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蘭,張道秀,苗培培,王 航,葛倩玉,白宜萌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膀胱癌屬于常見泌尿系統腫瘤疾病類型之一,多見于膀胱黏膜部位,調查數據顯示,膀胱癌高居泌尿系腫瘤發病率的首位。臨床治療多開展膀胱全切術。但由于術后尿道造口改變既往排尿方式,對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交帶來嚴重困擾,產生一系列不良心理問題。同時,術后易出現尿路感染、造口周圍紅腫等并發癥,患者自護能力不足,嚴重影響康復效果[1]。因此,實施有效護理干預措施解決患者負性情緒,控制并發癥是改善生活質量及提高預后的關鍵。本研究旨在延續性護理在膀胱癌腹壁造口術后患者中的價值,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2021 年10 月~2022 年10月收治的71 例膀胱癌腹壁造口術后患者,根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做規范化分組,組別記為對照組(n=35)和觀察組(n=36)。對照組:男/女=31 例/4 例;年齡46~68 歲,平均(58.62±4.18)歲;病程3~21 個月,平均(8.95±0.73)個月。觀察組:男32 例,女3 例;年齡47~66 歲,平均(58.96±4.25)歲;病程4~20 個月,平均(8.75±0.6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在獲取患者知情認同及支持的基礎上開展此項研究,且滿足醫院倫理機構審批的要求。納入標準:患者符合膀胱癌診療標準,經影像學檢查證實;年齡40~70 歲。排除標準: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者;有嚴重的凝血機制障礙者;有嚴重的神經和精神疾病者。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嚴密監測患者體征變化,指導合理進食;開展健康宣教,詳細告知術后注意事項,發放手冊,叮囑遵醫囑用藥等。觀察組:予以實施延續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組建延續護理小組:以責任護士和護士長為主要成員,護士長作為領導人開展小組成員培訓,主要內容為腹壁造口術注意事項、護理流程、護理措施等,培訓后考核。全面掌握患者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延續護理計劃。出院后宣教:組織定期開展專家座談會議,主要講解腹壁造口術相關護理知識,由患者及家屬共同參與。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糾正改善患者錯誤行為,提供有效指導。出院隨訪:全面調查患者信息后建檔,提供院外隨訪,隨訪形式為電話、微信群、家庭隨訪管理等。在隨訪過程中掌握患者心理狀態及造口袋情況,了解患者正確使用造口情況,及時解決問題;針對存在負面情緒者予以有效疏導,如音樂療法、呼吸訓練、家庭支持等,減輕患者壓力,必要時有心理咨詢師介入。督促患者健康飲食,加強并發癥預防及處理,形成健康生活習慣。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定期為患者推送自護知識與健康資訊,增強自護能力。
負性情緒:評估工具為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測,均滿分100 分,分值越高焦慮、抑郁傾向越重[2]。生活質量:評估工具癌癥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EORTC QLQ-C30)評估,總評分100 分,分值與生活質量呈正比關系[3]。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包括皮膚紅腫、潰爛,尿路感染、皮瓣壞死,總并發癥發生率=所有并發癥數量之和/例數×100%。
采用SPSS24.0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組內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生活質量比較(±s)分
注:1)與干預前比較,P<0.05;2)與干預后比較,P<0.05
組別時間SAS 評分對照組 干預前 58.21±8.32干預后 48.41±3.631)觀察組 干預前 57.36±8.43干預后 37.29±3.911)2)SDS 評分62.72±9.13 52.39±4.821)63.26±9.25 41.59±3.331)2)生活質量評分52.46±6.02 78.66±6.841)53.68±6.87 85.24±7.891)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例
膀胱癌患者實施膀胱全切術,可使病情得到顯著改善,以緩解癥狀,但需要進行泌尿造口,患者既往排尿方式發生改變,加重其生理痛苦,且對日常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引發焦慮、抑郁情緒[4]。同時,患者留置造口袋,因尿液刺激以及自身缺乏護理能力,發生尿液外滲、皮膚紅腫、尿路感染等并發癥幾率較大,患者生活質量無法得到保障,故術后護理干預極為必要[5]。
本研究顯示,干預后,兩組SAS、SDS 呈不同程度降幅,觀察組降幅更大;干預后,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呈不同程度升幅,且觀察組升幅更明顯;較對照組,觀察組并發癥率相對低。因此,延續性護理有利于消除不良情緒因素,對術后并發癥加以控制,實現提高生活質量的積極作用。分析如下,延續性護理的實施與患者建立密切的院外聯系,持續性予以健康宣教,并及時實施心理輔導,有效消除患者負性情緒,使其積極應對生活壓力,更好的融入社會。同時,延續性護理的實施利用電話、微信、上門隨訪等交流途徑與患者實時聯系,及時解決疑難問題,督促及指導患者學習造口知識,提高自我護理能力,積極控制并發癥,從多個方面提高其生活質量,取得良好預后。
綜上可知,膀胱癌腹壁造口術后患者開展延續性護理,對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并發癥率風險大大降低,發揮改善預后和保障良好生活質量的顯著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