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莉
摘 要:隨著經濟的進步和發展,汽車在我國得到了普及,相關行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車輛的增多造成日常維修保養業務量也不斷增加,其中車身修復維修作業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近幾年,部分職業學校在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教學模式改革中實施了現代學徒制。文章就什么是現代學徒制以及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進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討課程體系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課程體系開發過程的相關建議以及車身修復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不斷的提升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效果,拓展現代學徒制項目研究的思路,促進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的綜合人才培養。
關鍵詞:汽車車身修復技術 現代學徒制項目 應用
在現代學徒制項目中,汽車車身修復專業主要包括了鈑金修復和車身涂裝等崗位,其對于技術水平的要求比較高,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就需要大量的實踐訓練,在此過程中就會產生大量的實訓耗材,造成相關設備和材料的損耗,實踐訓練成本較高,因此,將汽車車身修復專業與現代學徒制項目進行有效結合,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訓練可以放在企業,就可以有效解決學徒技能訓練,能夠有效降低損耗成本,通過有效應用現代學徒制項目,能夠有效促進汽車維修企業發展。
1 什么是現代學徒制
現代學徒制是教育部高等教育的新型試點模式,是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德計并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依據教育部相關的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建議,需要積極地開展“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發展方向。主要就是通過運用現代學徒制,將學校、企業、師傅和資深教師通過聯合傳授,對學生進行技術培養,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他們在學校是學生,在企業是學徒,通過培訓,通常情況下一般是在企業進行三到四天的實踐學習,在校進行為期一到兩天的理論知識學習,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行業協會組織的中期考試以及畢業考試,通過各項考核考察學生綜合能力,提高考核的客觀性與準確性[1]。
2 開展現代學徒制的必要性
2.1 培養方式
在職業教育中,實際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主要是需要結合現代學徒制進行核心內容的制定,在合作前需要簽訂合作協議,在實際的學習中,需要職業院校教授學生相關的專業知識以及進行技能訓練,在此基礎上,企業需要為其提供實際學習和實踐的平臺,可以通過師帶徒形式,進行實踐操作,真正實現校企一體化育人。
2.2 教學內容
隨著技術的快速發展,技術的不斷迭代發展,就導致相關的教材內容出現滯后的情況,不利于實際教學內容的開展,不僅如此,由于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普遍存在著重理論輕過程,實際的教學內容較單一,導致學生出現厭學現象。在實際校企合作教學過程中,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教學方法,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提升實踐教學質量。
2.3 教學硬件
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學習,對實際教學硬件要求比較高,因此,一些相對不發達的地區教學設施設備落后的學校,通過和企業進行連接,在實際實踐過程中就可以接觸到更多更新的設備,因此開展現代學徒制是有必要的[2]。
2.4 師資力量
在相對較落后的地區,師資力量相應也會薄弱些,就容易影響實際的教學質量,由于汽車車身修復專業本身對于實踐技能的要求較高,不僅如此,現代汽車技術的發展迅速,就導致實踐技能水平很難跟上時代腳步,因此,通過應用現代學徒制項目,能夠有效緩解師資力量不足的問題,通過和企業師傅進行深入地學習溝通交流,有助于彌補職校教師學習上的漏缺,進一步提升了教師實踐技術水平,提升了整體技術發展。
3 課程體系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滿足企業崗位技能需求、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課程體系開發的重點,但現階段課程體系由于受到傳統教學內容的影響,在開發過程中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是以教師為核心,實際的教學內容比較籠統,普遍存在著課程安排明顯不足的情況,導致出現了相關理論和實踐連接不緊密的情況,容易影響實際的學習效果。
3.1 校企融合不深,課程體系建設不合理
學校雖然具備培養學生的經驗,但由于車身修復專業課程的專業性強,如果與企業缺乏溝通交流,不能深度融合企業實際,很容易導致課程體系建設與市場需求脫節,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導致不能制定以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培養的學生不符合企業需求[3]。
3.2 學生的培養企業參與度不高
學校在培養學生時主要是由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技能,還是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沒有對企業用人需求和崗位技能標準進行積極探索,缺乏了汽車車身維修實際需要的技能要求,普遍存在著理論和實踐不能有效結合,培養企業參與度不高,不利于進一步提升學生綜合能力。
3.3 培養過程缺乏連貫性與實用性
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學習內容主要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學習理論知識,另一部分是學習專業技能,如果在學習過程中不能有效地將二者結合,就會導致在實際的培養過程中出現連貫性較差,不利于實際應用。比如,在實際的汽車鈑金、噴漆工實訓過程中,需要按照實際的課程安排,進行理論知識和實踐課程排課,以免影響實際的課程進度,影響最終的教學效果。
3.4 教師實踐技能不足,指導效果不佳
在實際的教育學習過程中,由于教師自身不具備相關的知識儲備,缺乏實際操作經驗,缺乏對崗位從業標準的認識,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是參照教材章節,不會結合實際的工作需求進行調整,嚴重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不利于實踐技術的提升。
4 課程體系開發過程的相關建議
4.1 校企雙方主體目標必須一致
無論是學校還是企業,對于學生的培養目標是一致的,需要找到適合的利益點。對于企業來說,就是要站在經濟效益的角度上進行考慮,從長遠的角度上進行綜合考慮,有助于進一步滿足實際的崗位要求。不僅如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還需要依照學校的規劃,實際規劃內容,需要結合實際的企業發展需求,有助于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有助于滿足社會發展,促進社會需求[4]。
4.2 課程體系建設需科學合理
在實際的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校企雙方需要進一步明確各自的主體責任,可以從行業標準、崗位需求、教學需要等多維度出發,通過走訪調查了解行業的需要,結合專業特色,明確培養方向,優化車身修復專業課程體系,增強實踐操作教學的整體性、系統性、綜合性,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
4.3 因地制宜結合理論與實際進行一體化課程安排
就需要學校聯合企業,有針對性地革新課程教學內容,及時舍棄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內容,強化教學的實用性。學校在開展理論課程過程中,就需要做到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進一步提升理論學習的積極性。在企業進行實踐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所學的理論,為學生提供實踐應用的平臺,有助于促進培養學生對于企業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所以,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如此,還需要結合實際的地理位置情況,充分的發揮其各自的優勢,這樣有助于幫助進一步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提升實際的教學效果。
4.4 需加強雙導師隊伍建設
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教學過程中,采用學校教師和企業師傅進行共同培養模式,加強建設雙導師隊伍,提升整體教師隊伍的素質,進而促進優勢互補。需要注意兩方面,其中一方面學校可以通過將教師送到企業一線,進行專業能力鍛煉的方式培養“雙師型”的師資力量,進一步提升實際的綜合素質。另一方面,作為學校可以通過引進課程體系,作為實踐學習的紐帶[5]。
5 汽車車身修復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
5.1 科學設置企業實習課程
校企雙方需要結合市場實際需求,共同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制定適合的教學內容,“招生就是招工,入校即入廠”是設置企業實習課程實現校企聯合培養的核心思想,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實際的操作能力,有助于提升整體的技術水平。通過科學設計企業實習課程,幫助學生進一步熟悉崗位的操作流程,提升實際的專業技能,提升整體的工作質量。
因此,在滿足企業的實際需求的基礎上,學校專業教師和企業導師需要共同開發相應的課程體系,共同承擔課程設計。開發的課程難度需要由易到難,可以在課程設置初期,側重學習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在企業學習中主要是提升實際的基本技能;下一階段主要進一步鍛煉專業知識,為學生提供技能訓練的平臺;在此基礎上,就需要依照實際的時間安排,進一步深入專項專業技能訓練并且需要結合日常時間,進行規劃設計,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課程設計時還需要考慮到實際的學習內容,以及各個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保障各個環節都安排到位。
5.2 校內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校內核心專業課程建設需要依照汽車車身修復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安排,該課程內容主要是面向汽車維修及售后服務企業,因此,就需要設置所需要的相關課程,通過日常練習進一步提升汽車車身修復技術,進一步提升實踐操作能力,掌握具體的操作技巧,以便于培養專業的技術人員,為進一步促進汽車行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實際的校內課程建設中,需要進一步了解企業發展需求,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的了解崗位技能要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運用理論和實踐一體式的教學方式,注重學生實踐參與度,在此基礎上,由專業的教師進行指導,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小組學習展示的形式進行研究探討,通過實踐和經典案例分析進一步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注意理論聯系實踐,不僅如此,還需要進行不斷地練習,進一步提升熟練程度,在相關內容學習結束后,可以通過學生之間互評、自評以及小組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評價。
6 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的效果
可以通過開展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結合實際的企業要求進行實際的工作流程和內容調整,對于汽車車身修復專業有著積極的影響,有助于進一步促進整體發展[6]。
6.1 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通常情況下,開設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的多為職業技術型學校,普遍存在著學生學習不積極,專業課興趣較低,在日常教學中,存在部分學生上課玩手機、睡覺等現象,在實際的課堂中,課堂紀律的整頓時間占比較大,嚴重影響了整體的學習質量,導致學生厭學情況較嚴重。落實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能夠大幅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進一步提升課堂學習質量,增加學生的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大大提升實際的教學質量。
6.2 提高學生汽修專業實踐技能水平
通過在企業中實踐,在企業導師的帶領下,通過頻繁接觸不同的修理問題以及汽車型號,進一步提升實踐經驗,有助于促進學生對汽修行業的認識,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實際的技術水平。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問題,也可以及時的和企業導師進行溝通交流,有助于提升實踐學習中的積極性,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質量,因此,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試點,對于學生的技能水平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印證了采用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技能水平提升有著積極地推進作用。
6.3 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提升學生自信心
企業師傅帶徒弟的現代學徒制教學模式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學習鍛煉的平臺,學生日常通過和師傅、客戶的溝通交流,不僅能夠提升實際的專業技能,還夠進一步鍛煉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不斷地提升膽量和自信心,在此基礎上,可以不斷地進行自我突破,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7 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研究的思路
7.1 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首先,需要注重人才的培養,通過開展行業發展趨勢調研、市場職業發展需求,以便于更好地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以滿足實際的崗位需求,在此基礎上進行汽車方向調研,進一步拓展科學理論研究,有助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為后續的發展提供優化依據。
7.2 專業核心課程建設
在專業核心課程建設過程中,可以借助云課堂、信息平臺、微信公眾號等現代化信息化技術,不斷地進行教學方式的改變,進一步提升教學方式和手段,保障各項學習內容的有效融入,并以此為依托,有針對性地制定專業課程標準,有助于進一步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8 結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汽車車身修復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的發展工作任重而道遠,在此過程中,需要得到國家的政策支持,達成校企雙方主體目標的一致性、課程體系建設需科學合理、因地制宜結合理論與實際進行一體化課程安排、雙導師隊伍需加強建設等課程體系開發過程的相關建議,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設置企業實習課程以及校內專業核心課程建設的車身修復專業課程體系建設方案,有效解決校企融合不深,課程體系建設不合理、學生的培養企業參與度不高,培養過程缺乏連貫性與實用性、教師實踐技能不足,指導效果不佳等問題,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參考文獻:
[1]梁強,崔寧.汽車車身維修技術專業現代學徒制項目的實施與探索[J].汽車維護與修理,2022,(20):27-28.
[2]李敏,孔麗云,鄧劍鋒,卜喬生. 現代學徒制背景下“崗課融通”的優化與實踐——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 教育觀察,2022,11(22):30-33.
[3]張甫均,黃朝慧. 深度產教融合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以汽車車身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 時代汽車,2022,(11):52-54.
[4]葉美桃,郝曉燕. 百萬擴招試點背景下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的探索——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 山西青年,2022,(01):83-85.
[5]張俊娜. 基于“工學交替,三崗輪換”下現代學徒制運行模式的研究——以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為例[J]. 汽車實用技術,2021,46(20):191-194.
[6]周嫣.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 時代汽車,2021,(17):52-53.