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景瓊,田 娜,鄭 露,伍錦群
(1.昆明理工大學 交通工程學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近年來,隨著云南省機場網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航線網絡通達性進一步提升,航空物流業取得較好的發展成果。高效的航空運輸服務促進與航空物流關聯度強、指向性高的現代服務業和高端制造業集群式發展,成為云南省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航空運輸業具有廣泛的產業關聯效應[1],辨析航空運輸業的關聯產業,使航空物流更好地服務于其他產業部門,提升航空物流發展水平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對于云南省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瞄準時代新要求和政策新導向,助推航空物流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航空物流產業發展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能有效推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優勢資源整合,對區域產業結構規模和經濟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王卉(2021)[2]運用SWOT 定性分析海南地區臨空經濟區與航空物流協同發展的環境因素。周曉利(2016)[3]通過結合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模型和灰色關聯度模型,發現航空物流業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貢獻。楊立娟(2018)[4]使用VAR 模型對我國產業轉型期間航空物流業和制造業的互動發展進行理論研究和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我國航空物流業與制造業處于一種不協調不匹配的狀態,表現航空物流業可以促進制造業發展,但制造業并不能有效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李國梁等(2018)[5]基于協同原理和方法測度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與河南省18地市經濟發展的協同度水平,結果發現其協同水平總體上較高,但實驗區成立時間較短、經濟規模相對有限。連文浩等(2022)[6]運用fsQCA 方法分析航空物流產業高質量發展效率,明確了基礎設施保障的重要性。投入產出法可以研究經濟體系規律、揭示出產業之間相互依存關系,一些學者使用投入產出法研究航空運輸業對國民經濟其他產業部門的影響。肖鷂飛等(2022)[7]使用全國投入產出表,分析了我國的經濟循環狀況和特征,提出構建中國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姜煦洲和楊文東(2022)[8]通過計算不同國家航空運輸業的投入產出結構,發現我國航空運輸業關聯產業重心為第二產業,國外航空運輸業關聯產業重心為第三產業。詹榮富等(2020)[9]利用區域投入產出模型,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各區域產業與五種交通運輸方式的關聯度,指出航空航運在產業鏈高端產業中具有顯著影響,并探討了交通運輸結構與產業格局的均衡性。王劍雨和謝敏(2009)[10]研究航空運輸業與社會經濟體系產業對經濟的拉動和推動的作用關系,發現航空運輸業產生外部經濟效益,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高于社會經濟體系產業的平均水平,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低于社會經濟體系產業的平均水平。陳林(2013)[11]通過產業關聯模型研究了航空運輸業在國民經濟各產業部門的影響力,發現航空運輸部門的影響力系數稍大于1。
目前關于航空運輸業與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研究大多是從宏觀角度分析航空運輸業對經濟發展的作用,對航空運輸業關聯產業的關聯性分析不足,即使部分有涉及產業關聯性的研究,但主要從全國層面進行,缺乏對區域發展的差異性考慮。本文運用云南省2017 年142 部門的投入產出表數據,通過計算航空運輸業與其余42 產業部門的直接消耗系數、直接分配系數,分析云南省航空運輸業與其他行業的產業關聯互動程度,列舉出與航空運輸業關聯性較強的產業。統計2010—2019 年云南省航空貨物運輸量與航空運輸前向關聯產業的產值,探析兩組連續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對云南省航空物流業與其關聯產業的聯動發展水平進行實證研究,揭示航空物流業的產業關聯度,并根據結果提出針對性建議。分析云南省航空物流業的產業關聯,不僅能豐富航空物流關聯產業在省級層面的研究,也為各省航空物流和關聯產業協同發展提供對策建議。
投入產出表是進行投入產出分析的重要工具,它以矩陣形式揭示了國民經濟各部門之間在經濟技術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約。航空運輸業包含航空旅客運輸、航空貨物運輸、通用航空服務和航空運輸輔助活動。其中航空貨物運輸與航空物流緊密相關,本文以航空貨物運輸來表示航空物流服務。為辨析航空物流業的關聯產業,首先需要探析與航空運輸業緊密相關的產業部門。一般情況下,42 部門投入產出表的行業劃分范圍相對寬泛,無法實現對某一細分行業的深入分析,因此,使用行業分類更為詳細的142 部門投入產出表分析航空運輸業與其他產業部門的經濟聯系。
利用2020 年云南省統計局公布的2017 年云南省142 部門投入產出表作為基礎資料,將“航空運輸業”視為一個獨立的產業部門,其余Ⅱ級分類部門的基本流量值則根據其所隸屬的Ⅰ級分類部門進行加和統計,形成42 個大部門的基本流量值,結合“航空運輸業”的基本流量值,最終形成43 部門投入產出表。分別計算出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部門的直接消耗系數和直接分配系數,由此分析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在不同關聯結構下的關聯產業,具體處理過程如圖1 所示。

圖1 投入產出表預處理過程示意圖
關聯產業的關聯結構分析可分為后向關聯分析和前向關聯分析。通常用“投入結構”反映某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后向關聯關系;用“銷路結構”反映某產業與其他產業的前向關聯關系。例如,航空運輸業生產過程中需要相關部門的中間投入,如飛機、機載電子設備、衛星通信服務、電力、航油、食品、金融保險、飛行培訓、空中交通管理、地面后勤服務、機場周邊交通服務等圍繞航空運輸生產衍生出的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投入使用,這些部門成為航空運輸業的后向關聯部門,航空運輸業對后向關聯部門的影響稱為其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
后向關聯通過需求聯系與其他產業部門發生關聯。當甲產業在經濟活動中要吸收乙產業的產出時,對甲產業來說,它與乙產業的關聯就是后向關聯。投入產出分析中,對產業進行后向關聯分析常用到的指標為直接消耗系數,直接消耗系數高,表明甲產業對乙產業的直接依存度高。直接消耗系數的計算方法為:用第j產品(或產業)部門的總投入Xj去除該產品(或產業)部門生產經營中直接消耗的第i產品部門的貨物或服務的價值量xij,用公式表示為:
根據處理后的43 部門投入產出表基本流量數據,運用公式(1),計算航空運輸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可以分析航空運輸業產值對其他產業部門投入量的需求程度。發現2017 年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部門的直接消耗系數總和(中間投入)為0.558 382。航空運輸業需求程度較高的后向關聯產業如表1所示。

表1 航空運輸業對部分產業部門的直接消耗系數表(前20)
由表1 可知: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的消耗系數前10 位占航空運輸業中間投入的87.16%,且與航空燃油相關的石油、煉焦產業和核燃料加工業與航空運輸業的直接后向關聯最為強烈,直接消耗系數為0.134 502,占航空運輸業中間投入的24.09%;航空運輸業與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也形成比較強烈的后向關聯,這與航空運輸業的高成本行業特性緊密相關;航空運輸業對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批發和零售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交通運輸設備業的消耗系數較大,也形成比較明顯的后向關聯。住宿和餐飲業主要是由航空旅客運輸業所消耗,化學品制造業、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主要是由通用航空服務和航空運輸輔助活動所消耗。通過對云南省航空運輸業的消耗情況分析,可知云南省航空運輸業隨著鮮切花、水果等生鮮易腐產品的市場發展,運輸需求較大,對石油、機械加工等傳統第二產業的依賴依然較強,應結合自身特點,挖掘與金融、現代商務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進相關措施。
前向關聯指某產業對將本產業的產品或服務作為投入品或生產資料的產業的影響,即前向關聯通過供給關系與其他產業部門發生關聯。例如,當其他產業部門需要航空運輸業提供服務時,空運服務成為其他部門的中間投入需求,其他產業部門成為航空運輸業的前向關聯部門,航空運輸業對前向關聯部門的影響稱為其對國民經濟的推動作用。
投入產出分析中,對產業進行前向關聯分析常用到的指標為直接分配系數,計算方法是:用i部門的總產出量Xi去除該部門生產經營過程中提供給j部門中間使用的產品價值量xij。直接分配系數反映i部門每單位的產出,j部門分配到的使用額,用公式表示為:
依據處理后的43 部門投入產出表的基本流量數據,運用公式(2),計算得到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對各產業部門的直接分配系數表。按直接分配系數由大到小選取前向關聯較強的前20 個產業部門,結果如表2 所示。

表2 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部門的直接分配系數表(前20)
根據航空運輸部門對其他產業部門的直接分配系數,可以分析航空運輸業投入對其他產業部門產出的影響力。2017 年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部門的直接分配系數總和(中間使用)為1.132 59,由表2 可知,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的分配系數前10 位占中間使用的57.72%。其中,航空運輸主要服務于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其分配系數占比達到了27.81%,表明云南省航空運輸業主要發揮樞紐作用。此外,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對綜合技術服務的分配系數占比5.1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分配系數占比2.28%;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的分配系數占比1.29%,這與云南省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電子信息、智能設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的舉措緊密相關。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對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的分配系數遠大于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部門的分配系數,說明航空貨運需求旺盛,機場應平衡客運與貨運間的資源配置。航空公司的融資和租賃離不開金融業,此外云南航空運輸業關聯產業還有:食品和煙草業,農林牧漁產品服務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綜上,云南省航空運輸的直接分配系數總和大于直接消耗系數總和,表明航空運輸業與下游產業(如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等)的關聯度高于與上游產業(如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等),說明云南省航空運輸業對其他產業部門的經濟服務推動作用大于經濟拉動作用。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航空運輸業包涵旅客運輸、貨物運輸、通用航空服務、航空運輸輔助活動等,與航空運輸業關聯性強的行業不一定與航空物流業關聯性強,航空物流業務作為服務業,對經濟發展主要有促進作用[12]。因此,在已列航空運輸業前向關聯產業的前十位中,采用Spearman 相關性分析法分析2010—2019 年間航空貨物運輸量和航空運輸前向關聯產業部門產值的相關性,辨析與航空物流業推動作用較強的關聯產業。
根據2011—2020 年云南省統計年鑒,統計2010—2019 年航空貨運量及航空運輸業前十位前向關聯產業的產業值。其中,“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部門由貨運量和郵政業務產值組成,“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組織”部門沒有產值,因此用社會組織個數來替代該產業部門的產值,金融業產值通過計算部門存貸款余額和保費收入而得。2010—2019 年間各產業部門產值及航空貨運量如表3 所示。

表3 2010—2019 年航空貨運量及航空運輸業前向關聯產業產值
由于“貨運量”與“產值”單位不統一,需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再分析數據組間的相關關系。運用初值化法,以2010 年為基準,將各部門各年產值或貨運量依次除以基準年產值或貨運量,得到2010—2019 年間各產業部門產值及航空貨運量的無量綱數組。
Spearman 相關性分析適用于兩個連續變量之間的單調相關關系研究,2010—2019 年的航空貨運量及航空運輸業前向關聯產業的產業值均屬于連續變量,因此,基于SPSS 22 對無量綱數組進行Spearman 雙變量相關性分析,探究與航空物流業呈顯著相關性的產業部門,結果如表4 所示。

表4 航空物流與其前向關聯產業的相關性分析
由表4 可知航空物流業與“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和農林牧漁產品服務業的相關性最強,相關系數均為0.915;與“食品和煙草行業”的相關性次之,相關系數為0.867。體現了云南省由于鮮花、水果、茶葉等農林產業以及煙草行業有較大的運輸需求,航空運輸與其他交通運輸方式協同配合,更好地滿足客戶對農副產品優質、生態、綠色、安全的消費需求,同時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與航空物流業相關系數達到0.830,反映出航空物流業對“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等高新技術產業的吸引力,同時說明高新技術產業對航空物流業存在較高的需求。
“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組織”和“文化、體育和娛樂”與航空物流業也存在顯著的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770 和0.758。而“租賃和商務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綜合技術服務業與航空物流業相關性不顯著。與“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部門”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的相關性,說明航空貨運和航空客運走向存在一致性。云南省航空物流網絡的核心區和半核心區與熱點旅游城市一致,航空物流資源走向受商旅影響較大[13]。云南省航空網絡中貨運樞紐和客運樞紐存在重疊,在航空貨運網絡布局上兼顧商旅需求,主要采取“客機腹艙運載”的運載方式,促使航空物流業發展較為迅速。
通過直接分配系數和Spearman 相關性分析,可以得到與航空物流業前向緊密相關的產業部門有:其他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農林牧漁產品服務業,食品和煙草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公共管理、社會保障和社會組織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
提升航空貨運場站綜合服務能力,促進航空運輸與其他交通運輸多式聯運的發展,更好地帶動區域經濟的發展。
一是云南省各機場加強航空貨運中轉場站周邊交通建設與組織優化,促進航空運輸通道與干線鐵路、高鐵、公路和港口、口岸的無縫銜接,形成以航空貨運為主導、匯集多種運輸方式的交通網絡布局,打造“空-鐵”“空-公”等多種形式的多式聯運模式。利用多式聯運及規模效應降低運輸成本,形成對周邊城市如成都、重慶、貴陽等地的電子產品、通信設備、精密儀器等高價值貨物的吸引、中轉和集散。
二是合理布局和建設航空貨運場站內部的基礎設施,通過貨運基礎設施改擴建、順暢貨運車輛進出通道等措施,提升機場內貨物運輸的便捷性以及快速中轉的高效性。
三是支持航空企業加強與貨運企業、郵政企業的合作,創新航空港快遞物流的運作方式,鼓勵民航業同郵政快遞協同發展。
結合云南省航空物流流向、流量和區域物流市場發展潛力,促成航空物流與支柱產業和區域經濟聯動發展,形成輻射南亞、東南亞的航空物流樞紐,建成國際物流中轉樞紐。
一是政府應對航空相關產業進行長遠地規劃、引進和布局,發揮投資引導作用,構建以市場、企業、政府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資體系,增加航空物流資本投入,改善現有的航空物流網絡,加快貨物運輸中轉速度,提高物流業的整體服務水平,實現航空物流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二是建設國際航空中轉物流樞紐,提升航空物流業的相關技術水平和管理能力,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航空貨運輻射網絡。加大對南亞、東南亞城市貨運航線覆蓋力度,發展洲際貨運航線中轉業務,吸引更多知名航空公司,更多冷鏈、保稅、倉儲等物流企業進駐云南,拓展物流業的市場及服務范圍,提升機場海關和口岸的服務能力,助力“云品出滇”與“特色產品入境”,實現貨物的全球流通。
高新技術產業為航空物流提供優質貨源,航空物流為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應充分發揮云南省空港經濟區航空產業優勢,形成具有高度自組織能力的區域經濟發展模式——臨空經濟區,保障航空運輸高附加值貨源的穩定性。
一是打造一流航空產業化基地,提供優質配套設施。吸引新興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業的集聚,發展“自主創新型”的航空高技術產業集群,圍繞機場周邊逐漸布局保稅區、物流、會展、計算機及軟件、生物醫藥、高端制造業、精密儀器等高新產業聚集區。
二是配合高質量航空運輸服務水平,精準掌握高新產業的服務需求,鼓勵航空物流企業和高端制造業企業共同研發和應用先進技術,推動創新,針對性地提升物流服務能力,增強云南省航空物流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
通過模式創新、服務創新調整運力,增強航空物流服務響應機制,提高航空物流運輸保障能力,推動航空物流運輸助力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
一是推行“客機腹艙+全貨機”模式降低運營風險,發展客機腹艙運力與全貨機運力齊頭并進,有效利用客機腹艙運力。發揮航空客運業務的發展為腹艙運載提供更多的網絡航線和航點、航班班次以及成本分攤的多重優勢,實現全貨機與客機腹艙優勢互補,靈活滿足個性化的市場需求。
二是在航空物流運輸網絡布局上,綜合考慮商旅客運和航空物流的便利性、經濟性,選擇地理位置優越的航點,更好地銜接客運和貨運需求。
三是拓展合作伙伴,可以與其他運輸公司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共享物流網絡和資源,共同開發物流解決方案。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行航班數據信息共享互通,構建優質高效、安全可靠、數字智能的航空運輸體系,實現資源共享和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