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長舉,焦瑞南
(鶴壁市人民醫院,河南 鶴壁 458030)
手足口?。℉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發的一種兒童傳染性疾病,多發于5 歲以下兒童。引發手足口病常見病毒為腸道病毒71 型和柯薩奇病毒A16 型。其臨床表現為手、足、口腔粘膜發生皰疹潰瘍[1,2]。多數手足口病患兒可自行痊愈,而少數患兒會發展成重型手足口病。重型手足口病多發于<3 歲兒童,由于腸道病毒71 型傳播速度快、傳播途徑廣,具有嗜神經特性,進而導致患兒出現心肌炎、腦膜腦炎、肺水腫、肺出血等現象,死亡率較高。重型手足口病患兒多伴有高熱癥狀發生,由于腸道病毒感染,造成機體脫水、中樞神經系統紊亂,引起高熱。本文旨在觀察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腸治療重癥手足口病伴高熱患兒降溫和細胞因子水平的效果。分享如下。
選取鶴壁市人民醫院2017 年9 月~2022 年9 月期間105例重癥手足口病伴高熱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2 例,男30 例,女22 例,年齡1~3 歲,平均(1.75±0.27)歲,發病時間2~7d,平均(4.50±0.59)d;觀察組53 例,男32 例,女21 例,年齡1~3 歲,平均(1.71±0.30)歲,發病時間1~8d,平均(4.51±0.60)d。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布洛芬治療,布洛芬混懸液(上海強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11)口服,1~3 歲兒童服用4mL/次,若持續高熱,可間隔4~6h 用藥1 次,1d 不得超過4 次。
觀察組增加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腸,地西泮注射液(天津金耀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2020957)靜脈推注0.2~0.3mg/(kg·次),0.3mg/min。保留灌腸:患兒處于側臥位,臀部抬高,導尿管采用石蠟油潤滑后插入肛門3~5cm,將藥物通過導尿管注入,停留4~5min 后拔出導尿管,若病情無緩解,可間隔4~6h再灌腸一次。兩組均隨訪3 個月。
降溫效果:藥物治療后采用溫度計測量腋下溫度,對比兩組患兒30min、60min、90min 后降溫效果。腦脊液炎性細胞因子水平:治療前和治療后7d 分別抽取患兒腦脊液2mL,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IL-6、IL-10、TNF-α、IFN-γ 水平。腦神經因子水平:治療前和治療后6 個月抽取患兒空腹靜脈血離心,分離血清,采用化學發光法檢測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和S-100β 蛋白水平。不良事件:觀察治療過程中兩組患兒發生嗜睡、腹瀉、呼吸抑制不良事件及不良事件發生率。
將本研究105 例重癥手足口病伴高熱患兒治療前后數據采用SSPS21.0 統計軟件分析,計數資料數據用(%)表示,比較用χ2值檢驗,計量資料數據用±s表示,比較用t 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降溫效果比較(±s)℃
表1 兩組降溫效果比較(±s)℃
注:1)與降溫前比較,P<0.05;2)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降溫前對照組 39.34±0.30觀察組 39.35±0.31 30min 39.00±0.301)38.50±0.291)2)60min 38.62±0.261)37.40±0.251)2)90 min 38.03±0.171)37.08±0.161)2)
表2 兩組腦脊液炎性細胞因子、神經因子水平比較(±s)
注:1)與治療前比較,P<0.05;2)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時間IL-6(ng/L)對照組治療前43.55±5.73治療后27.44±2.301)觀察組治療前43.58±5.79治療后16.33±2.241)2)IL-10(ng/L)39.84±5.61 30.66±3.401)39.87±5.64 20.27±3.371)2)TNF-α(mg/L)2.86±0.57 1.58±0.251)2.89±0.58 0.67±0.231)2)IFN-γ(ng/L)113.57±20.39 105.73±12.941)114.68±20.46 76.33±12.901)2)NSE(ng/mL)32.41±5.39 26.38±3.511)32.40±5.41 18.86±3.551)2)S-100β(ng/mL)2.58±0.35 1.80±0.251)2.60±0.36 1.46±0.201)2)
治療過程中觀察組發生嗜睡1 例,腹瀉2 例,呼吸抑制0例,其不良事件發生率為5.66%;對照組發生嗜睡1 例,腹瀉1例,呼吸抑制0 例,其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85%;兩組患兒不良事件發生率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重型手足口病患兒由于腸道病毒的感染,腦脊液中IL-10、IFN-γ 水平升高,Th1 和Th2 細胞功能相互拮抗,IL-10 抑制Th1 細胞,IFN-γ 抑制Th2 細胞功能,Th1 和Th2 細胞之間具有強烈的免疫反應,當Th 細胞失衡時可嚴重影響患兒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加重患兒病情[3]。本研究顯示,對照組降溫效果、IL-6、IL-10、TNF-α、IFN-γ 水平優于治療前,提示經布洛芬治療,可降低患兒體溫和炎癥因子水平。分析認為,布洛芬混懸液屬于非甾體抗炎藥物,通過對前列腺素合成和環氧化酶的抑制,發揮解熱、消炎作用;由于溶酶體酶釋放和白細胞活動被抑制,使組織局部的痛覺降低,進而發揮鎮痛作用。布洛芬屬于抗炎的有機酸類藥物,其可阻滯前列腺素E2 生成,提升機體的散熱功能;當藥物發揮作用后TNF-α 得到釋放,促進體溫調節中樞下調,進而使患兒體溫降低。布洛芬還可激活機體生成內源性制冷源,生成血管加壓素和黑細胞雌激素,進而發揮降溫作用;其通過抑制氧自由基產生和核因子信號傳導,降低炎癥細胞因子的生成[4]。對照組采用自制紙尿褲冰帽聯合布洛芬治療,可降低體溫和炎癥因子表達水平,通過降低腦脊液炎性因子水平和體溫,可間接改善神經功能,但神經功能改善效果緩慢。
本研究顯示,觀察組降溫效果、IL-6、IL-10、TNF-α、IFN-γ、均優于對照組,提示經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腸聯合布洛芬治療,可使患兒體溫趨于正常,炎癥因子水平下降。保留灌腸是從肛門灌注藥物,保留在結腸或直腸,通過腸黏膜吸收達到機體降溫效果;將導尿管插入3~5cm,吸收效果好;由于導尿管的管徑較小,降低了對患兒直腸和肛門的刺激,不易引發排便反應,確保了藥物吸收,繼而發揮了降低體溫和炎癥反應的效果。本結果顯示,經隨訪3 個月,觀察組NSE、S-100β 水平優于對照組,提示經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腸聯合布洛芬治療可促進神經功能恢復。S-100β 是一種神經蛋白因子,可對神經膠質細胞刺激并促使其增殖,也可穩定鈣離子的內環境,血清水平與腦損傷程度密切相關。NSE 是神經元特異性蛋白,其主要分布于膠質細胞和腦神經元,具有穩定理化性質。分析認為,地西泮注射液是一種長效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其可易化或加強γ- 氨基丁酸抑制神經遞質的作用,γ- 氨基丁酸在苯二氮受體作用下,可抑制神經突觸;其也是苯二氮受體的激活劑,苯二氮受體復合物主要位于神經細胞膜,調節細胞放電,發揮氯通道的閾閥功能。γ-氨基丁酸受體激活造成氯通道開放,促使氯離子經過神經細胞膜流動,引發突觸后神經元超極化,使神經元放電得到抑制,進而降低神經元興奮性,促進神經功能恢復[5]。本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高于對照組無明顯差異,提示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腸操作簡單,降溫效果快,不良反應少,可有效預防高熱引發驚厥癥狀對患兒腦神經功能的損傷。
綜上所述,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腸和布洛芬聯合通過抑制環氧化酶、前列腺素合成和神經元放電對重癥手足口病伴高熱患兒治療,可降低并維持體溫,降低腦脊液中炎癥細胞水平,促進神經功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