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晶晶,楊倩,雷聲,張熙
(1.西安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陜西西安 710021;2.陜西省兵工科技創新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陜西西安 710021;3.陜西省兵器工業管理決策協同創新中心,陜西西安 710021;4.西安現代控制技術研究所,陜西西安 710065;5.西安交通大學法學院,陜西西安 710049)
隨著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戰略,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點。科技領軍企業具有領域中頂尖的科學技術創新力,是全球創新競合的關鍵主體。創新生態系統是由創新成員協同的價值共創集群,能有效助力高科技企業實現創新飛躍。當前,我國創新體系存在原始科技研發力弱、創新資源協同能力差、科技評價與現實發展不匹配、科技生態狀況仍待改進等問題,需著重關注培養以科技領軍企業為核心的國家戰略科技力量[1]。當前,國家雖然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及“單項冠軍”的單位集合,但是關于科技領軍企業的甄別、培植手段不夠完善,考評體系也尚未成熟[2],阻礙我國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提升。因此,本研究結合生態學、協同創新等理論,關注創新生態系統中的科技領軍企業,探究其指標評價體系,關注科技領軍企業在創新生態系統中的引領機制,助力我國創新政策的實施及資源的有效配置。
科技領軍企業不依靠商業模式競爭力,以高強度的硬科技、原始性、引領性創新為核心特征,能有效整合產業鏈和創新資源,提升國家創新效能,對研發突破和核心技術飛躍有較強影響力。科技領軍企業通常有完備的創新戰略和成熟的企業架構及較強的號召力,能夠影響供應鏈上下游其他創新主體,其專利技術和成品產出具有優勢。
科技領軍企業是行業創新的源泉,能有效收集并配置創新要素,通過創新生態系統聯合上下游創新主體達成資源集聚,主導產業進步[3]。科技領軍企業作為創新鏈的核心,擁有統籌全局價值收益的使命與能力。有學者認為,科技領軍企業統籌高校、研究院、供貨端、消費端等主體,達成創新收益的額外增值[4]。科技領軍企業一般具有敏感、連貫的商業化導向,充分聯合創新生態系統上下游企業組成協同運營與研發網絡,實現各主體間基于國家及市場需求的動態反應,持續在測試和運營中迭代科學,進一步突破核心技術瓶頸。
作為當前我國創新戰略的主力軍,科技領軍企業需要兼具良好的創新效益、完善的創新布局和走在國家科技創新前沿的能力[1]。因此,在創新生態系統中科技領軍企業評價指標體系應該具備兩個重要功能:一是指標評價,二是目標引導。評價指標應從宏觀戰略的角度出發,尊重科技領軍企業的成長規律,幫助企業明確定位,引導企業成長。
評價和培育科技領軍企業,要綜合考慮企業的科技創新引領能力、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共性技術與實際創新成果等方面。為進一步完善科技領軍企業指標體系層次設計,本研究參照國家及其他省市的企業評價分類標準。例如,國家關于“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標準中的參考評價指標:創新能力指標(研發機構級別、有效知識產權數量、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等。《大連市科技試點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中提到企業的科研、品牌知名度與行業競爭力,以及同大學或研究所合辦技術開發中心,如科技研發機構、產學研交流中心、產業項目合作平臺等,參考指標為創新能力指標(“產學研”合作投入、企業創新戰略、科研平臺水平)等。我國學者丁春燕[2]對科技領軍企業評價指標的研究中,認為可以從銷售額和市場占有率維度評估科技領軍企業的產業輻射能力,企業獲得的國家科學技術獎項數量、新產品研發數量及利潤率可體現其核心掌控力,參與制定國際標準可反映其規則主導力,企業創新平臺反映其資源統籌力。
經過綜合政策解讀與資料分析,本研究將科技領軍企業的一級評價指標分為創新平臺、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市場競爭能力4個指標。
根據科技領軍企業評價指標層次設計,對二級指標進行針對性指標評分標準界定(見表1)。

表1 科技領軍企業評價指標標準及說明
本研究在對各指標權重的設置上,組建專家團隊使用層次分析法(AHP)建立判斷矩陣,對各級評價指標的重要性進行打分。首先,確定評價指標的層次模型為A 層、B層;其次,邀請陜西省某裝備制造業研究所人力資源部部長、陜西省兵工科技創新發展軟科學基地的2 名教授及1 名外聘專家組成專家評價團隊,對科技領軍企業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評價賦值,設置判斷矩陣;最后,通過幾何平均法得到每級評價指標的權重,并計算各矩陣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結果均小于0.1,說明所構建的判斷矩陣合理,具體指標權重值見表2。

表2 科技領軍企業評價指標權重值表
第一,構建培養平臺。搭建科技領軍企業分級培養機制,推出多梯度、具有針對性的培育計劃政策,完善成果保障制度。第二,增大投入。由國家和地方政府主導、創新主體自建、其他社會渠道協助,多方位提升對科技領軍企業的資源支持力度,其中可以對成果產出成效高的創新科技平臺進行資金支持。第三,完善評估機制。采用長期性的評價考核體系,如預期戰略評價、創新收益評價、流程中評價和累積評價,系統、全面地對科技領軍企業的成長情況及其戰略實施效果進行考評,為未來的計劃修正與環節改進提供依據。
科技領軍企業要科學運用其在創新生態系統中的權力,引導并帶領上下游企業實現產業整體創新。首先,科技領軍企業要在創新環節中主動開展知識共享,增加同創新鏈中的其他創新主體間的信任交流,減少試錯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其次,積極掃除合作中出現的障礙,促進創新系統企業間的關系融洽,避免創新主體間惡性競爭,減少沖突管理的資源投入;最后,科技領軍企業集權不合理將削弱整個系統的機會識別能力,甚至使其他企業被邊緣化,因而需要聯合創新生態系統內的創新成員權衡科技領軍企業權力的合理性。
本研究基于創新生態系統,依照“指標評價、目標引導”的指標體系構建思路,將科技領軍企業的一級評價指標分為創新平臺、創新投入、創新產出、市場競爭能力4個指標,運用層次分析法得到科技領軍企業評價指標體系,使系統對科技領軍企業的判定數量化和系統化。本研究提出策略,注重發揮科技領軍企業的引領作用,可為創新生態系統內的其他創新主體提供學習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