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凱,張威威,莫德美
(廣西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廣西 南寧 530001)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此病患者的臨床表現為上腹部不適(上腹部疼痛、燒灼感等)反復或持續性發作。目前FD 的診斷未有明確標準,主要通過癥狀進行診斷,同時需要排除其他可能的胃腸道疾病,如胃潰瘍、胃食管反流病等[1]。FD 的癥狀具有反復性和持續性,會使患者出現嚴重的不適感。為了緩解FD 患者的癥狀,降低病情的復發率,臨床上一直在尋找較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目前,西醫主要以抑酸、改善胃動力等方法治療FD,雖然近期療效可觀,但對于FD 的反復性及藥物不良反應等未能很好地控制。近年來許多研究均顯示FD 患者常伴有焦慮、抑郁癥狀,且焦慮、抑郁狀態也是引起FD 的危險因素之一,西醫對此常使用抗焦慮、抗抑郁藥物治療,長期用藥、停藥或可致嚴重副反應[2]。與西醫相比,中醫治療FD 的癥狀改善效果較佳、不良反應較少。小柴胡湯作為《傷寒論》中的經典方劑,具有和解少陽之功效,可解肝脾之郁(FD 常兼肝郁脾虛之證)。現代藥理學研究顯示,小柴胡湯可通過調節JAK2/STAT3 通路減輕中樞炎癥反應,進而發揮抗抑郁作用[3]。本研究基于Meta 分析方法,探討小柴胡湯治療FD 肝郁脾虛證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以期為今后FD 的治療及相關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
1.1.1 文獻類型 所有符合小柴胡湯治療FD 肝郁脾虛證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RCT)。
1.1.2 研究對象 通過相關檢查及癥狀確診為FD 的患者(診斷標準[4-6]符合:《功能性胃腸病羅馬Ⅲ》《功能性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等標準;療效評價標準[7-8]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消化不良中醫診療共識意見》等標準);治療組和對照組有基線情況描述且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納入患者的性別及年齡不作限定。
1.1.3 干預措施 治療組含小柴胡湯,對照組不限于常規西醫藥物(中西醫結合、其他中成藥等均可)治療,且兩組治療時間無差別。
1.1.4 結局指標 (1)總臨床療效;(2)中醫證候總積分;(3)血清胃泌素(GAS)水平;(4)血清胃動素(MTL)水平;(5)不良反應。
(1)中醫辨證非肝郁脾虛證;(2)綜述、動物試驗、經驗總結、未表明隨機分配的非RCT 等;(3)會議論文、碩博論文、無法獲取文獻等;(4)總樣本量小于60例的臨床對照研究、結局指標無法提取相關數據的文獻等。
中文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服務系統、中國臨床試驗注冊中心、維普(VIP)、中國知網(CNKI)、萬方(Wanfang)數據庫;英文數據庫:Clinical Trials、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計算機檢索時間為自建庫以來至2022 年12 月31 日;檢索詞為主題詞結合自由詞,中文檢索詞包括: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胃腸病、小柴胡湯、小柴胡沖劑、小柴胡膠囊、隨機對照、隨機、隨機對照試驗等;英文檢索詞包括:Dyspepsia、Dyspepsias、Indigestion、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Xiaochaihu、Xiaochaihu Decoction、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Publication Type] OR randomized[Title/Abstract] OR placebo[Title/Abstract]。
在國內外數據庫檢索到相關文獻后,將其目錄統一導入Note Express 3.7 文獻管理軟件,并由2 名研究員依據排除標準、納入標準進行獨立文獻篩選,若有意見不同的文獻,需要尋求第三方進行評判,最后各自獨立進行文獻資料的提取工作。使用Excel 設定相關資料提取表,2 名研究員對表格內容的理解相同,并遵循資料提取表內容。資料提取表的內容主要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版年份、兩組研究試驗人數、結局指標等。
2 名研究員使用Cochrane 質量風險偏倚評估工具對納入的RCT 進行偏倚風險評估。
使用Cochrane 協作網提供的RevMan5.4 軟件進行偏倚風險質量評估圖制作,使用STATA 15.0 軟件對納入的文獻結局指標進行Meta 分析。二分類資料采用相對危險度(relative risk,RR)及其95% 置信區間(confidence interval,CI)表示,連續性變量采 用 標 準 化 均 數 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及其95% 置信區間CI 表示。異質性檢驗使用I2作為顯著性的判斷標準。若I2<50%、P>0.05,則表明組間的異質性較低,可采用固定效應模型進行分析;若I2>50%、P<0.05,則表明組間的異質性較高,使用亞組分析、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尋找異質性,若仍未尋找到異質性則使用隨機效應模型進行結局指標的合并。因納入文獻為6 篇,小于10 篇文獻,故不作風險偏倚評估。
通過計算機檢索出符合條件的文獻223 篇,剔除重復文獻52 篇,排除Meta 分析5 篇、系統評價0 篇、動物試驗0 篇、研究進展0 篇、碩博論文11 篇、會議文獻1 篇及其他文獻1 篇,共獲得文獻153 篇。根據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閱讀題目、摘要,排除136篇文獻;對剩余17 篇文獻進行全文閱讀后,2 篇文獻無法獲取,3 篇文獻無診斷標準,2 篇文獻不符合納入、排除標準,4 篇文獻中醫證型不符,最終納入6 篇文獻。文獻篩選流程圖見圖1。
分別按照第一作者、發表時間、樣本量、療程、診斷標準、干預措施、結局指標等方面,提取納入研究的6 篇文獻的基本特征。最終納入6 項研究,總樣本量554 例,其中治療組281 例,對照組273 例。詳見表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對納入的6 項研究進行質量評價,其中3 項研究[9,11,14]隨機序列的產生以隨機數字表法為主,3 項研究[10,12,13]僅提及隨機分配;納入的6 項研究均為非隱藏、非盲試驗;所有研究結果數據完整;納入的6項研究均未明確表明是否存在選擇性報告研究結果;6 項研究均無利益沖突、總樣本量均超過60 例且組間基線資料均有可比性。詳見表2、圖2、圖3。

表2 Cochrane 質量風險偏倚評估量表

圖2 Cochrane 質量風險偏倚

圖3 風險偏倚總圖
2.4.1 臨床總有效率 共納入5 項研究[9-12,14]364 例患者,其中3 項研究[10,11,14]為小柴胡湯聯合多潘立酮VS 多潘立酮,1 項研究[12]為小柴胡湯VS 多潘立酮,1 項研究[9]為小柴胡湯聯合針刺VS 蘭索拉唑腸溶膠囊。結果顯示:P=0.972,I2=0.00%,異質性較低,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合并結果顯示:RR=1.35,95%CI(1.21,1.50),P=0.000 <0.05,提示治療組較對照組的臨床總療效率更高。詳見圖4。亞組分析:以治療藥物差異做亞組分析,結果顯示:P=0.972,I2=0.00%,異質性低,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提示小柴胡聯合多潘立酮片較單用多潘立酮片治療FD 臨床總有效率更高;合并結果顯示:RR=1.34,95%CI(1.20,1.48),P=0.000 <0.05;其余兩組因缺少相關文獻納入故未能進行結果合并。詳見圖5。

圖4 臨床總有效率森林圖

圖5 臨床總有效率亞組森林圖
2.4.2 中醫證候總積分 共納入4 項研究390 例患者,其中3 項研究[10-11,13]為小柴胡湯聯合多潘立酮VS 多潘立酮,1 項研究[9]為小柴胡湯聯合針刺VS 蘭索拉唑腸溶膠囊。結果顯示:P=0.612,I2=0.00%,異質性較低,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合并結果顯示:SMD=-1.63,95%CI(-1.86,-1.40),P=0.000 <0.05,提示治療組對比對照組治療后的中醫證候總積分更低。詳見圖6。

圖6 中醫證候總積分森林圖
2.4.3 血清GAS 水平 共納入2 項[10-11]研究140 例患者,2 項研究都是小柴胡湯聯合多潘立酮VS 多潘立酮。結果顯示:P=0.083,I2=66.8%,異質性較高,選用隨機效應模型分析;合并結果顯示:SMD=2.92,95%CI(2.06,3.78),P=0.000 <0.05,提示治療組對比對照組治療后的血清GAS 水平更高;敏感性分析以改變效應模型提示結果穩定。詳見表3、圖7。因納入研究僅為2 項,考慮組間異質性較大可能與多潘立酮片的用量不一致有關。

表3 敏感性分析

圖7 血清GAS 水平森林圖
2.4.4 血清MTL 水平 共納入2 項[10-11]研究140 例患者,2 項研究都是小柴胡湯聯合多潘立酮VS 多潘立酮。結果顯示:P=0.955,I2=0.00%,異質性較低,選用固定效應模型分析;合并結果顯示:SMD=2.21,95%CI(1.79,2.64),P=0.000 <0.05,提示治療組對比對照組治療后的血清MTL 水平更高。詳見圖8。

圖8 血清MTL 水平森林圖
2.3.5 不良反應 共有5 項研究[9-12,14]描述了臨床治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且5 項研究中均未有不良反應發生,考慮是治療時間較短所致,故未對不良反應情況進行Meta 分析。
本研究納入了小柴胡湯治療FD 的隨機對照研究,FD 的中醫證型為肝郁脾虛證,檢索數據庫較為齊全,并對納入文獻質量進行嚴格評價,所有納入研究均有西醫診斷標準且證型標準參考公認指南,整體治療時間大致相同。另外,納入文獻都有療效評價標準,且組間基線資料具有可比性,納入文獻組間異質性較低,敏感性分析后結果穩定,故本研究結果具有較好的穩定性,值得參考。研究結果顯示,在臨床總有效率、中醫證候總積分方面小柴胡湯治療組更具優勢,且治療后血清GAS、MTL 水平均更高,這與范肖芳[15]的研究結果相一致。小柴胡湯[16]藥物組成為:柴胡、黃芩、半夏、人參(現代治療過程中多用黨參替代人參)、甘草、生姜、大棗,具有和解少陽、疏肝解郁之功效。祖國傳統醫學認為,柴胡具有疏肝解郁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柴胡能促進海馬區BDNF 蛋白與mRNA 的表達,減少神經細胞凋亡,進而可發揮抗抑郁作用[17]。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黃芩具有降少陽郁熱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黃芩可通過激活NLRP3/TLR4/NF-KB 炎癥信號通路改善脂多糖(LPS)誘導的大鼠抑郁樣行為[18]。祖國傳統醫學認為,半夏具有和胃降逆、消痞散結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半夏中的生物堿是其發揮止吐作用的主要成分,可能與阻斷5-HT3受體與NK1受體有關[19]。祖國傳統醫學認為,黨參具有健脾益氣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黨參具有抗胃黏膜損傷的作用[20]。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生姜、大棗具有降逆止嘔、健脾益胃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生姜具有保護胃黏膜細胞的作用,大棗可清除氧自由基,從而保護胃黏膜[21-22]。祖國傳統醫學認為,甘草具有調和諸藥、健脾益氣之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甘草可增強細胞免疫力[23]。目前,小柴胡湯在臨床上多用于治療肺炎、消化性潰瘍、肝炎等疾病,在FD 的治療中應用較少。本研究通過系統評價表明小柴胡湯對FD 肝郁脾虛證有較好的療效,建議可繼續加強本方面的相關研究。本研究的不足之處在于:(1)納入相關文獻較少,且主要以中文文獻為主;(2)文獻整體質量仍欠佳,納入文獻均為非盲法及非隱藏試驗;(3)FD 具有復發率高、病程長的特點,但納入文獻均未對患者進行長期隨訪。
綜上所述,小柴胡湯治療FD 肝郁脾虛證能提高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降低中醫證候積分,改善血清GAS、MTL 水平,但后期仍需要進行更高質量的RCT對研究結果進行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