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從湖南第一師范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畢業后,李小雪踏進藍山縣早禾學校,立志“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到音樂,讓音樂走進每一個孩子的生活”,然而現實是:由于缺老師,她一個專職音樂教師被安排執教語文。
從音符的“Do、Re、Mi、Fa”換成拼音的“b、p、m、f”,是“斷崖式”的重頭再來。她一步一步摸著石頭過河:向其他優秀老師請教,一起研究教學方法;堅持上公開課,晚上還會一個人在教室里反復試講;積極參加校內外組織的教學研討活動,通過閱讀、觀摩名師課堂等各種方式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水平。
針對農村小學語文教育現狀,她因材施教,積極探索適合于鄉村孩子們的學習方法。她經常開展繞口令大賽、猜謎大王、飛花令等一些有趣的活動,帶領學生感受中華語言文化之美。她集思廣益,打破傳統教學課堂,把音樂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中,設置音樂加律動的小游戲,將詩歌改成歌曲,配樂朗讀等。她的課,是語文課,也是音樂課。
從被動擔任語文教學,到主動去打磨語文課堂,李小雪的語文教學水平迅速提高。2019年參加“國培計劃”成果展示優質課競賽獲特等獎,2019年至2021年三次參加湖南省中小學教師在線集體備課大賽獲獎,2021、2022年兩次獲省級精品課;2023年參加永州市第三屆中小學青年教師教學競賽獲二等獎……今年8月,27歲的她,被推薦評選永州市優秀教師。
從教6年來,李小雪一直有個習慣,堅持每天放學去班上做一名“醫生”,總結學生這一天的表現,像一只啄木鳥一般,把她的小樹苗的小毛病小缺點全部“啄出去”,同時,也“琢磨”出一個個學生的閃光點。
在早禾學校,大家都知曉李小雪班上是沒有班委會的,但是班級凝聚力總是超出一般,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也特別強烈。她管理的班級,學生們輪流當班干部,主動跟著老師學習,發掘自己的無限潛能。
鄉村學校缺乏專業藝術教師,為了豐富孩子們的課堂,李小雪在班上開設音樂社團,每周三,她細致地給孩子們講解樂理知識和吹奏技巧。在她的指導下,孩子們在縣建制班合唱、藝術展演、三獨比賽中都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六年執教之路記錄著李小雪點點滴滴的成長。她堅守教育,關愛學生,勤于探索,成了學生開啟知識、藝術與智慧的一把金鑰匙。她坦言,會繼續在三尺講臺上播撒熱愛,繼續做好她這個平凡的“音語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