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
[摘 要] 幼兒園的教育能力關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和幼兒良好習慣的養成。為了切實推動幼兒教育的發展,必須不斷豐富幼兒園教師的知識,提升他們的能力,而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教研工作來推動。《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強調“時代越是向前,知識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發突出,教育和教師的地位和作用就愈發凸顯”。為此,各地幼兒園應積極創新教師培養模式,建立一支素養高、責任心強的幼兒園師資隊伍,為幼兒園教學注入新的活力。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信息化技術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拓寬了幼兒園教研渠道,切實提升了教師的保教能力。
[關鍵詞] 新時代;幼兒園教研;“信息化+”
幼兒階段是人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只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幼兒才能步入正確的發展軌道。幼兒因發展狀況不同,在思想、行為上也有很大的不同,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方式,才能推動幼兒園教學的有序開展,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有些教師認知不足、經驗淺,需要借助專家的引領、同行的幫助來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所以做好教研工作非常重要。隨著信息化發展步伐的不斷加快,只有引入先進技術,做好對傳統教研的補充,才能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更多活力。
一、當前幼兒園教研困境
為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各地幼兒園相繼開展了園本教研活動。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教師的理念正在發生改變,并積極創新了教學模式。幼兒園要通過教研新模式解決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各種難題,推動幼兒園教學的發展,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
(一)方式單一
當前,幼兒園教研活動固定且形式單一,都是集體性的,“領學人”帶領教師學習政策文件、理論精神,組織教師談一談心得即可。雖然這種教研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但效果并不明顯。所以,單一的教研形式是當下教研活動面臨的主要困境。
(二)主題粗糙
在園本教研中,主題確定比較隨意,根本沒有針對當下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很多研討的主題都是園長的個人意愿,沒有與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達成一致。事實上,這種主題無法滿足幼兒園的教學需求,這種片面的研討也難以引起教師的共鳴,很多教師甚至不參與研討活動,最終減弱了教研效果。
二、教育信息化與幼兒園教研的關系
教育是關系家庭幸福、社會安定的民生工程。為了推動幼兒教育的有序開展,我國先后制定了多項政策文件,在辦學條件、師資力量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但依然存在整體格局不高的現象。正如在研討會上,有人提出:“當前的幼教師資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幼兒教學的需求,這是當下幼兒教育改革的重點。”“當前部分教師處在意志消沉、得過且過的職業倦怠期,只有加強教研,才能真正地扭轉這一局面,才能真正提升教師的教研能力與水平。”
有教育必定有教研,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當前高校和中小學都十分重視教研工作,但在幼兒園教研上出現了“短板”。在經濟薄弱的地區,幼兒園師資流失現象依然在加劇,開展教研工作力量不足。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學工作開始從數量發展向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而且教育呈現出信息化的發展勢態。
三、新時代幼兒園教研工作的信息化探討
教研工作必須面向教育現代化。這不僅是幼兒園教研工作發展的重大趨勢,也是學前教育教研工作持續開展的驅動力。如今的教學呈現方式從黑板轉向了白板,教師的紙本教案也升級成電子教案。幼兒園的教研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豐富教研形式,為高質量幼兒教育奠定堅實基礎。
(一)以信息技術為支撐
幼兒園教研的教育信息化生態建構,需要發揮信息技術的支撐作用。而上述目標的實現對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樣需要幼兒園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研活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的核心素養。然而,當前幼兒園教師的信息資源搜索能力、資源開發能力都有待提升,且幼兒園教師對VR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應用很少關注。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實施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見》,為幼兒園教研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以信息平臺為載體
當前,幼兒園教研活動的組織形式缺少靈活性,而且開展的次數有限。在具體的教研工作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需要和現實情況,把握教研精髓,采取合理的方式開展教研活動。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則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讓教研不再局限于本園內,還可以在園所與園所之間開展,通過共同開展教研活動發現各自的不足并不斷地加以完善。教師在教學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以信息平臺為載體及時交流和互動,不僅有助于問題的解決,還有助于提升教研質量。
幼兒園教研工作的信息化發展,還體現在對各類信息平臺的功能和工具的使用上,比如利用信息平臺的分析功能對幼兒園的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跟蹤,掌握幼兒園在保教上的方向,并采取有效的方法適時地介入,避免對幼兒、幼兒園以及社會造成負面影響。教師還可以借助信息平臺的搜索、標記功能,聚焦幼教工作的重點,通過對教學質量的跟蹤,有的放矢地開展教研工作,以便更好地助力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
(三)發揮信息云的協同作用
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想推動幼兒園教研從單一走向多元,必須發揮信息云的協同作用。幼兒園的工作分為保育與教育,兩者密不可分,這也是幼兒園教育的突出特征。以幼兒園為主的園本教研,可以跳出單一領域的限制,通過整合園內班級以及加強園所與園所之間的合作開展教研活動,為教師們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具體可以借助信息平臺搭建“教研園地”,設置多板塊、交叉式的教研主題,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教研任務,聚集有意向、感興趣的工作人員開展教學研討活動。當然,幼兒園教師還可以關注幼兒教育專家的微博,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教育理論和教育方法,以豐富自身的教學經驗,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四)巧用信息技術,提升教研的精準性
信息技術具有記錄、保存的功能,攝像機可以記錄教學全過程,教師在研討中針對具體的案例進行探討,可以有效提高教研工作的效率。同時,平臺中的“視頻教研”還有放大、聚焦細節的功能,可以讓研討更深入。
1.聚焦教學片段,討論教學細節。在觀看名師名課視頻的過程中,幼兒園教研活動負責人可以截取視頻中典型的教學片段,對視頻中師幼互動的片段進行討論,并提出問題:如果你是執行者,你應該如何回應?聆聽觀摩名師的回應,聚焦片段,對細節進行深入分析,提升教研活動的有效性。
2.微視角觀察,轉變剖析視角。轉變剖析視角,即教師從幼兒的角度進行分析和判斷。在具體的教研工作中,可將錄像視頻上傳到平臺,教師通過觀摩、記錄和分析,從不同的角度捕捉信息。平臺中的“視頻教研”可以引發教師對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還可以讓教師認真鉆研細節,從而促使教研向著精細化的方向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教研活動是以教師為主體,把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作為研究對象的一種活動方式。在我國教育大力發展的今天,各類幼兒園不斷涌現,競爭也日益加劇,只有努力提升教學質量才能贏得口碑,才能推動幼兒園教學的有序開展。新時代幼兒園教研工作必然是朝著信息化的方向發展,以信息技術為助力開展教研工作,可以為教育教學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