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宇
廣西產業關聯及其演變趨勢分析
孫曉宇
(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8)
文章采用投入產出分析模型,分別測算了2012年、2017年廣西投入產出表中42產業部門的感應度系數、影響力系數,通過對比分析各產業部門的產業關聯情況及其演化變動情況,分析了廣西42產業部門所歸屬第一、二、三產業的變化特征,并通過矩陣“三角化”方法處理投入產出表數據,分別識別出廣西2012年及2017年核心產業集群,并分析其演化特點。研究結果表明,2012—2017年廣西第一產業關聯能力下降;第二產業支撐發展動力不足;第三產業整體疲軟,但是以金融產業部門為核心的“金融產業集群”發展潛力初具規模。
感應度;影響力;產業關聯;產業集群
產業間的關聯是按照某種分類依據將社會上各產業部門劃分為數種或數十種不同的產業,繼而從產業間投入與產出的角度來研究產業間的聯系緊密度,在經濟活動中,各產業之間存在直接、間接、復雜的經濟聯系現象。在一般經濟生產活動中,產業之間需要其他產業部門為自己提供服務或者產出,用以滿足自身產業發展的要素供給。同時,自身的產出也會供給到社會市場作為其他產業的需求進行消費。這種產業間錯綜復雜的聯系促進了經濟活動中各產業的發展[1]。
由此可見,產業間的聯系實質上是各產業間需求與供給的關系。當這種聯系能夠正常維持時,產業間是良性運作的;當這種聯系不能維持時,會迫使產業進行升級或者退出經濟活動。產業間的聯系方式因各產業在產業鏈中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即產業是處在產業鏈上、中、下的哪個階段會導致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聯系方式產生差異。通過產業關聯分析,可以研究產業部門之間供給推動和需求拉動相互影響的關系,也就是通常理解的產業間相關聯狀況。此外,進一步分析產業之間的關聯情況,還可以認識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與特征,進而為產業調整提供發展思路。
產業之間關聯分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法國經濟學家魁奈(Quesnay)在分析產業之間貿易關系時所采用的《經濟表》。在此之后,眾多統計學者圍繞投入產出開展相關研究,這其中以列昂惕夫(Leontief)開創的投入產出經濟學影響最為深遠,眾多學者將產業關聯理論又稱為投入產出理論。時至今日,通過投入產出模型測算產業之間的關聯效應是投入產出模型的重要應用之一[2]。其中,關于產業關聯的重要指標是影響力系數與感應度系數。不同學者之間對于影響力系數與感應度系數的計算存在著不同的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影響力與感應度系數應當分別采用列昂惕夫逆矩陣和GHOSH方法分別計算;另一種觀點認為,采用傳統的里昂惕夫逆矩陣計算即可。本文影響力系數與感應度系數的計算采用的是里昂惕夫逆矩陣,又稱完全需求系數矩陣。
1.1.1 影響力系數

1.1.2 感應度系數


本文分析采用的數據為2020年發布的廣西42產業部門投入產出表(2017)以及2015年發布的廣西42產業部門投入產出表(2012)。采用象限分布圖分析廣西2012—2017年42產業部門的影響力與感應度變化特征,圖1為產業關聯象限分布示意圖,標注的虛線代指社會平均水平(其值一般為1),由社會平均水平線劃分為四個象限。
落入第一象限的產業部門,其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均高于社會平均水平。這些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作用和支撐作用均較強,與其他產業部門的關聯度較高。處于第二象限的產業部門感應度系數大于社會平均水平,影響力系數小于社會平均水平,屬于受其他產業部門制約較強的產業,但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其呈現的特點是落入第二象限的產業部門前向關聯較強,但后向關聯較弱。落入第三象限的產業部門,其影響力系數系數和感應度系數均小于社會平均水平,這些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作用和支撐作用均較弱,落入該象限的產業部門與廣西其他產業部門之間的關聯度均較弱。落入第四象限的產業部門,其影響力系數大于社會平均水平,然而感應度系數小于社會平均水平,具有較強強輻射能力,具有較弱的制約能力,落入該象限的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強,而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支撐作用較弱,即存在后向關聯程度較強,前向關聯程度較弱的特征。如果某產業影響力系數和感應度系數落入象限的位置從2012年到2017年發生上升的趨勢,則說明該產業與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關聯加強了。若影響力系數(水平方向)上升,則說明該產業對廣西其他產業的拉動能力加強;若是感應度系數(垂直方向)上升,則說明該產業對廣西其他產業的支撐能力加強。
由統計局發布的廣西42產業部門投入產出表中,序號1的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可以歸屬于第一產業,序號2~28的煤炭采選產品、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產品、金屬礦采選產品等27個產業部門屬于第二產業,序號29~42批發和零售、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住宿和餐飲等14個產業部門屬于第三產業,各產業部門所屬產業及其影響力系數與感應度系數計算如表1所示。

表1 廣西42產業部門影響力系數與感應度系數分布表(2012年與2017年)
采用R語言繪圖,以影響力系數為橫坐標,感應度系數為縱坐標表,分別將2012年及2017年各產業部門的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數據投影到象限圖上,根據表1用產業部分對應序號表示該產業部門,例如①表示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業,即得到廣西42產業部門各產業的象限坐標圖,如圖2、圖3所示。

圖2 2012年各產業部分所處象限位置

圖3 2017年各產業部分所處象限位置
圖2為2012年各產業部門所處象限位置,圖3為2017年各產業部分所處象限位置,從圖中可以得出,2012-2017年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產業部門的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均呈現下降趨勢,坐標位置均落在第二象限,這表明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產業部門,屬于受其他產業部門制約較強的產業,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前向關聯較強,后向關聯較弱。
第二產業中,化學產品、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造紙印刷和文教體育用品、食品和煙草、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等產業部門在2012—2017年均處于第一象限,表現出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較強的拉動和支撐作用,與其他產業部門的關聯度較高。但是,從變化趨勢分析,除個別產業部門的關聯強度在上升外(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其他產業部門的關聯強度均在下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產品、石油煉焦產品和核燃料加工品等產業部門處于第二象限中,表現出該產業部門受其他產業部門制約較強,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的特征。紡織品、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制品、非金屬礦和其他礦采選產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非金屬礦物制品、金屬制品、專用設備等多數產業部門均落入第四象限中,呈現強輻射,弱制約的特征,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強,而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支撐作用較弱。
煤炭采選產品、金屬礦采選產品兩個產業部門呈現出從第二象限變動到第三象限的特征,說明這兩個產業部門與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關聯狀況進一步下降。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從第一象限變動到第四象限,表明該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支撐能力顯著下降。廢品廢料、水的生產和供應從第三象限變動到第四象限,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變強。建筑業從第四象限變動到第二象限,出現較大的反轉,建筑業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強拉動能力轉換為強支撐能力。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服務從第四象限變動到第一象限,對其他產業部門強拉動能力有起大幅度上升。其他制造產品、燃氣生產和供應從第四象限變動到第三象限,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拉動能力明顯下降。
廣西第三產業15個產業部門的影響力系數均在社會平均水平之下,整體表現出該15個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且絕大多第三產業所屬產業部門處于第三象限,表現出第三產業部門與廣西其他產業部門間的關聯較差,這些產業部門的拉動和支撐作用都較弱。與2012年比較,信息技術服務、批發和零售、房地產以及信息傳輸軟件三個產業部門在2017年均落入第二象限,屬于受其他產業部門制約較強的產業部門。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廣西第一產業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受其他產業部門的制約性較強,整體呈現出前向關聯較強,后向關聯較弱。廣西第二產業,絕大多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強,整體呈現出后向關聯較強。其中,化學產品、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造紙印刷和文教體育用品、食品和煙草、通信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和支撐作用均較強,非金屬礦和其他礦采選產品、紡織品、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羽絨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品和家具、非金屬礦物制品、金屬制品、專用設備等多數產業部門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強,但是,整體呈現出對廣西其他產業產業部門的支撐作用不明顯。廣西第三產業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和支撐作用都較弱,整體呈現出前向關聯、后向關聯均較弱。
上文中分析了廣西各產業部門的產業關聯狀況及其變化趨勢,為進一步分析廣西各產業部門之間的關聯情況,識別廣西產業集群及核心產業部門,本文對廣西2012年及2017年產業集群進行識別并展開深入分析。參考其他學者的研究,目前產業關聯的主要方法有區位商法、主成分分析法、空間基尼系數法、投入產出分析法等,本文以2012年及2017年投入產出表為基礎,采用投入產出分析法識別廣西產業鏈及核心產業部門的演變。


根據度量標準計算出來的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共有4個矩陣。以該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矩陣作為產業集群識別的基礎依據,它反映了產業部門兩兩之間的聯系程度,是衡量產業集群的有效指標。本文識別產業集群的方法為用三角化方法進行,三角化識別的步驟如下。
第一,將廣西2017年投入產出表里面的42個產業部門中任意一個產業部門a作為起始產業部門(程序計算一般從第一個產業部門開始)。
第二,將與產業部門a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的最大值所對應的產業部門b作為下一個進入第一準集群中的成員。
第三,檢索出與產業部門a(除b外)的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中的最大值,再將這些值與產業部門b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的最大系數比較,二者之中較大者所對應的產業部門c作為又一個進入該準集群中的成員,產業部門a、b和c形成一個準集群。
第四,檢索出與產業部門c(除產業部門a、b和c外)的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中最大的系數,再將其與準集群中其他產業部門(a和b)和非準集群中的其他產業部門的投入系數和產出系數相比較,選出最大的系數所對應的產業部門d,產業部門d進入該準集群中[5]。


其中,=1,2,……,;是集群中產業部門的數量;e為集群行業之間功能聯系系數。
利用三角化方法識別的集群中,有可能會存在著集群產業部門數量過多或過少的極端情況。這時,需要在集群識別的過程中,增加某產業部門進入集群中時,除了要求集群平均值首次開始下降外,也要引入一個增入集群的產業部門與該集群中的其他產業部門之間功能聯系系數e需不小于某個值(本文取0.4為臨界值),從而保證新增入的產業部門與該集群有緊密的聯系。圖4為2012年廣西產業集群分布圖、圖5為2017年廣西產業部門集群分布圖,產業部門之間功能聯系系數e均在0.2以上,圖中箭頭指向表明產業之間的支撐影響,例如圖5中2012年箭頭由建筑指向房地產,表明建筑業產業部門對房地產有明顯的推動(支撐)作用。雙向箭頭表示產業部門之間互有影響,相互推動(支撐)。

圖4 2012年廣西產業部門集群分布圖

圖5 2017年廣西產業部門集群分布圖
從圖4和圖5對比,可以分析出2012年廣西產業部門集群分布與2017年廣西產業部門集群分布存在較大差異,2012年廣西42產業產業部門,分別以建筑、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煤炭采選產品、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食品和煙草等5個產業部門為核心構建出三大產業集群,其中煤炭采選產品、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食品和煙草3個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服務產業集群”,以建筑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建筑產業集群”和以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金屬產業集群”。到2017年,以建筑、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金屬3個產業部門為核心構建出三大產業集群,即以建筑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建筑產業集群”,以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金屬產業集群”和以金融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金融產業集群”。
綜合分析比較2012年和2017年廣西42產業部門產業集群的變化有以下特點:一是核心產業部門數量從5個下降到3個;二是2012年和2017年廣西42產業部門產業集群中,金屬產業集群是對該省經濟拉動作用和推動作用較大的產業集群,該集群對廣西省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三是產業集群結構發生變化,2017年“金融業集群”取代了2012年的“服務業產業群”,這說明廣西2012—2017年金融業的發展較快;四是2012年以煤炭采選產品、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食品和煙草3個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服務產業集群”,到2017年逐漸分化為以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食品和煙草2個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鏈。
從上述廣西2012年、2017年42產業部門產業關聯分析可以得出,2012—2017年廣西各產業部門產業關聯能力發生率較大變化,產業集群出現新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廣西第一、第二及第三產業產業部門的關聯能力較弱,結構不協調異常突出,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第一產業關聯力度下降。廣西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產業部門的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從2012—2017年均呈現下降趨勢,這表明第一產業的農林牧漁產品和服務產業部門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的情況下,關聯能力進一步出現了下降,對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表現得更弱。
第二,第二產業發展動力不足。廣西第二產業整體呈現出對廣西其他產業產業部門具有較強的拉動能力,除了以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產業部門為核心的產業集群——“金屬產業集群”外,其他第二產業所屬產業部門的支撐作用不明顯,這表明廣西第二產業過多地消耗了廣西的自然資源稟賦,但是并沒有完全成為助力廣西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第三,第三產業初具發展規模。廣西第三產業15個產業部門的影響力系數均在社會平均水平之下,整體表現出對廣西其他產業部門的拉動能力較弱,且絕大多第三產業所屬產業部門處于第三象限,表現出與廣西其他產業部門間的關聯較差,這些產業部門的拉動和支撐作用都較弱,這表明廣西第三產業與廣西第一、第二產業的聯系并不緊密,整體呈現出對廣西經濟貢獻的疲軟[6]。但是2017年“金融業集群”的出現表明廣西2012—2017年以金融業為核心的第三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廣西第三產業初具發展規模,發展潛力大。
一是以資源稟賦為紐帶,穩步發展優勢產業。廣西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穩步推動以建筑產業部門為核心的“建筑產業集群”和以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品產業部門為核心的“金屬產業集群”的產業結構升級,著力打造升級以實體經濟為核心的第二產業產業部門,實現增產減耗,充分發揮第二產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引擎作用,把資源優勢通過產業集群轉化為區域競爭優勢,以資源為紐帶,積極培育和發展具有廣西地方特色的支柱集群產業[7],這些資源為主型的優勢產業是廣西產業目前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現階段是廣西培育產業集群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方向,應該要打造其成為助力廣西產業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
二是以新興產業為抓手,推動區內三產聯動。積極引導廣西三大產業與42產業部門之間的產業聯動,加快完善廣西現代化金融服務功能,以“金融業集群”為抓手,以點帶面,發展新興產業集群[8]。加速推動第三產業與第一、第二產業產業部門的關聯,實現產業聯動,破除第三產業產業部門對廣西經濟貢獻的疲軟現象。
三是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注入發展新活力。近年來,廣西在與國外開放合作貿易中具有明顯的政策優勢,“南向、北聯、東融、西合”成為廣西全方位開放格局的戰略發展方向,廣西東邊緊鄰我國經濟發達的區域——粵港澳大灣區,相比較西南其他省份,在承接產業轉移上有一定的地域區位優勢。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吸引外部資金和產業轉移,為培育區內產業集群注入新的活力,廣西在承接產業轉移時,政府要提供創造有利于創業和創新的氛圍,在產業發展政策上,應當提前培植優勢產業,打造產業集群,調整區內產業結構,合理布局產業部門[9]。
本文采用投入產出數據分析了廣西2012年、2017年42個產業部門的變化特征,并識別出廣西2012年及2017年核心產業集群及其變化特點,探討了廣西產業部門發展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以資源稟賦為基礎,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主動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轉移,以期調整區內產業結構﹐使產業部門合理布局,進而提升廣西面向東盟的產業對接能力,更好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1] 王業平. 基于投入產出分析的我國電信業對國民經濟貢獻研究[D]. 長沙: 湖南大學,2009.
[2] 曹改改. 基于虛擬消去法的廣西產業關聯分析[D]. 昆明: 云南財經大學,2018.
[3] 嚴皓,葉文明,凌瀟,等. 文化產業關聯效應的實證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7(8): 97-100.
[4] 常利娜. 中國紡織產業影響力的實證分析[D]. 北京: 北京服裝學院,2009.
[5] 朱英明. 產業的集群化特征與集群式發展研究: 基于中國投入產出的方法[J]. 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6(9): 106-114.
[6] 陸昀琪. 淺析廣西壯族自治區產業結構發展狀況及對策[J]. 市場論壇,2019(9): 20-24.
[7] 婁亮華. 基于區域競爭優勢提升的廣西產業集群構建初探[J]. 生產力研究,2010(4): 197-198.
[8] 張鑫,朱春燕. 廣西地方產業集群發展金融支持問題及對策研究[J]. 經濟問題探索,2017(2): 40-42.
[9] 鄒忠全. 產業集聚的原動力與廣西產業集群的培育策略研究[J]. 創新,2012(3): 60-61.
Analysis of Industrial Correlation and Its Evolving Trend in Guangxi
By using the input-output analysis model, this paper calculates the induction coefficient and influence coefficient of 42 industrial sectors in the input-output table of Guangxi in 2012 and 2017, and analyzes th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ies of 42 industrial sectors in Guangxi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industry correlation and evolution of each industry sector. Through the matrix "triangulation" method to process the input-output table data, the core industrial clusters of Guangxi in 2012 and 2017 were identified respectively, and their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ability of Guangxi's primary industry declined during 2012 to 2017; the secondary industry lacks the driving force to support development; the tertiary industry as a whole is weak, but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cluster" with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s the core has begun to take shape.
sensitivity; influence, industrial correlation, industrial cluster
F263
A
1008-1151(2023)09-0175-06
2022-11-01
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3年度課題,廣西職教1+X證書制度試點專業與區內產業結構適應性研究(資助經費重點課題A類,2023A083);2019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一般研究項目“高等職業院校專業規劃制定研究——以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為例”(GXGZJG2019B028);廣西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教育評價改革專項課題“高職專業吸引力和競爭力評價研究”(2022ZJY511)。
孫曉宇(1989-),男,河南安陽人,廣西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統計師、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區域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