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輝樂,胡昱苑,張云星,彭琨,梁一笑,鄒秋虹
(1.南寧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廣西南寧 530021;2.廣西曙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廣西南寧 530200)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居民的消費觀念轉變、消費需求提升,人們對自身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我國制藥行業持續保持增長趨勢。醫藥制藥產業作為廣西大力扶持的支柱產業之一,未來將會向高品質、高質量的方向發展。目前,學者們雖然對制藥產業技術創新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大部分是圍繞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體系建設、創新管理模式,以及基于知識產權制度對產業技術的影響進行研究,如方中秀等[1]基于貿易視角的實證得出,知識產權制度體系的建設與完善有利于中國制藥產業實現技術進步。未來,中國應以適宜的保護強度助力提升本土企業的創新能力,促進經濟增長。秦瓊[2]認為,知識產權作為制藥行業的稀缺資源,是整個產業創新的驅動力,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既是創新成果,又是對創新成果的保護。專利權是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新產業異軍突起,各國紛紛力爭上游,在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的基礎上,推出本國的發展戰略,其中專利戰略是重中之重。我國能真正將專利戰略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的地區還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區域產業經濟的發展[3]。因此,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的時刻,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顯得愈發重要。本文基于incoPat全球科技分析運營平臺的專利數據和信息,分析廣西制藥產業技術創新總體態勢及其技術競爭力,可為廣西提升制藥產業技術水平提供參考和依據。專利數據檢索截止日期到2022年11月1日。
1.1.1 專利申請量變化趨勢
目前,廣西制藥產業共申請專利31 496 件,第一個專利為1986年12月11日申請的發明專利“制備延胡索乙素的改進方法”。從申請量增長趨勢看,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量由2010 年的238 件上升至2016年的5 040 件,專利申請量總體表現為快速增長的態勢,年均增長54.67%,2016—2019 年,專利申請量總體數量開始回落,2019—2021 年,專利申請量趨于穩定態勢(如圖1所示)。

圖1 2010—2022年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量變化趨勢
1.1.2 專利授權量變化趨勢
廣西制藥產業共獲得專利授權7 983 件,第一個授權專利為1990年9月5日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疏水多功能控制閥”。從授權量增長趨勢看,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量由2010 年的36 件上升至2021 年的899件,年均增長33.98%(如圖2所示)。此外,2020年已經獲得授權893件,比2019年增長47.85%。

圖2 2010—2022年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量變化趨勢
1.2.1 按專利申請量分析
截至2022 年11 月,廣西大學的申請量最多,達到991 件,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總量的3.15%;廣西中醫藥大學申請量達到734件,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2.33%;桂林醫學院、廣西醫科大學申請量分別達到458 件、456 件,分別約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1.45%;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制藥產業專利申請量最多的企業,達到385 件,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1.22%。以上5 家機構申請量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總量比例達到9.6%(見表1)。

表1 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人中申請量前10名
1.2.2 按專利授權量分析
截至2022 年11 月,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量排名前10 的申請人名單見表2。廣西中醫藥大學的授權量最多,達到277 件,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3.47%;廣西大學、桂林醫學院、廣西師范大學的授權量分別達到212 件、157 件、153 件,分別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2.66%、1.97%、1.92%;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授權量最多的企業,達到194 件,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2.43%;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廣西醫科大學的授權量分別為140件、138 件、132 件,分別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1.75%、1.73%、1.65%。以上7 家機構的專利授權量共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總量的15.93%。

表2 廣西制藥產業專利授權人中授權量前10名
1.3.1 專利類型構成
圖3 為廣西制藥產業按專利授權量統計的專利類型構成。從圖3 可以看出,截至2022 年11 月,廣西制藥產業專利以發明專利授權量最多,達到4 532件,占57%;實用新型授權量為2 979 件,占38%;外觀設計授權量為382件,占5%。

圖3 廣西制藥產業按專利授權量統計的專利類型構成
1.3.2 專利區域分布分析
圖4為廣西制藥產業專利區域分布。如圖4所示,廣西制藥產業專利主要集中在南寧、桂林、梧州等地,截至2022年11月,南寧市制藥產業專利申請量達8 931件,占28.36%;桂林市有4 620件,占14.67%;柳州市有2 269件,占7.2%;梧州市有918件,占2.91%;玉林市有975件,占3.1%;其他設區市的申請量均在700件以下。

圖4 廣西制藥產業專利區域分布
截至2022年11月,廣西制藥產業共有67件專利被引證次數達到或超過10 次,其中發明專利有66件,實用新型專利有1件。高被引證專利中,被引證次數超過30 次的只有1 件,為桂林醫學院申請的專利“基于功能化材料的葡萄糖生物傳感器及其制備方法”,達到35 次;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的專利“一種治療口腔咽喉疾病的藥物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用途及質量控制方法”、廣西中醫藥大學申請的專利“一種促進白及快速繁殖的方法”“芒果苷-小檗堿組合物”“高純度芒果苷的制備方法”“系列復方保健藥膳奶片及其制備方法”被引證次數均超過20次,分別達到27次、24次、23次、22次、21次。
廣西制藥產業授權專利價值度為6~7 分的專利共1 817 件,占22.72%;專利價值度為8~9 分的專利共5 658件,占70.88%;專利價值度為10分的專利共511 件,占6.4%。可見,廣西制藥產業授權的專利主要為中高價值專利。此外,廣西制藥產業申請的專利價值度主要為7分、8分、9分、10分,專利量分別為1 214件、3 029件、2 629件、511件。
圖5 為2020—2022 年廣西制藥產業申請專利按國際專利分類號(IPC)部類分布。如圖5所示,2020—2022年廣西制藥產業申請專利主要集中在A部(人類生活必需品)、C部(化學;冶金)、B部(作業、運輸)和G部(物理),申請量分別為21 101 件、5 069 件、2 516件、1 834 件,分別占總數的66.99%、16.09%、7.99%、5.82%。其他部類申請總量所占比重不足4%。

圖5 2020—2022年廣西制藥產業申請專利按IPC部類分布
圖6為我國部分省區市制藥企業專利授權量。如圖6所示,截至2022年11月,山東是我國(含港、澳、臺地區)制藥專利授權量最多的省份,達20 948 件,占17.14%。江蘇、廣東的制藥專利授權量分別為18 404件、16 292 件,分別占15.06%、13.33%。廣西制藥專利授權量為4 532 件,占3.71%,全國排名第23 位。通過對比我國各省市制藥企業的專利授權量可知,廣西制藥企業專利發展居全國中等偏下水平。

圖6 我國部分省區市制藥企業專利授權量
廣西進入專利申請量500 強的4 家制藥企業分別為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桂林三金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廣西壯族自治區花紅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桂林南藥股份有限公司,申請量分別為293 件、208 年、164 件、121 件,全國排名分別為第67位、第201 位、第358 位、第482 位。顯然,廣西制藥企業專利申請量進入全國500強的數量偏少。全國制藥企業專利申請量前20位的名單見表3。

表3 全國制藥企業專利申請量前20名
專利產出是技術創新成果的主要形式,專利產出情況體現技術創新的活躍程度[4]。近10 年,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量總體呈上升趨勢,由2010 年的238 件上升至2016 年的5 040 件,年均增長54.67%;2016—2019 年,專利申請量總體數量開始回落;2019—2021 年,專利申請量趨于穩定態勢。專利授權量由2010 年的36 件上升至2021 年的899 件,年均增長33.98%,說明近年廣西制藥產業技術創新十分活躍,創新產出較多。
從技術創新主體看,截至2022 年11 月,廣西中醫藥大學、廣西大學、桂林醫學院、廣西醫科大學、廣西梧州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制藥領域的技術創新最為活躍,其專利申請量占廣西制藥產業專利申請總量的9.6%。從技術創新的技術領域看,廣西制藥產業專利主要集中于A 部技術領域。具體為A 部(人類生活必需品)達到21 101 件,占66.99%;C 部(化學、冶金)達到5 069件,占16.09%。其他部類專利申請量所占比重均低于10%。從區域分布看,廣西制藥產業技術創新活動主要集中在南寧、桂林、柳州等設區市。
專利作為技術創新活動的主要產出形式,其質量決定技術創新的水平[4]。截至2022年11月,廣西制藥產業4 973 件專利中僅有67 件專利被引證次數達到或超過10 次,其中發明專利有66 件,實用新型專利有1件。廣西制藥產業專利高被引證專利中被引證次數超過30次的只有1件,被引證次數為20~30次的僅有5 件。廣西制藥產業授權專利中專利價值度為6~7 分的專利共1 817 件,占22.72%;專利價值度為8~9 分的專利共5 658 件,占70.88%;專利價值度為10 分的專利共511 件,占6.4%。可見,廣西制藥產業授權的專利主要為中高價值專利。以上數據表明,廣西制藥產業授權專利以高質量專利為主,需采取措施繼續保持產業技術創新水平。
截至2022 年11 月,廣西制藥企業專利授權量為4 532 件,全國排名第23 位,與排名靠前的山東(20 948 件)、江蘇(18 404 件)、廣東(16 292 件)的差距巨大。全國制藥企業專利申請量500 強中,廣西僅有4家制藥企業,說明廣西制藥產業與我國制藥強省相比,創新能力和水平均有一定差距。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人民群眾對高水平、高質量、多樣化的健康需求日益增長,為廣西制藥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國內制藥強省相比,廣西制藥產業的創新能力和水平均有一定差距,制藥產業高質量專利偏少,技術創新水平有待提高。對此,政府部門要著力于制藥產業創新機制的頂層設計,準確把握國際國內生物技術藥物發展趨勢,加強對生物制藥研發技術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為制藥研發計劃提供專項支持,加大扶持培養和造就廣西制藥科技創新人才和科研團隊。廣西制藥企業在注重創新方法和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的同時,更應注重知識產權保護,融合運用好知識產權,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廣西制藥企業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