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尚萍
摘要: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方法 以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2例。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健康教育,比較兩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心理狀態、自然分娩率和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結果 護理后,試驗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試驗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試驗組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血糖與血脂水平,提高其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母嬰結局。
關鍵詞:妊娠糖尿?。唤】到逃谎?;血脂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糖尿病的發生率也不斷提高。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妊娠過程中發生的一種較為特殊的疾病,是指產婦在妊娠前發生糖耐量減退,導致其發生妊娠期糖尿病[1~2]。妊娠糖尿病不僅會影響產婦的身心健康,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新生兒的健康,故強化妊娠糖尿病的護理干預非常有必要[3~4]。目前,臨床不主張藥物治療妊娠糖尿病,多通過健康教育干預、改變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如有必要對其進行胰島素藥物注射治療。健康教育主要是通過應用教學理論的方式提高患者健康知識水平,使得其自覺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行為,并利用衛生保健資料提高自身健康水平與生活質量[5~6]。因此,在妊娠糖尿病的護理中,對患者開展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20年3月~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42例。對照組年齡22~36歲,平均年齡(30.86±1.05)歲;體重54~80 kg,平均體重(70.05±7.54) kg;孕周32~39周,平均孕周(36.41±2.55)周;初產婦27例,經產婦15例。試驗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30.54±1.11)歲;體重55~81 kg,平均體重(70.54±7.64) kg;孕周33~39周,平均孕周(36.54±2.65)周;初產婦28例,經產婦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且同意;參照《實用婦產科學》中的關于妊娠糖尿病診斷標準確診病情;臨床資料完整;對比內容和管理預案均已通過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符合研究目標;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沒有溝通障礙。排除標準:有肝腎等臟器功能不全,而且具有嚴重的內分泌疾病與精神疾??;溝通障礙引起中途失訪;血糖水平控制不佳,需要開展胰島素治療;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應用常規護理
為患者指導常規飲食療法,指導其控制食物的攝入量與種類,引導患者在餐后30 min開展有氧運動。對于血糖控制狀態不佳的患者,行強化胰島素治療,增強其控制血糖水平效果,強化母嬰監護,同時配合進行常規健康教育。
1.2.2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用健康教育
(1)飲食指導:根據患者的個體需求,對其強化飲食健康指導。合理計算營養物質比例,引導患者根據規范化飲食指導控制攝入總熱量,保證少食多餐,多食用高維生素、纖維類食物,多樣化飲食,適量補充微量元素。強化體質量健康宣教,讓患者重視并控制自身體質量。(2)心理護理:熱情接待患者,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護理。營造寧靜、舒適的環境,保證患者身心舒暢。明確患者需求,最大化滿足其護理需求,并讓患者明白優質心理狀態的重要性。在護患交流中,應用適宜的語言鼓勵患者,提高其護理配合度;耐心疏導患者不良情緒,使其積極、勇敢地面對疾病,提高治療信心。囑家屬多陪伴患者,減少外界刺激因素。(3)胎兒護理:指導患者孕32周后,每周監測1次腎功能,及時發現并發癥,盡早進行相應的治療、處理。定時產檢,明確胎兒的發育、生長情況,如發現異常盡早就醫。(4)用藥護理:結合患者病情,為其制定相應的用藥方案、計劃。向患者說明低血糖的表現,讓其掌握低血糖的預防措施。如患者出現低血糖昏迷等表現,應調整用藥,并保證其飲食、藥物和運動保持平衡狀態。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
(2)比較兩組心理狀態:包括焦慮、抑郁心理,分別使用SAS、SDS量表進行評估,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焦慮、抑郁情緒越強烈。
(3)比較兩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使用GPO-PAP、CHOD-PAP法檢測血脂水平。
(4)比較兩組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使用自制自我管理量表評估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包括飲食控制、定時運動、血糖監測、體重監測和定時產檢,分值0~100分,分數越高患者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越強。
(5)比較兩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血糖水平比較
護理前,兩組血糖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心理狀態比較
護理前,兩組心理狀態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焦慮、抑郁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兩組血脂水平比較
護理后,試驗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兩組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比較
護理前,兩組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護理后,試驗組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2.5 兩組分娩方式、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3討論
妊娠糖尿病是孕婦最為常見的疾病,也是一種妊娠常見并發癥,主要原因為孕期飲食結構的改變,導致孕婦出現糖耐量異常[7]。據統計,約有50%孕婦會在妊娠過程中出現血糖上升的表現,不僅會增加產后出血、新生兒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風險,增加圍生期的安全隱患,還會危及母嬰的生命[8]。妊娠糖尿病的出現與血糖異常、生活習慣、血糖控制不佳等有一定的關系,而且多數患者與家屬對其不了解,認知不佳,會影響預后效果。因此,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配合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護理針對性,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中,可以提高患者對自身疾病的認知程度,提高其自理能力和治療配合度,從而糾正疾病的誘因,達到改善血糖指標、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目的[9]。同時,健康教育可以改善患者異常血糖水平,從不良認知、不良飲食與運動、不良情緒等方面入手,讓患者正確認知疾病,了解疾病進展以及心理、飲食、運動的重要性,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配合治療[10]。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試驗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水平低于對照組,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運用效果顯著,可改善患者血糖與血脂水平,提高其生活自我管理行為能力,緩解患者不良心理,改善母嬰結局。
參考文獻
[1] 陳廣力.二甲雙胍與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不良妊娠結局防控中的效果分析[J].人人健康,2023,(3):78-80.
[2] 陳冬梅.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34):180-182.
[3] 許佳.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及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2,9(27):111-114.
[4] 葉錦松.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中運用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及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的影響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22,20(7):114-116.
[5] 王海蓉.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智慧健康,2021,7(34):145-147.
[6] 趙聰,王煥萍.分階段健康教育聯合舒適護理對妊娠糖尿病患者分娩結局和血糖、血脂的影響[J].河南醫學研究,2021,30(25):4775-4779.
[7] 趙緒麗.孕婦健康教育護理對妊娠糖尿病干預的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4):129-132.
[8] 王秀春.健康教育指導對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4):139-140.
[9] 歐林敏,劉冬菊,李小娜.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1,32(8):1343-1344.
[10] 范會芳,劉霞.妊娠糖尿病患者護理中運用健康教育的臨床價值及對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的影響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1,8(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