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陽陽,魏海林,郭朝陽
(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護士安全文化是護理團隊的安全價值觀、安全意識及保障安全的能力與行為準則的統稱[1],其程度高低既能直接體現護士個體對自身安全、患者安全的素質及態度,又能間接反應科室、醫院對患者、護士群體的安全保障能力。臨床護士是與患者接觸最為緊密的醫療團體,護士群體的安全認知關系著患者生命安全,急診科接診的患者多病情緊急、復雜,此時護士安全認知程度對患者健康的影響尤為突出。急診科護士的工作特點表現為工作量大、疾病涉及種類多、相關操作范圍廣、工作風險性強,低年資護士因工作年限相對較短,在配合醫生完成救治、高強度落實護理措施時可能因忙亂導致風險防范不到位,不安全行為發生后對護士自身與患者安全均極為不利。鑒于目前臨床關于低年資急診科護士的安全文化文獻相對較少,本研究以急診科護理團隊為研究對象展開針對性探討,全文如下。
將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急診科護士作為研究對象,32 名護士中男4 例、女28 例,年齡最小值21 歲、最大值46 歲,平均(30.12±4.13)歲;獨立工作時間最小值2 個月、最大值33 年,平均(9.67±3.25)年;急診科專科工作年限1 個月~21 年,平均(6.63±2.26)年;學歷資料中,大專21 例、本科9 例、碩士2 例;職稱資料中,護士9 例、護師15 例、主管護師7 例、副主任護師1 例。
以醫院患者安全文化調查表(HSOPSC)2.0 版為藍本自制護士安全文化評估表,HSOPSC 量表中原有的40 個項目全部納入,包括被調查護士的基本信息(6 個項目)、10 個維度調查結果(共32 個條目,包含團隊合作、人員配備、溝通、學習與質量改進等)、科室患者安全等級及將1 年內上報的不良事件總數,自制量表中新增加“你對醫院、科室關于患者安全的整體氛圍評估”(2 個條目)、“醫院、科室對護士日常工作安全的氛圍評估”(3 個條目)、“科室領導對護士安全的氛圍評估”(2 個條目)。整理量表內容,自制量表包含6 個部分:科室安全文化現狀、領導安全文化態度、患者安全評估、護士職業安全評估、不良事件上報情況、醫院安全文化氛圍,共47 個條目,每個條目均設計為5 級評分,每部分均包含正向計分及反向計分,每維度總分越高則文化認知越好。
收集護士常規資料,保證資料真實、客觀、有效。
將獲取執業證并獨立上班時間≤2 年作為低年資判斷標準,將32 名護士劃分為低年資組(11 例)、中高年資組(21 例),比較兩組護士的護士安全文化評估表得分。并分析影響低年資護士安全文化認知的相關因素。
數據均錄入SPSS 22.0 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進行t 檢驗,對影響因素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檢驗水準為0.05。
表1 對比護士安全文化評估表得分(±s)分
表1 對比護士安全文化評估表得分(±s)分
組別例數 科室安全文化現狀低年資組113.87±0.31中高年資組213.60±0.30 t 值P 值2.39 0.02領導安全文化態度3.98±0.48 3.73±0.41 1.55 0.13患者安全評估4.18±0.34 3.94±0.31 2.01 0.05護士職業安全評估4.77±0.38 4.60±0.30 1.39 0.18不良事件上報情況4.11±0.36 4.10±0.32 0.08 0.94醫院安全文化氛圍3.78±0.43 3.54±0.30 1.85 0.07總分4.21±0.48 3.89±0.36 2.13 0.04
表2 影響低年資護士安全文化的多因素分析
護士安全文化落實核心是患者安全,而患者安全是患病人群接受治療、護理的前提[2]。本文選擇了經典的HSOPSC,該量表由美國醫療健康研究與質量機構(AHRQ)研發并于2019 年進行了精簡修訂,該量表多數內容圍繞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出發,為滿足護士安全文化中另一要點護士執業安全的評估需求,筆者協同本院專家在HSOPSC 基礎上重新制定相關量表。目前臨床對于低、中、高年資護士并無明確劃分,筆者以2 年為度進行護士分組,表1 顯示,低年資組量表總分及科室安全文化現狀維度得分均高于中高年資組,表明急診科低年資護士的安全文化認知程度與中高年資護士相比略有優勢。結合表2 多元回歸分析結果,工作年限越短、護士安全文化認知相對越高,分析原因:低年資護士因入職時間短、工作疲憊感相對較低,此類護士人群可塑性強、對急診科緊湊的護理工作仍處于較高強度的警惕狀態[3];加之醫院對于不同階段護士的考核機制不同,低年資護士一直是護理部監督重點,故進一步增加護士的安全文化意識。但是有研究持不同意見,認為低年資護士尤其應屆畢業的新護士因缺乏臨床經驗,常嚴格遵循各類應急預案、規章制度、相關指引開展護理工作,對病情分析、護理問題判斷均存在客觀缺陷,且低年資護士在由新手期成長為初步進階者、專業探索期等過程中,盡管護士臨床經驗逐漸形成、對患者護理介入的彈性把握能力增強,但極有可能出現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安全意識不足等情況[2,3]。護士安全文化評估表中其他維度得分均呈現為低年資組得分略高于中高年資組,但均未形成統計學意義,筆者分析可能與樣本量過少有關。
表2 中護士直接接觸患者與否亦是影響急診科低年資護士安全文化認知的因子之一,直接與患者接觸的一線急診科護士更容易積累分析健康問題的經驗與技巧,進而在臨床應對中快速完成護理程序的應用,準確識別首優、次優及潛在護理問題,并能根據自身經驗有條不紊、輕重緩解的落實各項護理措施,不僅體現極高的安全文化認知,還能提高護理質量。同時,急診科一線護士在他人經驗獲得、自身體驗積累等途徑下對護士職業安全的認知逐漸增高并掌握更多自身保護技巧。有研究[5]認為醫院低職稱護士的安全文化認知亦高于其他職稱類別人群,理由為自衛生部的專業技術資格證考試時間間隔要求來看,大部分低職稱護士相對于護師、主管護師等而言工作年限更短,參加理論考核、操作考核的概率更高,且安全文化培訓更為密集。
綜上所述,醫院護士安全文化貫穿于護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醫院、科室層別及護士個體認知均可影響護士安全文化認知程度,就我院急診科低年資護士而言,相對較短的工作年限、工作類別為直接與患者接觸均是增加護士安全文化認知的因素。但是本研究僅針對我急診科護理團隊展開探討,具有一定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