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圓
拓展性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扮演著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它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水平,增強他們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1)拓寬閱讀范圍:學生只有不斷接觸不同類型、題材和領域的文學作品,才能夠豐富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所以,拓展性閱讀必須讓學生多接觸不同的作品,吸取不同的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廣博知識儲備、提高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認知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2)提升閱讀能力:只有反復、大量地閱讀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感,如此,學生閱讀的速度和流暢度才能得到相應的提高。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可以進一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深度閱讀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高考語文閱讀理解題和文學鑒賞題目。
(3)提升寫作水平:拓展性閱讀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也是十分有益的。通過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學生不僅可以學習到豐富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還能夠拓寬思維視野、積累素材,激發寫作靈感和創造力,從而在寫作中展現更高水平。
(4)培養人文素養:人文素養的培養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只有通過閱讀大量的文學作品,才能夠感悟人物情感、思想內涵,體味世界多樣性,增強對人類共同性和多元文化的認識,以及審美情趣和人文關懷。
(1)缺乏系統性規劃:許多學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往往沒有明確的拓展性閱讀規劃和目標。拓展性閱讀往往只是作為一種附加活動,缺乏系統性和長期性的安排。這使得拓展性閱讀往往只是被視為“錦上添花”,而不是必不可少的教學環節。
(2)缺乏統一的評估機制:對于拓展性閱讀的評估往往比較模糊和主觀。學校和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拓展性閱讀成果時缺乏統一的標準和方法,導致評估結果不盡如人意。
(3)閱讀材料選擇單一:雖然文學作品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文學素養的重要途徑,但缺乏其他領域的拓展性閱讀材料,使得學生對于多樣化知識和信息的了解較為有限。
(4)學生參與度不高:閱讀是枯燥的,特別是對于學習壓力較大的高中生來說,僅僅是完成閱讀任務,難以激發其閱讀興趣,目前,教師對學生閱讀的要求較高,但缺乏對應的獎勵機制,對于不愿意閱讀的學生,自然無法激發其主動閱讀的積極性,同時,這類學生也極度缺乏發現、交流、體悟、分享的能力,閱讀的深度、廣度、精度大受影響。
①建立明確的目標和規劃:學校和教師應該制定明確的拓展性閱讀目標,并將其納入教學計劃中。確定學生需要完成的閱讀任務、時間安排和評估方式,確保拓展性閱讀得到系統性的規劃和組織。
②提供多樣的閱讀材料:除了文學作品,還應引入各種類型的閱讀材料,如科普讀物、歷史人文類書籍、社會熱點文章等。為學生提供廣泛的選擇空間,豐富他們的閱讀經驗,培養跨學科的知識和思維能力。
③培養閱讀興趣和意識:組織學生舉辦閱讀沙龍,創建良好的閱讀氛圍,學生之間經過交流對話,就能夠對閱讀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繼而讓其明白拓展性閱讀對于個人知識積累和學業發展的重要性,并給予一定的鼓勵和獎勵機制。
①選擇合適的文學作品:文學作品多種多樣,需要教師去不斷挖掘和整理,所以教師在選擇閱讀作品的時候,必須深入考慮學生的閱讀需要,以及當代高中生所處的時代特色,多選擇一些符合其精神需要且能夠引導其精神健康成長的作品。
②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除了文學作品,教師還可以提供相關的閱讀材料,如報紙、期刊、網絡文章等,涵蓋不同領域的知識和信息。
③設計拓展性閱讀任務:教師可以針對所選的文學作品或閱讀材料,設計一些拓展性閱讀任務,如文學鑒賞、寫讀后感、進行討論等。通過這些任務,學生可以深入分析、思考和交流,進一步理解和掌握閱讀材料中的情感、意義和價值。
④引導學生分享閱讀心得:引導學生在閱讀作品之后進行總結和評價,寫出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特別是要結合自身實際總結出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通過讓學生總結和思考,就能使其更好地掌握閱讀材料的精髓,體會閱讀的價值和樂趣。
⑤建立閱讀推薦機制:通過語言鼓勵、精神表揚以及建立獎勵機制的方法讓學生大膽推薦自己喜歡的文學作品,形成每周、每月的閱讀推薦清單,教師在進行細致、認真地甄別后,選擇較好的文學作品讓同學們傳遞和分享。
所謂拓展性閱讀,即要不斷開拓學生的閱讀渠道和閱讀領域,作為高中語文教師,應當注重拓展性閱讀,通過科學的方法引導學生愛上閱讀,繼而主動閱讀,從而不斷提高閱讀質量。同時,推動拓展性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全面發展也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在良好的教育合力的支持下,實現拓展性閱讀和高中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
(作者單位:山東省鄆城縣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