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有明 神木市第十中學
籃球是一項集體對抗性運動,其中投籃是比賽中獲得得分的主要方式,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是在運動員行進的過程中,通過一只手將籃球低位投向籃筐,需要在高速移動中完成準確的投籃動作。這項技術對于初中生來說可能存在一定的難度,但通過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和有效的策略,可以幫助學生逐步掌握這一技巧,使得初中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技術要領,提升投籃水平,為未來的比賽打下堅實基礎,同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籃球興趣和愛好,促進體育運動在學生中的普及與推廣。
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技術是籃球比賽中的一項重要技術動作,要求學生在行進的過程中,以單手低位投籃的方式將籃球送進籃筐,該技術動作融合了速度、力量和準確性,是籃球比賽中的得分手段之一。在比賽中,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技術的靈活運用可以為球隊爭取更多的得分機會,提高比賽勝率。在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技術動作中,投籃動作的第一步是站位,學生應該站在投籃點附近,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身體重心保持平衡;正確的握球姿勢對于投籃準確性至關重要,學生應該用單手將籃球握穩,食指和中指放在籃球底部的兩個交叉線上,大拇指放在籃球的底側,其他三指輕輕托住籃球;起手是投籃動作的關鍵環節,應該將籃球從腰部往上推動,同時將另一只手用來穩定籃球的側面,保持籃球穩定,起手后應該用適當的力量將籃球向籃筐投出,同時注意投籃的角度和方向,且在投籃后,學生應該迅速跟進自己的投籃動作,以便及時跟上籃球,爭取籃板球或者進行二次投籃[1]。
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技術的要點在于準確性和穩定性,學生需要通過反復練習,形成肌肉記憶,提高技術的熟練程度,在比賽中學生還需要根據比賽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投籃技術,根據防守學生的位置和動作,選擇合適的投籃方式;同時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技術的運用也需要與隊友的默契配合,學生應該學會觀察隊友的位置和動作,及時傳球或者進行協作,增加得分機會。
在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時,需要站在準備投籃的位置,學生應該站在三分線外略偏一側的位置,面向籃筐,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膝蓋微微彎曲,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將球握在用于投籃的手中,另一只手則用于控制籃球的側面,然后采用輕快的步伐迅速起步,加速向籃筐沖刺。在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時,學生要用一只腳進行單腳起跳,通常是用投籃手的腳,在起跳的瞬間,學生要用腰部和臂力將籃球推向籃筐,同時保持上半身的直立和穩定,確保投籃動作的準確性和穩定性[2]。
在起跳時與放手時的速度要快,當學生在行進中準備進行投籃時,要迅速做出決策并迅速起跳,可以縮短投籃的準備時間,增加出手的突然性,降低對方防守的反應時間,提高投籃的成功率,同時放手的速度也要快,將籃球從手中釋放出去的動作要一氣呵成,避免過多的停頓,以確保投籃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在高速行進中進行投籃,需要注意把握好投籃的時機與節奏,避免過于匆忙或過于遲緩,學生應該學會感知比賽節奏,與隊友的配合以及對方防守的變化,選擇最佳的投籃時機,確保投籃的準確性和效果。
在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中,投籃手應該用手掌托住籃球,將籃球控制在手掌中心,手指應該伸直并輕微彎曲,用指尖控制籃球的方向和力量,手掌放置在籃球底部,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籃球,并保持穩定的手感。在手型保持時,手指之間應該保持適當的間隙,以確保籃球可以順暢地滾動并在投籃時不被碰到其他手指,同時手指間的間隙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控制籃球的旋轉和方向,提高投籃的準確性。拇指在投籃時起著重要的平衡和控制作用,應該放置在籃球的一側,并輕微地壓在籃球上,可以保持籃球的穩定性,防止籃球在投籃過程中偏離目標;手腕在投籃時應該保持放松狀態,而不是過于僵硬,可以使投籃動作更加流暢,并確保手指的靈活性和敏感性,提高手感和投籃的準確性。
在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時,學生需要掌握好節奏與速度的平衡,注意節奏的控制,投籃的節奏應該是穩定、流暢的,避免過快或過慢導致投籃節奏失控,并注意速度的控制,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速度要適中,既不能太快導致投籃動作不準確,也不能太慢影響出手的及時性。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時,速度的漸變十分重要,投籃動作應該從起始點到投籃點逐漸加速,可以提高投籃的爆發力和準確性,在接近投籃點時,要適時減緩速度,保持穩定,確保投籃動作的流暢性和穩定性。
上籃動作包括步伐、節奏和出手動作三個關鍵要素,步伐要迅速且穩定,通過準確的步伐節奏來創造出投籃的機會,并保持節奏穩定,在適當的時機出手,出手動作要快速而準確,要注意手臂的運動,以及出手時的力量控制,確保投籃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在進行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上籃動作時,學生的眼睛應該始終注視著籃筐,通過準確地瞄準籃筐,可以提高投籃的準確性,增加投籃命中的可能性;可以利用身體來掩護防守學生,以減少對方的防守干擾,通過使用身體掩護,可以更好地保護籃球,提高投籃成功率。
該動作是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前期準備動作,對于控制出手的力量和角度非常關鍵。在對學生進行訓練時,學生站在籃球場內三分線外,腳距與肩同寬,雙腿微屈,上半身稍微前傾,雙手持球置于身體前方,手臂自然下垂,學生的目光注視著籃筐;學生用力雙臂將籃球高舉過頭頂,保持手臂的伸直,同時用腰腹的力量產生一定的推動,使籃球盡可能高地上舉;當籃球達到最高點時,用力將籃球向上投出,注意手腕的控制和用力,使籃球的運動軌跡保持穩定,同時目光始終注視著籃筐。在訓練次數與頻率方面,每次訓練進行10-15 次,每周進行2-3 次的訓練,每次訓練間隔時間不宜過長,保持身體的記憶效果。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注意,保持動作的規范和穩定,注意身體的平衡感,避免因姿勢不正確而導致投籃不準確,且訓練中要注意呼吸控制,保持身體的放松狀態,避免過度用力導致疲勞[3]。
學生站在籃球場地的一端,保持腳距與肩同寬,雙腿微屈,上半身略微前傾,用慣用手握住籃球,進行原地運球練習,注意控制運球的力量和節奏,逐漸過渡到行進運球練習,先緩慢后逐漸加快,練習時要注意運球的穩定性和控制。學生站在籃球場地的一端,進行原地踏步練習,單腿踏步和雙腿踏步交替進行,之后過渡到行進踏步練習,先從慢速行進開始,保持踏步動作的規范和穩定,隨著運動員的適應,逐漸增加踏步速度和難度,訓練運球和踏步的配合。在訓練次數與頻率方面,建議每次訓練進行15-20 分鐘,每周進行3-4 次的訓練,每次訓練間隔時間不宜過長。訓練時要注意踏步的穩定性和控制,避免過度用力導致失控,且需要注意呼吸調節,保持身體的放松狀態,避免過度疲勞,同時要加強對運球和踏步的配合練習,確保動作的流暢和自然。
學生站在籃球場地上,保持腿部微屈,雙腳自然分開與肩同寬,上半身保持直立,用非慣用手將籃球握住,手指自然張開,將籃球穩固地放在手掌上,用慣用手輕輕地反復向上“挑”籃球,注意手腕的協調運動。用慣用手反復向上“挑”籃球,使籃球從手掌中彈起,盡量使籃球穩定地回到手中,并用非慣用手接住反彈的籃球,然后再用慣用手“挑”籃球,反復進行練習;開始時,可以慢慢“挑”籃球,逐漸增加“挑球”的速度,提高難度。在訓練次數與頻率方面,建議每次訓練進行15-20 分鐘,每周進行3-4 次的訓練。在訓練過程中,要求學生注意單手持球的穩定性,確保籃球不易滑落,手部動作要輕快而準確,保持手指的張力和靈活性[4]。
通過結合運球突破訓練,能夠提高初中生籃球運動員的運球和突破能力,同時加強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技術,使學生能夠在比賽中更加靈活自如地完成得分動作。在基本運球技術訓練中,包括單手運球、交叉運球、胯下運球等基本運球動作的訓練,提高學生的運球控球能力;在突破訓練中,通過突破訓練加強學生的爆發力和變向技巧,使其在比賽中能夠突破防守,為投籃創造更好的機會。在訓練時,需要設置突破訓練的站位和動作要領,引導學生學會利用變向、加速等技巧,突破防守,并準備進行投籃;在突破動作之后,要求學生利用單手持球,采用低位投籃的方式進行得分,注意手型和投籃姿勢。結合運球突破動作和投籃動作,要求學生動作流暢自然,準確完成每一步動作,重點訓練投籃手型、目標點和出手點的控制,以及投籃姿勢的穩定性,同時結合突破和投籃的練習,使得學生能夠在比賽中更好地運用所學技能。在訓練計劃方面,每周進行3-4 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1 小時左右,合理安排突破和投籃練習的時間,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傳球技術訓練包括直傳、斜傳等不同傳球動作的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傳球準確性和速度,需要訓練學生接球時的站位、手型和動作,培養其快速反應和穩定控球的能力。結合傳球上籃訓練,要求學生之間配合默契,傳球準確到位,接球及時穩定,重點訓練投籃手型、目標點和出手點的控制,以及投籃姿勢的穩定性。在訓練過程中,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運球三次后傳球,之后向前快跑再接球低手上籃;在訓練計劃方面,每周進行3-4 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半小時左右。
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一個傳球手,一個接球手,并要求兩人保持距離合理,以便進行全場傳接球上籃訓練;在場地兩端設置兩個傳球起點,并在兩側設置接球終點,兩名學生分別站在傳球起點和接球終點,傳球手從傳球起點出發,進行直傳、斜傳等不同傳球動作,接球手在接球終點接球后,再傳回傳球起點,如此往復進行訓練。兩人全場傳接球上籃訓練,要求學生之間配合默契,傳球準確到位,接球及時穩定,重點訓練傳球和接球的技術動作,包括站位、手型、傳球力度和投籃姿勢的穩定性,且在訓練過程中需要注重學生的傳球速度和接球反應,使訓練更加貼近實戰情況[5]。每周進行3-4 次訓練,每次訓練時間為1 小時左右,按照學生的掌握能力,逐步提升訓練強度和難度。
在進行訓練前,教練應該與學生們一起制定共同的訓練目標,明確訓練的重點和方向,可以讓每位學生明白自己的訓練任務,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增強團隊凝聚力。在訓練中,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擅長的技術動作,教練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明確分工,讓每個人在訓練中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例如技術較好的學生可以擔任傳球手,負責完成精準傳球;而投籃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擔任接球手,負責完成投籃動作,分工合理能夠更好地發揮團隊的整體實力。團隊成員之間應該保持良好的溝通,及時交流訓練中的問題和心得體會,教練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們進行討論,分享自己的訓練心得,傾聽他們的建議和意見,通過加強溝通,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增進團隊之間的信任和合作。為了激勵學生們更加認真地參與訓練和加強團隊配合,可以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例如對于表現優秀的學生可以給予獎勵,鼓勵他們繼續努力;而對于表現不佳的學生可以進行適度的懲罰,督促他們改進,獎懲機制可以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綜上所述,通過加強團隊訓練的優化與創新,優化初中體育籃球行進間單手低手投籃的訓練思路,學生們在訓練中會更加配合默契,提高技術水平,為比賽中的出色表現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使其在籃球運動中收獲更多的快樂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