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商丘,是一座充滿大愛的城市,是一方孕育好人的沃土。好人就像星星之火,在這里形成燎原之勢,引領整個城市溫暖前行。作為黨的喉舌和重要輿論宣傳陣地,《商丘日報》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常年將發掘“商丘好人”典型、報道好人故事為己任,精心塑造培育“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營造出學好人、做好人、敬好人的良好社會氛圍。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好人;榜樣引領;社會風尚;正能量
偉大出自平凡,英雄來自人民。在黨的二十大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國好人”代表的重要回信,充分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公民道德建設的高度重視,體現了對平凡英雄的關心關懷,體現了對全社會發揮榜樣引領作用的殷切期望。
作為黨的喉舌和重要宣傳輿論陣地,多年來,《商丘日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政治家辦報辦網辦新媒體,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當好主力軍,守牢主陣地,挺進主戰場,自覺承擔“舉旗幟、聚民心、興文化、育新人、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在做好各項主題宣傳、重大策劃的基礎上,《商丘日報》常年將發掘“商丘好人”典型、報道好人故事為己任,精心塑造培育“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營造出學好人、做好人、敬好人的良好社會氛圍。經過近20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商丘好人”文化建設成功過渡到“商丘人好”社會建設,“商丘好人”道德品牌已經成為商丘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張亮麗名片。
一、拉長度:堅守“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的價值取向
商丘是一片英雄輩出的熱土,是一座崇尚英雄的好人之城。2005年3月23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的習近平同志對商丘籍農民工、全國首屆道德模范李學生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跡作出重要批示,稱贊李學生是“作為平凡之人而作出不平凡壯舉的英雄”。在習近平的重要批示和英雄事跡的感召下,商丘拉開了建設“道德之城”“好人之城”的序幕,好人好事、凡人善舉在豫東大地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形成了“好人現象”“好人文化”,這種“精神磁場”,春風化雨,溫潤人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展是以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為基礎,關系著時代和人民大眾的現實需求,具有普遍性和大眾性。多年來,《商丘日報》堅持不懈地宣傳報道各級道德模范和各個領域涌現的“商丘好人”。從2010年起,《商丘日報》就開設《商丘好人榜》《尋找身邊好人》等欄目,《習近平抱在懷里合影的英雄女兒長大了》《李學生:一個時代的精神豐碑》《黃偉:奉獻路上永無止境》《李東亮:奉獻是人生最美底色》《何鐵領勇救落水者感動溫州》,一個個典型人物,通過《商丘日報》的宣傳報道名揚四方,這一個個平凡而偉大的好人和道德模范,勾畫出“商丘好人”的整體群像。
“商丘好人”來自基層,根植平凡,用平民的視角選取典型,報道老百姓身邊的人和事,對于受眾來說才有親切感。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商丘日報》記者走基層,深入采訪,圍繞“凡人善舉”,盡力還原人物、事件初始面貌,以真誠打動人心。
2022年7月,商丘90后小伙趙天賜辭職帶著患漸凍癥的媽媽克服重重困難去新疆旅游的消息火爆網絡,上億人次觀看、點贊。《商丘日報》緊緊抓住重要新聞的“第二落點”及時深入采訪趙天賜和他的家人,《陪伴母親與疾病抗爭八年背后的感人故事》獲得網友高度關注。
踐行“四力”挖掘好故事,是《商丘日報》堅持多年的一項工作機制,也正是這樣的堅持,不斷從小切口報道層出不窮的“商丘好人”故事,努力打造“商丘好人”道德品牌,讓市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受到觸動。《商丘日報》編委會一直強調,對于好人的采寫不能端架子,也不能臉譜化,人物形象要鮮活,要有血有肉,要接地氣兒。“借眼”授課28年的鄉村教師盧文建;參加救援百余次、挽救多人生命的救援隊員朱立民;撿到14萬元現金千方百計尋找失主的鄉村教師王坤……這些我們身邊的普通人,他們把“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優秀品格融入工作生活的每一個細節,淡化了典型色彩,更易于觸及人心,引發共鳴。
人民日報社原社長、總編輯邵華澤曾說過:“新聞人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業傳播者,也是踐行者,這是信仰,是追求,更是修煉。”新聞工作者要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和排頭兵,要更加努力深入社會基層和人民的生活之中,發現蘊藏于社會和人民之中更多更亮的精神火光,為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鼎力前行。
二、增厚度:挖掘“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的精神內涵
商丘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風淳樸的城市,自古就有崇德向善的傳統。為把“商丘好人”打造成一個道德品牌,近年來,商丘市多次舉辦了由中央、省、市專家參加的“商丘好人”群體現象研討會、座談會、文化推進會,解讀、梳理、探討商丘好人群體現象,弘揚本土文化,擴大道德建設成果。商丘市委、市政府每次組織大型活動,《商丘日報》都及時出臺報道方案,保障版面、組織記者對活動進行全方位的報道,深入挖掘“商丘好人”的精神內涵,及時將專家的觀點提煉歸納在報紙上展示,積極推動“商丘好人”文化建設。
《商丘日報》除不定期組織重大典型報道、宣傳新時代道德模范外,在日常報道中也十分重視“商丘好人”報道的分量,要聞版、社會周刊、民生周刊開設“道德模范”“好人在身邊”“志愿者在行動”等專欄,將道德模范、“商丘好人”的宣傳報道與弘揚雷鋒精神有機結合起來,并使之系列化、常態化。據不完全統計,《商丘日報》每年推出各種體裁的“商丘好人”相關報道200余篇,從平民化的視角選取好人素材,用講故事的方法再現好人的高尚行為,大大增強了典型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這些由“群眾的眼睛”發現的平民英雄,用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事跡,具體而微、真實可信地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內涵。
不僅如此,《商丘日報》充分利用其權威性和影響力,聯合職能部門組織道德模范表彰活動,發起“最美教師”“最美醫生”“最美城管人”等評選活動,通過自下而上、層層推選、隆重表彰、事跡宣傳,培育文明道德風尚,弘揚社會主旋律。“商丘好人”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孝老敬親、舍生取義;“商丘好人”可親、可敬、可嘆、可學、可做。
在持續宣傳報道“商丘好人”的同時,商丘網也開設“身邊的感動”專欄和互動討論區,網友留言十分踴躍,良好的報網互動擴大了好人報道的影響面,在與讀者的互動中,“商丘好人”精神產生了強大的正能量。很多讀者表示,最平凡的人用平凡故事,刻畫出普通人的美麗心靈;用身邊的感動,展現推動社會進步的精神力量。
為了廣泛宣傳身邊好人的平凡事跡,商丘日報記者經常參加“道德講堂”、好人故事“六進”活動,講述身邊好人的感人事跡,讓更多干部群眾在感受、交流、了解身邊好人事跡,增強道德自律意識,形成學習、關愛、崇尚、爭當道德模范的良好風尚。
在當前的新媒體語境下,媒體更需要通過打造專業多能團隊、創新傳播內容、依托智能媒體技術、重視受眾信息反饋等策略,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效能。[1]為貫徹落實商丘市六次黨代會精神,傳播“商丘好人”故事,弘揚社會正能量,2022年1月,《商丘日報》推出“講述‘商丘好人’故事 感受時代榜樣力量”欄目,每周刊發一期“商丘好人”的故事,并將當期的好人故事用音頻的形式展示出來,在報紙上刊登二維碼,讀者掃碼就可以收聽好人故事,在媒體融合的發展中,創新創造傳播好人故事。
可以說,多年來,通過《商丘日報》持續而深入的報道,“商丘好人”架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化于眾的橋梁,“商丘好人”做好事、當好人已內化為一種特質思維,外化為一種日常習慣。“商丘好人”影響力持續不斷提升放大,從影響一時到影響一世升華到影響一城。在全社會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正能量的當下,《商丘日報》弘揚主旋律,傳播真善美,大力宣傳道德建設領域的新亮點新成就,切實履行了黨報的社會責任。目前,商丘有“好人歌曲”可吟唱、有“好人電影”可收藏、有“好人話劇”可觀賞、有“好人網站”可瀏覽、有“好人公園”可體驗,未來也許還會涌現更多弘揚宣傳“商丘好人”的形式。
身邊的好人是城市的福氣,好人現象彰顯了“于平凡之中實踐高尚德性”的道德精神,是一種靜水深流般的文化培養和文明養成,它讓人際溫暖像陽光一樣灑滿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三、拓寬度:強化“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的輻射引領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我國社會生產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價值導向作用,弘揚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傳播我國社會發展的精神力量。
2022年11月10日,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宣部部長李書磊在《人民日報》發表的署名文章《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中寫道,必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使之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人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2]
商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持續提高政治站位,統籌推進“商丘好人”品牌塑造工作,明確在轉型攻堅、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需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魂聚氣,把“商丘好人”的榜樣力量轉化為“商丘人好”的生動實踐,為打造“通達商丘”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多年來,《商丘日報》秉承“公正親和 大愛厚德”的辦報宗旨,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重大策劃層出不窮,持續打造“商丘好人”品牌,堅持以精品奉獻人民、用明德引領風尚,讓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風尚在商丘持續發酵、蔚然成風,逐漸形成了“崇德尚賢、勤勞智慧、善良樸素、勇于奮斗、樂于奉獻”的“商丘好人”精神。
“商丘好人”道德品牌是經過科學探索后確立的,其內涵豐富、通俗易懂、易學易記,緊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素材多、來源廣、易提煉,永不枯竭,具有可持續性;其所樹榜樣大多為平民英雄、平凡英雄,草根氣質濃厚,契合時代需求,更接地氣更易被接受。2010年商丘啟動“商丘好人”推選工作,堅持每月向中央文明辦和省文明辦推薦一次“商丘好人”,堅持每半年發布表彰一批“商丘好人”,堅持每年舉辦一屆“商丘好人”文化周系列活動。2018年3月,商丘成功承辦“中國好人榜”發布儀式暨全國道德模范與身邊好人現場交流活動;2018年10月,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全景報道商丘打造“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的具體實踐和科學探索。
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是《商丘日報》多年用心跟蹤報道的好人群體,近年來,《商丘日報》對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的各種類型報道有百余篇。至今,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已經成立15年,參加救援573次,挽救了76人生命,打撈出溺水者遺體403具,打撈群眾財產價值1040多萬元,救援足跡遍及魯豫皖三省的十多個地市,是全國學雷鋒先進典型,是河南乃至全國義務救援界的一面旗幟,救援隊連續十年獲得全國社會力量搜救特別貢獻獎,獎金累計達50萬元。2019年9月4日,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隊長,第三屆、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黃偉受邀參加中國紅十字會第十一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受到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鼓舞了全體商丘好人的士氣。今年6月14日,以商丘市水上義務救援隊的故事為原型改編的話劇《生命狀》在商丘公演,好評如潮。
商丘市義工聯也是“商丘好人”群體中的杰出代表,10多年來,商丘義工聯已經發展成為河南省最大的民間公益團體,建成義工工作站44家,資助2000多名貧困生,建立16個愛心幫扶站……多年來,《商丘日報》不遺余力宣傳報道商丘市義工聯開展的各項活動,用實際行動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
2019年5月,商丘義工聯的發起人、首任會長、幫扶“商丘好人”協會會長李東亮獲全國助殘先進個人榮譽稱號,5月16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六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表彰大會上,李東亮受到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2021年11月5日,李東亮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再次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接見。
商丘好人多,情暖一座城。商丘人不僅是“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的創建參與者,更是“商丘好人”道德品牌的實際受益者。為消除“商丘好人”的后顧之憂,商丘成立了幫扶“商丘好人”協會,積極倡導愛心企業和有能力的公民,對需要幫扶的好人進行及時跟蹤幫助反哺,讓商丘人“敢”當好人,愿當好人,當好人當得有底氣,為持續培育壯大“商丘好人”道德品牌引領護航。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商丘好人”用平凡詮釋偉大,用善行義舉匯集起道德的力量,對“商丘好人”集中、系統、及時、全面的報道,激蕩出全社會的精神共鳴,共同構筑起新時代的精神坐標。弘揚主旋律,社會思想就有了主心骨;傳播正能量,社會發展就有了動力源。《商丘日報》堅持黨性原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風雨喧囂中對生活中的凡人善舉保持永不懈怠的熱情,使一個個“商丘好人”身上蘊含的向善的力量不斷裂變,引領時代新風,源源不斷地為商丘的發展注入正能量。
參考文獻:
[1]姚毅.全媒體語境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策略[J].新聞愛好者,2023(5):101.
[2]李書磊.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N].人民日報,2022-11-10.
作者簡介:李巖,《商丘日報》深度報道部記者、主任編輯(商丘 476000)。
編校:張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