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鴻龍,趙劍鋒,屈玉明
(1.山西省中醫學校,山西 晉中 030619;2.山西省中醫院,山西 太原 030012;3.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山西 晉中 030619)
腦卒中是頻發的腦血管疾病,其病因是腦部血液循環異常,經過系統化救治后,患者的生存率較高,但可能遺留吞咽障礙等并發癥[1]。腦卒中并發癥吞咽障礙的癥狀為飲水嗆咳與吞咽困難等,甚至會導致窒息等嚴重后果。臨床多通過吞咽功能鍛煉等康復療法改善病情,但療效有限,需聯合中醫特色療法[2]。為此,本研究選取80 例腦卒中并發吞咽障礙患者,用于分析針刺+督脈灸治療該病的效用。
選擇2020 年9 月~2022 年9 月間某院治療的80 例腦卒中并發吞咽障礙患者。隨機數字表劃定,治療組40 例,男患/女患值為21/19;年齡40~75 歲,均值(52.65±1.26)歲;病程8~49d,均值(21.65±2.74)d。對照組40 例,男患/女患值為22/18;年齡為41~74 歲,均值(52.98±1.30)歲;病程7~45d,均值(21.71±2.68)d。經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予以常規康復治療,練習唇舌肌功能,囑患者張口并伸縮舌頭,使用壓舌板輕壓舌尖,讓舌尖抵抗壓舌板。并朝左右側伸舌。進行頰肌訓練,囑患者多次開合口唇,而后閉嘴鼓腮。練習咽喉肌功能,經鼻吸氣后屏息20 至30s,而后緩慢呼氣。再次吸氣,喊“啊”音節,或用力咳嗽。取半坐位或是直坐位,食用糊狀食物,量為10mL。以上訓練時間為每次30~40min,每日練習1 次,持續4 周。
治療組予以針刺+督脈灸治療:取啞門穴、百會穴、風府穴、水溝穴、上星穴與大椎穴,痰氣郁結者加用廉泉穴、天突穴與豐隆穴;肝腎虧虛者加用三陰交穴和腎俞穴等;肝氣郁結者加用膻中穴和期門穴。經評定并囑患者保持合適的針刺體位,消毒針刺部位,使用針灸針(規格為0.35*25 至40mm),啞門穴與風府穴朝下頜進針,深度為0.5~1 寸,捻轉針灸針,使患者出現酸脹感。百會穴和上星穴予以平刺法,深度為1 寸,高頻捻轉時間為30s,同出現酸脹感。水溝穴朝鼻中隔部位進針,提插手法,以流淚為宜。大椎穴直刺,深度為0.8~2 寸,出現酸脹感。天突穴先直刺0.2~0.3 寸,當針尖超過胸骨柄后緣后,即將針尖向下緊靠胸骨柄后緣,氣管前緣緩慢向下刺入0.5~1 寸。廉泉穴針尖向舌根斜刺0.5~1 寸。豐隆穴直刺1~1.5 寸。配穴手法為虛補實瀉,留針時間為30min,行針2 次。同時予以督脈灸治療,施灸范圍在大椎穴至腰俞穴,擦拭施灸位置,墊治療器,取艾絨,置于姜帶(厚度3cm,寬度5cm),取頭、身與尾3 點,點燃艾絨,20 至30min 燃盡后,移除艾絨,撤去治療器。每日督脈灸1 次,以上療法的療程均是4 周。
利用洼田飲水試驗以及標準吞咽功能評定表測定吞咽功能,囑患者飲用30mL的溫開水,記錄嗆咳情況,劃分為5 級,等級越高,則嗆咳程度越重。評定表的分值為17 至46 分,吞咽功能負向算分。
顯著見效可見吞咽功能明顯好轉,洼田飲水試驗改善度超出2 級;初步見效可見洼田飲水試驗的改善度超出1 級;未見療效可見洼田飲水試驗無變化。
數據處理經由SPSS28.0 軟件完成,計量數據表達是(±s),經t 值對比與檢驗,計數數據表達是[%],經χ2值對比與檢驗,假設校驗有意義的標準為P值不足0.05。
表1 兩組的總有效率比較 例
表2 組間的吞咽功能評分比較(±s,分)
表2 組間的吞咽功能評分比較(±s,分)
注:1)與治療前比較,P>0.05;2)與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時間洼田飲水試驗對照組治療前3.69±0.42治療后2.36±0.401)觀察組治療前3.65±0.48治療后1.71±0.361)2)吞咽功能評定表31.41±4.92 24.95±2.091)31.48±4.99 21.16±2.071)2)
腦卒中的病因是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腦血管伴有明顯的埂塞灶,可導致腦組織缺氧或是缺血,進而損傷神經功能。該病的致殘率以及死亡率比較高,需要立即接受系統化治療[3]。多數患者經治療后可獲得較高的生存率,但容易出現吞咽障礙等并發癥。由于吞咽動作受到中樞系統支配,腦卒中以后患者的中樞神經有所損傷,因此患者的吞咽肌群能力下降,導致嗆咳和吞咽困難等癥狀。吞咽功能訓練是該病的常用療法,可以循序漸進的恢復患者的吞咽能力,但其治療周期較長,總體療效一般[4]。
中醫將腦卒中并發吞咽障礙歸為“中風”和“喉痹”范疇,認為其病機是本虛標實,外感時邪和情志失調等,病理基礎是氣血紊亂和陰陽失衡,因痰淤互結導致腦絡阻滯。而腦卒中發病后的瘀血會停留在腦竅內,導致咽關舌竅痹阻,進而造成吞咽困難。因此,其治療原則是疏通經絡和調節陰陽[5]。針刺可扶正祛邪,調節體內陰陽,并能疏通經絡,針刺風府穴和百會穴等穴位可促進氣血運行,對氣血供養起到改善作用,并能開竅利咽和充盈腦髓,進而改善吞咽障礙。督脈灸能夠補陽氣,因熱力作用發揮助陽功效,對于陰陽調節的療效顯著[6]。
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治療組治療后的吞咽功能評分均優于對照組(P<0.05)。可見針刺+督脈灸能夠提升療效,顯著改善吞咽障礙嚴重度,具有較高的治療價值,可作為腦卒中并發吞咽障礙的常規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