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沙沙,田文敬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1]。由于其起病隱匿,早期癥狀不明顯,多數診斷時已屬晚期,因此患者預后大多不良。目前為止,左旋多巴仍是其主要的治療方法[2]。據報道,由于傳統(tǒng)的護理方式已無法滿足其預后的需求,因此持續(xù)有效的出院后護理對于患者的神經恢復、肢體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3]。在治療神經系統(tǒng)變性疾病的過程中,階段式延續(xù)護理已經被逐漸開始采用,并且取得了顯著的護理效果。本文旨在探討階段性延續(xù)護理對左旋多巴敏感的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效果,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有益的指導。
選取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在2020 年11 月~2022 年4月期間收治的150 名對左旋多巴反應敏感的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隨機分配至對照組和延續(xù)護理組。
1.2.1 對照組 在患者出院時,責任護士會向其提供詳細的指導,包括左旋多巴的使用注意事項、適度的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復查時間的告知以及醫(yī)囑用藥的建議[4]。
1.2.2 延續(xù)護理小組 實施分階段的延續(xù)性護理,以補充常規(guī)護理的不足之處。a)成立連續(xù)性護理小組:該小組由一位醫(yī)生、一位護士長和三名護士組成,所有成員均接受延續(xù)性護理理念培訓。在治療過程中,護士長擔任組長,負責對每個階段的內容進行檢查;醫(yī)生負責解答患者的專業(yè)問題;護士則負責各個階段的宣教,包括延續(xù)性護理的內容、宣教的重點、參與計劃制定和效果評價;每一階段總結梳理重點問題,并在下一階段強化重點宣教。b)延續(xù)性護理的分階段特點:根據帕金森疾病的特征和治療效果,患者的延續(xù)性護理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左旋多巴治療后一個月內),患者需了解帕金森疾病的相關知識,并根據醫(yī)生的建議,設置手機鬧鐘提醒患者按時服藥。在第二階段(左旋多巴治療2-3 個月),患者處于相對適應期,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屬傳達服用左旋多巴后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日常行動,鍛煉肢體活動,并在遵守醫(yī)囑的前提下繼續(xù)服藥。出院前進行電話回訪,給予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在第三個階段(左旋多巴治療4 個月至半年),患者已經逐漸適應治療,運動癥狀得到了明顯的改善。在日常生活中,指導患者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定期復查病情,觀察患者身體變化情況。同時給予心理支持,增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c)階段性延續(xù)性護理的方式:①隨訪方式:對住院期間的患者進行回訪。通過電話隨訪、預約返院面訪以及微信群推送圖片、文字、短視頻等多種方式。醫(yī)護人員將根據患者出院時的檔案信息,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指導。②隨訪時間:在患者出院后的1 至6 個月內進行定期預約,使用電話或網絡隨訪等方式進行跟蹤回訪。③隨訪內容:醫(yī)生、程控師和護士共同協(xié)作,為患者提供早期康復的指導。
記錄患者的病程、PDQ-39 評分、HAMA 和HAMD 得分情況,并在術后半年對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進行評估。采用中文版8 條目Morisky(MMAS-8)用藥依從性量表的服藥依從性量表,在治療前后分別測量兩組患者的各項指標并進行比較。評估患者焦慮和抑郁情緒的量表為HAMA 和HAMD,其中HAMA 的總分為56 分,得分愈高則愈感焦慮,而HAMD 的總分則為52 分,得分愈高則愈容易陷入抑郁;PDQ-39 是一份用于評估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質量的量表,其總分介于0 至156 分之間,得分越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就越為優(yōu)越。
采用SPSS 22.0 分析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s表示計量資料的準確性;采用χ2檢驗進行組間比較,統(tǒng)計數據以[n(%)]表示,P值小于0.05,表明差異具有顯著的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PDQ-39 評分、HAMA、HAMD 得分、服藥依從性比較(±s)分
表1 兩組PDQ-39 評分、HAMA、HAMD 得分、服藥依從性比較(±s)分
注:1)與干預前比較,P<0.05;2)與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時間 PDQ-39 評分對照組 干預前 66.63±24.83干預后 57.1±17.61)延續(xù)護理組干預前 68.97±28.05干預后 50.46±19.121)2)HAMA 評分25.81±3.61 21.52±3.091)25.16±4.04 15.82±2.481)2)HAMD 評分27.93±5.56 20.2±4.291)25.91±4.48 17.2±2.761)2)服藥依從性6.89±1.20 6.65±1.311)7.04±1.42 7.12±1.021)2)
VP 是由腦血管因素引起的帕金森綜合征。該病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病情呈進行性加重,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4]。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PDQ-39 評分比干預前皆有改善。分析其原因,階段式延續(xù)性護理對改善認知功能和生活質量有明顯的效果,并通過增強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病人的記憶力、定向力及其他內容有助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重塑和實現認知改善,對促進疾病的康復也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能夠使患者對完成使命產生成就感,有利于主動配合隨后的康復訓練內容。提示階段式延續(xù)性護理對左旋多巴反應靈敏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病人的生活質量有顯著改。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HAMA,HAMD 評分均優(yōu)于干預前。延續(xù)性護理組干預后HAMA,HAMD 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觀察組的治療方案能有效的改善焦慮、抑郁程度。究其原因是由于階段式延續(xù)性護理縮短了住院時間,提高了病人的治療信心,從側面解除了病人緊張情緒,更加有助于減輕他們的焦慮和抑郁等消極情緒。階段式延續(xù)性護理干預能及時疏導病人的各種負面情緒,增加了手術依從性;還可以指導病人合理飲食以促進其疾病的恢復,減少并發(fā)癥狀,提高病人治療效果及自我康復意識。
與干預前相比,兩組用藥依從性情況均有所改善。延續(xù)護理組服藥依從性評分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階段式延續(xù)性護理能顯著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干預前病人用藥依從性差,主要是因為病人年齡比較大,自我護理能力比較差,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造成了嚴重負擔。階段式延續(xù)護理是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患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提高患者治療和護理依從性,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再者幫助患者保持情緒穩(wěn)定,將心理康復與其他臨床藥物治療進行有效的聯合,從而提高康復效果,防止疾病的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