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華,周玉華
(1.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2.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3)
咳嗽是呼吸道常見的突發性癥狀,是機體的防御性神經反射,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內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頻繁、劇烈的咳嗽不僅消耗患者的體力,其產生的不適感更會造成患者生活質量、工作效率的下降。咳嗽遷延不愈也會加重患者的經濟負擔,調查發現,感冒止咳藥常位居我國藥店年銷售量榜首[1]??人缘牟∫驒C制復雜,現主要以感冒、支氣管炎、變異性哮喘為主,近年來心理因素[2]也得到了重視,但仍有部分咳嗽病因不明。現代醫學多給予咳嗽患者止咳、抗過敏、抗炎、抑酸等經驗性治療,但病情易反復,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較差,同時長期用藥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故整體治療效果欠佳。王玉林教授是國家第五批名老中醫,從事中醫內科臨床工作50 余年,對內科雜病的診治和用藥經驗獨到,其創立的四味止咳湯在咳嗽的治療中取得了很好的療效。本文從病因病機、臨床經驗、藥理分析、病案舉隅等方面論述王老運用四味止咳湯治療咳嗽病的經驗,以期為臨床治療咳嗽提供一定的參考。
當迷走神經的非脊髓C- 纖維受體受到呼吸道炎癥反應及吸入性物質的刺激后,觸發不經過中樞神經系統的局部反應即為咳嗽,也稱“軸突反射”。但高級中樞能夠控制這一反射,表現為主動咳嗽或抑制咳嗽,故咳嗽的病因還涉及其他諸多因素。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咳嗽通常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病程不超過3 周,亞急性咳嗽持續時間通常為3 ~8 周,慢性咳嗽持續時間則超過8 周。急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為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異物吸入及危急重癥的潛在信號等;亞急性咳嗽多為病毒性感冒后的咳嗽,也稱“感冒后咳嗽”;慢性咳嗽的病因更為復雜,也稱不明原因的咳嗽,常以上氣道咳嗽綜合征、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咳嗽變異性哮喘為主。根據有無咳痰,咳嗽也可分為咳嗽伴咳痰和無痰干咳。咳嗽伴咳痰是清除痰液的生理性咳嗽,治療以調節氣道高分泌為主;無痰干咳則為病理性咳嗽,診治則需要圍繞咳嗽本身??人钥梢鹦哪X血管、消化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并發癥,并可傳播一些急性傳染性呼吸道疾病,還是抗菌藥物濫用的重災區。
傳統醫學認為,咳嗽即諸多因素導致肺失宣降,肺氣上逆,所致有聲有痰之癥??人圆∶家娪凇饵S帝內經》:“肺之變動為咳”。《靈樞·經脈》曰:“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素問·咳論》指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闭f明其他臟腑受邪,皆可影響到肺而發生咳嗽。張景岳提出外感咳嗽由肺而及他臟,故以肺為本,他臟為標;內傷咳嗽則由他臟及肺,故以他臟為本,肺為標。這里所言之標本,乃指所病臟腑之先后而言,明確指出咳嗽的發生必須是在臟腑受累之后才能出現。前人有言:“肺體屬金,譬如鐘然,鐘非即不鳴。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自外擊之則鳴;勞欲情志,飲食炙煿之火,自內攻之則亦鳴”。在辨證論治中,外感咳嗽由外邪侵襲引起,多屬實證;內傷咳嗽,或因先病在肺,或他臟生病累及于肺,多屬虛證或虛中夾實。王玉林教授認為,咳嗽辨證仍首分外感與內傷,其次當辨陰陽分虛實,平衡臟腑氣機升降。外感咳嗽常以寒邪為主,治當以辛溫之藥為主,且需根據不同時節施治,當病氣與時節之氣不同時,應以病氣為主,治以祛邪利肺;內傷咳嗽為邪實正虛,多傷及肺陰,當治以滋陰;若見虛寒去咳嗽不止者又當補陽,標本兼顧。治臟為直接治肺,兼治肝、脾、腎。王老綜合咳嗽患者的癥狀、體征及舌象、脈象,予以加減化裁,予苗藥矮地茶,聯合蒲公英、炙紫菀、蜜百部(四味止咳湯)治療咳嗽臨床效果顯著。
王玉林教授臨床上用藥配伍奇特,在辨證的基礎上,常四味藥物聯合使用,故業界常尊稱王老為“四味王”。在治療各種咳嗽、喘病時,王老多用四味止咳湯(矮地茶、蒲公英、炙紫菀、蜜百部)。其中矮地茶是治療咳喘的必用藥,聯合蒲公英、炙紫菀、蜜百部可抗炎抑菌,促進痰液排出,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四藥合用,能增強止咳祛痰的效果。苗藥矮地茶又名平地木、不出林等,性平,味辛、苦,歸肺肝二經。《本草綱目拾遺》載:“(苗藥矮)治吐血勞傷,怯癥垂危,久嗽成勞。”矮地茶具有止咳平喘、清熱利濕、解毒活血的功效。因其性平,故各種咳嗽無論寒熱皆可用之,是王老治咳喘病的必用藥。蒲公英又名黃花地丁,性寒,味苦、甘,歸肝胃二經。古方記載蒲公英為“解熱涼血之要藥”“至賤而有大功”,具有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的功效。紫菀性溫,味辛、苦,歸肺經,具有溫肺下氣、化痰止咳的功效?!侗静菡x》載:“凡風寒外束,肺氣壅塞,咳嗆不爽,喘促哮吼……(紫菀)無不治之?!弊陷抑髦翁刀啻取⑿戮每人缘劝Y。蜜炙后的紫菀可使其潤肺之功得到增強,還可調和藥性,減少不良反應。百部性微溫,味苦、甘,歸肺經,具有潤肺下氣、止咳的功效,《藥性論》謂之“治肺家熱,上氣,咳嗽,主潤益肺”。久咳宜蜜炙用,主治新久咳嗽、百日咳、肺癆咳嗽等疾病。祖國醫學診治疾病注重整體、辨證論治。治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樞機之要,組方遣藥當治其本兼顧其標。王老在診治咳嗽時除辨別外感和內傷外,還重視查看患者的咽喉情況,辨清寒熱、陰陽等病機性質,通過區分痰與咳發生的先后,辨證痰在肺在脾,并根據咳嗽早晚辨肺脾痰濕或腎虛久嗽。王老主張“咳無止法”,治咳當治痰、治氣、治火、治水,這樣才能邪去正安。王老治療咳嗽緊抓病因,并結合患者的癥狀及體征,明確理法方藥。王老常言潛方施藥尤如行兵布陣,當深謀遠慮、步步為營,方能化疾病于無形。
矮地茶中含有巖白菜素、揮發油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止咳、祛痰、抗炎、抗菌、抗病毒、抗腫瘤等藥理作用。巖白菜素作為矮地茶的主要成分,也是矮地茶治療哮喘的關鍵藥理成分之一。劉國倫等[3]發現矮地茶揮發油可能通過腫瘤壞死因子(TN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A(VEGFA)等靶點調節VEGF、TNF 等通路進而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璺危?,證實了矮地茶揮發油具有良好的抗炎、止咳平喘的作用。蒲公英中的有機酸成分可干擾TLR4/IKK/NF-kB通路,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有效緩解支氣管上皮的炎癥反應,進而延緩氣道重塑[4]。萜類化合物是紫菀的主要化學成分,其中分離出的紫菀酮具有廣譜抗菌、鎮咳祛痰的作用,且紫菀酮中的單萜、三萜和三萜皂苷含量可直接影響紫菀止咳化痰的功效[5]。百部生物堿可降低動物呼吸中樞的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起到鎮咳作用,同時還具有抗菌、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劉暢[6]發現百部可通過PTGS2 等靶點抑制炎癥反應,參與機體免疫應答及血管發生發育,修復受損的肺組織,從而達到止咳的目的。
(1)患者李某,女,30 歲,2021 年2 月20 日初診。主訴:“咳嗽、咳痰10+d”。病史:10+d 前患者因受涼后出現發熱、惡寒、干咳,伴頭痛、咽痛,口干欲冷飲,自行服用“抗生素”(具體不詳)治療后,已無發熱,頭痛、咽痛稍好轉,仍咳嗽、咳痰,痰色白、量多,時有氣短,神疲乏力,納差,睡眠欠佳,小便調,大便質偏稀,1 ~2 d/ 次。查體:咽部稍紅腫,聽診雙肺呼吸音增粗,未聞及干濕性啰音。舌淡紅、胖大伴有齒痕,苔黃膩,脈細滑無力。X 線胸片檢查示雙肺紋理增粗紊亂。西醫診斷:急性支氣管炎。中醫診斷:咳嗽?。ǚ纹馓?、痰濕蘊肺證)。治則:清肺化痰,健脾化濕。處方:矮地茶30 g、炙紫菀15 g、蜜百部15 g、蒲公英20 g、陳皮15 g、法半夏12 g、茯苓15 g、白術15 g、甘草15 g、化紅15 g、浙貝母15 g、海蛤粉20 g(包煎)、黃芪30 g、黨參12 g。6 劑,水煎服,每日1 劑,分3 次溫服。囑患者忌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避免吸入刺激性氣體,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等。二診:患者訴咳嗽明顯好轉,咳痰量明顯減少,守方繼續服用。三診:患者訴咳嗽已痊愈,未再復發。
按:本例患者中醫診斷為咳嗽病,病因病機為肺脾氣虛,痰濕蘊肺,清肅不利,氣機失調?;颊叱跗馂橥飧酗L熱,自服“抗生素”后外感邪氣已散,但正氣耗傷導致脾肺氣虛。脾為生痰之源,痰濁中阻,肺氣宣降失常,則見咳嗽、咳痰、氣短;脾虛則運化水濕不暢,濕濁犯胃,氣血生化不足,則見神疲乏力、納差;血虛則心神失養,故見眠差。故予矮地茶、炙紫菀、蜜百部、蒲公英以宣降肺氣、止咳化痰;予黃芪、黨參以補益肺脾,兼用二陳湯加化紅、浙貝母、海蛤粉以祛濕化痰。全方諸藥合用,共奏祛濕化痰、補脾益肺之功,故得效益彰。王老結合患者的癥狀與體征,抓住病機,明確病證,合理加減藥物,加之辨證調護,故病愈。
(2)患者楊某,女,68 歲,2021 年10 月13 日就診。主訴:“反復咳嗽8+年”。病史:患者訴8+年前因受涼誘發咳嗽,呈間歇性發作,夜間加重,伴口鼻咽干,飲水不緩解,腰酸,自覺手足心熱,盜汗,無明顯咳痰,納食一般,眠差,多夢,夜尿2 ~4 次,大便不規律,1 ~3 d/ 次。查體:咽部稍紅腫,咽后壁見少量濾泡,雙肺聽診呼吸音增粗,未聞及明顯干濕性啰音。舌暗紅,有裂紋,舌苔花剝,脈弦細無力。胸部CT 檢查示雙肺紋理增粗、紊亂并呈條索狀。西醫診斷:慢性支氣管炎。中醫診斷:咳嗽(腎水虧虛、虛火犯肺證)。治則:滋水潤肺,養陰清火,潤燥止咳。處方:矮地茶60 g、蜜紫菀15 g、炙百部15 g、蒲公英20 g、女貞子30 g、旱蓮草30 g、麥冬15 g、百合30 g、生地15 g、白薇30 g、生甘草30 g。6 劑,水煎服,每日1 劑,分3 次溫服。二診:患者訴咳嗽、口干較前緩解,仍有多夢眠差,守方繼續服用。電話隨訪1 年,患者咳嗽已痊愈,未再復發。
按:本例患者為老年女性,咳嗽已有8 余年?;颊呔貌『膫I陰,腎主水,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腎臟陰液不足,則機體失去濡養,陰不制陽則陽熱之氣偏旺而生內熱,癥見手足心熱、盜汗、腰酸;虛火擾動心神,心神不安則見眠差、多夢;虛火上犯,煎灼津液,津不上承則見口鼻咽干;肺氣宣發肅降失常,則見咳嗽、夜間加重。故治療以滋水潤肺、養陰清火、潤燥止咳為主。方中運用矮地茶、炙紫菀、蜜百部、蒲公英四味止咳藥以宣降肺氣、潤肺止咳;予女貞子、旱蓮草補腎填精;加用生地、白薇養陰清熱,麥冬、百合潤肺生津。全方諸藥合用,臨床獲效顯著。
王老治療咳嗽時,告誡學生必須以辨證論治、整體審察為核心,揣摩疾病樞機之要,治其根本,兼治其標[7]。藥物終究有其偏性,不論外感咳嗽亦或是內傷咳嗽,常為虛實夾雜,不可一派用藥,否則將造成機體陰陽失調,疾病纏綿難愈。對于久病咳嗽,不可只考慮正虛,還應注意有無濕熱、伏火、伏痰存在。不可不辨虛實,而犯虛虛、實實之誡。王老治療咳嗽時用藥以止咳化痰之藥為主,常配合調理氣機、補益、利濕活血之品[8]。四味止咳湯具有止咳化痰、抗炎、抗病毒、增強免疫力等作用,合方加減化裁運用于多種證型咳嗽的治療中,效大力宏,加之辨證調護,臨床療效顯著,且尚未發現不良反應,安全性高,為臨床治療咳嗽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