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大數據和其他相關技術迅速崛起,并推動了互聯網醫療的興起。作為當代重要的產物之一,互聯網醫療利用互聯網作為載體,提供遠程醫療會診和信息查詢等服務形式。它不僅解決了我國醫療資源不平衡的問題,也是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但由于互聯網醫療存在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方面的問題,需采取根本性措施,以遏制醫療信息泄露等問題的出現。
關鍵詞:互聯網醫療;隱私保護;信息安全
隨著互聯網應用范圍的拓展和線上醫療的快速增長,各平臺之間的信息互換已成無法避免的趨勢,因此,信息安全至關重要。相關單位需優化和改進互聯網醫療信息安全防范來避免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出現。本文從互聯網醫療隱私信息保護和信息安全方面進行分析,并提出些許建議。
一、網絡隱私信息定義
在互聯網時代,隱私信息的保護變得異常重要。不同地區和國家對隱私數據保護的概念和內涵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歐盟數據信息保護聯盟認為,隱私數據保護涵蓋了可識別或與合作伙伴相關的信息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合作伙伴是指那些可以驗證其身份,尤其是基于他們的生理特征等各個方面的真實身份[1]。而美國的隱私保護法律主要關注個人居住隱私和數據的內容。它涵蓋了被用于構成和占用個人數據的具體內容。在進行隱私保護時,我國在信息名稱和范圍方面尚存在廣泛的爭議。即使是同一專家在不同場合提出的具體內容也存在較大的差異。然而,在實際實踐中,相關專家普遍認為隱私信息保護與網民的個人隱私內容有關。國務院辦公廳信息管理部門也就中國社會法律研究中擬定的信息保護法內容提出了相關問題。該保護法內容明確指出,需要記錄個人身份的相關信息,如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證號碼、出生日期、病歷等,并將特定個人身份識別信息視為隱私內容。
二、醫療信息的特質
對于醫療信息數據來說,由于其具有較強的敏感性,涉及醫生和患者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因此隱私保護變得尤為重要?;颊叩尼t療數據采集需要將全部信息進行存檔,包括過往病史和個人醫療保險等內容,這對醫學診斷至關重要。每位患者的醫療數據都是關鍵的,因此我國相關法律單位針對醫院所有人員的個人隱私保護問題提出了特殊要求。在我國的法律中,明確規定了醫生在執業過程中需要保護所有患者的隱私,否則將承擔刑事責任[2]。醫療機構和所有醫護人員也需要嚴格保密患者的隱私,若未經患者同意而公開病歷資料,將承擔法律責任。這些規定是當前信息保護領域的重要標志。此外,在互聯網醫療發展中,針對醫療信息的特殊性,需要加強信息傳遞和準備工作,以推進新時期信息化技術的全面發展。
三、互聯網醫療的概念與模式
(一)互聯網醫療的概念
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需要依賴計算機網絡來支持其運作。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和挑戰。特別是在醫療領域,許多傳統的醫療產業已經被新興的互聯網模式所取代,通過在線問診等方式得到了優化和推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互聯網的推廣也是新時代改革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通過應用互聯網技術,能夠最大化發揮醫療資源的價值。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可以對我國醫療資源的分布不均等狀況進行全面的優化和改進。
(二)互聯網醫療的幾種模式
在醫療領域,互聯網技術催生了幾種新型的醫療模式。首先是遠程醫療系統。這種模式主要是將醫院和患者之間的交流進行拉近,從根本上解決區域差異的問題并做好正確的醫學診斷,這樣也能實現視頻傳輸及計算機新技術應用的優化與發展[3],讓患者足不出戶就可以得到醫生的診治。其次是互聯網在線醫療。這種在線醫療方式主要是指通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相關技術手段來為患者提供醫療處方,保證一站式服務醫療工作能夠在原有基礎上提高服務效率與質量。再者是移動醫療。移動醫療主要是指用戶能夠通過使用手機App進行看病問診的一種新醫療方式,這打破傳統區域局限性,并改變了人們看病的傳統方式。通過使用新的軟件能夠隨時隨地聽取醫生的意見與建議,并查詢與自身疾病相關的信息咨詢內容。最后是互聯醫療。這種新型的醫療方式是指通過建立互聯網醫療平臺來實現資源共享工作保證讓患者能夠享受多名醫生的全面診斷,確保最終診斷結果的準確性與有效性。
四、互聯網醫療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隱患及個人隱私問題
(一)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在當前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個人信息安全變得越來越重要。全球已有超過100個國家設立了相關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和法規。然而,相比其他國家,我國在醫療信息和隱私保護方面的法律條文還不夠完善,這可能對社會穩定發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因此,制定和完善我國的互聯網醫療法律法規變得尤為重要。
(二)內部局域網與外網互通,存在安全隱患
在我國當前互聯網發展迅速的形勢下,傳統的醫療信息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趨勢表明,管理人員需要對醫院內部的互聯網絡進行對外開放,以滿足信息獲取的需求。然而,這樣的改變也帶來了一些安全隱患。在將傳統的信息獲取模式與外部網絡合并和改造的過程中,醫院患者和醫生護士的個人信息可能會面臨丟失的風險[4]。另一方面,許多醫院在轉換和優化過程中面臨著政策和技術方面的缺乏支持。缺乏管理經驗可能導致信息被惡意篡改的問題,增加了內外網數據互通背景下信息被盜風險的存在。這對于未來醫療相關事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三)使用移動醫療設備過程中存在的隱患
當前的互聯網醫療模式在優化和發展階段中,涉及很多新型醫療設備的應用,例如運動手環用于檢測患者的心率心跳變化,以及血糖儀用于監測血糖水平等。這些設備對于慢性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可以通過遠程監測和治療來確保后續工作的有效性。然而,這些新型醫療設備的共同特點是可以不間斷地對人體進行數據采集,并對數據進行存儲。在這種情況下,涉及患者私密隱私信息的獲取和傳輸問題,尤其是當這些信息被傳輸到共享網絡醫療平臺時。醫生會對返回的信息進行獲取和深入分析,而在此過程中,對于患者采集回傳,往往沒有得到使用者的明確允許,同時也存在被信息攔截和篡改的風險。
(四)下載各種醫療App時造成信息外露
在當前互聯網發展的時代背景下,手機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互聯網醫療網絡的推廣也是在這種背景下實現的。在此過程中,醫療網絡會推出各種與之相關的手機App軟件。然而,大多數這些軟件都需要獲取使用者的個人信息,例如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信息,才能進行注冊。而在完成注冊后,手機APP通常會定期發送與健康相關的信息通知,這時使用者的個人信息可能會面臨泄漏等安全風險[5]。事實上,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并非只是理論上的可能性。例如,在2017年,浙江省松陽縣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了一起特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案件。據媒體報道,該案涉及超過7億條公民信息的泄露,其中包括8000余萬條公民信息被販賣,其中有某單位醫療服務信息系統被入侵后導出的大量孕檢信息。而這些信息的來源主要是通過用戶下載各種醫療APP獲取的。
(五)對從業人員管理存在空白
目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發展離不開從業人員的努力,他們在行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正是這些從業人員也成為醫患信息泄露的主要主體。原因在于互聯網醫療的推廣與發展過程中,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觸和掌握醫患個人信息。然而,如果從業人員忽視了對個人信息的重視與管理,那么信息泄露的風險和概率就會大大增加。這種情況下,患者和醫護人員可能會遭受嚴重的損失。
(六)造成個人財產損失
近年來,銀行卡被盜刷的情況頻繁出現,這給很多人造成了困擾。實際上,這是因為個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所導致的。如果個人信息泄露后沒有得到有效的處理,惡意人士就會利用這些信息進行盜刷行為,對社會的安定和人們的財產造成嚴重不利影響。個人信息泄露不僅會給銀行卡盜刷帶來風險,更會危害個人的信譽。泄露的個人信息可能會被不法分子濫用,進而對個人的購車、購房和其他購買行為產生嚴重影響。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的個人信息泄露情況較為突出。不法分子會以各種手段欺騙老年人,騙取他們的積蓄和財產,并利用他們的個人信息進行洗錢等犯罪行為。這對整個社會和國家的發展都帶來了嚴重的損害,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個人信息泄露的問題。
五、在互聯網醫療中保護個人信息及隱私的幾點建議
(一)加快建設相關的管理監督機構
為了推進互聯網醫療事業的發展,保護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是至關重要的基礎。要實現這一目標,相關人員需要從個人信息保護的角度進行深入探討,全面加強對互聯網醫療特點的監管體制,并明確各方的具體工作責任和制度。在此過程中,如果發生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必須采取嚴肅的處理措施。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加強對新時期法律法規的優化和改進,確保醫護人員和患者在個人信息泄露時能夠有效維護自己的權益[6]。此外,對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相關機構和平臺出現個人信息泄露問題的情況,應當給予相應的處罰,嚴格依法處理。
(二)建設信息安全防護系統
在當前互聯網平臺的建設和發展過程中,患者的就診方式發生了顯著變化,通過互聯網平臺的支持,醫生和患者之間的溝通效率得到了提升。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醫療軟件的全面防護和優化,以避免出現信息泄露等問題。為了進一步確保安全防護系統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可以借鑒銀行等領域相關的防護系統,設立一套確保最大程度保護個人安全隱私的措施。
(三)加強注冊人員的審核
對于醫療相關人員來說,他們的首要責任是維護人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在招募醫護人員的過程中,應嚴格把控其綜合素質,使其清楚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并具備較強的擔當精神。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使用醫療平臺時對個人信息擁有足夠的意識,不會進行泄露行為。這從根本上解決了個人信息被盜取的問題。只有從源頭上重視和加強管理,才能更好地控制信息泄露等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四)建設良好的應用平臺
目前,互聯網醫療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在互聯網醫療建設的過程中,應全面完善各項功能,并滿足醫療人員的需求。這一過程中,相關人員應充分利用信息改革的工作內容,并與各級醫療療養中心進行數據對接,以確保資源的合理應用和體現。通過與現有醫療需求的結合,互聯網醫療的發展可以為整個醫療體制改革提供重要的基礎和支持。同時,這也是未來醫療相關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相關人員應高度重視,并參與到互聯網醫療的建設和發展中。
(五)信息利用與保護相制衡
需要清楚的是,當前對私人信息的保護是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中的一項復雜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對私人隱私與其他社會利益進行平衡分析,并將其充分融合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中,以避免私人信息泄露等安全問題的發生。在公共行政和商業經濟領域合理和定量地使用私人信息的情況下,可以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利益。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私人信息保護主要關乎個人的管理,并在保護個人隱私的基礎上更加尊重公民的各項權利。這種情況下,私人權益和公共利益之間可能會產生沖突,并需要設立相應機制來平衡隱私安全問題。
(六)加強立法保障與行業自律
近年來,我國個人隱私保護面臨著網絡技術侵害和信息泄露等問題。然而,目前國家的法律法規和網絡信息法規定與實際需求存在較大差距,并且整改工作力度相對不足,這導致技術高速發展時出現了一些問題。作為信息管理工作人員,需要從醫療角度深入分析,并借鑒其他發達國家在信息保護方面的工作經驗,以推進安全法律規定的全面優化和實施。建議適當建立有效的信息保護邊界,注重個人權利與義務以及信息內容的實施,以滿足新時期醫療信息保護的重要基礎。我國針對私人信息的行業具體規定在中國互聯網信息保護內容中有所說明,但仍需要對網絡用戶信息的全面構建,并建立統一的身份驗證系統,以保護所有人員的工作信息安全。此外,建立有效的社交監控網絡也是維護醫療信息安全的重要趨勢??蛇x擇符合條件的網站,并頒發商業證書,對網站的隱私保護內容進行評估,并發布不同級別的徽章或徽章以樹立信譽。同時,相關部門應與行業協會充分合作,并善用新媒體網絡平臺,在醫院內部開展個人信息保護宣傳,提高所有人員對平臺個人信息獲取危害的意識。
六、結束語
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推進讓人們享受到更加便利和高效的就醫方式。但也應該意識到,在這種便利的同時,個人信息泄露等安全隱患也日益凸顯。如果醫護人員和患者的個人信息遭到泄露,將給人們的財產和聲譽帶來嚴重損失。因此,相關人員應高度重視醫療內部信息儲存管理工作,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努力構建更加安全的互聯網醫療生態管理環境。
作者單位:吳軍九江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中心
參? 考? 文? 獻
[1]李立清,丁海峰.“互聯網+醫療”背景下我國患者隱私泄露風險及防控策略[J].醫學與社會,2023,36(01):57-63.
[2]許同來.互聯網醫療行業的隱私保護技術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22,34(05):210-212.
[3]馬文瑞,于凱,姜茂敏.互聯網醫療患者隱私保護對策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21,38(05):366-368+389.
[4]余思萍,潘碧,劉秋霞,等.“互聯網+”時代醫務人員對患者隱私的保護意識及對策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8,31(11):1385-1389.
[5]林眾,徐建清,繆偉.互聯網醫療中的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對策研究[J].中國衛生監督雜志,2018,25(03):311-315.
[6]馬詩詩,于廣軍,崔文彬.互聯網醫療的隱私保護與信息安全[J].上海醫藥,2017,38(0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