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靈竹

心理學上的“相悅法則”,說的是人們總是更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人。作為老師,一定要記住“相悅法則”,如果想讓學生喜歡自己,那么我們一定要先讓學生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喜歡,因為我們知道學生總是更喜歡那些喜歡自己的老師。
上課鈴響了,我抱著作業本剛走進教室,怒火“嗖”一下子就躥到了頭頂:教室里亂哄哄的,有交作業的、說閑話的、打鬧的……簡直可稱為“自由市場”。本來因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不讓人滿意我就怒氣尚存,現在見到這種情形,無疑就是火上澆油。我快步走上講臺,重重地把本子摔到桌子上,怒視著全班同學。與此同時,一名小女孩兒跑過來,把一張硬卡片放在桌子上,輕輕地說:“老師,這是給您的!”這個小女孩兒應該早就做好了我一進教室就送給我的準備,卻沒留意到現在的我是怒發沖冠的狀態,滿腦子裝的都是他們的“杰作”,生字聽寫全對的寥寥無幾,馬虎錯的占一半多,再加上剛才看見亂哄哄的課堂,我的內心十分憤怒。 于是,瞥了一眼女孩兒,幾個硬邦邦的字從我緊閉的雙唇中蹦出, “放這兒吧!謝謝!”接著便順手把紙片塞進了抽屜,開始了我的訓話:從作業講到上課的表現,從學習成績講到學習態度,我盡情地宣泄著對他們的不滿,逐一數落他們的種種不是。孩子們個個坐得筆直,大氣兒也不敢出,像一只只受驚的小兔子。我的語氣是冷峻的,語調一再升高,六十雙眼睛望著我,眼神中寫滿了忐忑。
下課了,我沒和他們說再見,就徑自離開了教室,一個小身影跑到我面前擋住了我:“老師,您忘了拿我給您的卡片了,這是我自己做的!”我面無表情地接了過來,走回了辦公室。坐在座位上,我輕輕地打開這張自制的并不漂亮的卡片,上面畫著一位梳著馬尾辮、笑得露著大門牙的女人,臉上還畫著一個深深的酒窩,畫的旁邊赫然寫著:“老師,我喜歡看您笑,您看您笑起來多好看!”
剎那間,孩子的話重重地敲擊在了我的心上,我的眼淚奪眶而出,猛然間發覺,近段時間一直愛笑的自己很少笑了,課上對他們總是“橫眉冷對”,怒目相斥。的確,最近我為工作中的鎖碎事情而忙碌,為公開課的成功表現熬夜費神,再加上天氣熱,孩子們也很浮躁,搗個亂,犯個錯,找個茬兒,惹個事兒……時不時就會讓我發頓火,訓上一頓。此時,看著畫上那個笑得燦爛的自己,我開始反思。是啊,細細回想,學生還是那幫學生,我卻悄悄變了,比以前焦慮了、急躁了、不注意調節情緒了……我輕輕地捧起那張孩子自制的卡片,像捧起了全班同學的心,捧起了他們全部的期盼。想到這里,我的臉開始發燙,內心涌起一絲愧疚和自責。面對坦誠地愛我、信賴我的孩子們,因為他們有了些許過錯,我的愛心、耐心被怒火沖得一干二凈。我甚至有些害怕,這樣下去,過不了多久,教師的角色就成了童話中的一只貓,學生就成了和我敵對的一只只老鼠,看見我了只會躲避、疏遠。
于是,我決定改!我當著孩子們的面先進行了自我檢討和反思,并向孩子們做了保證:“以后你們再犯了錯誤,我就慢慢引導,堅決不發脾氣了,保持美好的形象,不然你們就不喜歡我了。這樣吧,如果一節課我不訓你們,你們就給我鼓掌,如何?”孩子們高呼:同意!這節課剛開始還順利,沒過一會兒我就發現小陳又開始搞“發明創造”了,把橡皮中間弄了個孔兒,把繩子從孔里穿進去,不停地甩。我剛想大聲點名批評時,想到了剛剛給孩子們的保證,馬上微笑著走過去,把橡皮舉過頭頂,甩了兩下,“小陳發明的這掛繩橡皮不錯,可以把繩子掛在脖子上,這樣橡皮就丟不了,不錯不錯,我先把它展示在講臺上,下課后再還給他,如何?”孩子們見我并沒有像以前一樣訓斥小陳,便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這一節課下來掌聲不斷,笑容不少。看來這招挺靈,倒是把我管住了,我不禁感慨。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和諧課堂,想要改變學生,先改變自己,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其實我真的要感謝這些孩子們,是他們及時地喚醒了我。
現在每天我都會收獲很多的掌聲,這掌聲雖然是自己“要來”的,但我很清楚這是孩子們對我始終面帶微笑授課的“獎勵”,這掌聲是鼓勵、是認可、是支持,更是期待。課堂上,我們需要對學生發出積極的信號,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和興趣,尊重他們的個性和風格,關注他們的成長和進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放心吧,孩子們,將來你們還會送給我更多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