的“加快美育理論與美育實踐融合”“推進美育課程向課程美育轉變”等創新性觀點,以及知識傳授、實踐體驗、環境熏陶、自我教育、朋輩交流等美育教學方法,與新時代高校大思政教育“三全育人”改革要求契合,緊跟時代發展需要,具有一定的現實指導意義。特別是作者專門對德育與美育協同發展進行了專門研究,肯定了美育的德育性,肯定了美育對學生健全人格塑造的突出作用,讓美育的落腳點更準確、意義更豐富,更符合“立德樹人”這一高校根本任務的要求。同時,作者不是“只談方向,不提方法”的漫無邊際亂談,作者以對學生負責的嚴謹態度,全書既談方向、又談方法,在“大學生德育與美育協同發展的對策創新”這一節,作者從創新理念、創新管理、創新載體三個方面對德育與美育如何協同發展給出了許多具體建議,僅在創新載體上,作者就對創新課程載體、創新活動載體、創新網絡載體都進行了詳細說明,讓書本不僅既具專業性,還具實用性。
作者黃樂佳從事宣傳文化工作10 多年,曾獲湖南省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個人。作者在承擔學校宣傳文化工作的同時,還始終堅守一線教學工作。既具有美育的豐富實踐經驗,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美育從不是單打獨斗。《高校大學生美育實踐探究》貼近實際,而不是泛泛而談,既概括了美育的相關理論知識,又總結分析了美育的現狀不足和成功經驗,還明確分析了新時代美育的方法路徑,特別是許多觀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全書理論總結準確、應用恰到好處,理論與實踐相互呼應,值得高校教育工作者,乃至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認真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