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體育賽事的舉辦中,會徽設計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會徽的設計不僅要體現運動精神理念,更要展現和傳播貴州省的特色文化,它可以成為貴州人文傳統、生活習俗等的文化載體。研究貴州運動會徽標設計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有利于貴州體育運動會徽標設計的創新,也有利于更好地推動貴州體育文化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貴州運動會;徽標設計;發展現狀;存在問題
近年來,貴州體育事業有了較快的發展,體育文化產業也隨之繁榮起來。省內經常開展不同級別和不同類型的運動會,體育運動會會徽的標志設計也各具特色,并隨著人們審美的提高而不斷發生變化。從目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看,貴州體育運動會徽標近些年從最初的“無”到百花齊放的設計形式,經歷了不斷的變化和創新,但相對而言仍然較薄弱。
一、貴州運動會徽標設計的發展現狀
體育徽標設計,應在有限的空間內以最凝練的方式展現出最佳的視覺效果。看似簡單的符號卻包含眾多設計元素,圖形、文字、色彩等多種視覺形式交織在一起,共同呈現體育文化形象設計,其造型語言越來越豐富,并充滿著變化。目前貴州省運動會徽標設計的視覺元素分析如下。
(一)圖形符號元素分析——圖形符號元素趨于多樣性,輪廓多具抽象性
圖形是超越國界、民族之間語言障礙的世界通用語言,它區別于語言、文字等局限符號,且具備直觀性和易理解性,在跨文化翻譯傳播中起到了較為重要的作用。它廣泛應用在各類標志設計中,在運動會徽標設計中也較為常見。圖形符號的優勢顯而易見,作為標志設計表現形式的一種,在運用中千變萬化,具有較好的延展性。圖形表現形式一是要有可識別性,要能準確地表達所要傳達的對象。如日常生活的交通圖標以及公共標識都是最好的圖形符號,即使不識字的人們也可以輕易識別出來。二是要有差異性,圖形之間要有較明顯的差別,避免雷同而難以識別。三是要注意圖形風格的統一性,設計一般要遵從大統一、小對比的原則。
據有關統計表明,從世界很多著名品牌標志趨勢來看,使用品牌簡稱的圖形語言來表現的設計中有41%使用品牌名稱縮寫。而使用獨特的品牌形象理念以及精神等抽象化的形式進行圖形處理,雖然可以為設計師提供更多的發揮空間,但圖形圖像的象征性和蘊含的意義性的傳達其實是最難表現的,尤其是設計師加入主觀思想時,如若傳達不準確就會影響整個徽標的傳播效果。設計上較為直接地體現行業屬性的設計形式比較適合行業屬性較強的領域。如體育事業也是其中一種。從以下資料來看,貴州省運動會徽標設計圖形符號元素趨于多樣性,輪廓多具有象征性。
第一類圖形元素:與體育運動元素相關的運動員、跑道、圣火等。在國內其他省份中,這類標志設計也占有較大比重,是最為常見的圖形設計元素。例如早期的貴州省運動會第四屆、第五屆(如圖1)、第六屆以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三屆、第四屆(如圖2)等都選用了代表運動會的火炬、跑道、運動員等圖形元素。這些元素可以使觀者直觀地感受到活動的主體內容,易懂、易記、易傳播。
第二類圖形元素:以貴州地貌、標志性建筑為主。貴州是高原山川地形,海拔較高,是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份。有著獨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占全省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境內有著豐富的巖溶地質,形態各異。甲秀樓是貴州省會——貴陽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明朝,寄予了貴州人才輩出,甲秀天下的厚望。例如,貴州省第六屆殘疾人運動會徽設計就采用了這一形式,運動員與建筑的巧妙結合(如圖3);又如“貴州體育標志”也同樣采用了地貌特征作為構思立意靈感(如圖4)。
第三類圖形元素:與貴州少數民族及紅色文化密切相關。近些年大量的省級運動會會徽設計傾向于與當地人文城市文化相融合,貴州也不例外。少數民族文化是貴州最重要的人文景觀,近期也趨向于選用貴州民族特色設計元素進行設計創意,如貴州省第九屆、第十屆、第十一屆運動會徽標(如圖5),以及貴州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會標(如圖6)設計等都在延續這類元素。
除此之外,通過筆者分析所收集的貴州省體育運動會標志設計,可以看出體育賽事的圖形元素多傾向于象征性的形式傳達,大量圖形元素被概括成具有象征意義的抽象圖形等。另外,與之相關的體育館及體育設施類標志,設計特點則多根據名稱或外立面造型結構選取圖形元素,以展現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形象。如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的牛角符號標志。這些圖形符號元素不僅可以直觀地描述舉辦運動會的必備元素,也可以傳達出運動精神和文化理念,使抽象形式具象化,有利于傳播和理解。由以上設計風格可知,體育運動標志設計中所用的圖形元素多為象征性的表現形式,且由繁復、瑣碎轉向簡單、明快的風格。
(二)色彩元素分析——用色種類較多,以漸變色及貴州民族色彩為主
色彩在設計中是最活躍的視覺元素,能夠激發人的聯想心理,并傳達出豐富的情感,在品牌塑造與讀者之間架起一道橋梁,還能正確地傳遞品牌信息,體現品牌的價值,塑造品牌的形象,在標志設計中具有加強記憶的重要作用。相對于形態結構,色彩在受眾的直觀感受上優于圖形與文字。例如交通標識中的紅、黃、綠三色,就因其獨特的識別性被普遍應用。據相關記載,人在最初20秒內觀察物體時,色彩的視覺沖擊占80%,而其形態占20%;之后再觀察,色彩占60%,形態占40%,再之后色彩感覺會一直持續,足以說明色彩在設計中的重要性。
例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運動會色彩的選擇也是基于中央美術學院團隊對北京的自然、人文景觀與歷史色彩資源進行調研,討論并總結當地地域色彩,多次召開色彩研討會,最終確定“中國傳統五行色彩”的概念以及“舞動的北京”——三維色彩體系的構想。最終形成了奧運色彩體系:“中國紅”“琉璃黃”“青花藍”“國槐綠”“長城灰”“玉脂白”,體現了典型的中國風采和人文風貌。
同樣,貴州素有“多彩貴州”之稱,擁有眾多美麗獨特的旅游景點及奇花異草,春夏秋冬,四季交換,變換著各種色彩。大自然用它的鬼斧神工塑造了貴州的多姿多彩,俯仰可拾的漣漣瀑布,清澈見底的綠水山泉,形態各異的五彩溶洞,連綿不絕的黃色油菜花田,綠水青山成為貴州人的“不動產”。除此之外,風格迥異的少數民族文化交織相融,苗族的色彩絢麗,布依族的青藍相間,侗族的黑黃相襯等,共同構成了一幅色彩豐富的貴州畫卷,這些民族地域色彩都可以成為體育徽標設計中較為獨特的設計語言。
體育運動本身具有活力和動態性的特征,大腦皮層足夠興奮可以積極調動身體活動。而代表地域文化特征的色彩也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設計方向,設計師可以充分利用貴州特有的民族色彩的表現力來整合設計體育標志。通過對所搜集的體育標志的分析可以看出,貴州省體育標志設計整體選用了較為活潑和富有時代感的彩虹式顏色,以及民族蠟染、扎染等色彩,色調豐富不僅容易使人興奮,也傳達了民族特色。如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貴州省第九屆運動會、貴州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貴州體育標志等設計中使用了漸變色,而貴州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和貴州民族體育標志都采用了民族服飾色彩及蠟染藍布色等。
(三)文字元素分析——體育標志文字性元素多出現在品牌名或標語中
文字在人類世代相傳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信息傳遞出去,并且可以把要傳達的信息闡明清楚。標志設計中的文字創意就利用了這一優勢表現,在設計中根據主題類型,通過變幻字體的骨骼、字形、字腳,經過藝術化處理,使其形象生動地形成符合主題風格、內涵、寓意的標志設計。這類經過設計的字體帶有情感的表達,增強了標志設計的語言內涵,可以與觀者形成情感方面的共鳴。
文字作為一種傳達信息的視覺符號,其本身的造型就包含了一些特定的理念,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文字作為徽標設計中最基礎的視覺識別之一,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標準字和實際應用字體。標準字體設計主要是指品牌名稱的全稱和簡稱進行藝術化設計的專用形式,而實際品牌各種物料中的文字,一般是在字體庫選擇一套或幾套字體作為品牌的視覺識別系統中的應用字體。品牌字體應用非常廣泛,適用于品牌單位的方方面面,如各種設施、廣告宣傳等。字體作為受眾最直觀的視覺元素,承載了品牌傳播的功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對而言,體育賽事中利用文字作為標志圖形的較少,尤其是國際性的大型體育比賽,如奧運會標徽要面對全世界的觀眾,文字的傳播力就會相對削弱很多,一般文字是作為品牌名的標準字出現在標識組合中。體育服飾品牌標志中文字元素也多應用于品牌名稱或廣告語、定位語中,與標志圖形組合交相呼應,引導消費者去認知商品,如阿迪達斯、彪馬等。體育場館及設施類標志運用體育館名字及其他形式的文字元素作為主體設計,近些年成為一種潮流趨勢。字體標志一般包括四種表現形式:中文字體、外文字體、阿拉伯數字以及標點符號的表現形式。
從前幾章節總結資料來看,貴州體育圖標設計中主要用到兩種文字藝術形式:貴州的拼音首寫字母“G”和阿拉伯數字結合的造型形式。如中國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整個徽標設計,由貴州的首字母“G”和屆次“9”巧妙結合而成,同時附加少數民族設計元素和色彩,既體現主題又不失地方特色;貴州省第八屆運動會就采用了舉辦的屆次“8”作為主要設計形式,把運動員身形矯健的姿態和阿拉伯數字“8”融于一體;而貴州體育的新圖標則用到了漢語中甲骨文的“山”字和數學中的無窮符號“∞”。除此之外,貴州體育運動會標志中更多的文字創意形式主要體現在品牌名或標語中。文字性創意的體育運動會標志設計能夠通過不同的設計手法,使文字形狀和意義結合起來,增強文字的主題屬性,能夠通過傳達不同的視覺感受,使讀者容易理解接受,更好地傳達企業精神和文化特色。
二、貴州運動會徽標設計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貴州體育運動事業蓬勃發展,其運動會徽標設計也隨之受到影響和挑戰,產生了顯著的變化。縱觀貴州省運動會徽標,盡管在設計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能在公眾中留下的印象和產生的影響卻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應與設計形式同質化嚴重、各民族元素簡單復制、體育標志的文化敘事力和傳播力弱、缺乏必要的專業理論指導等方面的問題有很大關系。
(一)體育運動會徽標視覺形象設計形式同質化嚴重
王受之曾在他的著作《世界現代平面設計史》中這樣定義視覺形象設計(平面設計):“平面設計是把平面上的幾個基本元素,包括圖形、字體、文字、插圖、色彩、標志等等以符合視覺傳達目的的方式組合起來,使之成為批量生產的印刷品,達到準確的視覺傳達功能的目的,同時給觀眾以設計需要達到的視覺心理滿足。”[1]10視覺形象完成向大眾傳播信息和情感表達最直接的方式,如若千篇一律,將難以使受眾印象深刻,影響傳達效果。
1.運動人形、跑道等體育符號的重復使用
體育運動競賽中的視覺形象包含了眾多的符號元素,如運動員、跑道、火炬等,在很多運動會會徽的設計形式中都選用了直接表達主題意義的方式。運動會是人們為了傳遞友誼和強健體魄而設立的,且當今所提倡的根本宗旨又是“以人為本”,因此人是運動會的主體,而運動員又是最重要的主體成員。設計師在運動員的身上得到很多靈感,使“運動人形”成為現代設計的表現主題和設計元素。如貴州第四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貴州省第九屆運動會以及貴州省第四、五、六屆殘疾人運動會等都使用了這一設計元素。
奧運火炬的傳遞不僅僅是一種盛典儀式,其中也隱含了向世界各地傳播和平、團結的友誼。體育圣火在現代大型運動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元素,代表了體育文化和精神,同時也是運動會徽標的重要設計及元素之一。如第三屆“省民運會”和第四屆“省運會”的秩序手冊上出現的會旗的圖標及貴州省第四屆民運會都選擇了這一設計元素。
此外,標志設計往往力求簡潔、易懂、易記。在整個運動會場景中,跑道是較具辨識度的元素之一,且形式簡潔,易于設計師概括形象創作。作為運動會主要競賽場景的跑道,也是會徽標志設計中的最常使用的元素之一。如貴州省第五屆運動會、貴州省第四屆“民運會”,等等。
2.民族元素簡單復制
民族文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縱觀世界各地開展奧運會時都會注入地域民族文化。如第十九、二十、二十九屆奧運會把舉辦地的民族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反觀貴州運動會標志設計,大多仍停留在對民族元素的簡單拼貼,或者局限于對其他運動會標志設計的復制模仿,從而缺失了重要的文化創新能力。
其中書法筆觸和牛角元素的重復利用是最為常見的。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國粹之一,然而很多標志中的筆觸也稱不上書法,僅僅算是筆觸。貴州省第九屆運動會、貴州省第四屆、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中的人形結構都采用了書法筆觸的設計元素。而牛角元素和蠟染紋樣作為貴州的民族特色,更是運用廣泛。自貴州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徽標使用開始,直到第九屆“民運會”都一直在延續牛角和蠟染紋樣的標志設計。另外,貴州民族體育標志設計、貴陽奧體中心標志同樣采用了這兩種設計元素。
體育運動會徽標設計在標志設計中屬于一個極具特色的類別,一些大型賽事活動的體育性質,其帶來的文化現象已經超越了體育本身的范疇,不僅要展現體育精神,還要宣傳城市文化形象。不過和其他類型的標志設計也有著共同的設計特征:特色鮮明的時代性、簡潔大氣的識別性、獨具藝術的審美性。僅僅是各民族元素的簡單復制往往意義不大,需要深入了解民族文化,適時適宜地合理利用民族元素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體育運動會徽標的文化敘事力和傳播力弱
徽標設計是一個品牌視覺形象的核心和靈魂,代表著企業文化的品牌概念和精神理念,在品牌宣傳中應用廣泛,占有重要位置,它能夠獨立存在并產生識別價值。體育圖標設計同樣也承載著品牌宣傳的作用,除此之外,它還擔負著向公眾傳播民族凝聚力和不懈奮斗的體育精神。所以,體育圖標設計也同時承載了文化敘事性,成為了傳播不同地域、不同時代文化信息,弘揚時代主旋律的重要形式。但從目前所搜集的資料來看,貴州體育圖標設計的文化敘事力和傳播力還相對較弱,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運動會徽標視覺形象設計的重視度不夠、意識性不強。體育徽標視覺設計不僅起到體育產業的宣傳傳播作用,它還可以轉變成貴州城市品牌的無形資產,助促城市形象宣傳和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力量。如貴州省運動會秩序冊中自1979年第四屆才出現較為正規的圖標設計;貴州省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徽標使用開始,直到第九屆民族運動會都一直在延續,沒有任何變化。
其次,缺乏核心視覺符號。徽標設計作為品牌最具代表性的視覺符號,是一個綜合圖形、文字、色彩三方面的設計形式,它不同于品牌的命名、文化、精神等方面的企業理念,而是把品牌轉化成具體的形象,這種具象化的特征更容易被消費者接受,從而產生認知、理解、記憶,也就更有利于品牌的宣傳和傳播。但有些運動會徽標設計中卻缺乏這種核心視覺符號。例如,貴州省第五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徽標的文化敘事性較弱,僅僅用了“M”字母和三條彩帶來表現,遠遠起不到傳達“民族特色”和“體育運動”的效果。還有貴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館的標志在實際運用中也是含糊不清,僅在一些導視牌中找到幾個背景圖形,其他地方都沒有找到顯示出標志應用形式,且設計方法粗糙簡單,沒有設計美感,更不可能有其他的延展意義了。
最后,作品的接受性不足,缺乏對受眾的考慮及信息的反饋。設計師創作圖標作品時,除了保證作品的設計質量,還要具備有效的傳達方式。在貴州省體育圖標設計作品中,不乏設計師主導作品形式、過于理想化、脫離受眾接受范圍的意向。而這些主觀思想能不能被消費者所接受,是不是符合時代的需求,需要設計師自己進行判斷和取舍。除了設計師自身判斷的經驗,對受眾接受設計作品的能力和實際產生的影響的調查也是一個重要手段,這些都缺乏系統的調研和真實的反饋,從而使設計作品無法進行改進。
(三)缺乏必要的專業理論指導
在實踐中可以總結理論體系,反過來理論又可以指導實踐,有了理論作為堅實的基礎,實踐才能順利進行。理論是對設計技法的總結概括,是一個支撐骨架。它能夠指導專業設計師在實踐中更具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并且在設計創作中舉一反三。設計理論不僅涉及美術學科知識,還可以貫穿中國文化、哲學觀念和美學思想等方面,使設計師們擁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從而創造出更具藝術文化價值的作品。設計創作與設計師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有著緊密的關系,對于設計理論掌握的程度也取決于自身美術設計的素養。
王受之在《世界設計史》中提道:從歷史的發展來看,現代設計已經有近百年的發展歷程。但是,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對于它的研究大多仍局限在應用方面。時至今日,從事現代設計史和設計理論研究的專業人員還是鳳毛麟角,為數甚少,不少國家至今還沒有這方面的專業人員[1]8。
從以上分析來看,中國的設計發展時間較短暫,還需要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總結屬于中國的設計理論體系,并反過來有效地指導中國設計師的成長和發展。目前來看,藝術設計理論的缺失不僅是一個地區的問題,它甚至是世界性的行業問題,所以貴州體育標志設計缺乏專業理論指導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三、結語
本文主要從貴州運動會徽標設計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兩個方面展開研究。首先主要是對徽標設計中圖形、色彩、文字等造型元素的解析,除了運用運動會中的相關元素(運動員、火炬、賽場等)以外,還指出其中大量使用了貴州地域性元素,使得整個標志更富地域文化特征。第二部分重點分析了徽標設計存在的問題,如同質化、敘事力弱、缺乏理論支撐等,都可以幫助我們在以后的設計中更好地探索體育運動會徽標設計的發展與創新。
參考文獻:
[1]王受之.世界平面設計史[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吳超,碩士,貴州師范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